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126章 皆相顾失栬
介唐毫无怯意,拾起所掷奏章,从容跪读。读毕,又叩头道:“臣忠愤所,死且不畏,何畏远谪。”仁宗召谕群臣道:“唐介位居御史,言事原是本职,但擅劾文彦博,妄荐富弼,难道黜陟大权,也是御史可以干预的么?”

 其实文彦博也在殿上,唐介竟向彦博道:“彦博应自省,如有此事,不可隐讳。”文彦博向仁宗拜谢道:“臣不称职,愿即避位。”仁宗见唐介如此无礼,愈加发怒。立斥唐介下殿,声俱厉。

 谏官蔡襄趋进道:“介诚狂直,但纳谏容言,乃仁主美德,乞赐宽贷。”仁宗余怒未释,遂贬唐介为青州别驾,后由王举正等再三进谏,改徙英州,文彦博旋亦免职,出知许州。

 唐介劾他交通宫一事,有人说:“并非诬枉,当张贵妃之父张尧封,曾为彦博父洎门下客。贵妃未入选时,曾认彦博为伯父。

 后来入宫专宠,彦博进献蜀中著名之灯锦,与贵妃制衣,所以后人所作宫词有“无人更进灯笼锦,红粉宫中忆佞臣”之句。又有人说,灯笼锦乃是文夫人进献,彦博并不知道,究竟孰虚孰实,也难查考。

 但当时彦博为唐介所参劾,不加辩论,却是很可疑的,想来果有此事也未可知。仁宗在盛怒之下,贬了唐介,等到调查得实,遂将彦博外调,另派中使护持唐介至英州赴任。当时皆称唐介刚直不阿,可以谓之真御史。

 且说仁宗贬了唐介,又罢免了文彦博,遂用庞籍同平章事,高若纳为枢密使,梁适参知政事,狄青为枢密副使。

 那耿青原以戍卒起家,历官西陲,善战善守,经略判官尹洙,一见之下,识为将才,力尝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韩、范召狄青入见,谈论战略,中机宜,因此甚为嘉许!

 倚为臂助。范仲淹并授以《左氏秋》道:“为将不知古今,不过匹夫之勇。”狄青唯唯受命,自是斩节读书。虽躬擐甲胄,手不释卷。举凡秦汉以来,将帅兵法,无不通晓,积功升都指挥,入为殿前都虞侯。其时面涅犹存,仁宗命其敷药除字。

 狄青拜谢道:“陛下以臣曾立微功,屡加擢用,并非论及门弟。臣之得有今,正赖此涅,愿留示军中,以为劝勉,非臣不肯奉诏。”仁宗点头道:“卿言亦是有理,不必去罢嗣。”

 又为彰化节度使兼知延州,至是遂擢为枢密副使。仁宗于庆历八年后,又改元皇佑。皇佑元年,广源州蛮酋侬智高,举兵谋叛,僭称南天国王,改元景瑞。广源州地邻趾,自唐以来,即为趾所并。

 其东为傥犹州,亦系趾所属。知州依全福,为人所杀。全福阿侬,改适商人,遂生智高,冒姓依氏。智高生而强悍,不肯下人,年仅十三,有二父。

 即将商人杀害,与其母占据傥犹州。人进兵攻取州城,生擒智高母子,见其状貌魁梧,遂加赦宥,且令知广源州。智高不知感德,反生凶恨,谮集部曲,袭取了安德州,居然僭号改元,妄自称尊起来。

 一面遣使入贡中国,自愿内附。宋廷以趾一隅,自黎桓受封,已历二传,素称恭顺,不便收纳智高,结怨人,因此却还贡使,不允所谓。智高恼羞成怒,竟侵犯宋疆,以其忿。

 适有广州进士黄师宓,郁郁不得志,往投智高,为作谋士。先劝智高屯积粮食,令出敝衣物等,与边民换粟易米,邕州与广源州邻近,邑民皆输粟出边,与之易。

 知州陈珙,命人责问,智高推说中饥馑,恐部下暴动,反来扰边,自以易粟振饥,免得生事。陈珙得复,信以为真,毫不设备。

 黄师宓又教智高,焚毁居室,召集部下说道:“数年屯积,焚烧已尽,只有进取邕广,谋一生路,否则只好束手坐毙了。”部众闻言,一齐赞成。

 智高大喜!率众五千,沿江而下,攻打邕州横江寨,守将张新陈亡。智高进薄邕州。陈珙仓猝无备,被智高一鼓杀入,活擒将去。司户孔宗旦,都监张立,皆骂贼而死。

 智高据了邕州,自称仁惠皇帝,国号大南,改元启历。广南一带地方,承平已久,军同虚设。智高挥众四出。横、贵、藤、梧、康、端、龚、封,八州之地,悉为所陷,进围广州。知州魏瓘,一面飞报宋廷,一面鼓励民兵,登陴死守。

 又得知英州苏,缄转运使王罕,先后率兵往援,方才保守得住。仁宗接到了广州急报,遂命余靖为广西安抚使,杨畋为广南安扶使,亟调广东钤辖陈曙,发兵西征。

 适值知秦州孙沔入朝,仁宗以秦事为勖。孙沔奏道:“秦州可以无忧,岭南之事,却很可虑。臣观贼势其盛,官军虽已入讨,未得将才,恐不能即奏捷。”仁宗默然无语。过不到几,果得败报。

 昭州钤辖张忠败殁,贼锋极为猛锐。仁宗又授孙沔为湖南江西安抚使,沔请骑兵七百人,立刻就道。且分檄湖南江西各州县,亟缮营垒,多县燕犒,以备大军到时应用,果然虚声夺人。

 智高本拟越岭北侵,闻得此檄,始不敢北上,等得孙沔到了鼎州,宋廷又召还杨畋,加孙沔广南安抚使。

 智高又移书行营,求为邕桂节度使。仁宗意如其所请?参政梁适谏道:“智高猖獗已甚,再事姑息,岭南非朝廷所有了。”仁宗道:“杨畋无功,余靖等亦难获胜,如何是好?”

 言语未华,忽有一位大臣,出班奏道:“臣愿奉诏南征,生擒蛮酋,献于阙下。”仁宗视之,乃枢密副使狄青,不觉喜道:“卿若南征,不难平贼,未知应需若干人马?”狄青道:“臣起家行伍,非征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数百骑,益以兵万人。即可生致渠魁,槛送汴京了。”

 仁宗道:“既是如此,事不宣迟,朕即命卿宣抚荆湖。卿可速去整备行装,指出发便了。”

 狄青拜谢而退。宋朝制度,重文轻武,文臣除授节钺,久成习惯,此次仁宗命狄青南征,独任武臣,免不得众议纷纷。谏官韩绛,奏称狄青一介武夫,不应专任。

 仁宗令内都知任守忠为副使,知谏院李兑,又上言内宫不宜典兵。弄得仁宗疑惑不定,左右为难,遂召首相庞籍。庞籍奏道:“狄青智足平贼,陛下不妨专任。倘若号令不一,不如勿遣。”

 仁宗方才决定主意,专任狄青,置酒垂拱殿,替他饯行,且诏令岭南诸军,概受宣抚使狄青制。

 狄青方出都门,便飞檄前敌各将士,不得妄与贼战,候令乃发。钤辖陈曙,乘狄青未至,发兵出敌,抵昆仑关,为贼所败,溃退而回。

 狄青到了宾州,会集孙沔余靖各军,设立营栅,驻扎已定。沔靖入报陈曙败溃之状,狄青然道:“号令不齐,焉得不败。明请诸位到来,严申军律,方可破贼。”

 次天明,狄青传令,齐集各军,大小将领,尽会堂上,依次列座。狄青见陈曙在座,起身问道:“前往击昆仑关,共有若干兵马?”陈曙无可掩饰,只得起身答道:“共有步兵八千,将校三十二人。”

 狄青又令陈曙,把将校一一召入,遂即升堂高坐,传卫士入帐,排列两旁,召陈曙至案前,厉声言道:“皇上授我特权,征讨蛮酋,途次已传出军令,不得妄战,钤辖何得违我号令,致遭挫折,按法当斩。”

 喝令军政司,将陈曙拿下,又传随征三十二将言道:“违令之罪,虽出陈曙,但汝等既相随出征,应该奋力进战,何得遇贼即溃,不斩汝等,何以申军法。”也喝令捆绑好了,驱出辕门,一一斩首。须臾之间,三十多个首级,一齐陈于帐下。孙沔、余靖以及诸将,皆相顾失,莫敢仰视。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