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33章 下顺人情
韩通瞧着郑恩,一无法想,只得目瞪口呆的望着他出外,待到去远,方才透过一口气来,然怒道:“赵匡胤、郑恩欺人太甚!

 竟敢到我门上当面羞辱,若不奏明主上,报此仇恨,也不能在朝为官了。”韩通气了一夜,次入宫,将一切情由奏知世宗。又说匡胤、郑恩有意羞辱,臣实无颜在朝伴驾。

 世宗慰谕道:“此事恰是卿的不是,皇姨婚姻,由朕降旨,彩楼择配,原是替卿与匡胤解纷的。彩球既中匡义,自应匡义与皇姨成婚,卿何得与之争执,半路抢亲呢?

 朕为一国之主,未便偏袒谁人,倘若追究此事,卿实不免罪戾,还是不要提起的好。况匡胤与卿皆为朕之亲臣,无分高下,皇姨归了匡义,也是美满良缘。

 卿子尚未择配,朕当探明朝臣之女,有美貌贤淑,与卿子年齿相当的,为之主婚可也。”韩通听得世宗之谕,只得谢恩而出,不在话下。单说世宗自火毁赏花楼,秦弱兰、杜文姬两个美人葬身火窟以后,每思念不已,因此忧郁成疾,不能视朝。

 虽经太医官诊视,服了药下去,也如石沉大海一般,全无功效,非但不见轻减,倒反加沉重,竟是饮食不进,大势垂危。

 世宗自知不起,亟召范质、王溥等入受顾命,重言嘱咐道:“储君年幼,卿等宜善辅之。且言翰林学士王着,乃朕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召之入相,卿等谨记勿忘!”

 范质等顿首受命,退至宫门,私相谓道:“王着在醉乡,乃酒徒也,岂可入相,此是主上命,不可遵依而行,我们当谨守秘密,勿此语。”大家点首会意,绝不提起此事。

 是夜世宗崩于寝殿,远近闻之,莫不嗟悼!后人有咏之道:五代相承十二君,世宗英武更仁明。

 山师命将谁能敌,立法均田岂为名。木刻农人崇本业,铜销佛像便苍生。上天倘假数年寿,坐使中原见太平。世宗既崩,群臣奉梁王宗训即位,是为恭帝。

 文武大臣,山呼已毕,尊符皇后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在朝诸臣,皆加一级,惟匡胤改受归德军节度使,并检校太尉,仍任殿前都点检,并以慕容延钊为副都点检。延钊与匡胤,本系总角之,十分莫逆,至同是值殿廷,格外要好。

 两人时相过从,暗中密议事情,人皆莫测。单说周兵部侍郎窦仪,奉了朝命,往南唐告哀,抵江南时,正值冬天雨雪。

 唐主在宫围炉御寒忽闻周主驾崩,不觉将手中铜炉惊坠于地,仰天长叹,说出几句话来。未知唐主说的什么话,且听下回分解。***

 话说唐主李璟,因天寒雨雪,正在宫中围炉取暖,忽然左右报道:“周世宗驾崩,太子宗训即位,差兵部侍郎窦仪,赍哀诏到来。”

 唐主听了这话,不觉吃了一惊,将手内的铜火炉跌于地上,仰天长叹道:“天心尚未,致使周主遽尔晏驾,又不知要扰到怎样地步了!”

 说着,泪如雨下,好生伤感!左右问道:“周世宗是怎样的君主,大王要这般悲伤?”唐主道:“周世宗英明神武,拨反正之主也。

 倘天假之年,不难平定四海,令天下共享太平之福。如今宫车上宾,太子年幼,朝中功臣,必有异图,我江南又要罹兵革之祸了。”哀诏既已到来,理当接,其时雪势甚大,为鹅一般,纷纷飘下。唐主颇觉寒冷,在廊下受诏。

 窦仪不允道:“使者奉诏而来,岂可有失旧制,若因雨雪,请俟他开读便了。”唐主闻言,乃于庭中受诏,不胜哀泣!

 遂即款待使者,窦仪颁诏既毕,自然辞别唐主回国,不在话下。单说周主宗训即位之后,光易过,眨眨眼已经过了残年,又是元旦,为周主纪元的第一

 文武官员,朝贺如仪。过不到几,忽有边镇飞报汴京,说是北汉主刘钧,连接辽兵,乘丧入寇,声势甚盛,请速发大兵,至边抵御,免致有失。

 幼主宗训,只知在宫玩耍,懂得什么!符太后闻报,便召范质及在廷诸臣,商议遣将命师之策。范质奏道:“北汉乘丧犯边境,又连接辽兵,其势必盛。

 我国新遭大丧,人心疑贰,非有威望素着之大将,恐难当此重任。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素有威名,忠勇绝伦,可为元帅。

 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向称骁勇,可作先锋。得此二将,率兵赴边必可退敌。”符太后准奏,急召匡胤入朝,命为统帅。又诏各镇将会集北征,悉归匡胤调遣,以一事权。

 匡胤谢恩毕,启奏道:“主上新立,人心未定,京师根本之地,兵马不宜轻动。臣当另调澶州等处将帅,率兵前来,同臣进剿。”符太后道:“军中之事,悉以付卿,听凭便宜行事可也。”

 匡胤奉了旨意,辞退出外,命慕容延钊为先锋,即行出发。延钊得了将令,挑选精锐,克登程。

 匡胤又下令,调取各路镇帅,如高怀德、石守信、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不多几,先后率兵到来,遂祭旗出发。其时汴京人心惶惶,大有不可终之势,军民纷纷谣传,都说主上年幼,北兵犯境,将册点检为天子,以定祸

 到处谣言,惟宫中尚晏然不知。匡胤出师之,已有这些谣言,市民惊骇疑惑,深恐都城之内。

 或有不测,相率避匿,匡胤而若无其事,神闲气定的率领大军,按驿而行。这行抵陈桥驿,天色傍晚,影微昏,不便前进,即令各军就驿安营,暂息一宵,次进发。有前部散指挥使苗训,号称善识天文,独在营外立着,观望云气。

 便有一人走将过来问道:“苗先生,你又在这里看天文了?上天可有什么垂象么?”苗训闻言,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匡胤亲吏楚昭辅,遂即用手指点着说道:“你不见太阳下面又有一太阳么?”昭辅用心细看。

 果见下又有一,互相磨,熔成一片黑光,未既,一沉没。一独现,那光芒格外明朗,照耀双目,不能睁视。之左右上下,复有紫云,周围旋绕,映光,真个是祥光万道,瑞气千条,绚烂夺目,十分好看。停了半晌,那紫云慢慢散去,红已下西山。

 昭辅看了这般景象,不胜惊异!便问苗训:“天象如此,主何吉凶?”苗训道:“你是点检亲信之人,不妨向你实说,这乃是点检当兴之兆,所以上天垂此异兆。”

 昭辅道:“从来说天无二,民无二王,点检既然当兴,怎么又现出二呢?”苗训道:“这便是一王退位,一王受命的祥兆了。

 那先没的光,应验在周帝退位。后现的光,紫云旋绕,干德当,正应在点检身上。”昭辅又问:“此兆主何时方才应验呢?”

 苗训道:“天象已现,应验只在旦夕之间了。”那苗训在军中,凡遇风云雷雨,都能逆料,对于国家灾祥,军事吉凶,往往谈言微中,所以军中都尊敬他,一齐呼为苗先生。

 昭辅当时听了苗训的话,又目击两,紫云旋绕的祥瑞,不由得他不信以为真,当下便与苗训相偕回营,把这话告诉旁人,顿时当作一件异事,纷纷传说起来,全军俱各知道,到处议论,尽说上天垂象,点检当为天子。

 便有都指挥,领江宁节度使高怀德,见军心已向匡胤,遂首先倡议道:“主上新立,况并幼弱无知,大敌当前,我们虽出死力,谁人知得?不如上应天心,下顺人情,先册点检为天子。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