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风流记 下章
第116章 这么做话
在平常时期,这倒没有什么问题,但值此天下群雄竞逐的时刻,世民兄在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斩关夺隘,杀敌取城,而他却留在西京坐享其成。纵使世民兄心无异念。

 但令兄仅以年长而居正位,如何可令天下人心服,他难道不怕重演李密杀翟让的历史吗?”李世民脸容一沉,缓缓道:“秦兄究竟是什么人?竟能对我李家的事知道得如此清楚?”

 此人语调铿锵有力,说理通透玲珑,掷地有声,教人无法辩驳,但杨子听他说出这番话来,更是确信无疑,此“秦川”正是乔装改扮的师妃暄啊!

 秦川淡淡的道:“世民兄若不想谈这方面的事,不若让我们改个话题好么?”李世民奇道:“秦兄尚有什么话要说?”秦川缓缓道:“我想向世民兄请教为君之道。”

 切,早就知道你要问这个了,你来挑选明主,我怎也不难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杨子看到李世民满头雾水,不由得好笑。

 其实李世民现在又不是什么君主,现在李阀只是处于打天下的时期,就算李世民有心取李建成之位而代之,那这句话也应该由他向什么人请教。

 而不应反被别人来考较质问。李世民盯着他的背影,皱眉道:“秦兄若能说出问这个问题的道理,我李世民奉上答案又何妨。”秦川平静地道:“我做人从来都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很少会费神去想为何要怎么做。

 刚才我正是想起世民兄设有一个‘天策府’,专掌国之征讨,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郎中二人、军谘祭酒二人,典签四人,录事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功、仓、兵、骑、铊、士六曹参军各二人,参军事六人、总共三十四人,俨如一个小朝廷,可见世民兄志不只在于区区征战之事,才有感而问。”

 李世民听他如数家珍般详列出“天策府”的组织细节,都听得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秦川淡淡道:“这理由够充份吗?”李世民苦笑道:“我服了!

 若秦兄肯为我所用,我必会请秦兄负责侦察敌情。所以为君之道,首要懂得选贤任能,否则纵有最好的国策,但执行不得其人,施行时也将不得其法,一切都是徒然。”秦川却不正面答他,沉声问道:“大之后,如何实现大治?”

 李世民道:“后易教,犹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力行以静求治的去奢省费之道,偃革兴文,布德施惠,轻徭薄赋,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中土既安,远人自服。”

 这番话说得文绉绉的,杨子听得眉头蹙起,但也差不多听懂了大意,这李世民,的确有些才能,说得头头是道。正思索着待会儿她若问自己,该怎样回答时,秦川又问道:“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厉行德政,谁料两世而亡,世民兄对此又有何看法?”

 李世民叹道:“秦兄此句正问在最关键处,只此已可知秦兄识见高明,非同等闲。未知我们可否移座与秦兄面对续谈呢?”杨子心中赞好,秦川却笑道:“尝闻世子爱结天下奇人异士。

 当然亦有容纳各种奇举异行的襟。区区一向独来独往,这么交谈最合区区心意,假若世民兄坚持要换另一种形式,区区只好告辞!”想一睹芳容的愿望破灭了。

 杨子暗骂:这些自以为是的所谓名门正派,最喜欢装神秘,有什么好装的,你也不会长着三只子。李世民好像被假秦川传染了似的,也耸了耸肩,道:“我只是想一睹秦兄神采,既是如此,便依秦兄之言吧!”

 秦川淡然道:“早知世民兄不会强人所难,这么就请世民兄回答刚才的问题好了。”李世民不解道:“秦兄为何像是要考较我当皇帝的本领似的呢?”

 杨子心内不屑的一笑,除了师妃暄外,谁有兴趣来问李世民这类有关治国的问题?她就是在决定和氏璧的得主哩。秦川油然道:“良禽择木而栖,这么说世民兄满意吗?”

 李世民默想片刻后,正容道:“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只可惜还差了一着,否则隋室将可千秋百世的传下去。”

 杨子口道:“隋室两代而亡,何等可惜,杨广最失败的地方就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他太想建立伟业,超过文帝了,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

 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他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其实,大隋灭亡,只不过是便宜了那些野心的战争贩子而已,李密如是,杜伏威如是,窦建德如是,甚至于…”他瞧了李世民一眼,其意明显,李阀也被他包括在内了。

 李世民眉头皱起,秦川却是听出了一些兴趣,转而向杨子问道:“那么,杨兄认为,治理国家应当如何?”杨子略一沉,道:“治理国家,首先应谨记以民为本,取消贵族门阀的特权,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杜绝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针对此点,可设立廉政公署,如此一来,政令清明,取消了贵族的特权之后,人人平等,如同秦朝商鞅变法一样。

 朝廷官职应是有能者居之,杜绝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同时兴修水利和交通,开垦荒地,让百姓居者有其屋,再以低税惠及百姓,鼓励农业、丝织业、航海业、造船业、海外商贸、商业、手工业、制造业,只须社会安定,藏富于民,国家自然昌盛繁荣。

 而且,永不加赋,真正做到藏富于民,这样的话,试问百姓怎会不爱戴自己的祖国呢?这是对内,还有对外,我们应该团结所有和我们友好的邻邦异族,与汉人一视同仁,只要是我们的国民,不论是什么民族,都应该视同一家,以我们中原的文化来熏陶他们,同化他们。

 倘若遇到敌人,则应坚决剿灭打击,直至其投降或者灭族为止。”杨子长篇大论的说了一通,当中的人人平等,取消贵族特权,实是令当今之人匪夷所思,更有那些什么永不加赋和藏富于民,就连李世民也是陷入了沉思当中。秦川静默许久。

 忽然叹道:“杨兄中包罗干坤,只可惜毫无根基,如若不然,将来必定是人中之龙。”杨子傻眼了。

 敢情老子口水了一斤多,全都浇花了?什么叫毫无根基,这不就是说我没戏了?杨子昂然起身,道:“世出英雄,我杨子就不信,凭我的能力不能闯出一条道来!

 人生中最经典的就是从无到有,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地,将相本无种,将来的天下,必有我杨子的一席之地!”秦川声音微沉,道:“天下已经够了。

 难道杨兄不念百姓战祸之苦,非要赶这趟浑水么?”杨子已经被她彻底的怒了,冲口道:“师妃暄,你凭什么就认为我不能带给天下百姓福祉?”师妃暄!

 他一口道破师妃暄的名字,李世民和长孙恒安均是面上变,表情说不出的经典,慈航静斋圣女师妃暄携和氏璧入世,将为天下寻找真龙天子,此事早已轰传天下,谁人不知?

 相比杨子的愤怒,李世民却是心中窃喜。师妃暄也终于动容,她那婀娜玉背微微一动,终于离座转身…***当师妃暄回转身来时,杨子脑中登时轰然一震,以他见惯美女的丰富阅历,也不由得涌起惊的感觉。

 但她的“”却与绾绾绝不相同,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么自然的、无与伦比的真淳朴素的天生丽质。

 她那异乎寻常,令人呼吸屏止的美丽,确非尘世间的凡笔所能捕捉和掌握的。美眸清丽如太阳在朝霞里升起,又能永远保持某种神秘不可测的平静。

 纵使是身着男装,都无法掩盖她那飘逸的风姿美态,就那么静静的一瞥,杨子、李世民和长孙恒安均是目瞪口呆,浑然不知身在何处,更有一种自惭形秽之感,仿佛就连再说出一句稍稍俗些的话语也会亵渎了这位仙子一般的动人美女。

 然而,杨子是第一个缓过神的人,毕竟,古今中外的美女他是见过不少了,绾绾那种精灵一样妖的美女也摸过了,自然,对师妃暄的抵抗力,他比李世民等人要强得多。清音袅袅,师妃暄道:“杨兄是怎么猜出我的身份的?”

 当然是从黄易大师书上看来的。杨子道:“慈航静斋挑选真龙天子终结世,举世皆知,师姑娘你来得遮遮掩掩,不真面目,唐突的问李阀二公子什么治国之道,我猜。

 除了慈航静斋的圣女师妃暄之外,谁也没这个兴趣来问这些。”师妃暄道:“杨兄聪颖过人,一猜便中,真人面前果然说不得假话,既然被你识破身份,那也就不用藏着着了,以杨兄高见,妃暄选择李家二公子是否正确呢?”

 这不就好像当着总统候选人的面问,我选他当总统好不好?我圈圈你个叉叉。杨子道:“慈航静斋乃是受天下人敬仰的名门正派,但师姑娘你似乎有怂恿二公子弑兄争夺世子之位的嫌疑,这么做的话,岂非有违纲常?  m.IgeXs.Com
上章 大唐风流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