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风流记 下章
第117章 星繁月无
倘若此事公诸于众,二公子必定声名扫地,手下谋臣将领人人离心,天子失德尚且诸侯反叛,更何况是二公子。”杨子此言极是厉害,一番话责备了师妃暄的同时,还指出李世民并非真龙天子。

 而且,这句话更令李世民心中出杀机,只是,杨子毫不在乎,既然选择了争霸天下这条路,迟早是要面对李世民这匹狼的,早点面对也没啥大不了。

 师妃暄瞥了李世民一眼,目光重新投在杨子脸上,淡淡的道:“那么,杨兄认为当今天下,谁才是真龙天子呢?莫非是你么?”杨子眉头一皱,师妃暄虽然语气云淡风轻。

 但话中的语气却是隐含讥讽,他一向都觉得原著中的师妃暄是个超然世外的大美人,心地纯洁,毫无功利之心,哪知道见面不如闻名,她的形象在心中登时大打折扣。

 杨子傲然道:“谁是真龙天子,这句话问得好,谁都希望自己是,可是不可能有野心的人都是当皇帝的料,师姑娘的心目中,大概就只有瓦岗军的李密和李阀的二公子吧?”师妃暄并不作答。

 杨子笑道:“现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哪一方得到宁道奇和慈航静斋的助力,得到和氏璧,距离皇帝的宝座也就近了一大步,我杨子一样也对皇帝的宝座与和氏璧有兴趣,师姑娘,我知道,以我现在的实力,还未能入得了师姑娘的法眼。

 而李二公子却又文韬武略,加上背后是李阀这个如中天的大家族,师姑娘选择他也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我杨子也是一个不信的人,跟人斗,跟天斗,我不在乎,我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你们慈航静斋无论选择谁,我都会继续我走的路。”

 师妃暄道:“杨兄先前说到野心,莫非杨兄这不算野心了?”杨子哈哈一笑,毫不犹豫的道:“当然算,可是,我不虚伪。”师妃暄淡淡的道:“杨兄颇具治世之才,何不辅佐明君,芳百世呢?”

 杨子针锋相对道:“师姑娘,你毕竟年纪太轻,你可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更何况,我绝对不会为人效力当奴才,纵使是我不愿当皇帝,也要亲手打下江山来再出去,人嘛,要么就早点死,要么就经典的活着。”

 李世民赞道:“杨兄说得好!人就要经典的活着!”杨子本想挖苦他两句,但想到他毕竟是秀宁的哥哥,便忍住了,只是淡淡的拱了拱手。师妃暄突然道:“妃暄还未确定谁人能成为将来的明君,但是那个人若不是杨兄的话,杨兄可否为天下百姓着想不要与他为敌?”

 杨子道:“周朝七百多年,秦朝两世而亡,西汉两百年,东汉两百年,隋朝不到四十年,请问,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皇帝都说什么千秋万世,为何这些人的统治延续不下去?”

 这个话题实在太大,师妃暄一时接不上口,反问道:“杨兄有何高见不妨明言。”杨子微微一笑,转身踱步,至窗台前站定,他背负双手,微微仰头,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儿,不疾不徐的道:“我们的百姓实则是最容易足的。

 但凡只要有衣穿,有饭吃,有屋住,怎都会安分守己,遵从统治者,决不至于起来反抗,要当皇帝看似很难,实际上只要记住一个字就够了。

 那就是‘民’,统治者称百姓为子民,常说要爱民如子,可是并非每一个皇帝都能做到,只要善待百姓,纵使有野心臣贼子想要造反,也无人追随响应。”

 师妃暄听得不自觉的点头,李世民也是微微颔首。杨子又道:“但是,一个国家的繁荣抑或是衰败都寄托于皇帝是贤明还是昏庸,那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朝代的皇帝就因为子孙无能而丢了江山,实在可惜得很,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避免呢?”说到这里时,杨子故意顿住不说,故作高深的瞧向窗外。李世民和师妃暄异口同声的道:“该如何避免?”***

 杨子缓缓说道:“正如我刚才所言,一个国家是兴盛还是衰败,全看当朝的皇帝是贤明还是昏聩,如果皇帝贤明那就普天同庆了,反之则百姓遭殃,孔子曾说过,百姓是水,皇帝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喃喃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杨子回头瞧了他一眼,忽然想,我这该不是在给小李子上课吧,干咳两声,继续道:“一个国家的兴衰命运都系于皇帝一人之身,这实在有点太儿戏了。

 国,不是皇帝一人之国,万一出了一个只会说‘何不食糜’的晋惠帝那样的‘人才’,岂不是糟糕?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只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还应该有一个议会!”“议会?”师妃暄口道。

 杨子正道:“正是,皇帝每颁布一项政令,应与议员一起商讨其可行,不能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议员根据皇帝的意思进行投票,来决定此项政令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加以完善,议员分为正反两方,拥护和反对的都应拿出自己的详细意见,这样,可以杜绝皇帝的错误。”

 在场三人均觉匪夷所思,如此大胆的言论,他们首次听闻。李世民道:“皇帝在朝会上有大臣共同议政,何须议员多此一举,这算是什么方法了?”杨子道:“大臣是皇帝的奴仆,皇帝金口一开,说什么就是什么,大臣有胆量反对么?议员则由百姓担当。

 总之一句话,皇帝不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试想一下,假若杨广决定三征高丽之时,有议员来否决他,大隋会否因此国库空虚?百姓会否怨声载道?强大的大隋会否灭亡?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一直没有开口的长孙恒安冷笑道:“当皇帝不能为所为,谁还抢着当皇帝了?”杨子猛一拍掌,大声道:“对!就是这句话了,当皇帝不能为所为!国是百姓的国,不是皇帝一人的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不能只是空话,不能只是皇帝用来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堂皇货。”

 师妃暄道:“但是,又大臣又议员,岂非要套么?到时两方互相争权,朝廷岂不是更加混乱么?”杨子笑道:“都说了议员来自民间,他们有议政权,却无决定权。

 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接受新观念,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以后,不管皇帝多么平庸,只要按照这个制度来治理国家,就难以出子,这就是人治国和制度治国的根本区别了,好了,不往下说了。

 我脑子里的东西,再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样灌输来自后世的观念,这些人哪里接受得了那么多?他指了指长孙恒安,道:“长孙兄,我千里迢迢来到洛,就是为了见令妹,履行当的诺言,烦请长孙兄为我带路。”师妃暄道:“杨兄可否再不吝赐教?”

 杨子见师妃暄那云淡风轻装耍神秘的态度已经变了,心中不得意。叫你装,在老子面前,没人能装!“师姑娘,在下和无垢姑娘有约,恕不能奉陪了。”

 哥就是要吊起来卖,谁让你狗眼看人低了,哥肚皮里装的可是“上下五千年”哩,你那点小墨水,跟我忽悠,还了点。师妃暄道:“那…不若请长孙兄邀请令妹前来,妃暄和杨兄和世民兄在此等候,也好有机会再聆听杨兄的高论。”

 长孙恒安被师妃暄美眸一瞧,登时神魂颠倒,不敢正视,低下头来,心慌意的应道:“是,是,我这便去。”脚步虚浮着走了下楼。

 李世民见师妃暄对杨子的态度如此,不由得心生嫉妒,但他喜怒不形于,掩饰得极好,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杨子假作沉,道:“我哪里算得上什么高论了,我杨子无权又无势。”

 师妃暄道:“杨兄太谦逊了,虽然刚才之言有些惊世骇俗,但细思之下,却也不无道理,杨兄之才,妃暄生平仅见。”她瞧了李世民一眼,又道:“假若杨兄能辅佐世民兄,必能成就大业。”

 杨子一怔,咧嘴笑了,自己卖弄了这么多,到头来,依然是竹篮打水,看来慈航静斋是铁了心要捧李世民,可笑自己还装腔作势的说了一箩筐的废话。

 “师姑娘,看来杨某只能拒绝姑娘的好意了,我说过,我绝对不可能向任何人臣服,哦,除了美女之外。”师妃暄面色微不悦,正要说话,李世民道:“师姑娘,杨兄凌云之志,怎肯甘居人下?我们还是不要勉强他了。”

 杨子哈哈一笑,道:“知我者,莫若李二公子,我宁可做站着的穷人,也不做跪着的富贵狗。既然话不投机,那就恕我失陪了。”李世民道:“杨兄不等无垢姑娘来么?”杨子笑道:“无垢心已属我,什么人也抢不走,来方长。”

 他瞧也不瞧师妃暄一眼,就那么洒然而去。走出酒楼时,杨子想到那师妃暄肯定会气得月经不调,心中便恶趣味的笑了。

 这个慈航静斋新一代圣女,向来高高在上,想必还从没有男人在她面前表现得跟自己这样淡然从容的。不错,你是个超级大美人,一副好皮囊而已,那又如何!别人当你是神是仙,老子就偏不睬你!

 只不过,那和氏璧是一定要弄到手的,别人不知和氏璧的神通,杨子是最为清楚的。…“当!”悠扬的钟声,从山顶的寺院内传开来。杨子来到位于洛之南郊外的净念禅院之外,星繁月无,寺院之中的各处点着小豆子般的灯火。

 杨子当然知道净念禅院中高手如云,那些和尚的厉害不下于慈航静斋的尼姑们,只是他知道,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M.igExs.cOM
上章 大唐风流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