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凄不贤 下章
第164章 王雨的婚事
 送走了王雨,青禾取了美人锤,轻轻地捶着林燕染的腿,冷不丁听到她问:“青禾,你多大了?”

 青禾愣了愣,手上的动作没停,轻声回道:“奴婢今年十八岁了。”

 “十八了。”林燕染叹了一句,又问道:“家里可还有亲人?”

 青禾摇了摇头:“都没了,那些年日子不好过,家里又遭了灾,一大家子千辛万苦的出来逃难。只有我命大,辗转了好几个地方,留了条命。”

 说起这些,青禾语气低沉了些,但也不太难受,在遇到当时的大当家现在的杨大人之前,她从未想过自己可以活下去,一直觉得过不了多久,她也就下去和家人团聚了,所有的泪水和悲伤,都在饿得肠子搐着疼的时候,消耗殆尽了。

 如今,她活的很好,想起家人,只有惆怅与遗憾,若是老天开眼,让他们撑过那道坎,多活几年,活到现在就好了。这样一辈子念念不忘儿时在富贵人家办的水宴上喝过的那口梨花酿的滋味的爹爹,能喝到整坛的梨花酿,还有玉桃香、高粱等等的酒。

 可惜,这些都不可能。

 正说着,念秋进来,听了一耳朵青禾的话,接话道:“以前兵荒马的,日子都不好过,幸好现在咱们广平安稳下来了。”

 青禾瞧着林燕染面上沉肃,忙笑了下,说道:“是呢。”又见念秋有话要说的样子,笑着说厨房里的燕窝粥快要炖好了,便福身出去了。

 念秋坐在软榻下面的杌子上,取过美人锤,接替青禾,力道拿捏的恰到好处。

 “姐姐,膝盖好些了吗?”

 念秋担心的问道,前些日子的一场大雨,不知怎的,勾出了林燕染腿上的一处暗伤,酸疼的厉害。她又怀了身孕,不敢敷用药强的药,只能慢慢的用饮食调养着,间或用热水浸了巾敷着。

 “好多了。”

 见她神色安稳了许多,念秋放了心,想起来之前听到的话,说是王雨姐妹气着了夫人,她便试探的问了问。

 她如此一问,林燕染笑了笑,将王氏的话说了一遍,继而叹气:“她说了那么多,将王士夸成了一朵花,却又说两家门户不对,不愿同意。这明显的敷衍之语,让我听了生气。结果,她说了真话,我却更生气。”

 念秋也没想到王氏会如此势力,竟然是因为觉得王士无父无母,家底单薄,尤其还是一个要上战场搏命的低级武官,又今天没明天的,万一遇到了刀剑无眼,或许就丧命了,她自然不愿意了。更何况,现在王雨管着瑞福祥,靠着林燕染这座大山,她又生的清秀温柔,颇是让广平的一些士绅动了联姻的心思。

 “我原先看着她利干脆,是个能干懂事的女子,没想到才富贵了,心眼就大了。她说了几家动了联姻心思的人家,拿出的要么是庶子,要么是旁支,哪里是看上了王雨,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上了王雨后面的靠山。”说着说着,咳嗽了起来。

 “姐姐,别生气了。她又懂得什么,或许是受了旁人的挑唆,脑袋糊涂了。那些钻营的人家,个个歼猾,冲着咱们来的,咱们可得小心着。”

 林燕染摇头笑道:“不止,他们是冲着阿卿来的。眼下阿卿是冀州节度使,建元帝又远在幽州,阿卿手下有兵有粮,他们摆布不了了,明的不行,这些人就要来暗的了。”

 “那要和杨大人说吗?”念秋不懂这些,焦急的问道。

 “先让王雨带些人去定京,暂时避开。”

 林燕染停了片刻,语气颇为惆怅的说道:“一直听说军中将士娶困难,经了这事,我才明白。王士乃是五品统领,王家只是平头百姓,王氏却还看不上他,真是没想到。”

 念秋默然片刻,想起以前听说的故事,军中统帅为了安军中兵士的心,将籍没的罪臣女眷以及婢女,配与兵士,以解决这一问题。其实,想一想,若是民间百姓愿意将自家的女儿姐妹嫁给兵士,这些兵士也不会娶身为奴籍的子。

 “姐姐,过些日子,打的仗少了,也许就好了。”

 “或许吧。”林燕染知道这是她的安慰之词,幸好,好在眼下还没到必须急迫之时,便将这事暂时下,筹谋王雨北上的事情。

 过了三,林燕染亲自给王雨送行,看着她坐在马车里,随着谢家的车队,浩浩的一路远去,直到看不清人影,只见黄烟尘土,才回了府。

 骑着骏马走在后面阵的谢怀远,回头望了一眼,停了片刻,无声的笑了笑,带着平泰等心腹,扬起马鞭,一路疾驰,从队尾到了最前面。

 王雨离开之后,瑞福祥交给了念秋打理,这样一来,念秋便不能常陪着林燕染,反而是谢莹薇,经常进府,她性格开朗,娇憨喜人,有她伴着,林燕染也不寂寞。

 日子平静的顺滑过去,林燕染的病痛终于好了,却又来了又一道难关——呕吐。

 “夫人今天好些了吗?”青禾手捧着漆匣,小声的问青木。

 “才吃了半碗白粥,没过一刻钟,又吐了。”青木掀起帘子,忧虑的回道,眼睛瞟了眼青禾手里的匣子,面上带了些忧愁。

 青禾跺了跺脚,进了屋子。

 吐得天昏地暗,手软脚软的林燕染,无力的躺在软榻上,听到刻意提起的脚步声,拿下蒙在脸上的轻纱,淡声问道:“是青禾吗?”

 青禾屈膝福身:“是奴婢。”

 “夫人,刚养源院那边送来一个漆匣。”

 林燕染翻身坐起,接过来,认出是穆宣昭送来的匣子,从荷包里取出钥匙,开了漆匣,里面放着一摞厚厚的信札。

 青禾垂手立在一旁,待见到她看完信札,扶着*柱,想要起身,连忙小步上前,扶着她缓缓的站起。

 林燕染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信笺:“送到王家。”

 青禾伸手接了。

 这封信笺是青禾亲自带人送到王家的,王氏惶恐的接下,送走了青禾,慌张的催着府里识字的丫鬟:“快看看,林夫人说了什么。”

 “说…,说是给咱们二小姐定了一桩亲事,两之后,就有媒人上门,下定。”丫鬟被她催的心急,急忙说了大概意思。

 “什么?”王氏一下子坐在了凳子上,“是哪位?”

 丫鬟连忙翻到后面,找到名字:“骁骑营都统领王士。”

 “是他…”王氏失神的喃喃。

 “姐姐,齐媒婆和马媒婆是广平最出名的两位官媒婆,选了她们两位,包管王家寻不出错处。”念秋说道。

 “行,瑞福祥的事情先放一放,先把聘礼单子列出来,给我看看。”林燕染恹恹的说道。

 “姐姐,还是吃不下东西吗?”念秋关心的问道,“要不再寻几位厨师?”

 林燕染摆了摆手:“不必了,过了这段日子,就好了。”

 停了停,问起养源院里薛韵:“她最近怎么样,老实吗?”

 奉命回来的紫衣,轻声回报:“刚从驿馆回来那几,薛…小姐很是闹过一阵,砸烂了好些杯盏,还病了几。”

 自强迫薛韵写了几乎相当于口供的陈词之后,林燕染就没再理会过她,现在突然听她问起,紫衣心里很有些忐忑。

 “病了?大夫怎么说?”

 “急怒攻心,肝火燥郁。”紫衣说道。

 “上火啊,她是得上火。”林燕染笑了一声,“让看守她的婆子松懈些,给她机会,我要看看她接下来要做什么。”

 紫衣心里一紧,连忙福身应下。

 “你们都下去吧。”

 “是。”

 念秋、紫衣等人退下之后,林燕染取出匣子里的信札,刷刷翻到那一页,整整两页,都是关于薛韵的事情。穆宣昭收到了她送去的信件,自然也看到了薛韵的亲笔供词,当然知道了他多了位薛姨娘。

 林燕染知道她不该生气,毕竟为了大局考量,眼下穆宣昭不能和建元帝翻脸,况且认下薛韵的姨娘身份的人是她,穆宣昭远在定京,鞭长莫及。可是,看着他信笺上将错处归结在了莫公公和曹妃身上,对薛韵则是轻轻放过,只说让她暂时了她的行踪,等他回来再处置,她就来气。

 用力的将信笺摔在地上,再踏上一脚,突然肚子一疼,林燕染连忙捂着腹部,坐在软榻上,等这阵疼痛过去,她的怒气也渐渐消了,不由着肚子苦笑,这阵子她的脾气真是越来越不好,越来越焦躁了。

 “这样下去不行,焦躁易怒,这种情绪下,太容易坏事了。”林燕染苦笑着想着。

 齐媒婆和马媒婆不愧为广平最有名的媒婆,经过她们走了一趟,大半个广平城都知道了王家的姑娘得了为如意郎君,到了三后下定,一车车的各丝绸锦缎,一箱箱的珠玉宝石,水价的拉到了王家,如此丰厚的聘礼让另一小半的人也都知道了穆将军麾下的王统领要娶了。

 …  M.igEXs.cOM
上章 为凄不贤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