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凄不贤 下章
第165章 蛇蝎人心(一)
 六月初一,一场大雨后,定京街道上的青石板冲刷的干干净净,呼吸之间,空气清新润,是个凉爽的好日子。

 被迫立了皇后的建元帝,嘴角的法令纹更深了,一双沉沉的眼睛,又添了几分浑浊,整个人都散发着阴郁之气,除了曹妃母子,能在他面前嬉笑无忌,旁人俱都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不知道哪里犯了他的忌讳,挨一顿斥骂都是轻的,丢了命才是冤枉。

 一大早,得了宣召的世子李昀,平静的站在殿内,忍受着建元帝的咆哮怒骂。

 “愚蠢!”

 “无能!”

 骂累的建元帝,着气,却看到李昀一脸无动于衷,将他的话当做了耳旁风,一点没放在心上,更是恼恨,抓起手边的印章,砸了过去。

 “滚出去。”

 李昀微微侧身,躲过砸来的东西,躬身作揖:“儿臣告退。”

 出了建元帝的宫室,一早等在外面的皇后殿内的内侍,连忙上前行礼,引着他去了刘皇后那里。

 刘皇后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儿子,没有看到伤口,才放了心,拉着李昀的手,神情沉凝的说:“一听到他叫了你过去,我这颗心就砰砰的跳,一刻不得安心。”

 这话说的甚是心酸,儿子得了父亲的宣召,母亲却悬紧了心,生怕儿子出了不测,这那里是父子,分明是仇人。李昀心里一阵酸楚,忙强笑了下,掩饰了过去,故作轻松的劝慰母亲:“只是让儿子接待即将过来的鞑靼使团,没有旁的事情,母亲不要担心。”

 “那就好。”刘皇后拍了拍儿子的手,命人端来早膳:“你住在宫外,一大早就赶了过来,肚子空空的,快点吃些热粥饭垫垫。”

 “哎。”李昀笑着应下。

 从宫里出来,李昀直接去了穆宣昭的将军府。

 建元帝称帝后,改定州为定京,楚王府为皇宫。整个定京仿造前朝都城,分为皇宫、城、内城、外城。各王公大臣的宅邸都在城之内,但是因着建元帝的小心眼,穆宣昭的府邸并不在城,反而离着皇宫远远的,一直到了内城与外城的交接处。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穆宣昭的府邸位置不好,但是,和城的寸土寸金比起来,内城的土地就宽裕多了,他的宅邸占地广阔,不止是和他同品阶的二品大员的宅邸的三倍,甚至超过被封为宁安侯的曹家的宅邸的面积,在整个定京城里,是独一份的阔朗。

 如此广阔的宅邸,自然容纳的下他带来的亲兵,以王士为首的将士,都住在他的府上。

 刚走进前院,远远的就听到练武堂那边传来一阵阵笑声,李昀听了一阵,走了过去。

 走近了,听清里面大着嗓门的将士,扯着喉咙说着恭喜之类的话,李昀好笑的问着随从:“府里又有喜事了吗?”

 随从正要说是,突然发现他的神情颇为奇异,连忙解释:“是王统领的喜事,还是夫人给他保的媒呢。据说那姑娘又漂亮又能干,大家伙都羡慕着呢。”

 李昀点了点头,迈步走了进去。被众人围着打趣的王士,涨的一头一脸的汗,一见了李昀,就像见着了救星,身从包围圈里出来,打躬作揖:“参见世子。”

 众人见了李昀,都收敛了各自的动作,整衣行礼,瞧着文雅多了。

 李昀拱了拱手,当做回礼,笑着和众人玩笑,言道莫要因他扰了众人的兴趣。旁人尚未说什么,王士急忙跳了出来,抹着脸上的汗水,嬉笑道:“卑职多谢世子相救,否者,定被这些人磋磨坏了。”

 众人轰然一笑,更有一个黧黑面孔的汉子,重重的拍了他的肩膀一记,瓮声瓮气的说道:“王统领,你忒是小气,眼看着就要娶了美娇娘了,却不肯做一次东道,让大伙儿粘粘喜气,太不够意思了。”

 王士生挨了这记蒲扇大掌,倒口气,边撕扯着他的手掌,边咬牙回道:“二黑子,你着混球快拿开这对熊掌。”手上运气,躲开了二黑子,忙对着众人团团作揖:“各位兄弟,我是那等小气人吗,且等着,今晚上在西花厅里,我叫上定京最好的席面,大家伙只管痛快的吃。”

 李昀带头叫好,众人也都跟着鼓噪,一时气氛热烈。

 终于得以身的王士,吁了口气,虽然现在将军特意下令这两天不拘束将士,由着大家闹两天,可是,毕竟是在世子面前,还是留些面子的好。瞧着世子可是斯斯文文的读书人,被他们这些人闹到了,恼了就不好了。

 王士引着李昀出了练武堂,去了穆宣昭的书房。

 书房里,穆宣昭哈哈大笑:“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眼下王士得了这桩亲事,下面的人都跟着热闹,我就随他们闹去了。”

 李昀笑着应和,两人说笑了几句闲话,李昀便将建元帝让他接待鞑靼使臣的事情说了。穆宣昭沉了片刻,说道:“这事有些奇怪,咱们是反对和鞑靼人订立盟约的,三公子才是主张牵头的人,怎么陛下却将这桩差事交给了世子你?”

 想起早上建元帝的横眉竖眼,李昀苦笑着摇头,说出自己的猜测:“尤利达的王庭被右贤王一锅端了,事后,他恐怕已经猜出里面有咱们的手笔了。又怎么不恨我,父皇将此事交给我…”

 穆宣昭挑眉说道:“来者不善,怕是要好好准备一下了。”

 好在五城兵马司的指挥权在刘家手里,鞑靼使团只要进了定京城,就是到了他们的地盘上,他们占据主场优势,自然能够防备着这些鞑子。

 只是,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原本鞑靼使团定在六月初五进京,却在初二下午,鞑靼人的信使突然送来一封书信,说道此次担任正使的鞑靼左丞相王,因为年事已高,路途劳顿,中了暑,需要在空旷的地方安歇休养,暂时不能进京,提出推迟进京的日子。

 建元帝得了信,不知怎么想的,竟然选了两个太医,要世子李昀带着太医,出定京城,探望鞑靼的左丞相王。

 李昀无奈只得应下,由穆宣昭护着,初三天色未亮,就出了城门。

 广平,林府里,林燕染勉强喝下一碗八宝粥,站在窗前,小心的修剪着一盆紫袍玉带月季,忽然心尖上一阵刺痛,手里的剪刀掉在地上,花枝上的尖刺划破皮肤,一滴滴殷红的血落在碧绿的叶子上,触目惊心。

 端着冰盆进来的念秋大惊:“姐姐,你的手。”

 抚着口站直身子,林燕染深一口气,轻声说:“别惊慌,没事。”

 在念秋找出药粉给她包扎的时候,林燕染心里越来越慌,她蹙着眉头,望着窗外白花花的光,闭了闭眼,开口说:“你去看看安谨下学了没,若是还没有,和先生告个假,带他回来。”

 “姐姐,出了什么事情?”

 “没事,只是看着外面烈太盛,安谨又怕热,别中暑了。你见了他,别吓着他。再让厨房准备几份冰碗,去吧。”林燕染牵起嘴角弯了弯。

 念秋担忧的看着她本就因食欲不振引起的苍白的皮肤,更白了些,咬了咬瓣,眼中闪过一抹坚毅,屈膝福了福,退了下去。

 心跳遽然加快,林燕染跌坐在窗前的方椅上,鼻尖划过紫袍玉带的幽幽花香,这早一刻还让她心旷神怡的香味,突然就无法忍受了,她伏在椅子上,一阵阵干呕,肠胃里翻江倒海,却连口酸水都吐不出来,难受得眼泪汪汪。

 此时,距离定京三十里的一处连绵起伏的帐篷群里,浓烈的血腥味,引来一群群的野兽,密密匝匝倒在地上的新鲜的尸体,是这些豺狼的饕餮大餐。

 居住在附近村落里的农人,躲过了正午灼人的光,戴着斗笠,穿着短打,牵着耕牛,身后跟着大小不等的孩童,开始了又一轮的辛勤耕种。直到一个牵着家里的土狗的七八岁孩童的尖叫声响起,才打破了这片平静。

 “啊,啊,爹…爹…。”

 从吓得面无人的孩童断断续续的叙述中,老实的农人,骇的一股蹲在了地上,“狗娃…,快跑回村,躲起来…。,谁叫你都别出来,快回去。”

 赶走了自家幼子,吓破了胆子的农人,一步一跌的去寻了他所知道的最高的官员——里正。

 里正一脚踹翻了报信的农人,雪白着面孔带着人进了县城,报给了县令。县令显然比里正懂的多,问清楚了地点,飞速去了现场,只一眼,认出了被撕扯得四分五散的尸骸上的衣袍样式,双膝一软,瘫倒在了地上。

 当县令头勒白布,系麻带,哭天叫地的将消息递了上去,定京府官衙里,恸哭声响天彻地,五城兵马司里,喧哗声震天,定京城内大

 …  m.IGeXs.Com
上章 为凄不贤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