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逃 下章
第37章 但这么一说
然而显然是料到她后续的怒气,系统撂完话便忙不迭下了线。越右眼狂跳,想到先前的话,总觉得这个“一语成谶”必然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她越想越,刚端上来的晚膳都没瞧一眼,直奔凤殿去了。没料想还扑了个空,她随手拦了个侍女询问,才知道荣绵今一反常态,虽是早早回了寝宫,却不是自己的凤殿,反而是皇帝的干清宫。越心如擂鼓,提着繁重的裙子,不顾步摇打在脸上的疼痛,疾步往干清宫跑。

 干清宫外面还有几个内监歪歪站着。见她来了行了个礼,既不阻拦,也不通传,任她进去。到了里面,更加离谱。

 没有一个内监宫女,也未曾掌灯,好在是天色还不是很暗。越将枕漱石留在门口,上前敲了敲门,并无人应答,门却是一推就开。殿里空旷,也不掌灯,但能瞧见里面有些烛火,还有木鱼声。越越往里走,离那烛火越来越近,渐渐能看清里面的人影。扪拮拔坐着。

 一手捻着佛珠,另一手还敲着木鱼,面前摆了个红色烛台,身侧却摆满了罐子,像是普通的酒罐子。有的酒罐子东倒西歪,了一地。却闻不到什么浓烈的酒香,不知是不是被龙涎香的味道盖住了。

 越还要走近些,脚下却突然踩到些体,意外的有些滑腻,令她差点摔倒。荣绵像是才注意到她,“啊”了一声,道:“陈姐姐小心,就站在那处罢。”

 她手一甩,丢下那陶罐,任由里面的出来,往前走了两步,道:“陈姐姐今就是不来,我也要差人去请的。陈姐姐当真与我心有灵犀。”

 越被她满脸的笑意恍了神,一瞬像是看到了三年前那个爱憎分明的娇俏年轻女孩。越不由柔下声调,问道:“想叫我来做什么?”

 荣绵低下头,提起一只脚尖,点了点隔在两人中间的水痕,道:“有些累了。”越感地察觉到不对劲,警告道:“小羊,不要做傻事。”荣绵笑了。

 抬起头来瞧着她:“好久没有人这样叫我了。回了宫之后再也没有了。”她抱负远大,却在行至半途自我怀疑…或许她决心重拾公主之位的时候就错了。

 宫墙之内,勾心斗角,连一丝真情都弥足珍贵。事不关己,又为何不能冷眼旁观呢?但见识越多,她越放不下,无法任由国民在苦海浮沉。

 毕竟他们也什么都没做错不是吗?想活着又有什么错呢?越说不出话来,又听她道:“如果你费尽心思,不求回报地想要帮众生离苦海,但众生却着你的血,还叫骂肮脏,该怎么办呢?”越喉咙干涩,艰难吐字:“总会有耳清目明之人。”

 荣绵更加笑起来,眼里都带了些泪花:“是吗?可我竟一个没遇到。”不等越开口,她转过身,继续道:“雅集里有个隅观先生,才绝,观点毒辣。我观之《策国论》颇有感触,几乎不做修改搬到了朝堂上,颇有成效。”她说着又转过身来,眼里有光亮,“你猜怎么着?她竟是个女子。我在西北时见过她,委实可惜这样的女子马上要嫁人了。

 许多男子根本无法与之匹敌,我更想让她在朝堂上有所建树,造福一方,但事实就是,我以公主之尊,也根本开不了这个头。”越道:“你已做得足够好。”荣绵道:“不,我尚不够狠辣。这才给了他们机会,痛击我的要害。”

 扪拮敲着木鱼的手不知什么时候停下来了。指尖攥得犍稚失血,嘴却有些发乌。荣绵声音又软下来,道:“陈姐姐,我还不够大度。我以为我不求回报已是崇高,他们却还容不得我…可我又做错了什么呢?”

 扪心自问,她为国为民,自十三岁开始,心怀大道,五年游历,民间祛祸,义无反顾地入了这虎狼窝,只为了教民生改善些,她唯一离经叛道的,只不过是少女情思,爱上了一个僧人。

 他惊才绝、悯爱众生,他们一拍即合,她又凭什么不能倾心?即使知道僧人戒,而她踏入宫闱更是要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曝在众人眼底。

 她也无法收回情思。世人从俗,固执又偏见,仅仅是叫他们窥见一斑,就要叫骂唾弃,恨不得杀之后快。

 荣绵眼里快兜不住的泪水灼得越心跳一停,直到看见她端起烛台,嗅觉这才后知后觉恢复,闻到了满鼻子的柴油味,她赶紧上前一步,道:“你不要做傻事!”

 越声音有些发紧:“你说过的,满朝无一可用之人,你还要变法,要开创盛世。你才走了几步,就要放弃吗?!”荣绵迟疑片刻,灿然一笑:“确实还有些事没做完。”越心下一松。

 正待接近她慢慢劝回来,只是遍地是油,她脚下一滑,不受控制后仰,摔坐在地。荣绵看着她,也没来扶,“陈姐姐等等。”

 越见她恢复了镇静,还以为事有转机,是以根本没防备身后来了个人。下一瞬后脖颈像是挨了一下,意识渐渐涣散。-“枕漱石,干清宫里如何了?”

 越恢复意识时天光已然大亮,后脖颈还有些钝痛。枕眼眶微红,道:“昨夜干清宫走水,人没救回来。”越怔愣,但到底没有很意外,只是她手按在袖口处,还能摸到里面的绢帛手谕,另外还有一封书信。

 越挥退众人,手谕上题了戚廉隅的名,毫不意外。书信里提及她已将赵逾和疑似在先皇日常的补药里面做手脚的证据散布出去,即使他现在是最名正言顺的储君,也德不配位。

 短短半页纸,不过是她最后的一些部署,字里行间,没有丝毫的哀怨,只述公事,不谈其他,她若是个男子,能在这样的世道里做名正言顺的皇帝,定然是个千古明君。

 ***越思虑再三,还是藏下了手谕。越算是现下宫中位份最大的,她还是按照皇帝的规格,给荣绵停灵满二十七天。

 但最终却未葬在皇陵,反而与扪拮合墓埋在了洗华寺背坡。荣绵身陨第二,群龙无首,赵逾和顶了上去代理国事,他是原先先帝从宗族过继来的,其目的不言而喻。

 先前虽有荣绵异军突起,但如今事罢,也算得上众望所归,只是他并未能名正言顺坐上那个位子。朝堂官员一分两派,一部分推举戚廉隅,另一部分又维护着赵逾和。

 盖因荣绵死前留下了证据,竟指明赵逾和在先帝的补药里动了手脚。先帝膝下无子,皇位落到他头上是早晚的事,他竟然迫不及待到这个程度…其心可诛!

 谁知道先帝遗诏临时改了继承人是否有知道了他的险恶用心的原因呢?况且唯一传出来这个消息的太监第二便离奇身亡。

 或许还有其他更加骇人听闻的旧事也未可知。总而言之,六皇子用心险恶,不择手段,委实不配为良君,但这么一说,六皇子派也不服了。做皇帝的要的就是个魄力手段…古往今来多少弑父弑兄的皇帝,不也有开创了盛世的?大惊小怪!  M.iGexS.com
上章 春逃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