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彩云易散(H) 下章
第386章 突然停下脚步
“这是资源部的梁教授。”梁辀抿着笑着,看着那些稚气的年轻脸孔,“叫我梁老师就可以了。”

 陈萧尧拍拍最近小伙子的肩膀,“这次机会难得,要多跟着他学习,梁老师可是自然资源部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你们跟着他,听的都是博士的课。”

 “那机会可太难得了。梁老师好,我叫胡树易。”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做自我介绍。“你好,胡同学。”梁辀微笑着和他们一一打招呼,又说了几句话,其中有个学生还是华师大毕业的,知道梁辀今年去了华师大的地理院教书,脸上还有些遗憾。说话间,广播里播报他们乘坐的高铁开始检票了。

 他们通过贵宾休息室专用的检票口进去,铁路局的工作人员还是走在最前面做引导,队伍自动分成三三两两的,跟在她后面边说边走。这些人之中,梁辀和陈萧尧算是关系最的了。十来年前,做喀什古城改造项目的时候。

 他还在首都林业大学里带学生团队,这一晃,七、八年过去了。从高校老师变成了项目总设计师,他们拉着行李箱,走在队伍中后段,“上次,他还和我说,梁辀一直在弄慈山湖的项目,是不是要跳槽出来了。”

 公司给所有人订的是高铁一等座,又是提前检票进入站台,此时站台上,还空无一人,只能看到对面的站台上,乘客正排着队从电梯下来,越来越多。

 他们两个人离其他有一点距离,陈萧尧说着话,从口袋里掏出烟,出一支递过去,“我说你是不是傻,梁老师为什么要跳槽出来搬砖。”

 看见梁辀只是笑着摇摇头,没有接,他便把烟进自己嘴里,点燃,了一口,才接下去继续说,“难道你真准备出来单干?”陈萧尧多少有些羡慕。

 他们这一行,有人做的是牛马,有人出生在罗马。以梁辀的地位,想要单干可太容易了。比如今天这种设计公司组织的专家调研工作,只要出差三、四天,每个人就有几万到十几万的收入。真是轻松又来钱快的工作,不过,也只有梁辀会挑挑拣拣。

 他不差钱,对钱无所谓,很爱惜羽,所以也不会因为金钱而丧失学术工作上的准则,而且,还可以只挑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比如喀什古城,又比如这次平古驿道。

 和梁辀相处也很舒服,他身上有那种出身在罗马所带来的松弛感,和他可以心平气和讨论任何工作上的话题,不用担心他的立场。“我为什么要出来单干?”梁辀一只手在口袋里,打趣着说道,“虽然,我也眼红你们赚大钱的。”

 “我的梁老师啊…你只要点头,以后我的项目,都找你来,怎么样。”陈萧尧伸出手,拍了下他的手肘,“就怕你不来。”

 这趟高铁普通乘客开始检票了。陆陆续续有人从楼梯口下来,陈萧尧看见了。拿起烟猛了两口,梁辀笑着,拿出手机,看了眼时间,“我打个电话。”那头响了好几声才被接通,姑娘声音里还带着睡意朦胧,“上高铁了?”

 “马上。吵醒你了?”“嗯…”他听到那头的笑声,自己的嘴角不自觉地也挂起了笑容,“那不打扰你了。”“我也起了。”“好,我忙好再给你打电话。”“才分开多久啊,就打给师母呢?”

 “叫她起,怕她睡过头。”说完,就听见远处,高铁刹车减速的刺耳轰鸣声。浙江山多又高,高铁一进入浙江范围内,山和桥隧就一个接着一个,手机信号也变得时有时无,陈萧尧和梁辀坐一块儿,一开始都各自在工作。

 渐渐发现没了信号,两个人就只能有一搭没一搭的聊闲天。聊到车的话题时,梁辀说申市限行,自己的外牌车太不方便了。陈萧尧便说,如果华师大不给解决。

 他就让大鱼给梁辀上个公司申牌。梁辀没有应下来,他不喜欢欠别人人情,敷衍着说,先代拍吧。梁辀只要开口,多的是人想帮他解决问题。

 高铁从温州南到平还要1个多小时,不过,平县文旅局的人,早已经在高铁站台上等着了。大家都是初次见面,互相介绍之后。文旅局的人员说,已经准备好了房间,各位老师要不要先回房休息,吃了午饭再去现场。

 话音刚落,有人看向梁辀,他一直站在最外圈,感觉到别人的视线,摆了摆手,“我们都听王老师的,王老师拿主意吧。”平驿道是个由北至南,全长1600多米的山坡道,坡顶就是通福门,过了通福门一路下坡前往福建。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渐渐在驿道南北形成聚落,形成独有的浙南建筑群落。吃过午饭又午休,随后,才前往现场这群人,正站在驿道入口。

 看着眼前,这些保留下来宋代开始的民居和70年代,80年代的建筑混搭在一起,带来凌乱又另类的美感,除了梁辀,大鱼设计还请了4。、5个规划方面的其他专家,文旅局的人一直围着这群专家说话。

 倒是梁辀,从始至终,一直和陈萧尧走在一起,他的团队里有人在拍照,有人在做记录,旁边的人还拿着红外设备测量,嘴里念着设备上的数值。

 “我觉得,还是要保存本地人认同、熟悉的场所,展现这种不同时空层迭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前面的大部队在移动,他们跟在最后,梁辀边走边说。

 “嗯…你说的对。我觉得,人类场景是会自动生长,成为未来的历史。”陈萧尧很认同梁辀的观点,梁辀是他很钦佩的一个人,明明是做GIS应用研究的人,但是在空间建筑规划上有很独特又前卫的个人见解。中途。

 他指着驿道两侧的崖壁,上面是各种高低错落的自建民居,“我觉得这里,你们可以考虑做台阶式的游客中心,利用好崖壁这种向上衍生的山体空间带来的纵深感。”

 他看向陈萧尧,“一楼做个游客中心,二楼做个延伸出去的漫步森林也不错。”陈萧尧随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随后,摆了摆手,“小胡,来下。”他叫了个年轻小伙子过来,“你拍下,从这个角度,把这里拍下来。”

 “好的,陈老师。”又往里走了一段路,空气中渐渐是香花味,还有不知道从哪传来道教音乐,仿佛人也跟着平静下来,“我觉得这个浙南风格的民居也很好看。”

 他们在一栋有些破败的两层楼前停下,“只有在浙南民居上才能看到的石制花纹栏板,窗花又是闽南元素。”陈萧尧点点头,“我也喜欢。”

 “这种构建,你们一定要留下来,它们才能组建成未来街道独特的肌理感。”听到他的话,有人马上拿相机将这栋看似普通又破败的白色民居拍了下来。

 今天的现场调研一直持续到晚上6点多,太阳渐渐落下去了。才结束。一行人又重新从南门返回北门的停车场。

 梁辀还是和陈萧尧一起走在最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两个人都显得很轻松,一路说笑着,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文旅局的人,突然停下脚步,看向他们,等到他们快走到时。  M.igEXs.cOM
上章 彩云易散(H)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