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燕喜姑姑 下章
第48章 对仗工整
有一位的打扮最为别具一格,竟是将那艾草与花卉编在一起,制成花环,戴在头上,后面松松的编了条辫子,身上一身淡绿衣裙质地飘逸,剪裁良,凸显出少女娴静美好的身姿。

 她的相貌本来并不十分出众,可这么一打扮却显得自然纯朴,恍若林间仙子,连辛泉都多看了她几眼,原来是认识的,乃是自己的手下大将邓济之妹邓青。以前自己和她兄长讨论战术的时候她还曾在一旁沏茶倒水。

 那时不过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头,一晃也长这么大了。辛泉向着邓青微笑着点了点头,蝶儿看在眼里却不干了,好啊!这前脚才跟我赌咒发誓说只喜欢我,后脚就和别人眉来眼去了,在我眼前尚敢如此,要是背着我还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不要脸的勾当来呢!

 (你好像已经和他不要脸很多次了有没有?)蝶儿暗暗在心中记上这一笔,只等着回去和他算账!前面有看管园子的老太监领路,一行人沿着园中小路缓步而行,边观赏着园中的奇花异草,边听那看园太监讲解这些花草的来历、习

 那老太监是个侍弄花木的行家,兼又口舌伶俐,听得众人啧啧称奇。开始蝶儿还跟在辛泉身后,可架不住那些美人们都往上凑。

 旁的宫女太监都退到了后面,将辛大王身边的有利地形让给了各位小主们,她这个小宫女在别人眼里是一点地位也没有的,人家连推带挤就把她搡到了最后。

 蝶儿迈着小短腿郁闷地跟在大部队最后,看着那明显高人一头的辛大王被簇拥在一群女人中间,恨得牙,男人可真是靠不住,瞧他那兴高采烈的样子,都没发现自己已经不见了,那么容易就和旁的女人打成一片,自己这个男朋友可太不靠谱了!

 临近午时,众人走至一处回廊,见这里已经摆好了条案,上面是粽子叶、糯米、红豆、红枣等各食材,琳琅满目,极其丰盛。

 袁嬷嬷在那里已经等候多时,见贵人们到了忙出来接:“请大王和各位小主净了手便进来廊中包粽子,一显身手吧!”

 旁边就有小宫女为每人端上洗手水和香胰子,待他们洗过手后又递上干巾。这些食材用具都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的,皆是上上之品。

 就拿那粽子叶来说,是太监们划着小船一大早去芦苇里摘的,选的是那黄绿色略有些陈旧的叶子,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会棕香扑鼻。还有那糯米是湘西进贡的,晶莹洁白,粒粒圆润。红豆则是东北的,泽鲜,颗颗满。

 这些精致的食材摆在那里看了就让人赏心悦目,食欲大振,那粽子年年要吃,年年要包,自然人人都会,可这些人的祖籍天南地北,那包粽子的手法和讲究也是多种多样。

 辛泉包的粽子个头不大,正面是方的,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和别人的都不同,一眼就认得出来。

 辛大王一共包了五只粽子,一只鲜的,一只豆沙的,一只蛋黄的,还有两只是他最为得意的什锦棕,里面的馅料是由丁、鸭丁、红烧、冬菇和绿豆调配而成的。

 袁嬷嬷依着他的吩咐给他准备这些馅料的时候只觉得很新奇,这样的什锦棕别说吃,就是见也没见过啊!可辛大王说这是他们闽地的特色。

 袁嬷嬷对味道十分好奇,不过她知道绝对轮不到自己,辛大王包的粽子就算再不好吃,那也一定会受到追捧的!王家姐妹的北方粽子明显比别人的大上一号。

 她们一人包了两只就停手了,王依静是觉得累了,王依惜是想着两只粽子自己一只大王一只足够了,至于别的蹄子,她才不想给她们吃自己包的粽子呢!

 邓青是川人,她包的青叶棕里面没有任何内馅,纯粹为了突出粽叶和糯米的清香,她的动作很是麻利,九只小粽子很快就包好了。

 然后就开始将那黄豆粉、花生粉和芝麻粉混合炒,又掺入了白糖搅拌均匀,制成蘸料,一会儿好蘸在粽子上食用,不一会儿,大家的粽子就都包好了,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外观实在不太讨喜,可好在食材出色,想来应该不会难吃。

 那锅内的水也已经沸了,粽子下了锅煮,晾凉就可以吃了,不过那也要等到晚膳了,中午这顿御膳房已经准备好了,摆在前面不远处的贝景亭中,只等众位贵人们前来品尝。

 辛大王在主位坐定,美人们各自找位子,那王家姐妹颇有默契,一左一右占据有利地形,而板不那么硬的就只好远离大王了,还是邓青比较聪明,也不去抢大王身边的位子,和大王对面而坐。

 这样曝光率其实反而比较高呢!蝶儿终于在袁嬷嬷的关照下得以重新回到辛泉身边服侍,她看着这一大桌香味美的佳肴,也觉得饿了,可惜她这个普通宫女的身份只有看着人家吃。

 自己在一旁羡慕的份。辛泉耳尖,蝶儿悄悄咽口水的声音也被他听到了,当下一笑,唤过袁嬷嬷吩咐了几句,袁嬷嬷就领着蝶儿走了。

 那些御用美食除了桌子上的,自然还有特意给她留出来的。也许是蝶儿吃得太快了,也许是美人们在大王面前都放不开,总之,等蝶儿吃喝足回来一看,这些人还在吃呢。

 她已经酒足饭了,就有了作恶的心思,站在辛泉身后就开始轻轻地揪他衣服,这是他们之前说好的暗号,提醒辛泉不要忘了接下来的节目…让美人们作诗。

 辛泉曾经有过疑问,怕这些美人做不来诗,可蝶儿说这是为了帮他选择最有文化的配偶,这样将来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子女,辛泉觉得有些道理也就答应了。

 辛大王开口问道:“不知小姐们可否吃好了?”大家当然不能表现得比大王还能吃,纷纷表示已经了,辛大王命人撤了盘碟碗筷,又道:“刚用过饭不宜活动,我们就在这亭中稍事休息片刻吧。

 这园中景如此美好,不如我们作诗来赞,做得好的本王有奖。”他想了想,奖些什么好呢?这些人都不缺金银珠宝,对了!“就奖她一枚本王亲手包的粽子。若是做得不好,那就罚她喝一杯雄黄酒。”

 这个时令喝雄黄酒最为应景,又能祛病强身,就可惜那味道不是人人喜欢。***那世家千金自幼修习诗文,赋诗一首自然不在话下,可难为了几位草莽佳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能吃穿暖就不错了。

 那里有闲钱给她们念书,这认字还是后来大了慢慢学的,会写的字就更少了,更何谈什么写诗?看人家那读诗书的才女们气定神闲,思索片刻便运笔成风,一挥而就,自己这几块料大眼瞪小眼。

 最后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诌一首再说了。辛泉看那八张宣纸上的字迹,真是一眼望去高下立判啊…挑了三幅字迹娟秀的出来,去读上面的诗文。

 虽然有些脂粉气过重,格调拘泥,却也算得上辞藻优美,对仗工整,一看落款,果不其然是三位前朝贵女的作品,自然也是前三了。

 反正奖品没什么分别,辛泉也就不去费更多力气品评,只把目光投向那剩下的五首诗(如果它们还能称为诗的话)。有些人的字迹还算端正。  m.IGexS.Com
上章 燕喜姑姑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