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莱坞制作 下章
第285章 两人脸皮紧绷
那是美国政府在宣读给瑞恩母亲的贺信,硝烟尚未散去的战场上,空镜头缓缓移动,坍塌了的钟塔,深陷的弹坑,破碎的桥面和尸体,每个行动着的人的表情都沉静而安详,他们还活着。

 他们在聆听,那些军方赞美瑞恩的语言那么美,那同样是赞扬所有军士的语言,所有活着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无畏的人们。

 “战争与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两侧,那么就注定了‘毁灭’二字的分量沉重。”肯尼斯·图兰听到了托德·麦卡锡似乎评判电影的声音,“真正的战争片从不避讳人类为自己留下的创伤。

 而在战争霾的背后,同样折出人灿烂的光芒。”托德·麦卡锡转头看向肯尼斯·图兰,“影片很经典,杜克·罗森伯格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超越了自己!我可以在这里赞美他,也只会在这里赞美他!”

 见到老朋友出无奈的笑容,托德·麦卡锡转回头去,不再说什么,这部影片是如此的正确,正确到想要抨击杜克·罗森伯格都必须谨慎!

 如果抨击影片的主题,那只是给自己找麻烦,抨击其他方面又无痛无,托德·麦卡锡忽然有种无处下嘴的感觉,只是思考了几秒。

 就想出了最好的应对方式…无视杜克·罗森伯格的新电影,就当它从来不存在好了。拯救到底值不值呢?似乎导演一直没有给出太过明确的答复,当画面重新回到老年詹姆斯·瑞恩那里时。

 最后终于有了待。瑞恩得到拯救,回到了家乡,平安过了一辈子,年迈的他来到战友的墓前缅怀,留着眼泪问自己的子,自己是不是一个good。man?子捧着他的脸肯定他是,老脸方才有点释然。

 “我好好的活了,我是个好人吗?”影片马上给出了答案,他子回答,“你是个好人!”白发苍苍的他对着米勒上校的墓地行了一个军礼,飘的星条旗再次出现,影片降下大幕…字幕缓缓落下,剧院中一片沉寂,坐在杜克身边的蒂娜·菲忍不住回头向后看,从影片放映中观众的掌声看,现在不应该是这种态度啊?

 难道观众不认可这部影片?她的眼光又落到雇主的脸上,杜克神色平静,安稳的坐在那里,漆黑的眼眸中释放的似乎全是自信?如果让她来评断,这肯定是一部好电影。

 甚至是战争片中的经典,身边的这位年轻导演将他最擅长的视觉效果和以前不具备的思想内涵近乎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即使其中存在大量煽情的场面,依然显得自然畅而不做作。剧院寂静了大概五秒,然后掌声如夏日惊雷般爆发,从最后排的普通观众起,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他们站起不是因为退场!不是因为放松!而是为了向导演和影片表达祝贺和敬意!宣他们内心因为影片而带来的情绪!“他总是在成功!”汤姆·汉克斯站起来。

 主动向这边走来,不等杜克伸出手,直接给了一个结实的拥抱,“杜克,我为这次合作而感到荣幸!你送给我一个经典角色和一部经典电影!”越来越多的人走了过来,纷纷送上祝贺!

 掌声雷动,丝毫没有停歇的趋势,观众一直在站立鼓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他们对这部影片,对那位年轻导演的喜爱!首映式结束了,影片的风格能不能得到认可,还要接受市场的考验!

 ***“吉布森先生,你将威廉·华莱士这样一个英国公认的叛徒,塑造成英雄,不觉得过分了一些吗?”

 刚刚走出首映剧院,梅尔·吉布森就被数十名记者围了起来,这些人似乎是专门在此等他,问出的问题也是精心准备过的。“是不是你本来就很喜欢一个叛徒和告密者?”

 “导演先生,你制作影片前是不是应该查一下历史资料,影片要符合最起码的历史记载吧?”性格本就桀骜不驯的梅尔·吉布森瞪起眼睛,看了看问问题的记者,冷冷的回答,“历史本就是由胜利者书写…”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跟着的公关拉了一下,这种话可不应该出现在公众场合。旁边的记者更加兴奋了,一个挂着《太阳报》标牌的记者大声问道:“梅尔,这么说你是认为英国的有记载的历史全是虚假的了?你认为苏格兰应该独立?你这样公然干涉英国内政的行为不觉得过分吗?”

 “如果按你所说,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那美国和英国的有记载的历史都不存在?二战也不存在?”记者抓住机会穷追猛打,各种不要钱的大帽子,拼命向梅尔·吉布森的头上扔。

 就差没说他本人是个叛徒和告密者了。梅尔·吉布森紧紧闭上了嘴巴,说什么也不再回应这些感的问题,直到汽车开过来钻进车里,才算松了一口气。

 “那些记者基本都来自华纳、迪士尼和新闻集团,还有些来自舰队街。”关上车门后,公关提醒他,“梅尔,影片题材本身就有些感,虽然你的用意是以争议博取关注度。

 但类似刚才的那种感问题,是不能回应的。”在好莱坞打拼了这么多年,冷静下来的梅尔·吉布森还是明白这些道理的,那些记者明显是想把他往沟里带,这种舆论陷阱有时候必须要小心。该死的混蛋!

 他的眼睛透过车窗玻璃,看向好莱坞的方向,刚才的事情必然与另一个剧组不了关系。“基尔,《拯救大兵瑞恩》那边的首映反馈收到了吗?”梅尔·吉布森问副驾驶上的助理,“有什么反响?”

 “影片放映中,观众有两次起立鼓掌。”助理透过后视镜,能看到梅尔·吉布森的脸色不是很好,“而且鼓掌的时间都比较长。”“这不能代表什么!”

 作为业内人士,梅尔·吉布森很清楚,找一些托混在观众中,利用影片的特殊场景带动观众鼓掌乃至喝彩,是大部分剧组都会做的事情,比如他自己的影片,当威廉·华莱士大喊“freedom”的时候。

 其实就是托们在带动观众鼓掌,虽然这种呐喊必然会讨学院那帮老头子的心,实际上对观众的影响也就那么回事。“还有吗?”他又问道。“《拯救大兵瑞恩》结束放映后,掌声持续了超过十分钟。”

 助理不再看梅尔·吉布森的脸色,而是说着真实的情况,以便雇主能做出准备的判断,“杜克·罗森伯格和汤姆·汉克斯带领剧组连续四次谢幕,观众都不肯退场!”“What?”梅尔·吉布森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如此长的掌声,如此长的谢幕,绝对不是托所能带起的,这只有一种可能,影片引发绝大多数普通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难道说那部影片,比他们想要的还要出色,还要有杀伤力?回到自家的豪宅,躺在上的时候,梅尔·吉布森还在考虑这一点。

 而在遥远的芝加哥,刚刚走出影院的罗杰·艾伯特和吉恩·西斯克尔已经确认了这一点,他们都参加过《勇敢的心》的试映,因此‮夜午‬场直接选了《拯救大兵瑞恩》,观看完之后,两人脸皮紧绷,一直沉默的走进了影院的大厅里。  M.IgEXs.COM
上章 好莱坞制作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