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莱坞制作 下章
第159章 曾经跟说过
在电影中经常使用,确实平淡无奇,但它足以把故事讲清楚了。去叮嘱了扎克·施耐德寻找合适的广告入场景,杜克又审阅了他们制定的一些脚本,重新回到办公室,继续思考电影制作的问题。

 商业电影想要成功,仅仅把故事讲清楚是远远不够的,最为有效有力的武器就是煽情!所谓情当然是指情绪!

 台词演讲也好,动作和爆炸场面也罢,终归是要发观众的共鸣,能够让进入影院的大部分观众感觉到,感觉畅快,而不是像文艺电影那样,让观众看完了还觉得糊里糊涂。

 那样就是主动把大部分观众往外赶了。爆炸和动作都是杜克如今擅长拍摄的镜头,除去这些外,影片还有最基本的一种煽情方式。

 就像《生死时速》和《勇闯夺命岛》一样,善最终必然会战胜恶!要求“善”的力量最终取胜,这是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商业电影法则!

 或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看了那么多的电影,很少甚至从来没有看到坏人取得了胜利?这不是因为电影制作人心地善良,怕观众学坏,而是他们基于商业收益考虑,无法把“坏人胜利”这样一个结局摆在观众眼前。

 谁都无法否认,主观众大多无法接受坏人胜利的结局,尽管电影只是一个虚拟世界,但公众还是喜欢看到坏人的恶最终被正义所战胜,坏人得到应有的严惩。

 就像观众不会接受米老鼠成了无恶不作的杀人犯,唐老鸭成了抢劫犯一样,而且,主社会也需要这种实际上充满童话色彩的电影,从潜意识上提醒人们生活的不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社会。

 前期筹备细琐而反复,杜克虽然不用亲自动手,但作为掌控全局的导演,每一项工作最后都要由他和两位制片经理审核通过,一下午基本就没有闲过,好不容易到了下班的时间,又接到了五角大楼好莱坞联络办公室的电话。

 “什么?对剧本不满意?”杜克眉心跳了一下,“要去除51区和更改最后大战的结局?”“不不不,约瑟夫将军,毁掉外星飞船武器的必须是一个平民,而不是总统或军队的人!”杜克特意强调,“这是我精心考虑后设计的情节。”

 “明天?五角大楼的代表明天就能抵达洛杉矶?”听到电话中提及的人名,杜克稍稍松了口气,“明天我会与伦霍中校详细谈谈。”***“中校,剧本结尾的地方…”

 将伦霍中校递过来的剧本直接合上,杜克站起来,以高度加强自己的语气,“毁掉外星飞船武器的必须是一个平民,而不是总统或军队的人!”“为什么?”两人毕竟合作过一次,这位五角大楼方面的代表,在等杜克解释。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是因为观众喜欢看到小人物拯救全世界,因为美国主文化到了现在,依然带有鲜明的反智反精英的特点,因为电影这样做能合主观众的心态,能让他们掏钱购票。

 小人物拯救世界,高层总有蠢猪,这可以说是好莱坞电影中极力宣扬的观点,但好莱坞电影如此做,不是说他们赞同反智反精英,而是因为这样能让观众掏包,获取商业利润。

 最为典型的,好莱坞所有青春校园影片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足球队四分卫都是反派,影片总是把他们塑造成头脑简单而又四肢发达的蠢货,实际上呢?

 四分卫是一只足球队的核心,通常是球队的领袖,不但在场上指挥进攻,还能临场改变教练的策略,这些人大多身体强壮、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拥有极其敏锐的判断力和实施的决心,往往也是校园中最受女孩子的人,可谓是真正的精英。

 所以,在反智反精英文化中,他们就像是国会的参议员和白宫的历任主人一样,成为电影中最经常被调侃的对象。当无法将那些头脑简单的北美观众拉高到赞同自己观点的高度时,作为商业片导演,那就要主动放低身段,去合主观众的口味。这些道理杜克自己明白,却无法拿出来用作说服五角大楼的理由。于是。

 他又开始了胡扯,“中校,美利坚是一个民主国家,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自由国度重要的一份,当国家有难时民众必然会奋不顾身的拯救,剧本中我们的军队、五角大楼和总统,有太多展示英勇的地方。

 最后平民驾驶飞机撞向外星飞船,恰恰能显示一旦到了危机时刻,民众与联邦政府会站在一起,团结在一起!”

 “你说的确实有点道理。”化身前苏联政委,还是发挥了那么一点作用,伦霍中校转向了另外一个感点,“杜克,影片的基调和宣扬的军队的战斗精神,五角大楼非常满意。”肯定满意。

 如此大美利坚主义的主旋律影片如果五角大楼还在基调上挑刺,那纯粹是脑袋集体生锈了,就在杜克如此腹诽的时候,伦霍中校继续说道:“但五角大楼希望你能把五十一区的所有内容剔除掉。”

 “中校,这只是一个吸引观众的嘘头。”杜克摊开手,说道:“我们没有任何宣扬阴谋论的意思,我们只是想借此吸引更多观众而已。”

 “这不是我的意思,杜克。”伦霍中校从座位上站起来,来回走了一圈,“我的上司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些感。”感?杜克怔了怔,心说不会真的有51区吧?

 “罗斯威尔事件和51区传了这么多年,公众都知道这是假的。”真假对杜克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他才不关心这些呢,“如果我们掌握了外星科技,岂不是早就称霸全球了?这只是影片的宣传炒作嘘头,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伦霍中校停下脚步,没有说什么,一脸沉思状。“在我看来,有更多观众进入影院对五角大楼好处绝对大过敝处。”

 为了说服五角大楼,节约上千万美元的武器装备租赁费用,以便有更多的钱投入到特效制作中,杜克真是绞尽了脑汁,“中校,据我所知,从伊拉克战争过后,军队的入伍率一直在走低,这两年甚至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你曾经跟我说过,《勇闯夺命岛》能成为一部征兵广告片,实际上那并不是。”

 稍微顿了顿,等伦霍中校转头看过来的时候,杜克换上了更加铿锵有力的语调,“《独立》的剧本你们看过,中校!

 这会是一部最好的征兵广告片,还记得《壮志凌云》上映后带来的入伍效应吗?一部出色的宣扬军队的影片,远比国防部在各大媒体上投放征兵广告效率要高十倍乃至百倍!”八十年代的《壮志凌云》带来了超强的征兵效应。

 这一被戏称为“F-14超长MV”的影片上映后,随之而来的青少年蜂拥观看、节节飙升的票房,也让美国海军来了二战后最高的入伍率。

 自从《壮志凌云》之后,好莱坞已经多年没有拍摄过影响力巨大的征兵宣传片了,《独立》则具备鲜明的征兵广告特质。杜克本身不在意这些。

 他与五角大楼就是简单的利益合作关系,既然站在了好莱坞,必须从现在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如何去做才会对自己最为有利?  M.igExs.cOM
上章 好莱坞制作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