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莱坞制作 下章
第117章 从电影开始
罗杰·艾伯特指了指前边站着与人寒暄的杜克,“虽然这只是一部爆米花电影,但预告片中的炸弹视角还是给了我一些惊喜,我有理由看好这部影片。”你当然有理由!

 肯尼斯·图兰心中腹诽,否则华纳兄弟那几十万美元的公关费岂不是白扔了?就在他们前一排的位置,帝王娱乐的乔斯曼刚刚坐下。

 他看了看隔着两个座位的人,那是AMG的代表,双方是北美院线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人应该是AMG西海岸的首席选片专家林奇。AMG委派了以他为首的团队过来,显然与帝王娱乐一样。

 很看好《勇闯夺命岛》的前景。“华纳的人在普通网友中间。”坐在前排的位置上,索菲亚凑近这边,对杜克低语,“调查问卷也分发了下去。

 影评人的意见和网友的口碑,都会及时反馈回来。”试看会时,公司内部的观察员掺杂在网友中间,这几乎是好莱坞公司的惯例。“要对我们的影片有信心,索菲亚。”

 听到略微有些急促的呼吸,杜克拍了下索菲亚的手,“我们一定会成功,给你自己一些信心!”“我对自己有信心。”索菲亚嘴硬的说道:“我是对你没有信心,观众总有厌倦你的爆炸戏的一天。”

 “绝不是现在!”杜克看上去信心满满。是的,任何一个导演,如果长期保持一个风格,总有被观众抛弃的那一天,而爆炸和碰撞这种纯粹的感官和商业戏码,保值期会更加短暂,如同曾经的那位爆炸狂人一样。

 连续几部影片的高强度轰炸之后,观众必然会审美疲劳,不过,他才刚刚走上这条疯狂的爆炸之路,保鲜期还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大屏幕缓缓亮起,灯光骤然熄灭,刚才还哄哄的影院中,立即安静了下来,因为还没有添加片头的影片,没有任何的缓冲和字幕,直接拉开了大幕!

 “这是…”罗杰·艾伯特眉头稍稍皱起,“这是高速慢镜!”这段开篇慢镜头,使用了蒙太奇切换和高速慢镜的制作手法,让人不自的就感觉到压抑和沉重,如同《生死时速》快节奏的开头一样。

 上来就扔出了足够的悬念和吸引人继续看下去的戏码。“杜克·罗森伯格进步了不少。”罗杰·艾伯特自言自语,“开头戏的镜头运用简直到了华丽的程度,画面拍摄的非常美,一般来说,没有导演会让影片的画面太突出!”

 ***影片的时间不知不觉走过了一半,罗杰·艾伯特对影片已经有了最为直观的感受,《勇闯夺命岛》除去维持快节奏的惊险火爆刺外,还带有《生死时速》不具备的更加鲜明的特点…

 华丽到繁复的镜头语言和色彩运用!很少有电影能够将镜头运用到华丽的程度,提高于场面调度以及故事情节达到如此的美学高度。

 一般来说,镜头语言不敢太突出,太过火,太抢位,因为害怕成为纯粹的视觉电影,或者说MV电影,绝大部分的导演,镜头语言最终都要让位给表演和故事传达。

 但在罗杰·艾伯特看来,《勇闯夺命岛》里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都是教科书一般的近似于广告和MV的华丽画面。一开场的高速慢镜。

 那些景物大特写,那些强烈逆光的雨中镜头,简直就是色彩浓重的奢侈品广告,却又张力十足,艾德·哈里斯的愤怒和军人气质,仅靠镜头即可彰显。没有人敢把华丽的广告画面直接扩张成整部电影!

 即使有,在罗杰·艾伯特的记忆中,也是失败之作。哪怕不喜欢《勇闯夺命岛》这种类型的影片,罗杰·艾伯特也不得不承认,这部影片绝对不在失败的行列之中。如果说杜克·罗森伯格的《生死时速》只是小试牛刀,那《勇闯夺命岛》堪称大放异彩!

 “所有的特写镜头,中景镜头,都是华丽的镜头。”这位矮矮胖胖又戴着眼镜的影评人,脸上平静,心中却在赞叹,“杜克·罗森伯格完全不克制的镜头语言,竟然还能把故事和人物塑造的这么有张力。

 这一点很让人吃惊,在叙事能力和画面运用上,都比《生死时速》有了长足的进步。”四面八方忽然传来震彻人心的爆炸声,银幕上腾起了橙红色的火焰,火焰色彩浓厚而又刺目。

 在高速慢镜头的映衬下,缓缓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蘑菇云,明亮的似乎能刺透人的双眼。镜头抬高,整个恶魔岛乃至整个旧金山湾似乎都在爆炸中颤抖…爆炸也打断了罗杰·艾伯特的思维。

 看着银幕上的画面,耳朵听到后方网友区接连不断的喝彩声,一双眉毛紧紧皱在了一起,连带着刚才对影片的好感也在渐渐消散。

 电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这种恶俗不断的场面,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这是影片中的第几场爆炸?罗杰·艾伯特实在记不清楚了,但他确信,如果杜克·罗森伯格能够克制自己的破坏,镜头语言和叙事能力继续保持进步,未来很可能成为视觉和故事大师,否则…最后,罗杰·艾伯特缓缓摇了摇头。

 其实两部电影足够反映导演的特质,杜克·罗森伯格的破坏望太强烈,完全过了艺术追求。

 “玩爆炸玩画面简直就是他的本能,也是他唯一的兴奋点!”作为看过《生死时速》和《勇闯夺命岛》的专业人士,罗杰·艾伯特很快就得出了这一结论。

 相比于罗杰·艾伯特,旁边的肯尼斯·图兰将更多心思用在了影片的拍摄制作手法上,他能看得出,杜克·罗森伯格在整部片子的拍摄用光上动了心思,差不多所有场景都用了人工布光,加浓、加厚了色彩度,很好的衬托了片子的沉重基调。

 开头汉默将军到墓地一段戏,密布的大雨和深蓝的调,再配上深沉浑厚的独白,开宗明义点明了片子主题。中段古斯比和梅森的追车戏则是另一种镜头运用,在整段戏中,基本没有超过5秒以上的镜头,所有镜头差不多都在2秒-3秒之间,而且镜头设置多样。

 除了没有俯拍外,跟随、平行、正视甚至在古斯比和梅森驾驶的车头前方都绑上了摄影机拍摄,整段戏让人目不暇接,高度兴奋。

 与好莱坞的追车戏会用后期技术修饰不同,杜克·罗森伯格的车戏风格明显是实拍,发动机的声音清晰可闻,车辆撞击时的金属扭曲声都相当真实!

 “《勇闯夺命岛》的追车戏完全超过了《生死时速》!”肯尼斯·图兰在自己的记录本上写下了这么一句。

 来自帝王娱乐集团的乔斯曼和他的评片团队,则将目光集中在影片的卖点上面,至于影片是恶俗还是高雅,完全不在院线方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评判影片的标准只有一个…能否带来收益。

 “这是一部十足十的精品,影片的娱乐和惊险刺绝不在《生死时速》之下。”边看影片,乔斯曼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对影片第一时间的观感。

 “影片没有哪一分钟是让人上洗手间、喝水、吃东西的时间,从电影开始,眼睛就只会死死盯住屏幕,而放不下每一个场景。”  M.iGExS.com
上章 好莱坞制作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