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换凄经历者的良心忏悔 下章
第191章 刚挖渠时
我继续说谎。对了,还没吃饭吧?你们两带子唠着,我去给你做饭。刚坐下,母亲就起身道。妈,不用了,我还不饿,等会晚饭一起吃。不想母亲太累,我阻止说。

 开这么久的车,哪儿能不饿,等着,家里那只老母今早刚下的蛋,我去给你炒碗蛋炒饭,先着肚子。母亲执意道,走进了后屋。工作怎么样?父亲坐在旁边问说。还是老样子!

 我简单回。家里呢?父亲看了我一眼,拿出烟袋,卷起烟来。很好啊!我强笑说,父亲停下动作,看了我一眼,似乎想说什么,担心他继续问,我抢先道少点这种烟,对身体不好。惯了。

 父亲瞅也投瞅我,安心的卷烟。知道这是几十年的习惯,烟是戒不掉,只能退而求其次,我拿出袋子里的东西道给你买了两条纸烟,你尝尝那个,比这个味好,对身体也好点。

 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些道道,花些冤枉钱。父亲说完把裹好的烟点上,吧喏吧喏起来,平常不在家,多顾着点身体。

 看着父亲吐出的大股浓烟,我无奈的劝道。昊小子,一年多没见,学会教训起老子来了。放心,老子是铁打的身体,就是你妈想你得紧,时常念叨你。父亲衔着烟杆道。

 小时候总是听父亲爱夸自己的身板,那时也确实觉得是那么回事儿。父亲年少时,家里不容易,很小就跟着爷爷上山担煤。

 那时山里没通车,挖出的煤炭全靠人一担一担的挑出山去,每天早上四,五点,担着煤到几十里外的县城,一来一回,每次还没到家天就黑了,但是现在。

 看着父亲脸上比以前更深的皱纹,有些心酸,心里却感觉暖烘烘的。把袋子里的酒也拿出来道知道你没事喜欢喝点酒,这是芸涓让我给你带的。常回来看看就好,花那么多冤枉钱干啥。这两瓶酒的钱拿到镇上,都可以打几壶了。你们好好过日子,比给我们买什么都强。看了眼桌上的酒,父亲摇头说。

 母亲端着碗蛋炒饭,从里屋出来,递给我说先吃点东西垫肚子,我烧着柴火在煮腊,晚上做你最爱吃的腊炒咸菜。面对家人,我不用说谢,接过碗,大口大口吃起来。

 能感觉到熟悉的味道,从小就习惯的味道,心里很温暖,所有的不快,在这儿都能忘记,都能被阻挡在门外。

 孩儿他妈,把那只老母杀了,今天晚上我想喝几杯。父亲磕掉烟杆中的旱烟说。好嘞,我这就去。母亲毫不犹豫的应承。“妈,别杀了!那留着生蛋呢。我起身劝道。没事,家里又养了几只,反正它老的也不怎么生蛋。

 而且越生越小。母亲念叨着走向门外。父亲完带烟,又走到屋后,砰砰砰砰的敲起来,我吃过饭去看,他在修母亲陪嫁那个老木柜。本想帮手。

 但被他嫌碍手碍脚,赶了出去。只能出门帮着母亲扬,拔。乡里人都喜欢养狗,我们家养了条大黄狗,已经快七岁,不知是听到杀的动静,还是闻到香味,也从外面跑回来。我跟它从小就很亲。

 即使很久没见,它还是认识我,进门就不停摇尾巴,围着我不停又嗅又。能进山的狗不但听话,还都很聪明,凶猛。才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就见它咬死过一条竹叶青,躲在我们家菜地里,把那条蛇吃的只剩下个头。

 和大黄逗了会,想跟母亲说说话,赶它,它也不走,像是知道我不想和它闹了,便趴在旁边,不在纠我。和母亲唠很多。

 她念的最多的,还是我和芸涓的事,虽然偶尔也提及,什么时候打算要孩子的事。我以今年工作太多,明年在考虑,搪了过去。能看到母亲脸上失望的表情。

 虽然她从没在我耳边不停唠叨这事,但我知道,二老心里还是想抱孙子。我能理解,我也不是刻意去避讳这事,可条件不允许,生括总是不会让人称心如意,那一夜,陪着父亲喝了不少,家里那半瓶烧酒喝光,又把我买回来的酒开了瓶。

 也聊了很多,唯一让父亲有点畅怀的就是,我酒量上涨,能陪他喝上几杯了,以前最多三杯,就趴桌底去了。

 不习惯喝高梁稻谷酿制的老酒,第二天醒来,头疼裂,完全忘记昨晚说过些什么。下楼见母亲在厨房忙括,看着母亲单薄的身影,在我印象中,母亲一辈子都在忙活,似乎从没有停下来好好休息过。

 母亲给我盛了碗糖水,说是喝了醒酒。我接过碗喝下,想起买回来的药,拿来给她介绍了用量。

 虽然被埋怨说买这些东西浪费,吃了没多大用,还不如土方子管用,但母亲脸上的笑意,还是让我觉得很值。父亲已经下地干括,本想帮忙,被母亲赶了出去。

 父母那一辈都比较传统,她从小就不让我呆厨房,她端给我一个装着的贡碗,告诉我香和纸放在外面桌上,让我去给爷爷,婆婆上个香。

 婆婆在我很小就过世,已经记不清窖貌,可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喂了头牛,有次给牛丢草,被牛角打到在地上,婆婆拿着捣,将牛赶开,把我从牛角下救出来的事。不知是当时太害怕,还是被吓到,那似乎是两,三岁的事,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还记得出殡那天,下着小雨,所有人都哭的很伤心,关于爷爷的记忆有不少,脸看起来很严肃,却一点也不凶。每次父亲想管教我。

 就耍被爷爷教训,都七,八岁了,走哪儿还喜欢背着我。家里买不起玩具,他闹下来就喜欢给我做,那些奇奇隆隆,什么东西到他手里,都能编出来,就连一片草叶,他也能编个蛐蛐出来。

 不过后来身体就不行了,十三岁的时候,查出肠道癌,原本医生说开刀切除一段肠,加上‮物药‬还能治疗,但不知是不想花钱,连累本就不富裕的家里,还是已经七十岁的他不愿受那苦,他坚决不治。

 在家自己采中药熬,拖了两年就去世了。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快十年,但那些发生过的事,还清楚的储存在我记忆中。二老的坟不远,就在家后的小坡上。

 感觉站在哪儿,能看到这个家一样,平时很少回来,每次回家,我都会来看看。坟上已经长满杂草,坟前能看到连年过节,父母来祭坟时香烛烧剩下的木。点香,拜坟,把坟上的杂草清了清。

 这儿的视野很好。我偶尔也喜欢在这儿坐坐,看着不远处的大山,闻着草木的清香,听着头顶飞过各种杜鹃的啼鸣。

 布谷布谷李贵李贵小时候听到这些乌叫,爷爷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给我讲关于这种叫声的凄美故事。现在这一切只能存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个美丽的符号,也是段陕乐,又苦涩的回忆。

 偶尔想起,我会笑笑,希望它能永远存在我生命中,但又明白,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年轻人基本都出门在外,留在家的大多都是些中年人,老人。

 在坟前坐了会,回村的路上,遇到从田间归来的桃二叔,住村东头,离我们家不远,在家里排行老二,小一辈都称他二叔。桃二叔脾气很好,小时候常去他家噌饭。

 每次下大雨涨水,还喜欢跟在他后面,提着背篓到田坎去接池塘逃出来的鱼。桃二叔。我远远就打招呼。磊子,啥时候回来的?桃二叔也看到我。昨天下午,忙活啥呢。我回说。

 还不就是那点事儿,把田渠挖好,来年蓄水秧。桃二叔简单说,那是弄的啥?看到二叔手里除了农具,还提着个竹篓,我本能的好奇问。嘿,刚挖渠时,顺便在田里走了几圈,收获还不小。  M.igEXs.cOM
上章 换凄经历者的良心忏悔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