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192章 史浩方才得知
显忠道:“同为朝廷之事,有何不可。”遂分万六千人与允文,即至镇江,往见刘锜问疾。刘锜执允文手道:“疾何必问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大功反出于书生,当令我辈愧死了!”

 此言方毕,有诏命刘锜还朝,提举万寿观,另以成闵为淮东招讨使,李显忠为淮西招讨使,吴拱为湖北京西招讨使。锜既奉诏,遂与允文告别而去。

 未几,杨存中来守镇江,与允文临江阅兵,命战士试船中,三周金山,往来如飞。适金主亮亦至瓜州,命部将持箭船。船快箭迟,皆不能中,众将尽现惊骇之

 金主亮冷笑道:“这船想是纸做成的,所以能如此疾驰,朕偏不信,要与他决一雌雄。”言尚未毕,已有一将,跪奏道:“南军有备,不可轻进,愿陛下三思。”

 金主亮怒道:“汝敢慢我军心。”喝令左右杖责五十。遂即下令,限三一律渡江,否定尽斩不贷。

 此令下后,军中皆有变志,骁骑高僧喝山逃归,为金主亮所闻,刀砍死。且下令道:“军士逃走,罪及弁目。弁目逃走,罪及总管。”众将益加惊惧!

 旋又运雅鹘船至瓜州,于次渡江,敢有退后者斩。于是,诸将尽皆变心,先与浙西都统制耶律元宜商议,元宜便问大家有何意见?诸将齐声说道:“宋人尽扼淮渡,我若渡江,枉送性命。

 近闻辽新天子即位,不若共图大事,然后举兵北返,免得同死江南。”元宜道:“诸军果同心么?”又齐声应道:“大家同心。”元宜道:“既已齐心,事不宜迟。明卫军番代,即当行事。”诸将齐声答应。

 次清晨,元宜会同了诸将,共赴金主亮行营,喧声直到营内。金主亮闻得喧声,疑是宋军,蓦地来攻,急命近侍大庆山,出去召集诸将,速即敌。大庆山奉命行。

 忽有一箭入,金主亮伸手接住一看,不大惊道:“此箭是我军所,必有内变。”言还未毕,外面早大喊道:“速杀无道昏君。”金主亮惊惶失!未知金主亮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却说金主亮,听得外面大喊快杀无道昏君,不惊惶失!连忙回身,觅取兵器,不料背后丛矢攒,一箭已中颈项,呼痛倒地。延安少尹纳合干鲁布纳哈塔干喇布大步抢进,连砍数刀,见他手足尚能动弹,取带将他勒死。

 众将士又把李通、徒单永年、大庆山等一班助恶的人,齐齐拿下,所有携带的妃嫔,也牵了出来,绑在一处,砍成酱,然后把金主亮的尸体,用衣襟裹起,积薪纵火,烧成飞灰。

 耶律元宜,自为左领军副大都督,遣兵往汴京,杀死亮后徒单氏,太子光英,然后退兵三十里,遣使赴镇江议和,杨存中拒绝来使,于是荆襄江淮的金兵,尽行北返。

 那曹国公乌禄,便做了金国的皇帝,改名为雍,年号大定。追尊父讹里朵为睿宗皇帝,自辽移都燕京。废亮为海陵炀王,复故主亶帝号,尊为熙宗。命高忠建为招详宋国使,并告即位。

 是时高宗驾幸建康,张浚拜道左,卫士见了,皆以手加额,跃异常。入城后,虞允文从京口来朝。高宗对陈俊卿道:“允文文武兼资,可谓今的裴度了!”因命为川陕宣谕使。

 高宗仍还临安,御史吴芾,请留建康,以图恢复。高宗哪里肯从,托言钦宗神主应袝太庙,遂回临安。

 恰值刘锜病殁,诏赠开府仪同三司,赐银三百两,帛三百匹,予谥武穆。金使高忠建,已至临安。廷议遣使报聘,并贺即位。工部侍郎张阐请慎选使臣。

 正敌国礼,高宗亦以为然,乃谕廷臣道:“往日主和,为梓宫太后计,故屈己卑词,亦所不顾。

 今两国既已绝好,宜正名分,划境界,改定岁币朝仪。”陈康伯转告金使,高忠建不肯答应,且因两淮州郡,由成闵李显忠收复,抗言相责。康伯道:“弃好背盟,咎在金,?在宋。”

 说得高忠建无言可对。高宗乃命洪迈为贺登极使,与国书,改去臣构字样,直称宋帝。洪迈至燕,金合门见国书不依前式,命他改革,且他外自称陪臣。迈坚执不从,被镑于使馆三,水浆不通,不屈如故。金人拘住使臣,幸得张浩说:“使臣无罪。”才得南返。此是后事,暂按不提。

 且说高宗驾回临安,以年老倦勤,意禅位。陈康伯请先正名,因立玮为太子,改名为眘,且追封太子父子称为秀王。

 未几,有诏命太子即皇帝位,自称太上皇帝,后称太上皇后,退居德寿宫。太子眘逊让再三,高宗不许,又出御紫宸殿,面谕群臣,始退入内。

 侍臣拥太子出殿,至御座旁,侧立不坐,侍臣扶至七八次,乃略就座,宰相率百官拜贺,太子又起立。辅臣升殿固请,太子道:“君父有命,敢不谨遵。自恐无德,不克当此大位。”

 礼成退朝,高宗移居德寿宫,太子自整袍履,步出祥曦门,冒雨扶辇。随行至宫门,尚未止步。高宗再三命退,并令左右扶以进,顾谓群臣道:“付托得人,我无忧了!”

 越,颁诏大赦,以即位礼成,告天地宗庙社稷,是为孝宗。孝宗闻张浚重名,召他入朝。张浚陛见,极为敬礼,赐坐于旁,改容说道:“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惟公,幸有以教朕。”

 张浚对道:“人生所恃,以心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济。古人所谓天即是理,秉理处事,自然赏罚举措,毋有不当,人心皆归,仇敌亦服了。”孝宗悚然道:“朕当永记此言。”

 遂加封张浚为魏国公,宣抚江淮。张浚劝孝宗万不可专恃和议,须图恢复,请出舟师由海道捣山东,命诸将进取中原。孝宗也以为然。无如有个潜邸旧臣,姓史,名浩,曾为翰林学士,暗预枢密。

 他上言官军西讨,东不可过宝,北不可过德顺,若离蜀太远,不是保蜀,反是亡蜀了。于是朝廷又拟弃秦凤三路,川陕宣谕使虞允文,遥谏不从,反罢知夔州,并召吴璘班师,因此秦凤、熙河、永兴三路,新复的十三州三军,又为金人夺去。孝宗于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即位,次年改元隆兴。

 以史浩为尚书右仆,同平章事兼枢密院。诏宰执以下,各定应敌之策以闻。廷臣皆主战,独史浩主和。

 正在争议不决,金主雍已遣仆散忠义为都元帅,赴汴京。节制诸军马纥石烈志宁为副元帅,驻军淮,预备南下,纥石烈志宁贻书张浚,要索海泗唐邓商各州之地,所有往来通问,悉照熙宗时款式。

 否则请会兵相见。发书之后,又令蒲察徒穆富察图们、大同仁屯虹县,萧琦屯灵壁,积粮修城,择出发。张浚得金书,即行入陈,极力主战,劝孝宗幸建康,振作士气,勿坠敌人狡谋。孝宗展览后。

 即召张浚入朝。浚请乘敌未发,先捣虹县及灵壁。孝宗倒也点头答应,独史浩奏道:“帝王山师,当策万全,如何可以冒昧尝试。”张浚竭力与辩,孝宗道:“魏公既锐意恢复,朕岂肯姑息偷安。”

 张浚拜谢而退。孝宗决意兴师,对陈俊卿道:“朕倚魏公如长城,不容摇夺。”遂以兵马全权,付与张浚。

 浚乃开府江淮,令李显忠出濠州,趋灵壁。邵宏渊出泗州,趋虹县。这次出师,并不由三省枢密院决议,及兵已调发,史浩方才得知,心下不快!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