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184章 砚童往来服侍
***却说大理寺奉了高宗之命,审问假帝姬的案子,不过一堂,便审问得清清楚楚,复奏上去。高宗览了供词,方知假柔福帝姬,全由老尼教导了到来的。

 当下即命将老尼也拘捕了来,又加以审讯。老尼无词可辩,假帝姬一家,已是确凿无疑,遂即将假帝姬与老尼,一同斩首于东市。

 市士褭虽为驸马,并不知情,只削夺了驸马都尉的爵位。后人有诗咏假帝姬一事道:一朝銮驭报归期,因识环环伪帝姬。多被番人笑颜子,怪她宫事教尼师。假帝姬伏诛,高宗乃葬徽宗皇帝、显肃皇后永固陵懿。

 即节皇后亦从旁袝葬。葬事既毕,秦桧等乃上表请立继后。其时宫中,吴嫔御已升为贵妃,她自随着高宗航海,箭将保护圣驾,高宗很佩服她的胆识,更兼读书万卷,翰墨绝人,后宫里虽有潘贵妃、张贵妃、刘贵妃,与她名位相埒,哪里及得来她的宠遇。

 但刘贵妃也风雅绝伦,不特善于咏,且精通绘事,尝画并蒂芙蓉,着鲜妍,妙无比,且自题一绝于上道:秋风落尽故宫槐,池上芙蓉并蒂开。留得君王不归去,凤凰山下起楼台。这诗画传出,当时称为双绝。高宗见了,也很为赞美!

 遂由尚衣夫人,升为婉仪。未几,又进为贵妃,此时群臣议奏,请高宗择立继后,惟吴贵妃、刘贵妃最有希望。高宗却因吴贵妃初生时,已有侍康的梦兆,十分属意于吴贵妃。

 更兼吴贵妃情委婉,自韦太后南返后,亦能先意承顺,侍奉无亏,深合慈意,因此韦太后亦甚垂爱。

 故高宗决意立吴贵妃为继后,乃于绍兴十三年,闰四月,册立为后,所有礼节,悉如旧仪。初,吴后尝与张贵妃同侍高宗,两人名位相等,不判低昂。绍兴二年,张贵妃因元懿太子夭逝,后宫均无所出,因请高宗援仁宗时曹皇后故事,取宗子入宫抚养。

 高宗准其所请,诏令伯字号宗子,挑选十人入宫,以便简择。吴后时为贵妃,亦请择一子抚养。高宗乃于十人中,选取一胖一癯,留于宫内,余悉遣出。

 癯馋名伯琮,系太祖七世孙,为秦王德芳后裔,父名子偁,曾封左朝奉大夫,在留宫中,赐名曰瑷,年仅六岁,由张贵妃抚养。

 胖者名伯玖,系太祖七世孙,父名子彦,年方七岁,赐名曰璩,由吴贵妃抚养。高宗试验二子天资优劣,情如何,尝召至御前,仔细端详。瑷、璩二子,奉召趋至,叉手侍立。

 高宗见二人,品貌均皆清秀,难分高下,正要垂询数语,以判优劣,忽有一猫跃至御前,蹲伏案侧。瑷视若无物,仍然植立。

 璩却趋前,举足蹴猫。高宗道:“此猫有何过失,偶然蹲此,亦无阻于人。必蹴之,可知情严刻,难当大任了。”遂命璩出宫宁家。单留瑗于宫内,育为养子。

 越年,授和州防御使。未几,张贵妃病殁,遂归吴贵妃抚养。瑗恭俭,好读书,天资聪颖,尤知礼节。

 问安定省以外,惟闭户诵读,绝无小儿嬉戏之态。高宗颇为钟爱,累岁加封,至吴贵妃正位中宫时,已进封为普安郡王。吴后对高宗道:“‘普安’二字,乃天之表。妾为陛下庆得人了。”

 高宗闻言,亦复欣然!后人有诗咏高宗择宗子抚养道:难将胖瘦定官家,总属天潢貌似花。从此中兴开七叶,狸奴偏是判龙蛇。先是同知枢密院事李回,参知政事张宇,皆上言太祖传弟不传子,德并尧舜。陛下宜效法太祖,庶足以昭格天命。

 高宗听了这两人的话,倒也很为感动,意明降谕旨,立普安郡王瑷为皇嗣。偏是那秦桧,取悦高宗,奏称臣有二策:第一策是不可还渊圣,以免帝位摇动。第二策是待后宫生育皇子,再立储君,以免传统外支。

 那高宗也不自己思想,自从在扬州,闻得金人兵来,吃了一惊,仓皇奔逃,已同下了蚕室,受过腐刑一般,后宫哪里还能生育皇嗣。听了秦桧的两条计策。

 正合私意,竟把立皇嗣的事情,又搁了起来,后来韦太后回国,把钦宗托带的金环,付高宗,并述钦宗的言语,高宗很现不悦之,连韦太后也不便再说了。

 秦桧又因与赵鼎、张浚不合,意暗中加害。平检阅赵鼎奏章,有请立皇储之语,便嗾令中丞詹大方,劾赵鼎心怀诡计,妄图徼福。高宗竟将赵鼎徙至吉军。赵鼎自出知绍兴府,累为秦桧所劾,贬往州安置,闭门谢客,绝口不谈时事。

 至是又徙吉军,赵鼎谢表,有“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四语,又触动了秦桧之怒!

 不觉冷笑道:“此老倔强犹昔,看他还能逃得出我的手么?”未几,有彗星于出东方,选人康倬上书说:“彗现乃是常事,毫不足畏。”秦桧特擢康倬为京官,且请高宗特颁大赦,仰体天意,除旧布新。

 高宗从之,特下赦令。其时,故相张浚,由永州赦回,提举临安霄宫,改充万寿观使。后因和议告成,太后回朝,推恩加封为国公。浚以秦桧揽权,屡次要奏陈时弊,只是老母计氏,年已衰颓,恐言出招祸,致贻老母之忧,所以忍而不发。

 计氏深知张浚之意,便对他说道:“汝父对策文中,尝有二语,汝忘记了么?”原来浚父名咸,其策文中有二语道:“臣宁以言死斧钺,不忍不言以负陛下。”

 张浚听了母言,正要上疏论事。恰值因彗星出现,下令大赦。浚遂上表,极陈星变应先事预防,任贤黜,以固国家。

 秦桧见了,不大怒道:“我正要与他拼命,他竟敢来太岁头上动土么?”立即唆令中丞何若等,联名劾论张浚,遂放浚居于连州,又徙永州。

 从此秦桧势焰冲天,略不如意,立即贬官,就是与他同,也不能免,那万俟卨,本来附和秦桧谋杀岳飞的。秦桧便引为参知政事,后因秦桧除拜私人不肯署名,当即斥罢。

 楼炤、李文会,皆由秦桧援引得副枢密,后因与桧略有违忤,相继罢免。高宗待桧,恩遇更加隆重,封桧王氏为秦、魏两国夫人,养子熺举进士第一,授秘书少监,领国史。

 原来,熺本王(奂)子。王氏为(奂)之姐。桧素昔惧内,尝纳妾怀孕,为王氏所逐,重嫁仙游林氏,生下一子,取名一飞,冒姓林氏。

 桧虽知道,不敢收回,只得暗中提拔,官至侍郎,兼给事中。桧反无子。王(奂)之,亦甚嫉忌,也因妒宠,遂将熺出嗣秦桧为子,后来秦桧夫妇自金回南,即喜熺率往见桧夫妇,呼为父母。桧心甚为!

 立即以熺为嗣子。熺既掌国史,进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历,共五五九十卷,所有从前诏书章疏,稍侵及桧,即改易焚弃,并自诵桧之功德,多至二千余言,请著作郎王扬郎、周执高进呈御览。

 王、周二人,因此得擢高位。秦桧又私家著述,凡有守正阙诸学说,一律查,不得梓行。

 秦桧孙名埙,取科第,恐不能中式,桧以中书舍人程敦厚作主试,为埙预备通关节,自觉不便启齿,因得一计,令人呼程敦厚至阁中谈话。敦厚奉命而来,不见秦桧,只得坐候,候人不至,无聊已极。

 忽见案头有书一册,以紫绫说成,极为美观,遂取来观看。书中端楷写赋一篇,乃是圣人以星为纪赋,篇末有类贡进士学生秦埙呈文十字,其赋词像丽,大雅矞,敦厚心甚爱之,且因守候秦桧,遂兀坐窗下,仔细哦…几可背诵,砚童往来服侍,殷勤异常。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