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145章 为徽宗所知
知常读了一遍,亟将此诗录呈徽宗。徽宗遂召林道士问道:“卿有何仙术?”林道士回奏道:“臣上知天宫,中知人间,下知地府。”

 徽宗问以神霄宫在于何处?林道士奏道:“神霄宫乃东华帝君所治,天上有长生大帝君与其弟青华大帝君,皆玉帝之子。又有左元仙伯,赏罚仙吏八百余员。

 陛下乃长生大帝君,降生人间,为天下帝王。蔡京乃左元仙伯降生,故为陛下辅弼。前陛下赴青华大帝君之召,作神霄之游,想甚快乐。”徽宗闻之大喜!

 自言与林道士如旧相识,乃赐名灵素,号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赐金紫服,得出入大内。徽宗既得灵素,甚加宠信。

 适值后宫忽有妖魅出现,夜间抛砖弄瓦,不能宁处,乃诏灵素治之。灵素作一铁简,长约九尺,上书符勾,埋于地中,其怪遂绝。乃于景龙门建上清宝勾宫,使灵素居住。其宫中山包平地,环以佳木清,有如仙境。

 又就太乙西宫,达仁济亭,施符水,开神霄宝勾坛,诏天下天宁观,改为神霄玉清官,各设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像,虔诚供奉。

 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且降诏谕百官道:朕为上帝元子,为神霄帝君,悯中华被金狄之教,遂恳上帝,愿为人主,令天下归于正道。卿等可上表章,册朕为教主道君皇帝,止用于教门。

 于是册上尊号,百官称贺。又命灵素修道书,改正诸家醮仪,校雠丹经。灵素每遇七就座,百官宰执,三衙亲王,中贵士俗,观者如堵。徽宗当呼灵素为聪明神仙,御笔赐为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两府班。

 徽宗当思明达皇后,惜其已死,对灵素道:“朕一见明达皇后。卿有此法术否?”灵素道:“臣能为叶静能致太真之术,陛下但瞑目少顷,即可见了。”

 徽宗如其言,瞑目静坐,果觉身游于宫阙之中,若瀛州神仙之境,得与明达皇后邂逅,语甚款洽,忽然惊寤,恍如梦寐。灵素又奏十二月内,有天神降坤宁殿,宜修神保观。

 神保观为二郎神之庙宇,都人素畏二郎神,闻灵素之言,倾城士女,负土以献,助修神保观,谓之献土。

 村落间人,且装作鬼使之状,挨门逐户,催居民纳土,竟至络绎于道,连绵不绝。徽宗乘舆前往观看。蔡京入奏献土纳土,皆非佳兆,请下诏止,数乃绝。后人有诗咏此事道:道君好道事荒,雅意求仙慕武皇。

 纳士讦言无用,纵有佳讦国终亡。灵素又奏请徽宗御宝勾宫开玉清神霄秘录会,凡宦官道士有不如意的,倘若度等,可以百凡如愿,因此愿意度等者八百余人。当开会之时,群臣士庶皆可入。

 殿听灵素讲解道经,正殿上面搭了一座高台,灵素升台,坐于正中。徽宗反设一小屋,坐在旁边。听讲的人,有疑惑不解之处,都可向灵素再拜请问。

 但细听讲解,并无深入之义,不过顺了经文敷衍下去,有时不能敷衍,便节外生枝,杂入诈多诙谐滑稽的趣谈,引得殿上殿下听讲的哄堂大笑,全无君臣之理。

 一直讲至傍晚,方才散会,徽宗却绝无倦容,此时道教十分兴旺,每一斋施,动获数千万适,每一宫观,给田也不下数百千顷。做道士的皆有俸禄。

 他们有了钱,便在外面蓄子,置妾媵,用胶青刷鬓,美衣玉食,逍遥快乐的多至二万人。每逢施一次大斋,用费须至数万金,凡是道,皆可赴斋。有些穷苦的人,临时买幅青布,做了一顶道士巾戴在头上,前去赴会。

 即可餐一顿,又可领去衬钱三百带了回去,名为千道会。灵素又荐一个同道张虚白,徽宗赐号通元冲妙先生,把灵素的名字上,也加赐元妙二字。

 两人得了徽宗的宠幸,真是趾高气扬,十分得意。每逢出入,总是前呼后拥,开锣喝道,就是亲王在路上行走,遇见了两人,也要回避,都人称为道家两府。灵素得志之后。

 想起从前乞食僧寺,曾受寺僧的白眼,有意借端报复,便奏明徽宗,改天下寺院尽为宫观,改佛号为大觉金仙,其余悉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尼姑为女德,女冠为女道,一起改为道士装饰。

 不过,这种法度,没有行到一年,次年灵素势败就恢复转来了。先是徽宗无嗣,道士刘混康,以法录符水之术出入宫,当言京师西北隅,地势稍低,若加筑高大,当有多男之喜。徽宗遂命工筑运,叠起罔,高约数仞。

 后来宫中果然生子,就是皇后也生一男一女。蔡京徽宗沉于神仙士术,乘机献媚,所以徽宗愈加崇信道教。

 现在神仙一事,徽宗已竟着,土木一事还没有动心,京又嗾童贯、杨戬、贾祥、何诉、蓝从熙五个中官,导兴土木。

 遂于政和二年,改筑延福宫。宫址在大内拱辰门外,由童贯等五人分任其事,且要各为制度,不得相袭。因此五个人争奇闹巧,亟务华丽高广,不计工财。

 等到建筑告竣,又把花石纲所办的珍品,布置在内。这座宫由五个人分造,自然分五个位置,东西配大内,南北稍劣,东自景龙门,西抵天波门,殿阁亭台不计其数,凿池为海,引泉为湖,鹤庄鹿寨,文禽奇兽,孔雀翡翠,数以千计。嘉花名卉,类聚群分。

 怪石巉岩,幽胜天成。真是穷工极丽,不啻仙乡。徽宗见了,不胜之喜!亲作《延福宫记》,镌碑刻石,立于宫内,后来又添设村居野店,酒肆青帘,茅舍竹篱,大有山村风味。每年冬至节后。

 即自东以北,遍悬灯彩并不夜,一任人民入内游观,且徙市民行辅,夹道而居,悉听自由,聚饮纵博,欢呼之声震耳聋,直至上元节后,方才停止,谓之先赏。

 后人有诗一首,咏此事道:万炬银花锦绣围,景龙门外软红飞。凄凉但有云破月,曾照当年步辇归。

 后来又跨旧城,建筑与五位相同,号为延福第六位。复跨城浚濠,筑二桥,桥下叠石为固,引舟相通,桥上人物,不见桥下纵迹,名为景龙江。

 江之两面,皆植奇卉异木,与殿宇对峙,备极辉煌。徽宗常率领侍臣前往游览,仰观俯察,极目赏心,几若身到瑶台,羽化登仙。心下快乐非常!

 回顾侍臣道:“这都是蔡太师爱朕,议建此宫。又赖童太尉等苦心经营,始得告成。古时秦始皇、隋炀帝,大兴土木,恐亦未必有此佳胜。”

 左右侍臣道:“秦隋亡国之君,安能比及陛下。况陛下所赏鉴,皆山林间弃材,无伤盛德,有益圣躬,可谓直超前古,上拟唐虞了。”徽宗道:“朕亦常恐搅民。

 只因蔡太师查核库余,约有五六千万,所以兴筑此宫与民同乐的。”侍臣闻了此言,又谀颂一番。徽宗愈加心酣意畅,神了,要知人主在位,全仗小心恭俭,寅畏敬天,倘若侈心一开,那神仙土木,选征歌的事情,就没有一件不要做到了。

 徽宗宫内,除郑贵妃幸得宠幸外,尚有王谓妃、乔贵妃,还有大小二刘妃,最得心。以下便是韦妃等人了。二刘妃皆系出寒微,以得幸。大刘妃生子三,曰棫,曰模,曰榛,于政和三年病殁。

 徽宗不胜伤感!追册为明达皇后。小刘妃本是酒家之女,夤缘内侍,得人崇恩宫,侍元符皇后刘氏。

 刘氏自前为太后之后,时时干预外事、且因不耐宫廷寂寞,做出了许多暖昧事情,为徽宗所知,加废逐。诏命尚未下降,先饬内侍责问。刘氏不胜羞惭,竟就藤钩上悬带自尽而亡。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