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97章 所有群臣奏疏
杨业顿首谢恩,太宗敕赐橐装,令其即赴任。杨业辞驾而出,率子延玉、延昭,星夜前往代州。延昭即延朗,随父降宋,授职供奉官,改名延昭。杨业尝说此子类我,因此屡次出兵,必令相随。既抵代州,适值天寒地冻,杨业修缮城池绝不懈怠。

 转眼之间,腊尽回,又是太平兴国五年,辽邦乘着天气和暖,草已茁,又复大举入寇。由耶律沙、耶律斜轸等,领兵十万,径趋雁门。雁门在代州北面,乃是最紧要的关隘,雁门有失,代州亦不能守。

 杨业得了辽兵大至的探报,便对延玉、延昭道:“辽兵号称十万,我军仅有一二万人,就是以一当十,也难获胜,只可用智,不可力敌,先要杀个下马威,命他知道厉害,方才不可轻视我军。”

 延昭道:“儿意从间道出兵,袭击辽兵后路,出其不意,必可获胜。”杨业道:“此言正合我意,人马不必过多,只要夤夜掩击,令他自相惊溃,便可制胜。”

 当下议定,便挑兵数千,由雁门西口西陉关出去,绕至雁门北口,正值更鼓沉沉,星斗黯黯,遥见雁门关下,黑的扎下数座大营,便命延玉率兵三千人,从左杀入。

 延昭带兵三千人,从右杀人。杨业自领健卒百骑,独踹辽兵中营,三支人马,衔枚疾驰,到了辽营,一声呐喊,冲杀进去。耶律沙、耶律斜轸等,只防关内兵马前来袭营,不料宋军忽从营后杀来,惊疑飞将军从天而下。

 大家吓得东躲西逃,哪里有心抵敌?中营里面,有一辽邦驸马,官居侍中节度使,名唤萧咄李,素称骁勇。

 见宋军冲入营来,便持着利斧,上前厮杀,大喝:“俺萧咄李在此,谁敢前来送死。”恰巧杨业一马驰到,两人战在一处。萧咄李哪里是杨业的对手,战不数合,只听得杨业大喊一声,如半空中起了一个暴雷。萧咄李吃了一惊。

 手中的斧,慢了一慢,已被杨业兜头一刀,挥于马下。辽兵见萧咄李阵亡,吓得魂胆俱丧,抱头窜,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耶律沙、耶律斜轸见部兵溃散,不可收拾,也只得逃命而去。

 杨业父子追赶一阵,便整军入雁门关,检点带去的兵马,只伤了数十个人,当即休息一,驰回代州,布奏捷。辽人经此一场挫折,从此皆称杨业为“杨无敌”望见了杨字旗号,即便惊哗,不敢战了。

 辽主贤闻得大军败回,不胜忿怒!竟亲自督军,大举侵宋,命耶律休哥为先行,入寇瓦桥关。

 守关将士,闻得辽兵两次败退。料他没甚伎俩,竟自开关战,面水列阵。耶律休哥率领骑,渡水南来。宋将欺他兵少,并不截击,待到辽兵渡过岸来,始与锋,那休哥的部下,都是曾经百练的劲卒。

 宋军如何抵敌得住?被他杀得大败而逃,连关门都不能守,一哄逃走,奔入莫州。休哥直追至莫州城下,紧紧围住,尽力攻打。

 败耗到了汴京,太宗又下诏亲征,调齐了兵将,向北进发,途中又接到官军连次败绩的消息,连忙背道前进,行至大名。辽主闻得宋主御驾亲征,料知兵势其盛,恐难抵御,便率兵退去。

 太宗闻报辽兵已退,乃令曹翰部署诸将,自回汴京。过了数,又兴师伐辽,廷臣皆合上意,奏称应速取幽蓟,恢复故土。独左拾遗张齐贤,上书谏阻,其言甚为剀切。

 这张齐贤乃是曹州人氏,为人饶有智略,颇具胆识。太祖巡幸洛,曾以布衣上书。条陈十事已有四事称旨,尚有六条,未合太祖之意。

 齐贤坚执以为可行,太祖发怒!命武士将他牵出,等到回至汴京,便对太宗说道:“朕这次巡幸西京得一张齐贤,后可为汝之辅相,慎勿忘怀!”

 太宗谨记此言。太平兴国二年,‮试考‬进士,齐贤竟至落第。太宗不见张齐贤中选,特开创例,一榜尽赐京官,齐贤始得出仕。历任知州,入为左拾遗。

 此时因太宗又兴师伐辽,上书直谏,太宗甚为嘉纳,暂罢征辽之师。且说赵普自从太祖时候罢了相位,出为河三城节度使,当时见太祖不加信任,知道再用无期,但他是个患得患失的鄙失,一旦丢了相位,心内如何不恼。

 却因太祖识破了自己的行径,料想恩宠必无恢复之望,到了任所,便想出了一个狡狯主意,为将来再相的地步,就上了一道本章,略言皇弟光义,忠孝兼会,外人谓臣轻议皇弟,臣怎敢出此。

 且曾预闻昭宪太后顾命。宁有贰心,知臣莫君。愿赐昭鉴等语。一道表章,却有两层用意:一是挟制太祖,不便再加他的罪。

 二是讨好太宗,将来可以再用。当太祖见了赵普的表章,果然上了他圈套,便亲手将这表封好,同昭宪太后的遗诏,藏在金匮里面。太祖贺崩,太宗继位。赵普入朝,改封为太子太保,因为卢多逊所制,命奉朝请,闲住在京,郁郁不乐!

 想运动再入枢府,重柄朝政,偏偏那卢多逊十分厉害,令人散布谣言,说他本不愿立晋王为帝。太宗听了这话,虽不深信,心内却甚是不乐!

 赵普见势头不对,更加不敢轻动,他有个妹丈,名叫侯仁宝,曾经在朝供职。卢多逊因和赵普嫌隙甚深,知道侯仁宝是他的妹丈,便调仁宝往知邑州。邑州地方。

 在南岭以外,与州相近。州就是趾,唐末为大理所并,遂入于唐。五代时归属南汉。太祖平了南汉,州师丁琏,尝入贡宋廷。琏死,弟璿袭职,年尚幼稚,为部将黎桓所拘,自称权知军府事。赵普恐仁宝久居邕州,数年不调,老死岭外,即设法上书,言州可取之状。

 太宗见了普奏,果然惹动了好大喜功的心思,拟召仁宝入京,面询边情,那卢多逊何等刁,早知赵普之意,如何肯令仁宝入朝,急急面奏太宗道:“州内,正可往取,先召仁宝,不但误了时机,且恐漏秘密。不如密令仁宝,整兵直入,较为万全。”

 太宗深然其言!遂降旨命仁宝为州水陆转运使,孙全光、刘澄、贾湜等为部署,进取州。

 仁宝奉了诏旨,不敢有违,只得整顿兵马,偕同孙全兴等,先后出发,行抵白藤江口。适值州水军,靠着江驻扎在那里,江面上排列着战船数百艘。侯仁宝率领人马,当先冲入,兵未及防备,大惊溃散。

 宋军夺得战船二百,大获全胜,正要乘胜入,仁宝自为前锋,约孙全兴等为后应,全兴等屯兵不进,只有仁宝独自杀入,沿路进去,势如破竹。

 忽然接黎得桓来书,愿意投降。仁宝道是真降,不甚戒备,到了夜间,一声呐喊,黎得桓前来劫营,宋军从睡梦中惊醒,人不及甲,马不及鞍,连兵器也寻找不着,如何能够抵挡?

 被州兵一阵杀,仁宝死于军之中。转运使许仲宜据实奏闻,太宗降诏班师,拿问孙全兴,立斩刘澄、贾湜以徇于军。全兴入京,亦复弃市,后来黎得桓遣使入贡,并上丁璿自请让位的表章。太宗因惩前失,也就含糊过去。

 独有赵普用计不成,反害了自己妹丈的性命,内心愈加怨着卢多逊,恨不能立刻将他枭首,以出心头之气。无如多逊方膺主眷,哪里寻得到间隙!

 况且多逊防备也十分严密,恐怕赵普运动廷臣,上章参劾,所有群臣奏疏,必令先行禀白自己,又要至匼门署状,亲书不敢妄陈利便,希望恩荣十字。

 因此朝右诸臣,尽皆侧目。赵普没有法想,镇里恨声叹气,怨忿填!及至皇子德昭自剔而亡,皇子德芳未几亦因病而殁。赵普已瞧料了太宗的心事,不觉大豆道:“机会来了!”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