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85章 正在盘算划策
和尚与众女听了这话一齐吃惊问道:“你怎么知道那人就是国主呢?”鸨奴道:“那人进来,我因有事偶然走开,所以没有通报。待他出去的时候,我却守在门前,只见那人匆匆出去,步至门外。

 就一个内监,同了四个卫士,牵着一匹马,上来请着安说道:‘万岁微行出宫,不知前往何处,周娘娘十分着急!

 派遣奴婢等数人带领卫士,分头寻觅圣驾。奴婢向这一路来接万岁,不想恰好在此遇见,快请回宫,以安众心。’说着,便带过马来,扶着那人,坐上雕鞍,由那内监同着卫士簇拥而去。

 我在旁边听得这番说话,方才知道那人就是国主,因此急急的来报知大师与众位姑娘。”和尚与众女听罢大惊道:“原来那人乃是国主,怪不得这般大模大样,幸亏我们没有得罪于他,否则获罪非轻了。”不提和尚与众女们私自庆幸。

 单说后主遇见内监带领卫士扶上了马,簇拥着回至宫中。小周后见后主已平安回来,方才放下心肠,便问:“陛下因何独自一人外出?妾身好不忧虑!”

 后主道:“朕在宫中觉得异常烦闷,本拟外出略略游览,即行回宫。不料到了一家馆,有个和尚在那里面饮酒听歌,朕便闯将进去,那和尚倒倜傥得很,邀朕入席饮酒。朕一时高兴,酣呼畅饮起来。

 以至回宫迟延,劳卿伫望,心甚不安。”小周后含笑问道:“陛下,今驾临馆,可有美貌女,中得圣意么?”

 后主摇头道:“那些女,都是庸脂俗粉,哪里及得宫内的妃嫔呢?倒是那个和尚甚是风,佛教中也有此人物,真是不可轻视的。朕当初在藩邸时,曾发愿手写金字心经,施舍寺院,以祈福佑。

 直到现在,还没有书写。今遇见这个和尚,倒触动了朕的心愿,从明起,即当斋戒沐浴,手写金字心经,了此心愿。”

 得到次,后主果然斋戒沐浴,关了一间静室,秉着一片至诚心肠,端坐静室之内,书写金字心经。小周后因宫人乔氏生得明倩丽,小心谨慎,素为后主所爱,就命她专值静室,侍候茶水。

 后主清心寡的在静室中书写金字心经,其得一百零九卷,计算南朝的大寺院,恰有一百零八处。

 后主一一命人送去施舍,尚余心经一卷,因宫人乔氏在静室内早晚侍候甚为小心,后主赏以金帛,乔氏拜辞不受,愿得余的一卷心经,朝夕持诵,为国主祈福。

 后主心中大喜道:“你既有此心愿,朕又何惜一卷心经呢!”当下即以所余的一卷赐之。乔氏得赐心经,叩谢了后主,双手捧着,回到后宫,果然朝夕虔诚唪诵,虽祁寒盛暑,亦不间断。

 后来江南国亡,后主降宋,到了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因在赐第,命故作乐声闻于外,为太宗所忌,赐牵机药而死,那时乔氏已入太宗中,闻得后主赐药而殁,暗中不胜悲伤!便把这卷金字经,出舍大相国寺西塔,为后主资求冥福。

 并于经后写首一段文字道:“故李氏国主宫人乔氏,伏遇国主百,谨舍昔时赐妾所书般苦心经,一卷在相国寺院,伏愿弥勒尊前。持一花而见佛云云。”

 后人见了经后跋语方知这卷心经,乃南唐后主亲笔手书,赐于宫人乔氏。再由乔氏施舍于相国寺,为后人祈求冥福的。

 后人读史至此,有宫词一首咏后主,因听宫人珠歌旧曲,有感于心,始微行入娼家。因入娼家,得遇和尚,方书心经,并赐乔氏其词道:鸳鸯寺主感销零,谱在珠指上听。

 还证多生花佛谛,细摹金字施心经。后主自书写花经之后,每仍在宫内与小周后及一班妃嫔酣歌曼舞的快乐不已!

 那小周后生平最爱的是焚香,虽在柔仪殿内,制了数十种焚香的器具,早早晚晚,命主香宫人,焚着异香,氤氲馥郁,馨烈无比。

 只因安寝之时,帐中未便以火焚香,恐有烟焰熏灼之患,所以挖空了心思,又想出了一个法儿,你道是什么法儿呢?乃是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便有一种香气发越出来。

 其味沁人肺腑,令人心醉。因为沉香这样东西,遇着热气,其香方始发出来,现在用鹅梨蒸过,置于帐中,沾着人的汗气,所生之香,便变成一股甜香。所以令人嗅了这个香气,便要心醉神了。

 小周后创制了这个法儿,心内很是快乐,就取了一个美名,叫做“帐中香”后主见小周后制成了帐中香,他也要争奇斗异和小周后比赛一番。便在妃嫔宫人的装束上,想出一种新鲜的饰品,乃是将建进贡的茶油花子,制成花饼。

 或大或小,形状各别,令各宫嫔淡妆素服,缕金于面,用这花饼,施于额上,名为“北苑妆”

 妃嫔宫人,自后主创了“北苑妆”以后,一个个去了浓装饰,都穿了缟衣素裳,鬓列金饰,额施花饼,行走起来。

 衣袂飘扬,远远望去,好似月殿嫦娥,广寒仙子一般,另具风韵。后主见了,十分欢喜,更加兴致,与小周后商议新鲜法儿消遣时光。

 未知后主又想出什么法儿来寻取乐,且听下回分解。***话说后主创制了北苑妆,心内尚以为未足,又与小周后夕研究,将茶作片,制出各种香茗,烹煮起来。

 清芬扑鼻,真个可使卢同垂涎、陆羽停车,其中最著名的叫做京铤的茶、骨子茶等数十种。

 后主又于食物中,另出心裁,将中国外夷所出产的芳香食品,通统汇集起来,或烹为肴馔,或制成饼饵,或煎做羹汤,多至九十二种,没有一样不是芬芳袭人,入口清香。

 后主对于每种肴馔,皆亲自题名,刊入食谱,有和合煎食、佩带粉囊等名目,多是江南地方所没有的东西,不知耗费几许人力,多少金钱,方才制成了这九十二种食品。后主有了这许多芬芳的肴馔,便要在臣僚面前夸耀起来。

 就命御厨师,将新制食品配合齐全,备下盛筵,尽召宗室大臣入宫赴筵。名叫内香筵,宗室大臣见后主这样的骄奢逸,莫不暗暗叹息!

 却没有一人敢出言规谏的。后主平在宫,到了夜间,未尝点烛,宫殿之间,都悬挂着夜明珠,到了天色已晚,那夜明珠自然放出光来,照耀数丈,如同白昼。

 妃嫔宫人,习以为常,见了灯烛,都憎嫌着有油腻气味,烟焰熏蒸,不是掩着鼻孔,便是闭着双目,不敢上前。

 后主尝有《玉楼》词一阕,咏他宫中的富丽繁华,并及宫内并不点灯烛之事其词道:晚妆初了明肌雪,殿嫦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边彻。临谁更飘香屑?醉拍栏干情未初。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夜月。读了后主这阕《玉楼》的词儿。

 那时南唐宫里的女宠之多,歌舞之盛,以及后主的奢靡无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后主只图目前的快乐,五无夜的歌舞酣宴,哪里知道宋太祖已是出兵平了南汉。

 汉主刘鋹,出降于宋,成了俘虏。宋廷已经调将遣兵,在讲武池训练水师,预备战舰,要想一鼓作气,平江南了。

 后主还算心下明白,听得南汉灭亡的信息,震恐异常,便遣其弟从善,上表宋廷,愿去国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并请赐诏呼名。以为这样一来,总可以免得宋师南下,苟延残了。哪知太祖心里念念不忘江南,从善到汴。

 虽然看待甚厚,暗地里仍在进行着预备南下。却因南唐江都留守林仁肇,智勇足备,未可轻敌,要想除了仁肇,再行进兵,正在盘算划策,可巧江南又遣从善入汴朝贡。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