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81章 视同珍宝
李璟嘱托后事毕,不上两,即便薨逝。众臣奉太子从嘉即位,改名为煜,立母钟氏,为圣尊后,以后父名章泰,故不称太后。

 立周氏为周后,群臣均进秩有差,遣户部尚书冯谧,赴宋廷告哀,并请迫尊李璟帝号,宋廷答诏许之。李煜乃谥璟为明道崇德文孝皇帝,庙号元宗,陵曰顺陵。

 李煜年少颖悟,喜读书属文,工书画,知音律,甚有才名,故李璟临殁,立为太子,那李煜相貌清癯,一目有重瞳子,史家皆称为南唐后主。后主自即位之后,不以国事为心,一味的征歌选舞,谱词度曲,以风自命。

 每当春日,百花盛开,便把殿上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装成隔筩,密各种花枝,悬榜于殿上,谓之“锦天”

 令宫中妃嫔,皆为纤裳高髻,首翘鬓朵之装,夕相偕,饮于锦天内。又命内侍,将后苑所有之花,尽行折取前来,当筵赐于宫嫔戴。

 一刹那顷,妃嫔入宫,满头都是花枝,红绿相间,上下颤动,后主看了,觉得粉光腻滑,花香拂拂,扑入鼻官,馨芬异常。其时有个宫人,名唤秋水,生得粉面樱,颀身玉立,甚是美丽,素最喜簪花,今天也侍立筵前。

 忽蒙后主折了许多奇异的花枝,赐与她们戴,正是投其所好,心内如何不喜呢?旁的妃嫔宫人。

 不过择取数枝在头上,也就算了。惟有秋水,却抢着戴,竟把两髻得满满的,好似戴着一顶花冠,连她的一头青丝细发,都遮盖得密不通风。恰乃殿庭之中,有一对五彩粉蝶,在庭心里来往飞舞,闻得殿上花香馥郁。

 那蝶儿便向着有花香的所在飞来,一上一下的直入殿中徘徊旋舞,好似寻找什么一般,后主和妃嫔们,见一对蝶儿,蓦地飞入殿上。

 正在看着纳罕,谁知那对蝶儿,飞了一会,好似寻着了藏身之地一般,竟向着秋水头上扑去。秋水正侍立一旁,预备替后主斟酒,忽见一对蝶儿,自向自己头上扑来,连忙将酒壶放下,举起纤手去赶逐蝶儿。

 这蝶儿好生奇怪,任凭秋水举着一双玉手,扑,只是在秋水头上绕来绕去,不肯飞开。

 众人见了,齐声称奇,把个秋水急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众妃嫔见一对蝶儿,只是绕住了秋水的云鬓飞舞,把秋水急得面红耳赤,还是不肯离开,那种形状,十分好看,不觉齐声笑将起来,这一笑不打紧,却把个秋水羞得无地容身,几乎哭将出来,后主见秋水羞得要哭,心中十分怜爱。

 忙起身出席,走近秋水身旁,连声阻止道:“这对蝶儿,并不是什么异怪之物。乃因你生得花容月貌,异常美,又戴满了一头的花枝,香气从头上发出,那蝶儿嗅着花香,所以绕着你云鬓飞舞不去了。

 你可任它停止在鬓上,待到香气略散,那蝶儿不用你去扑它,自会飞去的。”说着,拦住了秋水的纤手,一任那蝶儿停在秋水花鬓上面,后主方才重复入席,欢呼畅饮。

 后人有宫词咏此事道:匝匼天,纤裳高髻斗婵娟。花香拂拂随人影,凰子纷粘绿鬓边。后主有琵琶一面,名叫烧槽,甚为贵重,常亲作《念家山曲》,以琵琶弹之,其声清越嘹亮,不同寻常。周皇后亦通晓书史,擅音律,尤工琵琶。

 一雪夜,后主与周后设筵赏雪,酒至半酣,周后向后主言道:“素闻陛下善舞,今夜饮宴甚,陛下何不一献身手呢?”

 后主笑道:“朕幼年嬉戏之时,常喜为之,今已多年,未尝练习,生疏得极了。卿能于顷刻之间,创为新声。朕当为卿起舞。”周后道:“陛下此言。

 可是真么?莫要使妾制成新曲,陛下又不肯起舞呢?”后主道:“卿尽管放心,朕为一国之主,岂有失信之理。”

 周后闻言,遂即命笺缀谱,喉无滞音,笔无停思。倾刻之间,谱成《邀醉舞》、《恨来迟》两曲,取烧槽琵琶,亲自弹将起来,后主又命歌姬,和着琵琶,歌唱新曲,真是个琵琶悠扬,歌声宛转,那新曲之妙。

 果然不比旧时之歌,甚是可听,更益周后弹着琵琶,轻挑浅拨,声韵悠扬。后主听了,心中大悦,待至歌毕,向着周后连声称赞道:“卿真才思敏捷,一刹那间,即能谱成新曲。朕实佩服得很!

 这面烧槽琵琶,乃是从前父皇常御之物,极为宝贵。今即以之赐卿,聊酬谱制新曲的劳苦。”周后连忙拜谢道:“虽蒙陛下赐妾烧槽琵琶,只是适间允妾起舞,亦求陛下克践前言,使妾一开眼界,那就感恩不尽了。”

 后主笑道:“卿既爱观朕舞,即为卿试之。”遂起身出席,结束衣襟,步至筵前。舞将起来,初时还是慢慢的一起一落,周旋中节,舞到分际,忽然一阵紧一阵,好似鹰隼盘空,龙蛇飞舞。

 令人看了,目眩神,口中说不出话来。后主舞了半,收住了架式,面不改,气不涌出,仍是安安详详的入席饮酒。周后连连称赞道:“陛下之舞,真乃灵妙已极,宫中那些舞女,哪里能及得陛下这样的出色。”

 后主道:“朕不过略谙手法,未征妙。卿瞧了已是如此称扬,若见了宫嫔李窅娘的妙舞,还不知要称扬到如何地步呢?”周后忙道:“宫中既有此人,陛下奈何瞒着臣妾,不令一观呢?”

 后主道:“非朕不允卿言,召取窅娘前来,使卿得观其技,只因窅娘疾病方愈,尚须静养,此时召令前来,也是病后无力,不能试技的。朕拟制造一件东西,待至七月七夕,当大张筵宴,使窅娘当筵献技,不但令卿纵观,且使后宫中人,亦知窅娘艺双佳,绝非寻常宫嫔所可企及。”

 周后听了这番言语,料知后主必有新鲜娱乐之法,所以必要待至七夕,方令官娘献技,便也不再多言,陪着后主,饮过了酒,方才散去。从此后主夜与周后,率了许多妃嫔,歌舞取乐,饮筵蹴鞠,遂无虚夕。

 后主又因宫嫔所歌诸曲,均嫌陈旧,听了甚觉可厌,尝慕唐明皇与杨贵妃所谱的《霓裳羽衣曲》,乃是明皇同了叶法善,游月宫时,窃听而来。

 可惜五季兵,歌词尽皆遗失,至今仅有谱而无曲。后主常与周后谈及,甚惜《霓裳羽衣曲》绝无传者。倘得有人依谱寻声,填出歌词,必较宫中所歌的曲儿,格外动听。”

 周后听了后主之言,显才能,也不当面说明,即于暗中,翻出《霓裳羽衣曲》的旧谱,花了不少功夫,按谱填词,制成一曲。私自唱了一会,果然声韵铿锵,余音绕梁,绝非平常之曲所可比拟。

 周后心下甚喜!遂将此曲,教导宫中歌伎练习,亲自指示音节,练了数,已经习,周后又再三复按,并无错误,方才启奏后主道:“陛下素以《霓裳羽衣曲》失传为恨,臣妾现在按谱寻声,制成歌词,已练习纯,敬献御前,尚乞陛下俯赐清听,指点谬误,以便更正。”

 后主不待言毕,已经跃起来道:“卿既制成《霓裳羽衣曲》,何不早些陈明,朕思听此曲,寤寐萦情,已非一。可速于麝囊花下,盛设筵席,以歌此曲。”

 遂命内侍传出旨意道:“朕今赏名花,听仙曲。可令御厨司,备给丰盛筵席,设于移风殿内,不得迟延。”

 内侍传旨既讫,后主遂携着周后,同至移风殿内去了。你道后主听那《霓裳羽衣曲》,为什么定要设筵在移风殿的麝囊花底奏曲呢?

 原来这麝囊花,乃是仙种,其正紫,又号紫风,江南境内,只有庐山僧人得着一丛,栽于庵中,视同珍宝,不肯传种于人。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