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54章 风亭水殿
后主闻其才,选入宫中,十分嬖爱。因前蜀王建之妾小徐妃,号为花蕊夫人,也就袭其名称,封费氏为花蕊夫人。

 那花蕊夫人,既生成玉样温柔,花样风,更兼天赋歌喉,每逢侍宴,红牙按拍,檀板轻敲,真个是响遏行云,声徐水,余音袅袅,绕梁三,那花蕊夫人,又擅烹炰,后主饮宴,觉得肴馔都是陈旧之物,端将上来,便生厌恶,不能下箸。

 花蕊便别出心裁,用净白羊头,以红麴煮之,紧紧卷起,将石镇,以酒淹之,使酒味入骨,然后切如纸薄,把来进御,风味无穷,号称“绯羊首”又名“酒骨糟”

 后主遇着月旦,必用素食,且喜薯药。花蕊夫人,又以薯药切片,莲粉拌匀,加用五味,调和以进,清香扑鼻,味酥而脆,并且洁白如银,望之如月,宫中称之为“月一盘”其余肴馔,另翻花样。

 特别新制的,不计其数。后主将她的法儿,命御膳司刊列食单,多至百卷,每值御宴,更番迭进,累月没有重味,那菜肴之多,也就可想而知了。后人也有宫词一首,专咏此事道:听朔先期敕大官,绯羊首向食单刊。

 玉霄自具清虚府,只奉齐筵月一盘。后主因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与红栀子花,因辟宣华苑,广选牡丹,种植于内。

 蜀中牡丹花种,最为珍贵,惟于绘图中见之,皆称为洛花,不知有牡丹之名。后主不惜金钱,四出收集,广加栽植,十分茂盛,改名宣华苑为牡丹苑。

 当花开时,双开的有十株,黄的、白的各三株,黄白相间的四株,其余深红、浅红、深紫、浅紫、淡花,巨黄、洁白。

 正晕、侧晕,金含棱、银含棱。傍枝、副搏、合、重叠台,多至五十叶,面径七八寸,有檀心如墨的,花开香闻五十步,真个是锦绣成堆,繁华满目,如入花城香国。

 疑是阆苑蓬瀛。后主与花蕊夫人,夕盘桓花下,诗作赋,饮酒弹琴,便是神仙也无此快乐。

 后主又因歌词俱乏新调,遂于后苑,召集群臣,开筵大赏牡丹,命群臣各赋新诗,播入管弦,吹唱起来,音韵嘹亮,煞是可听。不啻唐元宗在沉香亭,命李太白奏清平乐,此后便着为例,年年三月间,必举此会,名为宴戆瑞牡丹。

 那红栀子花,乃是道士申天师所献,只有种子两粒,说是入山访道,仙人所赐,不敢自秘,故以进御,实系世间罕有之物。王昭远从旁献谀道:“仙花出现,乃国家祥瑞,西蜀当兴之兆,陛下宜敬谨受之,种于后苑,不可亵渎。”

 后主大喜!厚赐申天师,将这两粒花种,栽于芳林园内,命谨密宫人,专司灌溉,小心培植。

 这花得着人工调养,果然发育甚快,开起花来,其斑红,其瓣六出,清香袭人。花蕊夫人最爱这些花,说红栀子有牡丹之芳,具梅花之清香,真是仙品。

 后主亦看得十分宝贵。民间闻得红栀子花乃是仙品,蜀中只有两粒种子,还是仙家赐于申天师,由申天师献于后主,已栽在芳林园内。

 民间哪里还可购觅?蜀中人民,空自寻觅一番,绝无所得,便有人模仿那花的式样,画在团扇上面,执在手内,以示夸耀。初时不过一二善画之人,聊以遣兴。

 后来竟相习成风,不但团扇上面画着红栀子花,那豪家子弟,便命绣工,绣在衣服上面,到处游行,比较美恶,争斗丽起来。

 那些妇女,见男子们这样看重红栀子花,也就互相仿效,都把绢素鹅裁剪出来,做着红栀子花,在鬓上,作为装饰。一时之间,传遍蜀中。

 那凤钗珠环,金押银簪,尽都摒而不用,一齐戴起红栀子花来,就是后宫里面,那些嫔妃宫娥,也都戴着此花,遂成为当时的风尚。后人也有宫词咏此事道:红栀花种自仙岩,点缀钗梁绿鬐衔。香似宫梅兼有,画宜团扇绣宜衫。

 后主又因蜀称锦城,不可没有点缀,乃下令国中,沿着城上,尽种芙蓉。至秋时,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都如铺着锦绣一般,高下相映,耀目争晖。时近中秋,后主命驾,往游浣花溪,并观水嬉。

 其时蜀中,百姓富庶。又直升平之候,遇着佳节,一齐踵事增华,点缀太平景象。所以到了中秋佳节,便在浣花溪畔,濯锦江边,罗列水嬉,庆祝中秋。如今闻得后主御驾,也来观看水嬉,更加兴如颠狂,夹着江岸,皆创起锦棚绣帐,花亭月榭,以为御辇憩息之所。

 哄动了倾城妇女,都来游玩,珠光宝气,绮罗成阵,箫鼓画船,遂队而行。及至后主御辇出宫,带了无数的宫嫔女官,一个个锦衣玉貌,珠履绣袜,车水马龙,碾尘香,所过之处,百姓皆伏地接,口呼万岁,真个是风天子,千古盛事。

 后主龙辇出城,遥看着沿城的芙蓉花,开得叠锦堆霞,一眼望去,好似红云一般,连续不断,心中大喜!

 对左右近臣说道:“自古以蜀为锦城,今观之,真个是锦城了。”侍臣张立,见后主荒骄奢,久讲谏,现在得有机会,便作诗一首,陈于后主,意在讽谏,其诗道: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虽装蜀国三秋景,难入幽风七月诗。后主看了张立这诗,知道他意存讽谏。

 但只笑了一笑,也不奖励他,也不责备他,一直出城。到了江边,弃了御辇,同着花蕊夫人,宠妃张太华,与近御的宫人,登上龙舟。其余的妃嫔宫娥,俱坐着凤舸,追随着后主的龙舟,上下游行,观看水戏。

 真是珠翠罗绮,名花异香,馥郁森列,十里锦江,龙舟来去,舟中箫鼓竞奏,弦竹齐鸣,前后左右的美貌宫人,都轻启朱,放出娇音,唱着后主自编的《万里朝天曲》。

 那娇喉宛转,如鸾鸣树梢,怡神悦耳。两岸的百姓,连水戏都无心观看,只追逐龙舟,听唱歌曲,望着舟中,锦绣罗绮,就如神仙一般,莫不称羡!

 后人又有宫词咏道:浣花溪水滑于油,面面芙蓉映好秋。下上龙舟箫鼓引,神仙宛在锦城游。后主看罢水戏,回至宫中,仍是娱乐,夜夜笙歌,颠倒于宫女队里,哪里还有心情去问国事?

 每逢宴余歌后,略有闲暇,便同着花蕊夫人与张太华,将后宫的佳丽召至御前,亲自点选,拣那身材婀娜,姿容俊秀的,加封位号,输进御,特定嫔妃位号,为十四品:计有昭仪、昭容、昭华。

 保芳、保衣、保香。安宸、安跸、安情。修容、修嫒、修涓等封号。其品秩比于公卿大夫士,每月香粉之资,皆由内监专司,谓之月头。到了支给俸金之时,后主亲自监视。

 那宫人竟有数千之多,唱名发给,每人由御之前走将过去,亲手领取,名为支给买花钱,所以花蕊夫人有宫词咏此事道: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人近数千。

 遇着唱名多不语,含羞走过御前。后主最是怕热,每遇炎暑天气,便觉息不已,甚至夜间亦难着枕,便命韩保正征召夫役,鸠庀材料。

 在摩诃池上,建筑水晶宫殿,以为避暑之所。未知水昌宫殿,如何建筑,且听下回分解。***话说后主因天气炎热,没有避暑的地方,便传旨命韩保正征召民夫,起造水晶殿,择定地址。

 在摩诃池上,那摩诃池,本是前蜀王衍避暑的地方,总命叫作宣华苑,其中风景宜人,树木清幽,风亭水殿,曲榭回廊。

 只因年久失修,俱已倾颓。后主栽种牡丹花的地方,也就在这苑内。地址极其广大。如今要找避暑的所在,这个宣华苑最是相宜。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