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49章 城中大舏之时
太祖吩咐左右内侍,将刘氏带下去,另拨一间房屋给她居住,并要好好看承,不得怠慢,待下了潞州,朕自有办法。左右应声领旨,遂将刘氏带了下去,太祖此时,经刘氏一番议论,倒反心如止水,毫无他念,竟是安然睡觉。

 到了次,传旨各营拔队起行,进取潞州,那潞州的李守节,得了情报,不觉大惊!要想求救于汉主刘钧,一时间来不及,急得没有摆布,只好束手待毙,直到宋兵已抵城下,太祖传谕守节,速速出降,尚可免死。

 守节闻谕,即出城驾,伏地请死。太祖道:“你父谋逆,你却知忠。平时劝谏之言,朕早已知道,岂有不分善恶,妄事孥戮之班。今特加赦宥,且授为团练使。你须好好的干父之蛊,莫负朕恩。”

 守节连连叩谢!太祖遂命守节,导入潞州,安民已毕,大宴群臣,并领守节预宴,赐他袭衣锦带,银鞍勒马。守节感激涕零,叩谢不已!太祖又命内侍王继恩,赍着圣旨,先行回汴,谕知光义,以安众心,这便是光义接到圣旨,心中着慌的原因了。

 太祖在潞州休息了数,方才启跸反汴,临行之时,又传旨于守节道:“你父有妾刘氏,颇具忠义之心,是个难得的妇人,现在身怀六甲。

 朕已安置在泽州,你可接来同居,好好的看待她,倘能生下一儿半女,也是你父的骨血,不可有负刘氏的一片苦心。”守节领了意旨待太祖去后。

 果然遣人往泽州将刘氏接来同住,后来刘氏生下一男,守节历任单济和三州团练使,才逾壮年,病殁无子,幸赖刘氏所生之男接承李氏宗祧,不至绝嗣。这虽是李筠孤忠的报应,也赖太祖圣明,不肯迫刘氏,才使李筠不致绝后,话休烦絮。

 且说太祖班师回汴,光义虽有心事,面上却不敢不做出欢乐的神情,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数十里,接太祖。太祖入了汴京,朝见群臣,自有一番庆祝,那班臣子,又免不得粉饰太平,讴歌颂扬起来。

 太祖也以为泽潞平定,其他藩镇知所儆戒,必不敢胡作非为了。哪知过了数,有南唐使臣入朝,赍表贺平泽潞,并附着淮南节度使一封密书,进呈御览。

 太祖展开观看,见书上写道: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奉书南唐主麾下,重进周室之懿亲,藩镇之旧臣,世受先帝深思,不忍背负,今将举兵入汴,乞大王援助一旅之师,联镳齐进,声罪致讨。

 若幸得成功,重进当拱手听命,还爵朝廷,少效臣节于万一,宁敢穷兵黩武哉。惟大王垂谅焉!

 太祖看罢这书,然变道:“重进胆敢谋反么?朕接位之后,因其是藩镇重臣,特命陈思诲前去抚慰他,并赐以铁券,可谓恩至义尽了。

 如今思诲还没回来复旨,他却潜结南唐,居然要举兵入汴,这样逆贼,安得不加天讨?”一面又慰谕唐使道:“汝主竭诚事朕,朕心甚慰。

 汝可回去传语汝主,守住要隘,勿令逆兵侵入,朕即便要发兵平淮了。”唐使领命去讫。太祖绝不迟延。

 即饬石守信、王审琦、李处耘、宋偓四员大将,分领人马,先行进讨,御驾率着兵,随后出发,仍命光义代理政事,部署六官。料理已毕,领兵启行。

 那石守信等四将,奉了旨意,早已统了劲卒,向淮南进发了,在下编书到此,却不能不把李重进的履历略表一番,那李重进,乃是周太祖郭威之甥,生长太原,历事晋汉周三朝。周末任为淮南节度使,镇守扬州。太祖篡了周室,加授为中书令,移镇青州。

 重进与太祖比肩事周,分掌兵柄,乃至太祖受禅,恐为所忌,心常不安,移镇之命既下,重进益觉怏快不快!

 李筠举兵讨宋的消息传到扬州,重进大喜道:“趁此时机,正可与潞州联络进行。”特遣亲吏翟守珣,往潞州联盟,定议夹攻。哪知翟守珣早已看出宋朝乃天之所命,李筠与李重进,不知天命,定要败亡。

 他奉了重进之命,不往潞州,反暗暗的来至汴京,求见太祖。太祖传见,问明情由,便对守珣道:“重进之心,无非怕朕加罪,朕今赐以铁券,誓不相负,他能见信么?”守珣道:“臣料重进,终有异志,愿陛下预为防备。”

 太祖点头道:“朕与卿相识有年,今特将这个消息,报告朕躬,可谓不负故了,但朕亲征潞州,恐重进乘虚掩袭,很是掣肘,烦卿归劝重进,令其缓发,休使二凶并作,分我兵势。待朕讨平潞州,再征重进,那就易于对付了。”

 守珣唯唯遵命。太祖厚赐守珣,令归扬州。守珣回到扬州,面见重进,捏造一派谎话,欺骗重进,止住了他,竟是按兵不动。到了太祖北征的时候,尚恐重进掩袭后路,安其心,特遣六宅使陈思诲,赍了诏命,赐重进铁券。

 重进留住思诲,只说待太祖回汴,一同入朝,后闻太祖平了李筠,班师返汴,重进大惧,便整理行装,随着思诲,一同入朝。却有部将向美、湛敬等人阻道:“令公乃周室懿亲,总不免见忌宋主,此番入朝,适中调虎离山之计了。

 令公此去,如鸟入樊笼,只恐性命难保。”重进听罢此言,便道:“我不入朝,倘若宋主见责,又当如何?”未知向美等有何计较,且听下回分解。

 ***话说李重进,深恐不随陈思诲入朝,要受宋主的罪责。向美力谏道:“古人有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如今宋主初平泽潞,兵力已疲。

 明公何不先发制人,兴师入汴,以成万世不拔之基呢?”重进道:“我非甘心臣宋,其如扬州一隅之地,兵力不足何?”湛敬道:“公可拘住宋使,暗向南唐乞援。唐主必思恢复全淮,定必尽力相助。我得唐助,何患兵力不足呢?”

 重进叹道:“入朝见忌,难免一死,结援南唐,以拒宋师,事败之后,也是一死。始终总是不免一死,我便依着你们做去罢。”

 当下决定主意,拘住陈思诲,遣使入南唐乞援。一面修茸城池,缮具甲兵,预备战守。过了些时候,并不闻唐主的回报,心内好生疑虑!

 忽报宋兵南下了。重进大惊道:“南唐肯允援助与否,尚难无的耗,宋兵已竟前来,如何是好?”向美、湛敬到了此时,也不免心下惊惶起来。

 但这件事情,是他两人竭力造成的,只得硬着头皮道:“令公休要着急。从来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末将不才,愿率兵拒之。”重进遂发兵一万,命向美、湛敬前去敌。自己在城居守,静听好音。

 不料叠次传来,多是败耗,心内已甚惶恐,后来又听说太祖御驾亲征,将抵扬州,更加慌张,正要添募兵士,接应前敌,忽见湛敬狼狈逃归,报说向美阵亡,兵士多半丧失。

 重进经此一来,更吓得面如土色,还要设法抵抗,蓦闻城外炮声响亮,鼓角齐鸣,知道宋军已到城下,只得亲自上城看视一番,再作计较。哪知走上城去,一望之下。

 但见刀如雪,戈矛似林,那宋兵如蚁聚一般,迤逦行来,约有数里之长,最后军队之中,掌着一柄黄罗伞,下面坐骑上,一位全甲金盔的人远远而来,谅来必是宋天子了。

 重进看了,知难抵敌,长叹一声,下得城来,便对部下说道:“我系周室旧臣,理应一死,以报先帝,今将举室自焚,汝等可逃生去罢。”左右请将陈思诲杀掉,以忿恨。

 重进道:“我已将死,杀之何益!”说罢,即令家人聚薪举火,合门烧死。重进既亡,城中大,众兵无主,只得开城出降。宋军入城,拿住了湛敬等二十余人。太祖御驾进来,先命救熄帅府之火,又将湛敬等提来审问,讯系逆,即命斩首,便问陈思诲何在?当有左右报称,城中大之时,已为逆杀死。太祖甚是叹息!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