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38章 便淋淋漓漓
一宵容易,已转五鼓,太祖起视朝,已有司晨宫女,同着尚衣尚冠诸美人,隔着帏幙,恭请御驾升帐。太祖徐徐起身,淑贞也不敢再睡,意下起坐。

 太祖心下十分怜惜,恐其早起,冒了风寒,连忙止住她道:“朕因五更三点例应上朝听政,不得不于此时起身。卿在宫内并无事情,正可安睡,以养精神,不用过于拘礼。”说着,竟自下了龙,众宫女服侍着整冠束带升了御辇,辇之左右,有十二对明纱灯,照耀而行。

 出了宫门,便有御前侍卫和执事内监,拥护着乘舆,直至金銮殿,受了百官朝贺。值殿官早已高声喝道:“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

 喝声方止,早见文班中有一位大臣,紫袍象简,执笏当,俯伏金阶道:“臣守司徒,兼侍中,同平章事范质有事启奏,愿吾主万岁万万岁。”

 太祖道:“范卿平身,有何政事,可细细奏来。”范质奏道:“自陛下即尊以来,在廷诸臣,俱已蒙恩,加官进爵。

 但各路藩镇边帅,亦系周之旧臣,陛下初登大宝,亦应颁诏谕知,并加恩命,抚绥外臣,便是江南,吴越两国,在周世宗时,已经内附,也该遣使降诏,使知朝廷已易新主,令其畏威怀德,倾心内附,不敢携贰。

 臣意如此,因敢冒渎尊严,谨以上闻,伏候圣裁。”奏毕,俯伏候旨。太祖闻奏,即降谕道:“范卿所奏,实为安内攘外,抚绥远人之要着,足见忠心为国,朕实嘉之!

 所有派遣各路藩镇边帅和江南吴越的使臣,着卿会同大臣,拟具奏闻。其诏旨,可命翰林院撰就,陈朕御览。”

 范质顿首领旨。太祖见无甚政事,便将御袖一拂,退朝回宫,遂又传旨,敕封宋淑贞为贞妃,方翠娥为婉仪。从此太祖有惠妃。

 即韩素梅,贞妃与方婉仪三个天姿国的美人陪伴着,除了上朝听政以外,便在后宫偎红倚翠,左拥右抱,寻作乐,十分快活。虽未统一天下。

 好在南汉、北汉,以及后蜀、辽邦,目前都各守疆界,并不侵犯边境,兵戈宁息,倒很有些太平的景象。所以太祖虽然贪恋女,朝廷的臣僚,闾阎的人民,也不觉着他的坏处。

 有一天,太祖往仁寿宫去朝见太后,因为正当春日,风景融和,后宫里也沿着御道,栽种了许多杨柳桃花,周世宗在,建筑了赏花楼,曾命群臣,进献奇花异卉,后苑内栽种遍了,便把余存下的,栽在宫中的御道两旁。

 一倒春天,百花齐放,那御道上,就如锦绣一般,很是可观。更兼夹道都是合抱大的杨柳,夹杂在桃花之中,红绿相间。又有许多奇花异卉,环绕着争妍斗,芬芳馥郁,令人目观花卉,鼻嗅芳香,觉得心旷神怡,如置身于蓬莱仙境。

 所以太祖这一次去朝参太后,因要细细的赏玩风景,领略春光,便屏除侍从,并不乘坐御辇,独自一人,徒步而行,沿着御道,真那万紫千红,芳菲满目,心内甚是喜悦!

 徐徐的向仁寿宫而来。恰巧守门宫监,因为长无事,料想太后已息了午觉,必不传呼,他就趁着这点儿空闲前去找寻同伴,谈天说地去了。

 那知太祖恰于此时前来并且不乘御辇,又没侍从守门宫监,如何能够知道?太祖到了宫门之前,见静悄悄的,守门宫监一个也不在那里,知道他们躲懒的躲懒,玩耍的玩耍,所以一人俱无。

 当下绝不声响,径自入宫,并不前去朝参太后,先往各处偏宫里面查察一番。谁知,行到这一处,冷清清的不见宫女的影迹。

 行到那一处,也是寂寂无声,没有内监、宫女在那里侍候。太祖想道:“只因太后秉仁慈,诸事都不认真,所以这些宫女、内监十分胆大,竟敢荒废执事,肆无忌惮了。朕躬若不整顿一番,将来宫廷里面,宫女、内监人人效尤,还有什么职务呢?”

 一面想着,一面前进,不知不觉,行至一座宫前,抬头一看,见匾额上写着“静香轩”三字。太祖转念道:“这静香轩,乃是朕妹,燕国长公主居住的地方,朕和她长久没有见面,何不进内,略略叙谈呢?”

 心中想着,步入里面,走进窗前,忽听得一声长叹,其声幽怨异常。太祖听了,不止住脚步,从窗隙中向内窥视。未知长叹的究是何人,且听下回分解。***话说太祖走到了静香轩。

 正拟入内与燕国长公主叙谈,刚才步近窗前,忽听得一声长叹,其声悲而且怨,异常动人。便停往了脚步,立在窗前,向内窥视,那窗扇嵌着很透明的琉璃,看将进去,甚是明了。

 原来发这一声长叹的不是他人,正是太祖的胞妹…燕国长公主,她因在沉香上,睡方醒,抖起了一腔幽怨,所以发出这声长叹。

 太祖见她斜倚牙,双眼惺忪,似泣非泣,显着不胜伤的模样,房中静悄悄的,鸦雀无声,也没有一个宫女在旁侍候。

 太祖瞧见这般行径,早已明白她的意思,不觉暗暗点头道:“御妹正在青年,没了妹丈,寡鹄孤鸾,形只影单,无人陪伴,怎么叫她不伤心呢?这却是朕的过失了,像御妹的年纪,应该早早替她觅取才貌双全的人,遣嫁出宫,才是道理。

 如何竟会忘记得连影儿都没有呢?”你道太祖因甚说出这番话来?只为太祖有胞妹二人,一已夭逝,追封为陈国长公主。一曾嫁米家为妇,丈夫名唤米德福。不幸那米德福没有福气做皇帝的妹丈,一病而亡,抛撇下少年房,又没生下男女,家境十分艰难。

 太祖在周世宗时,便奉了杜太后之命,接了回来,一同居住及至太祖登了大宝,遂封她为燕国长公主,接太后入宫以后,公主也就奉了太后懿旨,到宫内存身。

 太后因痛爱女儿,不忍相离过远,便告知太祖,把仁寿宫里的静香轩,赐给公主作为闺房。太祖手足情深,哪有不允之理,况且太后年迈,皇后妃嫔。

 不过早晚之间,到仁寿宫请安问候,虽为天子之母,倒因着宫闱礼节,不如庶民之家,媳妇对姑嫜,时刻可以见面。现在得公主住在静香轩内。

 就在仁寿宫里面,便可以早晚陪侍太后,免使年高之人,冷清清的举目无亲,还有些宫女内监奔走使令,岂不甚好!所以太祖听了太后的慈谕。

 立刻满口答应,传下旨意,把仁寿宫的静香轩,赐给燕国长公主居住,并派遣二十四名宫女,十六名内监,侍候公主。杜太后见太祖看待公主如此情重,心内大悦,即命公主迁入静香轩中,朝晚陪侍太后,赐赉甚厚。

 哪知公主虽然置身御,养尊处优,享着皇家的富贵,却因韵年守寡,深宫寂寞,难耐凄凉,对着那花秋月,便觉情绪恶劣,万般伤怀,触处都是悲感。又因这种愁恨,只有自己蕴蓄中,不能对人诉说,心里更是难受。

 现当芳时候,白昼初长,公主朝见过太后,回至静香轩内,愁绪萦心,四肢慵懒,便遣退宫女,倒身在牙上面,暗暗饮泣。独自一人,伤感了半,不知不觉,沉沉睡去。一觉醒来。

 只见金炉香尽,罗帐四垂,寂寂无声,昼正永。公主触动了伤情怀,便连连的打了几个呵欠,伸了一伸懒,浑身软绵绵的,一丝气力俱无。只得扭动纤,徐徐坐起,但是坐虽坐了起来。

 觉得一阵心跳,丹田中有一股热气,向下直注,倾泻而出,不一会那锦缎做成的盘金绣花,便淋淋漓漓,淌了一阵又冷又的东西出来。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