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宫闱史 下章
第6章 人迹稀少
柴荣便约郑恩到自己寓所居住,郑恩一诺无辞。进了城,便把行李搬至柴荣寓内,安居下来。从此,匡胤除了读书以外,便和石守信、罗彦威来到柴荣那里,谈论古今。有时高兴起来,还和他们去骑马箭,练习武艺。

 连柴荣这样文绉绉的,也被他们陶冶出来,竟能骑得烈马,开得硬弓,寻常的人都近他不得。

 去月来,光迅速,匡胤到此读书,转瞬一年,忽然静极思动,要回到汴京,看望父母一遭,便将自己的意思,对柴荣等说明。柴荣道:“二弟既回汴京,我与家姑丈,亦暌隔长久。

 等二弟动了身,也要往姑丈任上去趟。”郑恩道:“既然大哥二哥皆要归去,小弟一人在此,有何兴味,况也离家多年,应该回去看视一番,待两位哥哥行后,小弟也到郑州去了。

 但不知此次一别,何时再能相会,令人心中很觉不快,须要约个相会之期才好。”匡胤笑道:“倘要会面,有甚烦难。明年正月元宵节,汴京必然大放花灯,庆祝元宵佳节。每年总是如此,已成惯例,并无更改。

 大哥,三弟!何不于元宵节时,赴汴京看灯,那时我们弟兄,又可以在一处畅叙了。”柴荣、郑恩齐道:“此言甚为有理!

 明元宵节,一定去汴京一行便了。”匡胤见二人都已应承,心下不胜欢喜!也不再坐下去,便起身辞别道:“明一早,即便登程,恕不前来辞行了!”

 柴荣答道:“我们乃是自己弟兄,用不着这些浮文,明天我与三弟也要收拾行装,不来送行了,就此分别,来年正月内再见罢。”

 三人相对拱手作别。匡胤自往外公杜三翁家,暗中想着:“我若说此番回去,是自己的主张,外公一定不肯放我归去,只得假造一封家信,前去骗他一骗。”

 想定主意,遂即取过笔砚,造了弘殷的信,藏在怀中,径至前面,见了杜三翁,行过了礼。三翁命他一旁坐下,询问近的学业如何?匡胤按定心神,回答得井井有条,一丝不

 三翁大喜道:“外孙来此,方将一年,学问已如此进步!倘能长久下去,勤不怠,何患不成当代通儒呢!这也是你们赵氏的祖功宗德,?以才能这样容易,但愿你进竿头,方不枉了我的一番苦心和你父亲至深切的期望!”

 三翁絮絮叨叨,讲个不停,匡胤又不能阻止他,只得耐定子,待他讲毕,方从怀中掏出那封假信,呈于三翁道:“父亲今天有信前来,说是有要紧事情,急待外孙回去商酌,并嘱信到即行,不可迟延,恐误事机。”

 三翁听了,将信接过,看了一遍道:“哦!你来此也将近一年了。想必你父亲记念着你,所以寄信叫你归去。既有父亲信来,我也不便阻挡,只是去了何时再来,这里的功课,关系着你一生的前程,倘若半途而废,岂不前功尽弃么?”匡胤陪笑答道:“父亲来信说是有事相商,想必没甚耽延。

 外孙回去,只要事情一了,立即赶回来,决不敢抛荒功课的。”三翁点头说:“如此也好,只不知何动身?”匡胤道:“父亲的信,十分紧急,外孙明清晨便要登程了。”

 三翁道:“你也有些行李应该收拾一下,明天如何来得及呢?”匡胤不暗笑道:“我瞒着你早已预备停妥,还有什么要收拾呢!”

 当下不便明言,支吾应道:“外孙快去快来,行李不用带去,免得途中累赘,外公以为如何?”三翁听说,深以为然。遂允许匡胤于明晨回去。

 到得次一早,三翁尚未起身,匡胤已悄悄的命人将行李挑在城外,守候自己一同登程,免得三翁瞧见了行李,要将昨谎话戳穿,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

 当下瞧着那人,把行李挑去,自己重复回到里面,直往三翁房内,向他辞行。三翁方才起身,正在那里梳洗。

 见了匡胤,便叮嘱他一路小心,早去早回,不可耽延时光,荒废功课。匡胤诺诺答应,遂向三翁行了一礼,辞别出外。三翁一直送到门前,眼望着匡胤走得已远,不能瞧见,方才回到里面。

 那匡胤离了外公家,放开大步,径奔城外,到了约定的地点,与挑行李的人会齐,直向汴京而去。一路之上,晓行夜宿,非止一,已抵家中,却巧弘殷正在家内,与杜氏在后堂对坐闲谈。

 次子匡义、三子匡美,都在一旁侍立,忽报大公子已经归来,弘殷许久不见儿子,正在记念!

 听说匡胤回来,心内也觉然。杜氏更比弘殷快活,忙向匡义说道:“大哥既已到家,你该出外接才是。”匡义答应了一声,飞奔出外,接匡胤。

 不多一会,早见匡胤携定匡义的手,步入后堂,向父母行过了礼,方才说道:“孩子不孝,出外就学,将近一年,有失定省之礼,尚请双亲恕罪!”

 弘殷道:“你在外能够认真求学,比在家侍奉我们还要孝顺,哪有罪你之理!只是此时既非节下,又非年终,如何回来呢?”匡胤道:“儿已出外多时,着实记念家中,现在离年终也不远了,所以提早回来。”

 弘殷道:“既已回家,也就不必多说了,只是休得像从前一样,终在外和那些朋友舞刀弄的胡闹。须要在家温习功课,以免荒废。我不时要来考察你,如果仍和从前一样,那时休要怪我。”匡胤听了,诺诺连声。

 杜氏坐在一旁,深恐匡胤讲出甚话,触恼弘殷,遂即打岔道:“匡义、匡美,你们两人离开大哥将近一年,此时他既回来,如何不去拜见?难道做兄弟的道理都不懂得么?”

 匡义闻得母亲吩咐,遂趋步上前,向匡胤下拜,那匡美还在呀呀学语时代,杜氏说的话,如何省得?仍旧立着,不肯上前。

 匡胤见匡义行礼,连忙将他扶住,举目细细一看,见他生得面白红,河目海口,双眉人鬓,两耳垂肩,真是龙凤之姿,天之表,虽然身材尚未长成,站在面前,已是亭亭玉立,十分可爱。

 匡胤笑着,向父母说道:“孩儿离家不满一载,二弟已长成如此模样,将来的后福,要比孩儿好得多哩!”

 杜氏道:“现在长得倒还不差,至于后福如何,只好看他的造化了。”匡胤应了声是,便告退下来,自去整理卧室。从此匡胤安居家中,虽然遵着弘殷的教训,不准出外胡闹。

 但他的情是好动的,哪里按捺得住!过了两,旧复萌,仍去找他的少年朋友,在外闯去了,原来匡胤天生成神武有力,从前在家的时候,声名甚盛,众少年都敬爱匡胤,不敢侮弄。其中最莫逆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磁州韩令坤。

 一个是太原慕容延钊,都是倜傥不群的勇敢少年。匡胤和这两人,本是旧知己,如今游学归来,少不得彼此拜访,互相往来,聚在一处。

 除了研究武艺,时或联辔出游,或猎,或比箭,或击球,或蹴鞠,甚至呼驴喝雉,樗蒲六博,无所不为。有一天,韩令坤约了匡胤到一处土室里面赌博为戏,正在兴高采烈,胜负未分的时候,忽闻外面一阵声音,甚为喧扰。

 二人忙将赌博停住,倾耳细听,觉得这阵声音,只在土室上面往来旋绕,并不到旁的地方去,都觉惊疑起来,匡胤向令坤道:“这声音像是什么禽类,你听那声音里面,还夹杂着翅膀飞动之音哩!

 此地本来邻近山林,人迹稀少,莫非有什么毒虫猛兽经过这里,因此惊动了林间的鸟类,喧扰得如此厉害?好在我们的弓箭都随身带来,何不出外观看?  M.iGExS.com
上章 宋代宫闱史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