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臣 下章
第442章 裑为一方之首
全军戴孝,韩漠与豹突营的众多将领一路相送,身着白甲,送着鄂青仑入土为安。鄂青仑丧事一了,旨意立刻下来,今朝会,文武百官上朝议政,所以一大清早,东宫门一开,群臣入了燕安殿整理妥当,听到执事太监那尖利的嗓音喊起“群臣入殿”两条长龙齐头并进,过东门,踏上汉白玉拱桥,一路前行,终是两条长龙般进入了议政的太平殿。

 萧太师一如既往地位列文臣之首,坐在楠木雕花大椅上,看起来又显得苍老几分。朝臣们心中都清楚,萧太师在处理贺家一事上虽然算得上积极,但是贺家毕竟有他的亲人在其中,女人上吊自杀,外孙被砍了脑袋。

 对于一个垂暮老人来说,这终究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而且大家也都清楚,韩家这一次,那是与萧家真正地结成了死仇,这两大家族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定会剧烈的撞击,直到有一方灰飞烟灭为止。若是从前,大家都相信韩家会是最终的失败者。

 但是如今韩家在朝堂混的风生水起,实力大增,而且与范胡两大世家结盟,势力已经今非昔比,萧家要搞垮韩家,实在是困难重重,而韩家要想搞倒有着神武将军萧怀玉的萧家,几乎也是没有可能的。韩漠是要回京叙职的,所以也进了早朝。

 片刻之后,传来执礼太监的叫声:“皇上驾到,众臣早朝!”平光帝从侧殿缓缓出来,坐上龙座,臣子们立刻跪下参拜,高呼万岁,而皇帝挥挥手,“众爱卿平身!”

 众臣起身来,却都看见,皇帝似乎憔悴了很多,精神很不好。执礼太监上前来,高声道:“有本上奏,无事退朝!”于是便有官员出列,奏了事务,朝臣们又是一番争论,一个多时辰过去,皇帝更是显得疲惫。

 等又一项事务议定,才淡淡道:“说说宜那边的事儿吧…太师,那边如今情况如何?”萧太师颤巍巍地起身,似乎有些站不住,拱手道:“回禀圣上,宜灾情已经大体稳定。工部尚书萧怀金尚驻守在大常江之畔,率众加固堤坝。灾民们也都络绎返乡,地方上安排的也极顺利!”

 皇帝微点龙首,道:“司徒静倒也是有本事的!”话声刚落,出来一名御史奏道:“启奏圣上,司徒静身为宜郡守,却不知洁身自好,贪赃枉法,更是与地方乡绅勾结,贻害百姓,臣请圣上严厉处置司徒静!”

 说完,他从袖中取出几份册子:“这是宜百姓写的状纸,有商户,有农民,更有读书士子…”执事太监急忙跑过来接过状纸,上呈皇帝。皇帝接过状纸,随便翻看了一番,才道:“这上面的罪状,吏部此番派人前往,可查实清楚?”

 吏部尚书苏观涯已经出列道:“启奏圣上,司徒静在宜的口碑极为恶劣,确是与地方士绅多有勾结。前番被诛除的贺家。

 那是与司徒静情非浅,这亦是宜百姓都知道的事情,贺家图谋造反,这司徒静身在其职,却毫不知晓,罪不可恕!”

 当下便有数人出列弹劾司徒静,更有人说司徒静与贺家一,是贺家余,必须处死,这一次倒是出列的,大都是萧家和苏家的官员,双方这一次倒颇为默契,那都是要将司徒静往死里整。

 萧家自不必说,司徒静背叛贺家,更是在十三道红头折中有他一份,大肆揭贺家的罪责,作为贺家的同盟,萧家那是定然要将这扎眼的叛徒清理掉的。

 在苏家的眼中,司徒静与贺家有勾结那是不容置疑的,如今贺家灭亡,司徒静若还在那个位置上,要么是被萧家收复,要么就是被韩家收纳,无论这两家哪一家收拢司徒静,对苏家来说那都是有害无益,所以苏家要整死司徒静。

 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萧苏两家出马,司徒静几乎已经必死无疑。朝臣们都是小声议论,韩玄道则是淡定自若,脸上神情无丝毫的波动,反倒是范云傲那边向韩玄道瞟了一眼。韩漠此时却已经不是站在尾列。

 他有御林军护军参领之职,居武将行中间。皇帝坐在龙椅上,神情淡定,平静道:“如此说来,这司徒静是辜负了朕对他的信任?”他眼睛终是瞟向在朝堂中站立良久的韩漠,叫道:“韩漠可在?”

 韩漠急忙出列,屈身恭敬道:“微臣在!”皇帝看着韩漠,问道:“这次赈灾,你从头至尾都是在宜郡…那司徒静有罪无罪,你可知晓?”

 韩漠脑子飞转,他不知道皇帝面对满朝文武,却偏偏要找自己出来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他心里对于能不能保住司徒静也是不敢确定。

 毕竟司徒静所处的位置极其感,想杀他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各大世家都有其各自的打算,萧苏两家要整死司徒静,那是意料中事,至于韩胡范三家,那却是各人心思各自知了。

 “臣…略有所闻,也略有所见!”韩漠尽量让自己的语言谨慎一些,在这朝堂上,一句话说错,搞不好就被其他人抓住把柄进行攻击。皇帝“哦”

 了一声,道:“那你觉得司徒静有没有罪?”“有罪!”韩漠立刻道,随即话锋一转:“只不过…罪不至死,甚至可以说,此番司徒静的功大于罪!”

 苏观涯不动声,倒是有一名御史已经大声道:“韩漠,你是要为司徒静开吗?司徒静罪责难逃,你存心包庇,有何居心?”韩漠淡淡一笑,朝堂上这种菜市场般的指责,他已经见识过。

 只是冷冷道:“这位大人,圣上在询问我宜事宜,我也是在向圣上叙职,你这突然言进来,是要斥责我,还是要阻挡圣上询问国事?”那御史一愣。

 本来朝堂相争是燕国朝堂的一大特色,一直以来也就这般过来,他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但是韩漠此时反过来指责于他,轻描淡写,但是罪名却很重。皇帝毕竟是皇帝!

 抢皇帝的话头,朝中虽然经常出现,只不过一直没有人这般指责出来,这事儿若真论起来,那便是大不敬,事情可就变的可大可小了。皇帝嘴角滑过一丝笑意,只是神情依然淡漠的很,那御史终是语,不敢再说。

 他是害怕若是再多说两句,其他势力便会借机发难,搞不好真要在朝堂上获得一个大大的罪名。皇帝问道:“你口中的功大于过…又是个什么说法?”韩漠恭敬道:“回圣上。

 正如吏部诸位大人所查,司徒静在宜任职期间,确实与地方乡绅走的很近…例如说刚刚因为谋反被平定的贺家,司徒静与他们确实是有情的。”

 顿了顿,又道:“不过微臣倒是觉得,身为一方官吏,总要与地方上的乡绅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否则要想造福一方百姓,只怕是很困难的。真要做起事来,有地方乡绅的阻扰…总是不好办的!”

 皇帝捋须微微点头,瞥了萧太师一眼,只见老太师的神情看起来异常的疲倦,因为方才起身奏事,站在朝堂上的身躯也微微晃动。“太师身子不好,还是先坐下吧!”皇帝淡淡道。萧太师拱拱手:“谢圣上!”

 缓步退回椅边坐下,瞥了韩漠一眼,却问道:“韩漠,你说地方官员应与当地士绅百姓连成一片,这话老夫觉得不无道理,若是能为民谋福,多与百姓交流。

 那自然是好事,只是据老夫所知,司徒静与贺家交往甚密,似乎暗中还帮贺家做过不少事情,这堂堂朝廷命官,却要听从地方士绅的差使,只怕是说不过去吧?”韩漠立刻道:“回太师,这些事情,我是听说过的。

 就是此次前往宜的大理寺和刑部官员,我想诸位大人也都是听说过的…只不过据下官所知,司徒静为贺家暗中做事,这些也都是于市面上的传说。

 苏克庸苏侍郎在世的时候,亦曾率领吏部诸位大人彻查过司徒静的罪证…只不过…”他瞥眼往苏观涯看了一眼,道:“只不过吏部诸位大人似乎也没能找到司徒静的罪证…”

 顿时有几名吏部官员低下头,在宜时候,韩漠对他们也是颇多照应,最为重要的是,韩漠所说是事实。

 他们确实没能找到司徒静的罪证,想要拿出证据也是拿不出来,司徒静自己的罪证,自然早便销毁,贺学之的书房也是一把火被烧光,所以要想找到弹劾司徒静的铁证,实在是困难的很。

 朝堂上争论司徒静的罪责,实际上就是要对宜郡进行势力上的重新划分,牵扯巨大,只有除掉司徒静,一些家族才有可能让本方势力人物去代替。

 皇帝望向苏观涯,问道:“苏爱卿,吏部可查有实据?”苏观涯神色依然淡定,道:“回圣上,并无实据!”

 “嗯!”皇帝微微点头:“为官一方,有些谣言攻击也属正常…毕竟是为朝廷办事,得罪了一些人,从中滋事也是难免的。

 若是因为一些谣言,便要惩处一方大员,这总是要让臣子们心寒的…京官不知地方官员的难处,都是要互相体谅些!”

 显出淡淡的笑意:“司徒静这个人曾经是朕钦派到宜去的,也是有些才干的,这一次他检举贺族谋反,在灾后的事务中也是处理的井井有条…说起来。也是个人才!”

 众文武百官一时都没有做声,这是个极其感的话题,要说话,总是要谨慎而言的,只不过大家却都听出来,皇帝的意思,似乎并不想司徒静倒台。

 韩玄道终于出列道:“圣上英明,若因一些流言蜚语便要治罪一方要吏,传扬出去,只怕对我朝廷的声明大有影响,更是让各处地方官员心生惶恐,于社稷不利!”

 萧太师咳嗽两声,才缓缓道:“贺族暗中聚敛装备兵器,身为一方之首,司徒静却毫无察觉,那也是有失察之责,这…却是免不了的!”  M.iGExS.com
上章 权臣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