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头再来 下章
第16章 有些不习惯
心里开始替徐佩瑶抱不平:为了一场比赛发这么大的火,至于吗?陈洁云看到徐佩瑶的眼泪都快被他训出来了。

 急忙过来给自己的好友解围,说道:“张主任,徐老师已经找到了一个比张武还要厉害的选手,他叫柳侠惠,是我们学校高一班的学生。”说罢她向柳侠惠站的地方指了指。

 “哦…”张德昌扫了柳侠惠一眼,觉得这个学生似乎有些面,不过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忙,不能在这里多耽搁了,他对徐佩瑶道:“那好。

 就让他上场吧。记住,单打的成绩就算了,但是我们十七中一定要打赢团体比赛!否则,哼…”说罢他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球场。这场对抗赛的规则是循环赛,每个学校出两男两女共四名选手。

 他们要跟对方的四名选手中的每一位对阵(男女之间也要打),总共是十六盘比赛。每盘最多打三局(若先胜了两局就不用再打第三局了)。比赛在四张球台上同时进行,不然打到天黑也打不完。

 如果一方获胜的盘数多于另一方,那就算赢了,双方获胜的盘数都一样的话,就要以获胜的局数来决定输赢,除了团体比赛外,还要决出男女第一名,但是不用分开比赛,单打的成绩是由选手们在团体赛中获胜的盘数和局数来决定的。

 这种对抗赛是三中和十七中的老传统,已经举办了十年了(只有在文革初期因为搞武斗被迫停办过两次)。

 因为这两个中学的名声在外,比赛时连一些省市的领导们都会空前来观看。省体委乒乓球队的教练们也很关注这个比赛,他们也会派人来观看,希望能发现一两个打球的好苗子。

 这一次因为庄则栋这位世界冠军要亲临现场指导,比赛肯定会比往年更烈更经典。下午两点半,比赛准时开始了。

 青少年宫的室内球场早已挤得水不通。省市领导陪着庄则栋同志坐在最好的位置上观看,其他人围在旁边,有蹲着的,有坐在板凳上的,还有站着的。有些参加会议的代表们连球场的门都挤不进去,当然也看不了球。

 他们只好悻悻地回家去了,柳侠惠的第一个对手是三中的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女孩子,她的球打得非常好,一看就是从小受过严格训练的人,比刚才练球时的那两个十七中的女同学要强多了。

 他因为不太适应她刁钻古怪的球路,又害怕暴了自己的超能,打起来缩手缩脚的,很快就输掉了第一局,他看了一眼下面坐着的陈洁云和徐佩瑶,抱歉地朝她们笑了笑。

 第二局开始后,他完全掌握了对手的技术特点,开始发起有力的反击,同时失误也减少了许多,扳回了一局,看到陈徐两女脸上出了轻松的笑容。

 他心里松了一口气。第三局那个三中的女同学就更没有机会了,柳侠惠没费多大的劲儿就赢了她,她是哭着走下球场的,她心里最感到委屈的是,自己明明发挥得非常好。

 可是这个讨厌的家伙却能把一个个的死球给救活。柳侠惠见她哭得特别伤心,不有些心软。

 不过他打球主要为了帮他心爱的陈老师的好朋友徐老师,不可能同时照顾到这个女孩子的情绪。赢了第一盘后裁判告诉他可以休息十分钟。

 他坐在球桌旁边的一个长木凳上,拿着陈洁云递给的一个黄绿色的铝制水壶喝水。这个年代这种“军用水壶”在老百姓中很流行,学校的学生外出搞活动时每人的肩膀上都会挎一个这样的水壶。徐佩瑶不在跟前。

 她忙着去指导其他十七中的选手去了,柳侠惠忽然看见了好不容易挤到前排的张鹿萍阿姨,还有她女儿杨秋兰,他有些犯难了。

 她们两个是来看杨秋华比赛的,没有料到柳侠惠会被选为十七中的选手上场比赛,此时她们正呆呆地看着他发愣。杨秋华刚刚赢了第一盘。从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来判断。

 他今天打得特别好。柳侠惠有些为难了:要是等一下碰上杨秋华,该不该把他击败呢?一方面是他心爱的陈老师的好友徐佩瑶,十七中若是输了比赛张主任肯定饶不了她。另一方面是他心爱的张阿姨的儿子,他若是输了可能就进不了省乒乓球队了。

 张阿姨家就相当于失去了一个留城的名额。真是好为难啊。柳侠惠决定先问清楚情况,他装作无意走到张阿姨身边,蹲下身子在她耳边轻声问道:“张阿姨,杨秋华他只要得了单打第一名就能进省队吗,还是要三中赢了团体比赛他才能进省队?”

 张鹿萍回答道:“他只需拿下单打第一名就够了。”她不知道柳侠惠为什么要问这个,她刚才和女儿用力往第一排挤,无暇观看柳侠惠的比赛,她以前见过柳侠惠打球,他的水平可能连她都打不过,根本就没有想到他能击败她儿子杨秋华。柳侠惠决定了:他要为十七中争取团体比赛的胜利。

 同时又要把单打第一名留给张阿姨的儿子。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他比赛时必须时刻掌握着双方几个主力队员输赢的局数和盘数。

 此时杨秋兰正站在她三哥身边用巾给他擦汗,没有注意到他,观众们也被另外两张球桌上的比赛吸引过去了。

 柳侠惠的第二个对手是一个三中的一个男选手,他比刚才那个女选手要厉害一些。柳侠惠因为既要分心观察其他几个球台的胜负情况,又要掩饰自己的超能,打得相当吃力。

 最后他仅以两分之差赢得了关键的第3局。因为是循环赛,谁先出场谁后出场对最后胜负都没有关系,组织者并没有硬规定出场的先后次序,差不多是哪两个选手有空就让哪两个上场。

 柳侠惠费了好大的精力去控制自己比赛的速度,尽量避免和杨秋华过早地相遇,他成功了,他第三盘的对手是三中的另一名女选手。这下子他彻底放心了。

 因为根据现在的战况,只要他和杨秋华都赢了下面的对手,并在最后的对阵中赢杨秋华至少一局,就能保证十七中赢得团体赛的胜利。

 所以他第三盘打得特别轻松,完全放弃了进攻,只给对手放高球。因为他的超能,接对方的扣杀几乎不费什么劲儿。

 可是观众们不知道底细,觉得这盘比赛经典极了,一个女选手在大力扣杀,而男选手则东奔西跑,疲于奔命。

 他们大声地喝彩,一起为这名勇敢顽强的女选手加油,就连庄则栋都激动得站了起来,最后这名女选手因为连着两次扣球失误,丢掉了这盘比赛。现在其他的比赛都结束了。

 只剩下杨秋华和柳侠惠两人最后的较量了,他们个人的比分都是3胜0负,团体赛十七中比三中领先一盘。

 如果杨秋华以2比0战胜柳侠惠,三中就能赢得团体比赛的桂冠,他自己也能获得单打第一名。如果他2比1胜了柳侠惠,那么团体桂冠就是属于十七中的,他只能得单打第一名。

 如果他输了,那他就什么都没有了,比赛开始了,下面的观众都特别紧张,张主任,徐佩瑶,还有陈洁云老师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球台。

 他们的拳头紧握,手心里都出汗了,张鹿萍阿姨和杨秋兰也紧张得要命,同时也很惑:柳侠惠打乒乓球的技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他竟然能跟杨秋华一较高底?第一局双方开始了对攻。

 随着两人击球的乒乒乓乓的响声,比分在替上升。杨秋华不但技术好,素质也特别强,他好像很放得开,一点儿也不受紧张气氛的影响。第1局杨秋华以21比18获胜。

 第2局柳侠惠适应了杨秋华的打法,应付起来轻松多了,两人虽然比分很接近,他最后还是以25比23拿下了这一局,这时十七中已经获得了团体赛的胜利,在场的十七中的师生们全都站起来大声欢呼。

 他瞥见陈老师和徐老师高兴得抱在了一起。裁判们费了不少劲儿才让大家安静了下来。第3局可以说是这盘比赛中最为经典的。

 他们两人龙争虎斗,把比分一直打到了31比31平。接下来柳侠惠一个接发球失误,紧接着杨秋华一记成功的扣杀,整个比赛终于落下了帷幕。

 疲力竭的杨秋华走到赛场边,跟妈妈张鹿萍和妹妹杨秋兰拥抱在一起。陈洁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跑上去紧紧地握住了柳侠惠的手,使劲地摇着。

 要不是当着几千人的面,她肯定要抱住他亲吻起来,徐佩瑶一边和十七中其他选手们庆着胜利,一边看着身旁的柳侠惠和陈洁云若有所思,最后,庄则栋同志对这场比赛进行了经典的点评。

 他特别表扬了杨秋华和柳侠惠两位选手,说他们技术全面,敢打敢拼,是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自从十七中赢了那场乒乓球对抗赛后,柳侠惠就成了学校里的名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老师学生们主动跟他打招呼,那些原来不把他看在眼里的女同学们也开始对他有了兴趣。

 按说在中学里是绝对不允许谈恋爱的,可是规矩哪里管得住那些泼辣大胆的女学生们?他已经接到了好几个女同学写给他的情书,其中有跟他同班的,也有比他高一个年级的毕业班的(这时的高中只有两年)。因为关注他的女学生太多,他有些不习惯,只能躲着。

 他甚至连平时喜欢的篮球队的训练也不去参加了,马上就要放暑假了,等再开学时他就是高中二年级了。

 这天是星期六,原定全校师生一起开会,听一个重要的中央文件的传达,可是会议刚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突然停电了。  M.igExS.cOM
上章 从头再来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