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鱼龙舞 下章
第182章 嘲泛涨溢
◇◇◇柳玉蒸说她是石溪县芰后村人,与其姐柳玉骨投入邻郡一个叫“玉霄派”的小门派,这里的“邻郡”应是南元郡,几乎是东海道最南端,离白影城所在的朱城山不远,距离此间却不是三两天的舟行可以抵达,除非羽羊神当真会缩地成寸的仙术道法,决计无法召唤姐妹俩进入降界。

 反过来想,柳家姐妹绝不能在南元郡,而是在左近。关键就在“仙观”三字。仙观位于执夷城郊,数百年前香火曾经鼎盛一时,到我朝肇兴时,已然破落得不成样子。被玉霄派买下修葺成如今的样貌,不过就是近十年间的事。

 执夷城乃东海道西界,是进出央土的门户,其风俗比起东海各地更近于京师平望,武林人在央土活动可能多于东海本地,柳玉蒸的两位师傅没向她提过有奇宫,某种程度上也不无可能。

 发源于南元郡的玉霄派,不知何故搬进了执夷城郊的仙观,从此成为一支以央土为主要活动范围的势力,故本派弟子不忘在玉霄派的家门上,缀以“仙观”三字,以免外人往南边找去,扑了个空。

 应风过往赴白城山时,执夷正是水路的终点,在此弃舟登岸,整补过后,改换车马轿舆往埋皇剑冢进发,那时的执夷城尹可不是“飞鸣刀”马长声,少年的世界也还没有骇人的幽穷降界。

 或可怕的刀鬼。蓬舟越接近古老石头城郭,难免生出“深入敌营”的悚栗与兴奋。叶藏柯比他从容,舟行无事,便在舱中与他比划拳脚,谈论武功,不仅为应风解破几处“天仗风雷掌”的疑难窒碍,还把“元恶真功”的心诀传授给他。

 “应兄弟,你奇宫擅长心识之术,这门武功靠想像突破血经脉的局限,传授我的那位异人,使出来直如鬼神天地,凡夫俗子绝难抵挡。”

 叶藏柯仰头痛饮了一口,眼神复杂,很难说是憧憬、缅怀,抑或心旌摇动难以遏抑,片刻才叹了口气,摇头笑道:“那位异人说得对,以我的资质,这辈子是难了。

 我没有什么奇想天外的伟大心思,注定练不成这门神功。你的资质胜我百倍,假以时,说不定能练成此功,继承异人衣钵。”他传授时毫不忌讳有舟的舟子。

 或靠岸歇息时码头摩肩抵踵,真个是旁若无人。见应风神色有异,一怔之间会过意来,哈哈大笑:“你老哥我呢,平生从没磕过头拜过师傅…不对,其实是磕了头的。

 只是人家不肯认我,这身武功当真是天生天养,凭空得来,从此信了‘百川纳海,各有缘法’。

 说不定舟的老哥因此练成了你我练不成的神功,那才叫有趣哩。”应风陪着笑了会儿,暗忖:“舟子若有此慧,留之必成大患。”

 但二人相处融洽,连来他对叶藏柯的性格已有了解,知他不会欣赏这种想法,遂闭口不提。

 各处水陆码头较前松缓许多,军士或赤炼堂徒众均急遽减少,几乎恢复往昔样貌,叶藏柯反而蹙起浓眉,忧心忡忡:“这代表东镇知情啦,料想此际封锁码头已然无用,徒然扰民,兼且走漏风声而已,说不定正在彻查两湖大营。

 即将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大动作。我该往湖一趟,看看能不能捡些边角料儿。”“那…仙观那厢便不去了么?”应风小心翼翼地掩饰不满,不在这当口得罪这位大靠山,连拳头都不敢捏,但哪怕叶藏柯就此离去。

 他也要想办法和柳玉蒸见上一面…离山越久,先前那股纠结徘徊的心思越淡,越发想念起那夜瓣室里的旎。柳玉蒸不比无乘庵诸女,此后或再难于降界相见,若有机会。

 那三件事何妨在少女的身上验证一番?玉霄派除天予神功来历成谜,料想师长们技艺平平,才教柳玉蒸的武功乏善可陈。由小见大,不会是什么险地。

 “还得去。到门前了,岂有回头的道理?”叶藏柯三口并两口地和着酒水咽下干粮,拍去手上的碎饼屑。

 也不见他使什么身法,如一片枯叶被狂风刮上岸似的,离开船头时扁舟晃都没晃,修为之高,足令应风咋舌,稍敛心神。人说“大隐隐于市”

 这小爿码头泊满箭舟,卖虾蟹渔获的、卖日常用品的,各式小吃,还有刮面理发的…摊贩们栉比鳞次,比龙庭山下的集子还更热闹些,却非漕运所致。

 人是以附近一间旧庙宇为中心,辐开来,绕了一匝又一匝,远远便能见得门楣上被香火燻黑了的“仙观”三个磨盘大字。

 ***仙观祀奉的是青鹿朝得道升仙的奇女子李仙,也有说叫李银仙的。传说此姝父母双亡,与兄长相依为命,兄长成家后,嫂嫂容不下小姑,想方设法把她嫁出去。

 李仙凭借着绝妙的女红,以银针在绫罗上绣出狐狸、飞鸟乃至神龙凤凰等奇兽,令其化现具形,一一解决了难题。

 最后更随银针破空飞去,只留下空空如也的粉绫以及一地散华。后人建庙祭祀,以为乞巧之神,求子求姻缘、求官运前程亦十分灵验。

 仙圣姑的信仰在金貔朝达到巅峰,李仙以处子神之姿,成为女冠象征,朝廷封为“天纲地纪百华清圣仙娘”许多女子修道的地方均以“仙观”为名。

 到了市井风华独步古今、穷奢极追求享受的碧蟾一朝,风月册里但凡写到道姑行取乐、藏污纳垢之处,无不以仙观呼之,堂堂道观竟成了销魂安乐窝的代称。

 百华清圣仙娘的香火在碧蟾朝迅速崩解,似也合情合理。环绕这清水码头畔的仙观形成了集子,也就是近几年间的事,差不多与玉霄派移驻的时间相符。庙观虽经修缮,仍式古意盎然,不致令人心生抗拒。

 玉霄派鹿韭丹、胡媚世两位女侠来到后,常在观外施粥赠药,搭棚义诊,而后又在两旁建起了收容孤女的慈幼院和悬壶局,求医求药的人更多,香火亦盛,外头又摆起贩卖花卉祭品的的摊子,层层相因,最终成了如今的样貌。说这个小小聚落是玉霄派从无到有,一手促成,实不为过,但武林门派总坛多与街市保持距离,自有其道理,毕竟练武须得静心。

 以此观之,玉霄派未免造作太甚,恐有盖弥彰之嫌。叶藏柯领着应风在外头逛了一圈,观墙所围甚广,似经过几次增建,新旧参差。

 观庙与看病的悬壶局瞧着是互通的,慈幼院和后进家宅似的两处则有独立的门墙,应是玉霄派的总坛所在,除非翻墙,否则外人无路可进。仙观是很普通的庙宇。

 正殿供奉的百华娘娘身姿婀娜,如一弯眉月,被香烟燻黑的满月脸盘却无陋之感,只觉神秘而美丽,似真有灵。挂着“悬壶局”横匾的偏院里倒是人满为患,人龙都挤到了正殿院里。据说上午是“紫华痴客”胡媚世胡女侠挂牌看诊,远比平驻诊的郎中更受

 应叶来得晚了,根本挤不进,所幸二人身量甚高,隔着人踮足远眺,依稀见厅内主位上坐着一名纤细的女郎,身穿淡紫衫子,容貌看不清楚,里外至少有五六名妙龄少女服侍着。

 道姑、老嬷嬷等就更不消说,排场十分盛大。应风没看见柳玉蒸,正想挤进些个,转头见叶藏柯似笑非笑,抱臂抚摸青髭细碎的方毅下颔,饶富兴致,不凛起:“怎么了大哥,有甚不对?”

 “我见过她。”叶藏柯低笑:“记不记得那‘血花’的故事?她就是那个穿黑衣的女子,她那副墨玉柄似的身板儿,我不知在梦里意了几回,就算化成灰也认得。”应风有些哭笑不得。

 “这是赤水大侠能说的话么?”“都说‘’之一字,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叶藏柯嘿嘿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咱们会会这位紫华痴客,瞧她见到我时,将要如何的装疯卖傻,故作不识,那边人少些,赶紧挤…”语声骤停。

 应风察觉有异,回见叶藏柯神情微妙,喃喃道:“我看见一位人,先瞧瞧去。你回船上等我,半个时辰后观门外碰头。”

 没等应答,拨开周遭人,径往外头行去。应风的视线越过了青年汉子,见门外闪过一抹彤衣影,人群中格外显眼。

 那女郎的身段婀娜健美,翘,居然十分眼,一时却想不起曾在哪儿见过。鬓边依稀簪了朵盛放的牡丹,微晃的浓发乌亮如缎,似能嗅得馥郁发香。

 即使没见面孔,应风也敢断定是美女无疑,不惟背影,女郎连走路的款摆韵致都极稔,但“想不起来”这点才是最怪异处。

 他记心绝佳,接触的女也不算多,鬓簪牡丹的红衣女子丰,乃近期罕遇。真要说起来,也只有…鬼!

 应风几乎跳起来,排阘奔出、左右张望,哪里还有叶藏柯或那名红衣女郎的踪影?不由得咬牙握拳,暗自懊恼。来都来了,当然不能听任叶藏柯随口编派,乖乖回码头枯坐。

 应风绕着外墙往后进走,打算找个人少的空档翻过墙去,潜入玉霄派总坛。走着走着。

 忽听墙内传来一阵童声嬉闹,一人柔声道:“好啦,都不许再调皮了,要不,姐姐要生气啦。”众女童拍手笑道:“玉蒸姐姐才不会生气,玉蒸姐姐最好了。”

 应风施展轻功游墙越顶,沿檐椽无声无息滑落廊间,倚着檐柱抱,含笑看着庭院中,被一群吵闹的小孩包围的雪肤丽人。

 离开幽暗的瓣室后,阳光树影下的柳玉蒸益发动人,笑成两弯眉月的眼睛好看得不得了,合掌偎的小动作比身畔的女童更童稚天真,不难想像她为何会被孩子们如此喜欢着,柳玉蒸笑着笑着,忽瞥见了他,眉月顿时睁成满月,泛涨溢,滑落月盘似的柔雪靥。  M.igExS.cOM
上章 鱼龙舞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