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诱入佳境 下章
第5章 抑舂舂心难束
玉儿道:“妹妹被你死,便化着冤鬼,夜夜与你云雨,令你竭髓枯,死于妹妹情之上。到了曹地府,正好配着一双!”胡二道:“好个狠心的娘子!”

 言罢,作三快一慢之法,耸身大弄,则至首,送则尽,又是一千余,玉儿叫道:“亲亲,妹妹丢了!”胡二闻听,忽紧抵花心不放!

 忽的花心大开,一股滚烫的将出来,胡二被击得头猛抖,一屈一张,而去。玉儿连忙将尘柄扯出,一口含住!

 正当大之时,霎时玉儿满口儿,缘喉而下!胡二骇道:“那水儿便是情所受,妹妹缘何反用口接了?”

 玉儿被儿噎住,哪里说得出话。半晌方将尘柄吐出道:“情所受,恐辨不出滋味!口儿了,后供你人将定来,便多一分兴致,缘何使不得?”

 当下,二人点亮油灯,涤柄拭牡。正是:了香汗衫,解去罗裙带,檀口找香腮,擂动云雨情。

 诗曰:为尔消魂说相思,直至天明方休战,搂紧肢如风摆,津津有味俏含情。自许与胡家,便终闭门不出,以泪洗面。爹爹看在眼里,甚觉不安,却亦无可奈何!

 朱氏亦不加劝解,反而骂道:“蠢丫头,将你许个富贵人家,却不心满意足,反而胡闹。倘嫁一个穷汉子,反倒遂了你的心愿?岂不是不识好歹!”

 听了,泣道:“孩儿死也不从!”朱氏大怒,道:“片胡家聘礼将至,敢言半个不字,便将你卖于娼家!”

 道:“即便沦为娼妇,与落于胡家却亦是一般!”朱氏怒道:“还敢顶嘴!”正争执间。

 忽然梦铃前来告知道:“胡家少爷到!”朱氏巾歇了口气,换了一副笑脸,回首一看,果然胡二前来。王媒婆在前,手持一本大红帖儿,料想便是聘书,朱氏上前一步,双手接着,道:“二位且堂上坐!”

 胡二一头走,一头东张西望。却恁的不见了那所见的人儿?心下疑惑,正发问,朱氏倒先开了口,道:“闺女前去了他外祖母家,先说今晨归来,恐路上耽搁了,原谅则个!”

 胡二心头虽有几分不悦,却亦无奈。茶也不喝,便立起躬谢,撇下一句道:“两月后的八月初八,乃是良辰吉,届时娶!”

 言罢,将一个沉甸甸的包儿递与朱氏,道:“这便是聘礼,白银三百两!”朱氏双手接过,心中大喜!王婆一旁道:“这便是大礼了!”朱氏道:“是!是!女有此福分,实属前世所修礼重了!”

 胡二心中怏怏,此时竟一言不发,独坐半晌,方立起身道:“娶日子既然订了,小婿便告辞!”

 朱氏再三挽留,胡二只是不肯,悻悻而去。朱氏看胡二走得远了,方道:“王婆婆有所不知,恁般亲事,女尚不愿哩!只恐娶之出甚子!”

 王婆道:“与胡家连姻,许是你祖上有光了!怎的还想!那胡公子财大势大,邻里哪个比得他?一迸门便做少,丫头尽使不完,岂不是一件好事儿?”朱氏道:“何尝不是!便是我那女子鼠目寸光,不识好歹!”

 正说话间,梦铃牵了先生从门首经过。王婆见忽的走出一个俏书生,心中疑卖,当下便问道:“这公子乃是何人?”朱氏道:“小儿的先生,昨方才请进!”王婆又道:“打从何处来?”

 朱氏道:“委实不知,许是远地方罢。”王婆长叹一声,道:“恁般俊俏书生,需得看管得紧些。”朱氏道:“此话怎讲?”王婆道:“你家闺女不曾出过门儿,倘见了这先生,只怕不会有甚好事儿!”

 朱氏道:“罢了!罢了!自家的闺女,当娘的还不知么?便无需看管,亦不会出甚子!”当下,王婆告辞。

 朱氏亦未把王婆所言不当一回事儿。殊不知,见母亲将自家不当个亲生女儿,许与那般人家,早心存他念,与娘争到底。

 却见爹爹引回这么一个坐馆的年轻后生,料想得读书人家,定然有一个好生,倘托与终生,此生幸矣。

 正恁般想,却不知先生见了他可会属意?想了几,夜竟不得安眠,反来复去,通宵达旦,心难抓,百般难捱!

 及至六月,算计娶亲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倘不早作打算,许是不及了!正是:薄命似惊花,因风便作家。

 才悲沾浅草,又复寄枯槎,这一见兄弟去邻里玩耍,单留先生一人在书房,恰巧爹娘又俱不在家。

 便轻妆淡抹,壮了胆儿,有心见上先生一回。轻移莲步,至书房侧,探首窥视,果见先生一表人才。

 先生正读得专心,哪曾料到主人家的闺女儿偷相得不转眼珠。进了郑家多,亦不曾遇着过,当下,移步至门首,将门儿轻叩几声。

 不意先生看得专心,竟读出了声,一字一顿,哪曾听得叩门之声?复叩,心头如鼓敲,见先生专心模样,实不心忍打扰!犹豫片刻,竟打原路退回闺房!

 及至厢屋,忍不住,泪儿一串串落将下来!哀叹道:“许是命该绝我前程!鼓了胆儿叩门,却偏逢先生高声诵读,如何听得见?”

 思前想后,甚觉悲戚。又忍不住揭开绣帘,朝书房窥视,却见梦铃归来,撞进书房,扯住先生便要出去!先生唬道:“不好好读书,走个甚?还不速速背书给先生听!”

 梦铃道:“先生有所不知,邻里一兄弟甩一石子,竟打下了一只叫天子,还不快随学生去看?”先生道:“小孩家的事儿,却也来唤我,便不听你的!”梦铃请先生不动,竟自去了。

 觑到此时,竟忍不住笑出声来。先生听见笑声,抬首一觑,忙将绣帘放下,却已被先生望见了,道:“何人在笑?”

 见躲不过,竟自出了闺房,含笑道:“适才便是小女子出了声,惊扰先生了!”先生道:“敢问小姐是何人?怎的藏于像主屋中?”

 笑道:“先生有所不知,小女便是梦铃之姐儿,,乞多多指教!”先生听说是家主之女,吃惊非小!处馆几,怎的就不曾见过?再细觑这女子,却也面貌齐整,眉目传情,怎见得?有一诗为证:容唯云绝代,娇姿也可倾城。

 不带污人脂粉,偏饶媚容神情。脸琢无暇美玉,声传出谷新莺。虽是村庄弱质,妖饶绝胜双成,当下,向前道了一个万福,走至先生身边,将适才叩门不闻之事道出,却又羞于启口,一时俏脸粉红,结舌绊口,道不出来。

 先生见这般模样,心头己明白了八、九分,道:“与小姐初次谋面,却亦一见如故,且书房里就坐!”道:“贫寒之家,往后便认作妹妹,切勿枉称小姐!”先生道:“妹妹所言极是。”

 二人遂进了书房,抬首一翻,却见正壁多了四句诗,诗云:相忆情何已,今生岂易逢。宁知三五夜,复听佩从容。读罢,双颊绯红。再觑先生时,却见他相视而笑!低首道:“先生果然非凡!

 这四句诗,料不得定是为心上所作?”先生道:“许是梦中所及,绝非真心实意!”道:“小弟与你管教,却与他这般诗句,怕是不妥!”

 先生听罢,呵呵一笑,道:“此乃我舒情畅义,信笔涂鸦怎能将诗教与弟子?坐馆人家,便得悉心教书,才是正理。妹既悟得诗义,想必精通诗文,何不亦一首?”

 道:“先生相邀,相辞不敬,只好献丑,贻笑大方矣!”当下,展开白纸,掇管疾书而出。

 诗云:着意浓于体,美满应无价。相逢喜杀侬,长在花灯下。先生看罢,连声叫绝!道:“爹爹识得女儿手迹,此书切不可上壁,还需观后弃了去!”先生道:“便是着令我贴身为宝历不忍废弃了去!”

 言罢,复读一遍,折叠有三,藏于书中。见此光景,说声“不妥”正夺回,忽闻得梦铃脚步声至。

 二人俱惊,道:“兄弟觑见,恐面上不好看,妹妹且自去了!”先生加挽留,却已打开房门,闪身而出。

 抬脚间,却有一东西掉将下来,先生拾起一看,乃是一方汗巾儿。凑鼻一嗅,余香馥馥!当即一笑,藏于袖中。梦铃已至书房门首。

 先生道:“速速坐下读书,再不许四处走!”梦铃依言,随在先生之后,教一句念一句。先生眼儿觑着书本,心神却早飘向对面闺屋之中。正是:今余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诗曰:大地山河总是空,何须怅惜海棠红。一诗聊当浮屠偈,超出轮回界中。中生与两下情意绵绵,一个是才情逸发的俏书生,一个是心贞似铁的烈女。

 两下相投,情不能,发之于中,自然生出一段事来。且说当午后,便向先生讨还那汗巾子。那汗巾儿,本是他有意落下的,且作个问路之石,不想先生藏怀不,只道不曾拾得。

 暗想道:分明遗在他的门首,却道不曾拾得!真也假也?心中疑惑,又去向兄弟打听!梦铃亦道不曾觑见。料想作弟的定不会与他说谎,定是先生拾得无疑了。

 心中窃喜,又去向先生讨还,问得急了,先生便道:“夜间来讨罢!”言罢,背身而去。领了这句话,自然满心欢喜!午后,便藏于闺屋,只不首。闲得无事,捧出针线,绣一朵花儿。

 往日三五针便成,今却几番挑线不着,银针儿几回刺破兰花指,亦不觉痛,反觉心头。捱至夜间,爹娘俱回,因一路倦乏,便早早的歇了,至一更,心难束,轻揭绣帘。  M.igExS.cOM
上章 诱入佳境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