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舞月扬 下章
第109章 必携,携遇伏
而宋军都需要动员七成兵力才能抵挡,这仗是打不下去的,而且今死伤的,大部分都是军士卒。他们才是守城的主力,而他们原本可能不用消耗的如此之多,只因为自己选择了背城列阵。

 他深信自己的布阵没有错,但是现在自己也面临兵力不足的危机。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西夏御营之内,巨大的御帐高耸如楼,周围是数千御围内六班直侍卫持戟合戈的拱卫着。

 文武重臣数十人在帐内,干顺和梁太后高居宝座,正在满脸云的听着嵬名阿埋的奏报。王座之下,跪着卫慕贺兰以及今天出战的数十名将领,不少人都是包扎着伤口,满身是血的跪在那里。

 没有人认为主上的心情会好,只因为今天这一仗败的实在太难看。东西南北四面攻城,兵力居于绝对优势,却未曾胜得一仗,反被宋军打的大败,溃的几乎不可收拾,若不是嵬名阿埋及时调兵住阵脚,可能这场战争在刚开始就会结束。

 出战时趾高气扬,却收获这样惨不忍睹的失败,这河外兵也着实太无能了些,很多人的心中都在这样哀叹。败的最惨的是南城,因为宋军的反击就是从南城开始,南城夏军承受了宋军最初的也是最猛烈的攻击。

 而主攻南城的令王氏亦是西平军司瓜州一代的项大族,此次有五千壮奉调东征,千里迢迢走了两个多月才至战场,结果开战第一天在南城外就几乎赔了个干净。

 令王氏大酋连同他的四个儿子,全都死在宋军的箭之下。骑将令王雄乃是西平军司著名骁将,身中六箭仍在军之中冲出一条生路逃回,重伤至今昏不醒。

 五千壮步骑仅逃回一千多丢盔弃甲没有兵器的骑兵,步卒也不过一千六百余人幸存,且各个带伤。今天过后,令王氏基本上已经可以从项部族实力派名单里面除名了。

 而东城乃是四城之中损失最少的,贺崇彪虽被败军裹挟,但是仍成功的组织起了上千骑兵节节抵抗。

 只是后来被中左眼昏死过去,军队才彻底溃。前往东城助攻的李察哥和一千班直侍卫乃是表现最勇猛杀敌最多的部队,李察哥更是兑现了他的军令状,率先攻入羊马墙。

 但在东城兵溃之时,他和他的部下也被败军冲散裹挟,几乎性命不保。在溃到北城之后,他也困在那万余溃军之中进退不能,不过还好被部下发现,保着他杀出一条血路冲回。事后清点,班直侍卫死伤数十人,余者大部安全撤回。东城我罗、庞两族联军五千步骑出战,活着回来了近四千人,其中数百人带伤。

 但是大部分人都还带着盔甲兵器,仍可算败而不。西北两城因为是主战场,夏军兵力雄厚。

 但是受到的抵抗也最强硬。因为宋军在这两个方向部署的守军也最多,而且都是精锐军。河外兵骄横轻敌,结果一上来就碰了个大钉子。

 整整一天,宋军绞机般的防线让夏军堪称是血成河。四千汉奴撞令郎,战死近千人,余者全部挂彩,其中重伤员多达二千余人,竟是全军覆没!

 而项部落兵阵亡亦有千余人,伤兵竟多达四千多人。其中近七成伤亡是溃败时的自相践踏和被宋兵从背后无抵抗的追杀以及被自家弓箭攒造成。

 一算,夏军在各战场的损失总和,竟然已经接近参战兵力的半数。西城还好些,未被溃军波及,虽是损兵折将,但乃是四城之中唯一有组织的离战场的。

 北城却因为那场大溃败,伤亡数字高居其他三路之上。战争开始只第一天,宋军便令夏军阵亡数千之众,伤者更是近万!大小将领阵亡二十七人!而西夏军队带回的可以记录的战果,只有区区六十七个宋兵首级。

 究竟给对方造成了多少伤亡,无从得知。让干顺恼火的是,这沉重的伤亡数字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溃败时造成的,真正攻城阶段产生的损失,远没有这么多。

 而且项将兵的懦弱表现,让他这个项皇帝感到面上无光,同时也是对他的信心和自傲的重重一击。

 在如此令人羞的惨败之下,妹勒都逋率部击败宋援军前锋部队过万精锐步骑,斩三百级,重夺东山大营,进而兵古壕门,得宋军动弹不得的好消息,也显得黯然失,而且令梁太后和干顺心情恶劣的事情还不止于此。

 适才探马来报,同样在重围之中的宋军羌寨守将折可适趁夜率千余马军偷袭夏军围寨大营,幸好围困羌寨方面的将领野利济乃是个智勇兼备的老辣宿将,早有准备,在营外遍掘陷坑伏弩,待宋军中伏之后挥兵掩击,一场混战大败宋军,斩首三十级,宋军趁夜夺路撤回寨内。

 夏军追至围攻寨子,却被退,伤亡数十人,一小首领中冷箭阵亡。此等战斗乃是属于质的小战斗,对大局不起影响,但是梁太后听闻折可适的名字便又惊又怒。

 而羌寨正好处于平夏城外围地带,折可适的活跃让她觉得自己的背后非常不安全,生恐让宋军钻了空子重蹈当年洪德寨的覆辙,又连夜调整部署,严守大小道路,搞的全军上下一夜都闹哄哄的睡不着觉。

 若非重臣们苦谏,嵬名阿埋以性命担保无事,梁太后几乎要亲自领军前往羌寨,但是传来的消息中,也并非全是坏消息。入夜之后,夏军派去打扫战场的老弱士卒发现宋军在城外守壕的部队,已经悄无声息清扫完了战场,待着所有从尸体上扒下来的东西撤进了城内,城外的控制权已经拱手相让。

 嵬名阿埋的谋策已经变为现实,宋军在进退两难之下,必然会撤军入城,采用他们最拿手的老办法凭借高城坚守。现在城外是真正的夏军的天下,只要填平了堑壕,项的超级战车部队将会在历史上第一次登上战争的舞台。

 这正是干顺和梁太后所期望的。所有人都深信,向来不善器械的大白上国此次将会一鸣惊人,那高耸如山的巨大战车,将会把宋军引以为傲的城墙,彻底的夷为平地…***

 宋元符二年十月辛卯,茎原路,古壕门。此地距离熙宁寨不远,处于群山之间,地势险要,山口狭道密布,处处营垒。宋军的营盘硬寨一个挨着一个驻扎着,将所有的平川挤满,起伏的帐篷密密麻麻绵延十余里。

 山上树木俱被砍伐一空,所有的山头制高点上都建有烽燧望楼,山上山下黑好像蚂蚁群一样的宋兵秩序井然的四处活动,大队骑兵来去匆匆,步军则在校场上练着阵法,辎重车辆通行无阻。

 原本荒无人烟的荒山野地,此时已经成了成千上万的士兵占据的世界。秦凤熙河环庆河东四路援兵,近五万精锐藩汉步骑,就屯驻于此。不论从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支实力坚强足以对抗任何对手的大兵团。

 但是此时的宋军大营内,却是颇有额愁云惨雾的样子。东倒西歪的伤兵们哭爹叫妈的惨嚎,还有无数有去无回的胞泽,都让这些百战之余的老兵们心中没底,虽然胜败兵家常事,但是宋军对西贼算算已经有年头没打过败仗了。

 而且他们作为各路遴选出来的精锐,也是以实力自傲的武人,出击的弟兄们实力如何他们也是心里有数,能让他们大败而回。

 甚至连战死胞泽的尸体都抢不回来,只能说明对手的实力也是超乎想象。听说西贼反扑的兵力达数倍之多,听说铁鹞子也出动了,早听说西贼出兵有数十万众,看来所言不虚。

 但是若结阵而战,未必便怕了他们。以往与西贼锋,多是以少敌多,只要结阵而战也多能取胜。此次如何就撑不住了?莫非西贼还有不为人所知的兵不成?各种各样的想法念头,都在宋兵将校的脑中盘旋。

 只是碍于严格的军法,无人敢说出来而已,对于早已习惯打胜仗的宋军,已经在十几年间不知不觉建立了对项蛮夷的心理优势,各路攻战都是胜多败少,便是失败,也能让西贼付出高昂代价,影响不了整体优势。

 然而此次东山大败,败得当真干脆,昨天刚去,今天败兵便回,甚至没有多少战果可言。这让宋军的自傲不能接受,惘、窝囊、悲观、不服气等情绪弥漫一时。

 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人也认识到西贼虽然整体势弱,但是并非纸老虎,仍具备重挫宋军的实力。

 但这更让人无法接受。中军帅帐内,更加的愁云惨雾。王恩坐在帅椅上,面色严峻,眉头紧锁。姚雄、苗履事不关己,站在一边。

 种朴面色如常,正襟危坐。郭祖德却是垂头丧气,满身是血,先前的嚣张狂妄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东山一战若非种朴率兵相救,他的人马恐怕便是全军覆没的结局。谁能料想夏军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善战,人多势众不说,更是骁勇难挡。

 结阵相持也撑得非常辛苦,后来铁鹞子出现在战场,宋军四面被团团包围,后寨被夺,方阵崩溃只在顷刻之间,那时他才明白自己轻敌了,西贼虽然在走下坡路,但是虎狼之仍在!后来种朴率兵及时来援,拼死夺回了后寨,他才侥幸突围成功。

 自己和郭成乃是结拜兄弟,郭成现在被围在平夏城中生死未卜,虽然自己确实抱着给他解围的心思,但是也未尝没有轻视其他诸将,想要人前显胜傲里夺尊的意愿。说白了,自己目空一切才是主要的败因。

 想到出战前诸将皆以持重为策,王恩当时的决策很清晰:“贼倾国远寇,难以争锋,宜以全制其敝。彼野无所掠,必携,携而遇伏,必败。”

 此策算不上神机妙算,但是至少也是中规中矩,姚雄当时也附和。自己却当着主帅王恩的面出言不逊:“平夏存亡所系非轻失,平夏失则新疆皆没,茎原危矣。  M.iGExS.com
上章 云舞月扬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