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踏莎行 下章
第100章 肤栬枯黑
余化鹏望了李知府一眼,暗暗示意其所料不差。三个时辰是何等漫长,李知府道:“严公子书法苍劲,入木三分,下官意乞求…”严晓星笑道:“大人台前不啻班门弄斧,若有教正之意,在下何吝涂鸦。”

 李知府忙高声唤进一年老长随,命取来一幅贡品宣纸,铺展案上。严晓星濡毫挥笔,填上一阕“熙州慢”:继草书下款,字写魏碑,力透纸背。严晓星放下笔来,笑道:“满纸涂鸦,不堪寓目。”李知府赞不绝口。

 药已检来,立即在厅内以泥炉文火煎熬。看看三个时辰已尽,严晓星徐徐拔下金针,在怀中取出一柄锋芒犀利小刀,霍地割下毒瘤,弃置桶内,创口未见一滴血水溢出,再贴上一张拔毒生肌膏药,解开睡

 幼童睁目竟然翻身坐起,唤道:“爹,娘,孩儿好了么?怎么痛楚消失了。”语音虽弱,但中元较前为强。

 李知府夫喜笑颜开。严晓星道:“速服下一碗药汁,尚需安睡,饥时可饮稀粥汤少许,七后可平复如初。”三年来,李仕荣从来没有今天这么高兴过,笑道:“严公子,亲翁,咱们去花厅内畅饮一番。”

 花厅布设幽雅,佳肴纷陈,季知府命人取来一坛百年以上竹叶青酒,谈笑风生。言谈之间,李知府已知严晓星系武林世家,身负血海大仇,便道:“严公子大德不足言谢,无物相报,下官身边现有一物可借与公子,或可稍有助益。”

 探手入怀,取出一块五寸见方金牌,两面各镌有一条五爪金龙,并镌有两行字迹,递与严晓星。严晓星接过一瞧,神色立凛,肃然收藏入怀,立起抱拳一揖道:“如有所成,在下当叩谢大人。”

 李仕荣微笑道:“不必言谢,下官只求公子在金陵稍留七,以后倘路经金陵还请驾临,免下官思念。”严晓星道:“大人言重,在下必等令郎痊愈后再作南游。”李知府闻言大为欣悦。

 蓦地…厅外走进一婢女,向李知府裣衽一福,满脸笑容道:“启禀老爷,小公子服药后已可下行走,夫人现与小公子换一袭新衣,还要过来叩谢严公子。”

 李知府笑了,神采焕发,中无比开朗,道:“理该拜谢,你去回夫人的话,说下官有请。”婢女低应了一声是,莲步姗姗走出。

 ***知府公子恶疾获愈,风声不胫而走,金陵无人不知,相争延请,但严晓星与余化鹏则畅游金陵胜景,栖霞山,胭脂井,登险凭第,令人留连忘返。

 那,朝阳正上,严晓星与余化鹏等人登临燕子矶观赏江景。燕子矶在金陵北郊,滨临长江,巨石峥嵘,一面临陆,三面环水,形如燕子突入江中,故名。

 矶上有亭,登高俯瞰,悬崖绝壁,波涛拍岸,远眺江心,风帆沙鸟,一望无际,不心旷神怡。

 忽闻一阵奔马急骤得得蹄声传入耳中,余化鹏由亭左望去,只见矶下来路小径中,现出一匹快马,骑上人似为一官差模样,不一怔。

 骑声戛然而止,片刻时分,一条黑色人影疾掠入亭,但见一浓眉虎目,中年大汉身着护卫官衣,朝余化鹏等人抱拳一拱,含笑道:“李知府有急事相请严公子。”

 余化鹏面色一惊道:“莫非李大人令郎病有变?”那大汉微笑道:“知府公子已健步加飞,啖食异于常人,李大人系另有要事相请。”余化鹏略一沉道:“有劳覆命大人,就说我等立即回城。”

 大汉抱拳一揖道:“在下告辞了。”转身疾掠而去。纽逢目送大汉背影消失后,目诧容道:“那人似非府署中差役,面目陌生,而且武功颇高,其中必有蹊跷。”

 严晓星微笑道:“不管此人来路如何,见了李大人自然明白。”数人下了燕子矶,施展上乘轻功疾奔回城,到了府衙,迳自走入内邸。李仕荣早在滴水檐前恭候,目睹严晓星等人,捋须大笑道:“小别一,心中思念不已。

 下官意与严公子作竟夕之谈,亲翁若有事请回镖局去吧。”余化鹏闻言,知李知府定有要事与严晓星密商,自然会意笑道:“恕我等不奉陪了。”

 偕同镖局中人转身离开府衙。李仕荣牵着严晓星急步走入一间复室,室内悬着四盏苏宫灯,映得一室光辉如昼。严晓星道:“大人有何事与在下商谈?”李仕荣微微一笑,道:“公子且请坐下,容下官细叙。”

 一张大理石方桌上已摆上八精致菜肴,李仕荣敬了一杯酒,笑道:“你我不必拘谨,下官知道武林中人豪迈成,尤其你我已成忘年之,更应略。”严晓星道:“在下遵命。”

 李仕荣忽正道:“公子医道通神之风声现已传遍了金陵一府九县,竟向下官恳求转邀公子治病的不乏其人。”严晓星道:“在下知道。

 但事先应预为防范,匆忙之际竟忽略其事,殊感失策。”李仕荣微笑道:“今晨,漕运总督忽遣人相邀过府,这位总督大人满腹诗书,严正不阿,敬重侠义之士,嫉恶如仇,与下官最为气味相投,下官去后,他开门见山就提起你严公子…”

 严晓星诧道:“在下与总督大人并不相识。”李知府哈哈笑道:“公子现在名气大了,总督焉有不耳闻之理,他说他府中藏有一位武林林高手。

 虽然漕运总督辖下不乏江湖豪雄,但此人却秘密隐藏着,除了总督自己及一老仆外,并无第三人知情。”严晓星目讶异之道:“为何如此隐秘?”李知府摇首答道:“下官不知详倩。

 但总督见告说这位武林高手知杀害令尊主凶是何人,是以请严公子前往面晤那位武林高手,不过此事必须隐秘谨慎。”严晓星心中将信将疑,道:“大人,你我这就要去么?”

 “自然。”李知府道:“我等藉治病为由,以避旁人耳目。”立命备轿。两顶小轿迳自抬入漕督私寓内厅前放下。漕督是一五旬开外,貌相清瘦老者,朗笑出,与李知府略一寒暄后,即目注严晓星端详有顷,道:“这位就是严公子么?果然人中龙凤,委实难得。”一把拉住,趋入内厅。

 宾主落座后,漕督即道:“内染有痰之疾凡廿余年,经医诊治,并末断,每至秋节会变换之际必然发作,气难眠,筋骨酸痛,苦不堪言,闻得公子擅岐黄,妙手成,烦为施治如何?”

 严晓星察觉窗外有条人影疾闪而过,不心神猛剔,知总督秘不外必有原因,遂笑道:“有病即有治,在下不敢自诩着手成,只要不是死疾,谅可痊愈。”

 总督大喜,引入内室。严晓星施以针灸之术,并处下一方后,偕同总督回至内厅与李知府倾谈琴棋书画六艺。

 饭后,总督留严晓星稍住一两,李知府遂告辞而去,是夜,严晓星与总督在书房对弈,落子丁丁,言谈之间,丝毫不涉及那武林高手之事。

 三更时分,总督亲自引着严晓星走入书房隔邻一间秘室,室内陈设雅致,几榻俱全独无窗户,总督笑祝安眠告辞走出。严晓星拴好房门,和衣而卧,不起伏,只觉总督命他独宿于此其中必有原因,似有不解其故。

 寻思有顷,忽憬然而悟,去青衫鞋袜拥被而卧。片刻时分过去,突闻轻敲房门之声,略一沉忖,道:“什么人?”翻身起,赤足下地开门。

 一黑衫中年人探身而入,手捧一只盖碗,和颜笑道:“在下方琼,忝充内府武士,奉了夫人之命送燕窝汤公子饮用,不想惊扰公子清梦,还请见谅。”严晓星道:“有劳方兄了。方兄稍坐如何?”

 方琼将燕窝汤放在桌上,抱拳笑道:“不敢惊扰,恕在下告辞了。”匆匆走了,严晓星微微一笑,重新拴好门闩回榻坐下。蓦闻一苍老话声道:“严公子请施展缩骨功速入。”

 严晓星不一怔,循声望去,只见壁嵌一幅画屏缓缓向内开去,忙跃身而起,施展缩骨术,缩为一小儿身如离弦之弩穿了入去,但见一老叟提着气死风灯,含笑道:“公子请随老奴去见一人。”严晓星身形复原,随着老叟走去。

 灯光昏黄黯弱,严晓星察出行经之处是一条弯曲窄暗道,不觉进入一间石室。室中燃有一盏油灯,方广不过两丈,室内仅有一榻一桌一几,榻上坐着一位头童齿豁,干枯消瘦老者,目中芒,道:“严公子,恕老朽无法亲身出见,公子请坐。”那引严晓星而来的老叟已失去踪影。

 严晓星凝视着老者,发现老者披着一件宽大黑袍,自颈以下均被盖蔽着,手足都无法察见,面色沉肃道:“老前辈相召为了何事?”

 老者目光炯炯,答道:“公子明知,何必故问?”严晓星呆了一呆,道:“那么老前辈是确知杀害先父主凶是谁了?”老者点点头,目黯然神色道:“不但确知。而且老朽还可说是帮凶。”

 严晓星道:“在下只诛元恶,不究胁徒。”老者长叹一声道:“难得公子明白事理,有此一念足可招致百世其昌,风闻公子天涯寻仇,不知已否找出一丝线索么?”严晓星道:“略有端倪,只待证实。”

 老者道:“但不知公子中之疑是谁?”严晓星忖道:“此人举止言语甚奇,既已知主凶是谁,尚要套自己口气则甚?”

 不不答。老叟测出严晓星心意,道:“公子难道信不过老朽么?”严晓星道:“迄至如今,在下尚不知老前辈姓名来历,兹事重大,恕在下有不得已的苦衷。”

 老叟道:“公子请揭开老朽袍衫一瞧就知。”严晓星不一怔,走向前去,揭开老叟袍衫,凝目望去,不由骇然,原来老叟四肢已然干枯如柴,肤枯黑,不言而知,可以推断出已残废多年。

 老叟浮出一丝苦笑道:“此乃杀害令尊主凶所为,现在公子可以相信老朽了?”继又长叹一声道:“老朽并非不愿吐出真凶姓名,但恐公子不予置信。”  M.igExs.cOM
上章 踏莎行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