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覆雨大唐 下章
第851章 有是借口推拒
陈令方脸色微变,心知肚明范良极仍不太认同自己这义弟,可是对方言之成理,一时哑口无言。范良极大感惬意,待要乘胜追击,船速倏地减速。“砰砰膨膨!”

 一阵震耳聋的礼炮声,在岸旁晌起,接着是喧天动地的鼓乐声。众人心中一怔,均想到:“终于到了。”***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应天府位于长江下游,东有钟山为屏障,西则长江天险,气势磅薄,有龙蟠虎踞之胜,更握水陆交通要枢,乃古今兵家必争之地。

 远在秋战国时代,吴王夫差派人于此城冶炼青铜器,称之为“冶城”越灭吴后,在秦淮河边另起一座土城,称为“越城”越被楚灭后,楚威王又在清凉山上了一座新城,取名“金凌邑”金陵的名称始于此。三国时代。

 赤壁之战后,东吴的孙权迁都金陵,改称建业,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城,取名石头城。依山建城,因江为池,形势险要,有“石城虎踞”之称。此后东晋、宋、齐、梁、陈均在此建都。

 成为南北争战中决定成败的重镇。当年朱元璋一统天下,在定都的问题上,请来群臣商议,众臣纷陈己见,提出洛、关中、汴梁等地。

 其中虚若无和刘基两人力主仍以元人首都北平为都。两人以元人建都于此后,因其武功之盛,版图之广,早成了天下向往之中心,水陆交通,皆发轫于此。

 东出则山海关,至锦州速河。南出涿县、河间、达山东及东南各省。西北出居庸关、通察哈尔、绥远及外蒙。

 北出古北口,至热河。实乃天下军事交通经济无与匹敌的要。冠盖往来之盛,优于金陵(建业)其时为了这南北两大都会的选择,颇有一番争论。

 虚若无更提出自古以来,每逢分裂之局,均是北必胜南,偏安南方者最后莫不被北方所灭,屡应不,可是朱元璋久战求安,终不采纳两人之议,道:“所言皆善,惟时有不同耳!

 长安,洛、汴梁实周、汉、唐、宋故都,但平定之初,民未苏息。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若就北平,宫室亦不无更作。建业,长江天堑,龙蟠虎踞,足以建国。

 临濠前江后淮,有险可恃,有水可漕,朕建为中都,如何?”谁是皇帝谁说了算,所以众臣唯有称善,就此以金陵为都,易名应天府,以示上应天德,成立大明。

 北平则改名顺天府,封与军功最大的儿子燕王朱棣,北方遂落入其掌握上,于此亦可知谢廷石实乃天下十三布政司里最有权势的边疆大臣。

 这掌握着大明命脉的古都应天府,城区面积广阔。长江自酉甫横穿城北,名着天下的秦淮河由城南入,绕城西再北入江。秦淮河入江前的河段,两旁青楼林立,大多是历史悠久,国势虽有兴衰。

 但这段河岸总是热闹非常,以另一种醉生梦死的方式存在着。江河两岸平原千里,东有宁镇山脉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相连,房舍连绵,名胜古刹,说不尽的千古风

 这时官船正在波平如镜的秦淮河上,缓缓靠往岸旁去。八艘京师的水师船布防在河的两岸和前后,阻截着其它船只的接近。

 码头外远处是状如伏虎的清凉山。山上是逶迤蜿蜓,昂首立的峥嵘石岩和古老墙堡,那就是石头城的遗址了,韩星、范良极、谢廷石、陈令方等全齐集船旁。等待着下船的时刻。

 岸上驾起了两个高达四、五丈的爆竹塔,“劈劈啪啪”火光烁跳中由下往上烧去,送出了大量的浓烟和火屑的气味,平添了不少气氛。

 码头旁的空地上排了十多列甲胄闪闪,怒马鲜衣的卫军,旗帜飘扬,好不威风,若不是见惯场面的人,只看那阵势便要心胆俱寒。还好众人都不是没见过场面的人,到也没什么感觉。隆隆声中,官船泊到码头去,自有人牵缆系船,降下跳板。

 蓦地岸上近千的御林军往前来,接着左穿右,井然有序地变化出不同的阵势,配合着飘扬的旗帜,既威风又好看,然后分成两组,水般往后退去。

 鼓乐喧天声里,两个策着特别高大骏马,装饰华丽的官儿,由卫军让出来的通道,昂然往登岸处缓驰而至,气派十足。陈令方靠了过来道:“左边那身材瘦高,长着五柳长须的人就是胡惟庸。唉!

 真不明白他为何会亲来接。”韩星暗忖我若有心,即使这个距离我也有足够的能力就此击杀此獠,只可惜一到了这里大部分问题都成了政治问题,不能像江湖那样快意恩仇。

 范良极向韩星提点道:“看吧!老胡旁的人脸白无须,体型柔的人就是六不全的阉人。”韩星没好气道:“我说过我知道太监是啥样的,不需要你提醒。范良极呵呵一笑,又问陈令力道:“那是何人?”

 陈令方定睛一看道:“说真的,我真不明白皇上为何如此重视你们,这人是宫中最有权势的大太监司礼监正四品的聂庆童公公,此人心极窄,最爱被吹捧,须小心应付,因为说起来他还是楞严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噢!

 他们下马了,我们应下去了。”韩星了一口气,只觉心中充满信心,从容步下船去。范良极抢前两步,作领路状,倒亦似模似样,平添了韩星这假货不少威势。跟着是谢廷石和陈令方,后面绾绾等看似弱不风地在那几名怒蛟帮女帮众假扮的侍女扶着,莲步款摆走下船来。

 接着是谢廷石那三名近身侍卫和范豹等捧着贡品的人,便也颇有一番使节团来朝的气象派头。当韩星和范良极踏足岸上时,乐声收止,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

 韩星按照陈令方所教的礼仪,唱了一个喏嚷道:“高句丽右辅司朴文正奉高句丽正德王之旨向大明天子问好!”他照足陈今方指导,摆出官场架势,龙行虎步,胡聂两人虽嫌他得可以。

 但看到他的气度,却甚是顺眼,心想此子年纪轻轻,便成了高句丽的正二品高官,除了有家势外,当有几分本领,反对他重视起来,官场就是这样,你越嚣张对方就越看得起你。

 ***韩星按照陈令方所教的礼仪,唱了一个喏,嚷道:“高句丽右辅司朴文正奉高句丽正德王之旨向大明天子问好!”

 他照足陈今方指导,摆出官场架势,龙行虎步,胡聂两人虽嫌他得可以,但看到他的气度,却甚是顺眼,心想此子年纪轻轻,便成了高句丽的正二品高官,除了有家势外,当有几分本领,反对他重视起来,胡惟庸和聂庆童连忙还礼。

 互相客气时,韩星乘机打量这权倾天下的中书丞相,只见此人身材瘦削,年纪五十上下,相貌堂堂,但脸色阴沉,细长的眼神充足,但眼珠溜转不定,可见天诈险恶,满肚子坏水,使人想不明白为何朱元璋如此雄才大略的人,会倚之为左右手。

 司礼监聂庆重讶异道:“英雄出少年,朴专使年纪轻轻却位高权重,已使人惊奇,华语又说得这么好!”

 范良极截入道:“公公有所不知了,朴专使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神童,三岁便懂得写字计数、六岁舞剑、十二岁便…嘿!懂得…嘿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明啦。”

 说完用下颌朝身后几女点了点。胡惟庸呵呵笑了起来,聂庆重当然笑不出来,暗忖这像头老猴的侍卫长真不识相,明知自己没有泡妞的本领,偏提起这方面的事。

 就连韩星和陈令方都暗骂范良极,哪壶不开提哪壶,不过跟韩星的不太在意不同,陈令方却是真的有点担心范良极会因此得罪这爱记仇的聂公公。胡惟庸目光落到韩星另一方的陈令方身上,微微一笑道:“陈公你好!

 上次一会,至今不觉三年了,你回来共事,同为天下众生尽一番力。”陈令方忙说了番谢主隆恩,又感激胡丞相提携的话。韩星和范良极换了个眼色。

 同时想到明知这胡惟庸乃一代相,但这刻侃侃言来,倒充满了慈和关怀的神气,教人很难憎恨他。可见这就是他的魅力了,纵使笑里藏刀,亦易令人受落。

 胡惟庸又同谢廷石道:“谢大人今次护送有功,本丞必会如实报上,让皇上知道大人的辛劳。”

 谢廷石慌忙道谢,若非韩星和范良极知道两人间势如水火的关系,真会误以为谢廷石感激涕零。韩星以看猴子戏的心态,倒也觉得这官场中的虚伪也颇为有趣,但范良极却不耐烦起来。

 道:“胡丞相,聂公公,今次我们带来的贡品,清单早递上贵朝,不若我们先行点收,作好移的手续,本卫也可放下肩上重担。”胡惟庸向聂庆童恭敬地道:“有劳聂公公了!”聂庆童显对胡惟庸恭谨的姿态甚为受落,欣然和范良极点算去了。

 胡惟庸稍为凑近韩星,眼光巡视了绾绾等两眼后,亲切地低声道:“专使大人不但眼光独到,还手段高明,待本丞找一晚在秦淮河的花艇上摆一席酒宴,请来天下第一名怜秀秀,包保大人乐得连贵国都乐而忘返了。”

 韩星正中下怀,打了个眼色,表示之极,暗想这人怕亦是鬼一名,幸好绾绾等有纱巾盖着绝世容,否则他向自己讨一个来玩玩,那就有麻烦了。

 韩星担心的并不是自己的女人,他有的是借口推拒,韩星担心的胡惟庸会惹恼绾绾,到时可不知道绾绾会怎样报复胡惟庸,最后还是要韩星来善后。胡惟庸忽地想起了什么似的,欣然道:“为了接专使大人,本丞特地找人教了我几句贵国语言,请指教。”  m.IGeXs.Com
上章 覆雨大唐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