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天龙有个后宫 下章
第136章 却不明白
如果有人看到的话,还以为楚霸王是一个采花大盗吧。楚霸王连忙搂住两个丫鬟的小蛮,他可舍不得让她们跌倒,于是扶着她们靠在墙壁上便大摇大摆的向阁楼上摸去,也不算是摸去,他是看得见的,自从被金丹改造后,他便无视黑夜了。

 楚霸王打量着还施水阁内书架上陈列着的书籍,当真是琳琅满目者,不过都是一些三秘籍,算不上什么秘籍,只见第一架上用书签标明“中原属东十三大门派”自北而南依次是山东蓬莱,济南飞刀,金陵金沙,江苏盐帮等…

 这些对楚霸王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他身怀霸王令、六脉神剑以及无意中创出的霸王抓,对这些三秘籍当然没有什么兴趣,自然没有心思一个个的看下去。

 只见还有小注曰:东海有两大教派,三仙与青鸟,但久不入中原!楚霸王随手拿了一本三仙教下面的书,只见上面满是尘土,好像经久没有人翻阅过了。

 他轻弹上面的灰尘,用嘴再仔细的吹了一吹,而后翻开一看,第一页注明:东海三仙岛有一武林门派曰三仙教,系道教,教中皆为女弟子,乃属正之门派,大为江湖中人所忌讳。

 但其久不入中原,遂被中原武林所遗忘,而其武功却亦有可圈可点之易,其中天女织锦与嫦娥奔月,王母投梭是为其门派武功之要所在,当以习之。

 再向下看,是一系列的武功要决。楚霸王弃之不理继续向前走,走到南字阁的书架之前,特意留神了大理段氏,见标签上却注明:大理段氏六脉神剑当为天下武功第一,奈无缘窥得其颜,甚憾!

 下面还有缺一指指法甚憾等字样,字迹模糊,看来年代久远,又是在此阴暗的斗室之内,字迹模糊是理所当然的!

 楚霸王又继续向前北字阁的书架旁,上面第一阁,赫然竟写着:丐帮,天下第一大帮,丐帮弟子遍布天下,丐帮世人皆知两大绝学,打狗法,下面有打狗法的要与修习的法门要领,还配以形象的图画来使更加的清晰。

 而后又空有一阁,曰:缺降龙十八掌掌法,甚憾等字样,楚霸王微微动容,想不到慕容家竟然能得到丐帮从不外传的打狗法,的确有点能耐。楚霸王继续向前走,除了丐帮的打狗法有点看头,其他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值一看。

 虽然还有许多的门派的相关介绍和武功秘籍,包括山西王家,郝家,华山昆仑,崆峒,青城,秦家,王屋派等好多的门派的武功秘籍,但这不是楚霸王需要的。

 楚霸王此时不由心生疑惑:难道慕容复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是靠武学渊博?因为这里的秘籍不但少而且没有质量。如果慕容博以及慕容复是靠渊博的武学。

 但他们也绝难将天下武学全都学全,天下武学何其多?天下奇才层出不穷,心招法也源源不绝,慕容家何以还施彼身?这已经不仅仅是聪明可能办得到的。

 唯一的解释是慕容家的“斗转星移”但既然斗转星移有这么大的威力,为何慕容复以及慕容博两父子还要费尽心思去钻研其他门派的武功呢?这实在是令人不解。记得原书中的慕容复,对于一指,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这些顶级武功,从来没有使用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下也不再想那么多,继续寻找武林秘籍。

 但找了半天,还是那些三秘籍,楚霸王也想到有密室,根据看小说的经验,他见到凡是花瓶,或者突起的雕刻,都去顺时针反时针扭转几下,或者上上下下的按几下,可惜没有小鬼。

 苦恼之下,楚霸王狠狠拍在书架上面,震倒几本书。循声看去,楚霸王不由得咦了一声。没别的,就因为这书架上的书里面,就这几本书比较干净,也比较破旧,似乎经常有人动它们一样。

 楚霸王心念一动,立刻将那几本书拿开了来。放眼一看,果然,这后面藏着一个不甚显眼的铁制虎头。

 楚霸王微微一笑,当即捉住那虎头,反手一转,不行,顺手一转,果然听到吱嘎吱嘎的声响,书架另外一边当即转开来,出一道石门,楚霸王迅速闪身进去。

 这密室到也不大,里外三层,环绕墙壁都放着书架,楚霸王走到第一排,上面写着河南嵩山少林寺,竟整排都摆满了少林寺的绝学和宝典。

 最后却写着缺易筋经字样,想不到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全部在参合庄的还施水阁里面,如果让人知道那还得了?

 看得出,少林寺的绝技全是手抄版,看来这是慕容博在少林寺偷回来的,看到少林寺鼎鼎大名的七十二绝技在此出现,楚霸王当然见猎心起,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一门普通的武学。

 也不是说七十二绝技普通,只是相对六脉神剑、霸王令这些绝世武学来说委实是普通了点。楚霸王仔细查找一番,竟是找到了慕容家的斗转星移,一时喜形于

 对于慕容家这本赖以成名的斗转星移秘籍,楚霸王的兴趣还是很大的,众所周知,慕容复的功夫不咋滴,比起乔峰更是差了一大截,但名气却与乔峰齐名,这靠的就是慕容家世代积累下来的名气,慕容家的厉害之处就是这本斗转星移。

 因此,楚霸王从来都没有视慕容复为对手,他根本不配,虽然慕容复也算得上是一个练武奇才但在这高手众多之中,慕容复就显得不行了,就年轻一辈而言,慕容复的武功当然是很厉害的。

 不过如果没有王语嫣的指点,慕容复顶多也就一身手,饶是这样,慕容复对战鸠摩智这样的高手时也是显得力不从心。此次来到燕子坞,楚霸王并不只是为了建设自己的后宫,也是为了偷取慕容家的斗转星移秘籍。

 斗转星移来自于慕容复的祖宗慕容氏,慕容乃是鲜卑族人。当年五胡乱华之世,鲜卑慕容氏入侵中原,大振威风,曾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好几个朝代。

 其后慕容氏为北魏所灭,子孙散居各地,但祖传孙、父传子,世世代代,始终存着这中兴复国的念头。中经隋唐各朝,慕容氏渐衰微,“重建大燕”的雄图壮志虽仍承袭不替,却眼看越来越渺茫了。

 到了五代末年,慕容氏中出了一位武学奇才慕容龙城,创出“斗转星移”的高妙武功,当世无敌,名扬天下。

 他不忘祖宗遗训,纠合好汉,意图复国,但天下分久必合,赵匡胤建立大宋,四海清平,人心思治,慕容龙城武功虽强。

 终于无所建树,留下复国的祖训便郁郁而终。直至如今,姑苏慕容氏在江湖上的影响力非常大,江湖中人只要一谈起姑苏慕容,无不胆战心惊。

 而姑苏慕容在江湖上的威名几乎都是靠慕容博一手创造的,以慕容博一人之力就能在江湖上创出如此威名,可见慕容氏武功之高确实非凡,而慕容氏武功之高主要得益于斗转星移神功。

 斗转星移神功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够将对手打来的武功内力和招数的力道和方位进行随意转移,反伤于对手或第三方,而自己则毫发无损。当下也不再多想,见猎心起的楚霸王按耐不住子翻开心法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后,楚霸王不由叹惜,这慕容家的斗转星移的确有几分可取之处,练至大成,天下武功都可以达到还施彼身的效果。

 而不像慕容博父子只能靠不断练习各派武功来维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号。因为斗转星移虽然有还施彼身的效果但遇到强于自己的对手(如萧峰的降龙十八掌)慕容博也是不敢用的,因为会遭到反噬而伤了自己。

 原书中慕容复与星宿老怪的手有说明。慕容复的斗转星移当遇到他一点都不了解的武功(比如段誉的六脉神剑)他也只能用自己的功夫对抗。

 这也不是说斗转星移不行,只是这斗转星移有着一个巨大的缺点,正确来说它还不是一本完善的武学,斗转星移的原理可以浓缩为这句话:将别人的内力移入自己的体内,然后再发出去,这样就可以达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效果。

 但遇到顶尖高手的时候,使用者是万万不敢使用斗转星移的,因为一般练武者的经脉不够强劲,难以承受别人强大的内力侵入,最后反而会被对方的内力伤了经脉,严重的甚至会因此而失去武功。

 而经脉强劲的武者有了这门功夫就可以如虎添翼,以自身的内力引导别人的内力入体,最后再一起发出,而且威力更甚。往往很多高手都能够打败别人,但却很难打败自己,只是事实。

 试想,你倾尽全力使出了自己的绝招,面对的却是比自己威力更加威猛的同样的一招,如何应对?想到这里,楚霸王也明白了慕容博父子为何都会这么“博学”了。

 竟然要花费这么多是时间去钻研别人的武学,大概是因为斗转星移的缺陷,而他们父子又想要维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威名,只好将别人的功夫都学会。

 这样就不要怕了,只是他们却不明白,武学一道贵而不贵多,俗话说贪多不嚼不烂就是这个道理,而慕容家的祖先当初之所以能凭借斗转星移无敌于天下,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经脉宽阔,而且一身内力深厚无比。  m.IGeXS.Com
上章 我在天龙有个后宫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