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之重生妃仙 下章
第20章 杨玉环之妃子无恨(五)
玉环瞥了眼梅妃的小人得意样,心里想着待会你可别哭。

 她深一口气,直接道:

 “即云疏影素,又谓严霜冷。何敢发,与众争群芳?”

 这句诗的意思是:梅花既然知道自己颜色素淡,又说冬日天气严寒霜雪冰冷,那又怎么敢在春天生枝发芽,与百花争芳?反过来说,就是梅花颜色素淡,不敢跟百花在春天争芳,只能在冬天里开,才会有人看。

 梅妃气得脸色铁青。她一向以梅花自诩,这不是讽刺她比不过别人,不敢光明正大地来,只能暗地里耍手段吗?更可憎的是杨太真这首诗明显胎于自己的诗。用自己的诗反过来讽刺自己,梅妃气得要呕血了。

 玉环这首诗出来,周围众人皆是一愣。待想明白其中深意,尽皆暗自发笑。这个太真观主太厉害了!虽然有人想到她诗才不低,但是如此慧黠聪敏,反击得如此厉害,倒是一个人都没料到的。

 明皇在暖阁里听到高力士汇报的这个事情,乐的茶水都快出来了。他没有跟着大伙儿出去,只是让高力士在后面跟着,是为免她们拘谨约束,又怕玉环受委屈。没想到她这么慧黠机智,像个小豹子似的,倒是自己白心了。

 想到梅妃的脾,只怕从此真要记恨起玉环了。就命高力士把大家叫进来,说是外边苦寒,别冻着了。

 梅妃此时已经气呼呼地回了自己的寝殿。

 玉环走到明皇面前告辞道:“陛下,如今饮宴已毕,也已赏过梅花,天色将晚,臣下该回观里了。就此告辞!”

 明皇早已有心理准备,应道:“太真观路途较远,天气严寒,就坐来时的步撵回去吧!”转头又对高力士说:“你去送送太真。”

 高力士应诺,安排人送玉环回去不提。

 梅妃气冲冲地回到寝殿,越想越难以介怀。本来今她是想好好将杨太真一军的,却被她反将了自己一军,搞得自己下不来台。自从入宫后她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呢!

 可是仔细想想,她好像也没什么办法惩治她。杨太真是修道之人,不必受宫规管束。且她是为已故的明皇生母窦太后祈福的,自己不能明着找她麻烦,不然明皇那里代不过去。更何况太真观安放的都是皇上的人,又不归她管辖。

 跟杨太真锋的这几次,都是自己吃亏,自己又拿她没办法。梅妃再也不想见到杨太真了。

 另一边明皇想到刚才听高力士说梅妃和玉环斗诗赌银霜炭的事,适才没有多想,现在想想玉环进宫时候孑然一身,什么都没有带。在宫里又没有正经的名分。生活质量可能确实比不上在寿王府的时候。这可不行!

 就喊来内监官,吩咐他们太真观的一应用度都另外支出,不从后宫份例中划拨,按照正一品妃嫔的两倍份例来给。人员调用归太真观自管,不受后宫其他人等辖制。

 玉环回到观中,没有等来梅妃将输的银霜炭送来,却等到了内监司的额外份例。打听清楚那天明皇的安排,心中也是不由得感到有些动容。明皇作为一朝天子,诸事繁忙,却能留意到这些事情,不让她为这些许小事为难,确实是非常用心了。

 梅妃并不知道,自己的举动反而成了促进唐明皇和杨玉环感情发展的催化剂。

 时间一晃,悠悠三载过去。玉环在后宫的生活平静无波。偶尔明皇来拜访下,两人谈经论道,品茗作诗,切磋乐艺,倒也融洽。

 明皇醉心音律,喜好歌舞。自从玉环展过自己在乐艺上的才华之后,明皇得了什么好乐谱、好乐器总要与玉环分享一番。越是接触,越是发现玉环才艺了得。有些见解连自己都自愧弗如。

 如今太平盛世,明皇渐渐醉心于娱乐。前朝有能相管事,她也乐于做一个无为而治的君王。他文艺素养很高,常常在后宫中亲自排演歌舞。发现玉环这个宝贝后,再排演歌舞就都叫上她。她的建议总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玉环自幼醉心歌舞,天赋异常,往往曲高和寡。如今有一个曲艺上的知音在眼前,怎会拒绝?没有后宫中其他妃嫔的打扰,倒也乐在其中。

 两人在这种互动中感情渐加深。明皇是益加深的爱慕,玉环是点点滴滴的感动和才艺上的惺惺相惜。

 ‮夜午‬梦回,菡若以后来人的视角,也是常常感叹明皇和玉环的感情。

 这时候的人寿命不长,明皇从第一次见到玉环,到真的封妃纳入后宫,足足用了五年的时间。玉环从离开寿王府,到接纳明皇,也是用了五年的光。古人寿命普遍不长。五年,对这时候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宝贵!

 明皇作为一代帝王,有的是好女子仰慕他,然而他这五年中后宫未再添一人。玉环从寿王府走出,孤独一人生活在后宫中。前夫的不闻不问,和明皇的细心呵护,两相对比,她能抓住的依靠,也就唯有明皇一个而已。明皇的涵养胜过天下男人,对她的耐心也足以让同时代的所有男人望而生愧。

 五年的挣扎,两人终于越来越近。时光没有让他们的感情褪,反而历久弥新。

 世人往往认为权势顶层的人只有*,没有真的感情。其实正因为他们手中的东西够多,所以才更有条件追逐真爱。不需要被迫牺牲什么,可以用心经营爱情。明皇和玉环的开始即便不是那么光明正大,但爱情的美丽足以抵消所有的原罪。

 菡若代替杨玉环活着,并不是要用她的身份活出自己的人生。而是把自己投入到她的人生之中,体验她人生中的一切,感悟她人生中的美好,实现她的愿望,消除她的悲痛,避免她的灾难。因着融合了她的一缕神魂,菡若也继承了她的才情技艺。像着她前世一般,顺其自然,随其发展。

 这,高力士来到太真观,给玉环带来了一个消息:寿王给他的长子请封世子了。

 玉环离开寿王府时,李瑁并未有孩子。她离开后,把自己的陪嫁丫鬟花、秋月留给了李瑁。后来这两人在府中颇为受宠,先后为李瑁生下了两个儿子。这些消息,高力士都陆续透漏给玉环过。

 现在李瑁给花的儿子请封世子,花母以子贵,必然要升为侧妃。即便自己回去,两人也难以回到从前。

 这几年中,寿王从未给玉环递来过只言片语,仿若两人未曾认识过一般。若说宫严密,但是玉环每年都要向明皇请假回杨家呆上一段时间,也从未见寿王来见过她。而杨府的人却能打探到寿王很宠爱花、秋月二人,在府中过得很好。

 当年也是恩爱夫,现在却一点都不闻不问。不管他是胆小也好,懦弱也罢,总之都很让人寒心。

 李瑁无论如何,还有个寿王府在,而自己缩在太真观中,又能保全多久?又为什么而坚持呢?就算明皇能够一直由着自己,后宫的其他人又怎会一直容忍自己的存在呢?总不能一直这样不尴不尬的,直至老死宫中?

 “最近陛下有意撮合寿王与韦家的姑娘。两人已见过数次面,对彼此的印象都还好。”

 高力士提点道。

 当初是他跟明皇提议用这个法子把杨氏留在宫中的。这几年两人的发展他都看在眼里。当年寿王没有反对杨氏入宫,就是放弃了她的。偏生她看不清。陛下年纪大了,还能真的这样等杨氏一辈子不成?一代明君,晚景不应如此凄凉啊!

 杨氏的才情容貌,比当年的武惠妃都有过之。更兼出身官宦世家,一身教养常人难及,又是个知情知趣的人儿。唯不关心朝政,没有丁点野心,不像一些世家女爱沾权势,这也是做宫妃的一大优点。实在太适合陪伴皇上身边了。

 只是她多少都念叨着和寿王的那段婚姻,一时转不过弯来。

 若是皇上对寿王不好,反倒会让她心中生了隔阂。只有让她知道寿王没有她一样过得很好,她才可能放下。所以这几年他三不五时地透漏些寿王的消息给她。她要出宫,只要时间不太久皇上也都由着她。就是在等她放下啊!

 高力士略作提点,就走了,也不说太多。

 玉环第二就向明皇请了出宫回杨府。无论如何,她需要李瑁一个明确的代。

 玉环回到杨府,就遣人去寿王府约见李瑁。

 李瑁收到玉环的消息,甚是惊讶,他以为两人再也不会有联系了。踌躇半晌,还是决定不去。这几年他虽没有有意打探玉环的消息,却也不是没有耳闻。父皇对玉环相待甚重。

 虽然他曾心悦玉环,然而他们之间早已成为过去。他已失去母妃,父皇又有意将韦氏女许配与他。韦家一向在朝中位高权重,韦氏出身比玉环还要好一些,教养也不错。有韦氏支持,他在朝堂也会有一定分量。

 相较而言,一个稳固的寿王府,比一个可能会让他见弃于父皇的女人,肯定更有安全感。

 玉环听说李瑁不来,着人再去请。李瑁只让下人带回一句话:照顾好父皇。  m.IGeXs.Com
上章 快穿之重生妃仙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