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汉灿烂,幸甚至哉 下章
第3章
李管妇看看那隐隐闪着火光的炭火,张口结舌——现在她开始觉得鄙蛮横的四娘子又熟悉起来了,以前她发脾气打骂奴婢也是这幅样子。不过她以前可从不敢对自己这样呀,生了一次大病,反而胆子大了?

 俞采玲看她了一会儿,冷笑着放下手炉,回手簪,冷冷道:“你再敢跟我多说一句无礼的话,我就跳下车,是死是活都绝不跟你回去。”若她没几分厉害,跟着寡居的老祖母生活的小姑娘没爹没娘,便是有大伯父,也教镇上人欺负死了。

 “你,你…!”李管妇楞了半天,原本做奴婢的给主家骂了也是常事,可这四娘子素来是巴结讨好自己的。

 正想骂回去,想起眼下的情形,李管妇不由得闭上嘴。

 其实前面听到“大病一场险些没命”时她就心虚了,这事原是她的不妥,夫人当初可没叫她送了四娘子的小命。原本夫人预备用几个月功夫慢慢炮制这丫头,先叫她狠狠吃些苦头,再用数月慢慢贴心贴肺的温抚之,好叫四娘子在亲爹娘回来之前彻底服帖了自己,谁知那对头这般狡诈,信中说的还要几月方能返回,昨却忽带口信说这几就到。她们顿时措手不及。如今这可怎么办才好?李管妇也有些傻眼。

 看着俞采玲倔强的面孔,李管妇只能忍下这口气,暗想着待回去了让夫人收拾你云云。

 俞采玲不去管她,自顾自的找了个抱枕靠着假寐,心中想起当在乡里听见的一桩典故:传前朝某人被豪强所害,仇家知道富贾膝下无子无侄,女儿已经出嫁生子,不由得暗暗高兴,谁知该出嫁女负刀寻仇,终将仇家砍死在都亭之中,然后去尊长跟前认罪伏法。结果该地的刺史太守一齐上表朝廷秉奏该女子的义烈行为,不但大赦放回,还刻石立碑以显天下。

 这与她印象中的古代大不相同。

 她印象中,封建礼法女子的约束条例那是要一勺给一盆,要一簸箕给一箩筐,大至妇德妇容,小至走一步路要跨几公分说一句话能抬头几寸高,都宛如国际度量衡一般有明确严格的规定,妇女们被管制得毫无生气,跟木人似的。

 可在此地,人们的思想心似乎都那么活泼自然,很有一种此可彼也可的意味;天下之大,没什么不可以,女儿家贞静贤淑固然众人称颂,但刚烈敢为也一样被人哓哓夸口。

 如那秋家,虽然秋大娘子虽然嫁了一回又一回,但因她子果敢悍毅,不论是两个兄长在外打仗期间,还是落了残疾回家后,每每父母家小受了欺侮,都是她领帮众去争抢打骂,怪不得秋老翁夫妇尤爱这个女儿,一众孩童都服膺这位厉害的小姑母。乡人除了在婚礼上说荤话笑闹,那种好马不配二鞍之类的酸话居然没听到。

 结论是,女子温顺和善固然好出嫁,但泼辣凶悍也不如后世那般被人喊打喊杀。

 …

 仿佛是为了印证适才俞采玲的病情不假,马车行到半途她又发起低烧来,颠颠簸簸之际,将吃了不久的午膳都吐了,吐到最后连胆汁都出来了。李管妇心中害怕,愈发叫驾夫快些赶车,于是好容易到了家府中,俞采玲的低烧成了高烧,头痛裂,昏昏沉沉,没看清府邸长什么模样,只觉得马车一路驶入宅院。

 李管妇急于摆这个包袱,眼见到了庭院门口,也不摆谱让仆妇扶了,自行一跃而下,急急扶着扯着俞采玲下车往大屋而去,亏得女孩身量尚未长成,便是背负着走也不费劲。

 俞采玲烧得脸颊烫红,心中冷笑:在乡野时每回出门,苎必要等上三竿晨寒消除才肯点头,出门时更要将她裹得严严实实才肯罢休。可这帮人,就这样将仅着一身曲裾深衣的病孩子从暖暖的车厢里扯出来,急着差罢了。再要说这所谓叔母有多疼爱这幅身子的主人,她是绝不信的;等以后有机会,非得给这些混蛋每人吃一顿打出出气才是!

 好容易半拖半负到大屋门口,只见十几个打扮金贵的妇人站在台阶之上,俞采玲眼前有些模糊,看不大清,想那簇拥在当中穿紫锦缎裹着皮裘涂着一张大白脸的便是她那好叔母了。一见了这‘好叔母’俞采玲就想笑,倘若李管妇瘦得像筷子,这‘好叔母’就是另一筷子,主仆俩站一块儿都能夹菜了。

 葛氏见此光景忙问如何了。李管妇慌忙道:“夫人,这下可麻烦了,四娘子病得不轻,我这一路上是又累又急,只怕耽误了您的嘱托!”

 葛氏看了眼这些日子由苎补养得白胖脸蛋红红的俞采玲,犹自摆架子,慢的不信道:“别是装的罢,小孩子哪那么多病。”庭院中众人俱心想:女君这话好奇怪,愈是小孩子愈容易发病罢。

 此时一只有茧的手忽抚上俞采玲的额头,只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道:“不妙,烧得厉害。夫人,这要闯祸的。”然后提高声音,道:“来人,快去请医工!…请城南那位张姓的!”

 “傅母。”葛氏对那老媪似有不满,然后自己也伸手去摸摸俞采玲的额头,触手烫热,顿时吓道,“哎呀,这么烫,快快,快去请人!”

 俞采玲使出最后的力气抬眼看了看,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媪站在葛氏身旁,然后就眼前一黑,不省人事了。

 接下来便是熟悉的灌汤灌药过程,俞采玲也不知自己睡了多久,糊里糊涂的吃了不知多少药,只觉得这回的待遇极好。身下睡的被褥比小院里更柔软馨香,屋子的暖和程度也更均匀通气,便是给自己宽衣擦身的手也有好多只,可惜动作都不如阿苎那么温柔。

 稍有些力气,又被抬起来吃药,俞采玲直是厌恶极了这个苦涩恶心的味道,想到原本自己都快好了,都是这帮子不知所谓的神经病害自己又病倒,又得吃药,要把罪重新受一遍,不由得恶从心头起,挥起一胳膊便打翻了一旁的碗碗盏盏,叮了哐啷,褐色的药汤了一地。惹得葛氏跳脚大怒,又想生气叱骂俞采玲,又知道此时得她尽快好转才是,直得强忍怒火。

 谁知医工来来去去,吃了好几的药,烧也不曾下去,眼见女孩脸上身上那点腴迅速消失,怒火顿时转成了忧心,葛氏便打发左右走开,时不时呆坐在俞采玲榻前,忧心女孩如若真有个万一,该如何寻推的借口。恰好这一俞采玲吃了药,正半梦半醒间,正听见那见到的老媪与“好叔母”在说话。

 “…夫人你又何必折腾这么一个小小孩童呢。你只是瞧不惯萧夫人罢了。”那老媪道。

 葛氏恨恨道:“我就是看不惯她!破落户,二嫁妇,还敢在我跟前摆架子!我葛家比她富贵,来历比她干净,凭什么要忍让她!”

 老媪似是叹了口气:“萧家原也风光的,谁晓得碰上天下大,不是民就是盗贼,她家才破落的。那会儿在咱们乡里,她也是数得上的女君,程家那时可远远不如。说到底,你何必非与大夫人斗法呢,无冤无仇的。”

 俞采玲本要睡着了,闻听顿时精神一振,阿米豆腐,她就知道天下人总不会都精明如苎那样守口如瓶,总有大嘴巴会给她讲从前的故事;便愈发装睡,竖起耳朵细细听着,连发烧都似乎好了几分。

 “无冤无仇?!”葛氏不自觉提高了声音,随即听到嘘的一声,想是那老媪示意葛氏放低声音。葛氏果然放低了声音,道:“原本该是我嫁给婿伯的!我为诰命,我领封君!”

 “这话说岔了。老身是瞧你大的,你何时看上过程家了。倒是萧夫人,头回嫁人那次,家主就唱着歌跟了一路,乡里谁人不知。后来大,没过几年萧夫人和前面的夫家闹翻了,还没绝婚呢,家主就前前后后的帮忙。说句不中听的,便是咱们葛家真去跟家主提亲,家主也不肯应的。”

 葛氏更怒了:“都怪阿父阿母,非将我嫁到程家!”

 俞采玲迅速推理:嗯,这家人姓程,兄弟人数≧2,老大家就是这身子的亲爹娘,没有挂,而且貌似混得很好。

 只听仆仆的声响,似乎是那老媪在拍葛氏的肩背,道:“你又说胡话了。那萧家是怎么败的,才隔了一个县的事,谁不知道。不就是大夫人的父兄一股脑儿都死在强人手里吗。当初她萧家不但富有,萧太公还是乡里的三老呢,为了抵抗匪劫掠乡里,带领家丁出阵伤了好多贼人,谁知叫那贼头记恨上了,假作败退,待大家松了提防,趁夜潜入将萧家一门老小杀得干干净净,幸亏贼人不知咱们那处的大户人家惯打地窖的,这才藏下几个妇孺。可惜成年男丁和财物,俱是没了。”

 那老媪似是喝了口水,继续道:“那阵的呀,是个莽夫招几个贼人就能称王称霸了,看谁家富庶就杀人抢钱,妇人们更是遭罪。咱们葛家这么大一块肥,多险呀。程家虽贫,可家主在乡里有人望呀,自己有本领不说,还领了一群能打能杀的帮众。那时咱们老太公就说了,他不敢学昔日吕太公相赤帝子,只求不做第二个萧家罢了。那会儿家主刚求娶了大夫人,程家老三还小,你不嫁给郎婿,还能嫁给谁。”

 “你说这说那,不过要劝我给她低头!”葛氏似是怒了,“你不想想,我与她前后脚嫁进来,不论人才钱财我处处胜她,可我过的是什么日子!我拿嫁妆的钱补贴程家,她拿程家的钱补贴娘家!还趾高气扬的,我怎么气的过!”

 “那我问夫人,这些年来夫人的嫁妆还是原样吗?”老媪轻声道。

 葛氏语

 老媪乘势道:“刚成亲那会儿,夫人的确拿嫁妆补贴过程家,可没几年将军就起势了呀。每打过一仗,就一箱一箱的钱财布帛往家里送,咱家的嫁妆早补足了,怕还多呢。那些钱萧夫人拿些去补贴娘家,也没什么。”

 葛氏冷笑道:“父母在,不置私产。还没分家呢,兄长的钱合该由君舅君姑来管,三个兄弟三房人都有份!”

 老媪再叹气:“道理没错。可钱是程大人上阵搏来的,萧夫人一直跟在身旁,钱总是先过她手的。外头糟糟,到处打仗,谁还管这些规矩。就是现在,走出咱们皇帝管得住的这些个州郡,外头且还着呢。”

 这时屋里一阵安静,想是两人都无话了。俞采玲一边耐心等着,心想原来这会儿外面还在打仗,也不知形势如何,一边心中催着,接着八卦呀,别停呀。

 “如此,夫人就要取了四娘子的小命,是跟萧夫人置气么?”那老媪道。

 葛氏冷笑道:“我原是想留下那妇的,谁知她那般心狠,宁肯留下孩儿也要跟着婿伯走!婿伯自是帮她,她手段了得,请了厉害的巫士来说谶纬,楞是把儿子们都带去了,只留下这么个女儿。没错,我是想教坏了四娘子,叫她脸上无光,可我没想要她命!”

 听到这里,俞采玲心中也是冷笑。看来她就是没有父母的缘分,上辈子是父母离异,这辈子父母没离异,也还是把她给扔了。

 俞母年轻时是队的女文青,当初想娶她的当地青年不少,不乏拳头更硬势头更旺的,但俞母独看中了俞父,她很清楚过生活里子比面子重要,那些人整领一帮兄弟吆五喝六,可家里没几斤存粮有个线用。俞父不同了,精明滑头,老母又和善。

 俞母不足只在小镇上当个会计,恢复高考后立刻开始复习,硬撑数年考上大学,还在大城市里分配到了一个前程光明的职位,更‘偶遇’了早年门当户对并‘刚巧’离婚的青梅竹马——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唯一的失算,大约就是生下了她。

 这边厢俞采玲思绪有些远了,那边厢葛氏越想越冤,恨声道:“…除了怠慢教养,我也做不得甚么呀。傅母难道不知,我们一听有动静,隔壁那万媪就使奴婢来看,我是能责打四娘子,还是能罚她不吃饭呐。”

 那老媪似是叹了口气:“夫人听我一句,如今的程家早不是当初的程家了,咱们葛家却还是当初那个葛家呀,时候不同啦,您别拧着来了。这回我本是趁正旦前来看看你,过几我要随儿孙们去青州了,陛下打下那儿后,这几年总算肃清了寇,可以种的荒田可多了,正贴告示召人去呢,赋税又轻,只消耕种几年那地就是自家的了…”

 葛氏一惊,道:“这么早?这才过了冬至呀,为何不过了正旦再走?”虽然早知道傅母一家在打点往青州置办产业的事,但她事到临头却依旧不舍。

 老媪笑道:“你保兄这几年做小本营生攒了几个钱,兴头得很,早寻了个巫士卜卦,说甚么迁徙至远地置业,要将祖先一道请了去,才好保佑全家,是以咱们打算到青州去过正旦,到时全家人好好祭祀一番,保佑将来家人兴旺繁衍。”

 葛氏默默一刻,轻泣道:“傅母,你这两年虽已多住在外头,可我想见你时总能见到,如今要是去了青州,我可怎么办?我不是说要给你儿子寻个前程么。”

 老媪笑道:“去青州好的,老身几个侄儿也要阖家去的,一大家子去的人多势众也不怕受欺负。何况…”她顿了顿,道,“夫人想想,这些年咱们葛家的子弟可有谋到过前程,连太学都没能进去呢。何况老身。”

 葛氏恨声道:“都是那萧氏人,婿伯还不是看她的眼色行事。”

 老媪笑笑,不再说话了。

 俞采玲虽烧得头昏脑涨,可脑袋没坏掉,不用那老媪说她心里也能替她补足——这脑残叔母,只知把脑筋动在歪地方,你整天和人家萧夫人别苗头,还想人家老公给你娘家帮忙?!

 俞采玲自觉十岁的自己就比她脑子灵光了。打了人家左脸,还想要别人你手指不成,那萧夫人又不是抖M。你实在应该喝两瓶洁厕灵冷静一下,现在你身边唯一脑子清醒的都要跑路了,大约是对你的智商绝望了。

 “夫人如今预备如何?看四娘子的病,大约这几是养不好的。”老媪道。

 葛氏央道:“傅母与我想个说辞罢。四娘子是不好,可惜都是些蒜皮的小错。与别家女公子斗嘴骂架,还在游园会上打人…若是四娘子犯个大错便好了。是我大意了,以前年纪小也闯不出什么大祸来,如今大了却没布置好,以为有几个月慢慢来呢。那猾的萧氏说要几个月才回,却这几就要来了!”

 那老媪又叹气,道:“老身想想。嗯,有了。那就往小了说。前二娘子不是又回来哭她君姑不好么,你就道小女公子们如今都一个个大了,眼看就能相看夫婿了,总要端庄贤淑些才好,谁知四娘子还是这般不懂事,于是您就狠下心来要好好罚罚她,谁知下仆疏忽管教,对了,李追手底下那个贪婪的老妪,要紧的话就拿她顶出去…”

 葛氏喜道:“傅母说的好,就这样办。要是那萧氏跟我啰嗦,我就把这些年来四娘子在外做的荒唐事都讲一讲,看她觉得不觉得孩儿该教导。”喜完又气恼,“有甚好怕,她还能吃了我不成!”

 话音未落,只听外头一阵呼喊,一个年轻侍婢的声音尖叫的进来:“女君,不好了,家主他们回来了!车驾已在大门口了!足有十几辆大车呢,老夫人叫咱们快去。”随即外头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外加上一连串此起彼伏的呼唤声。

 葛氏闻言,惊道:“怎么这么快?”顿了顿,“不对呀,隔壁万将军家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我一直使人看着的!兄长不是一直随着万将军么。”又提高声音呼喊道,“来人,快去寻夫主来!”

 那老媪一把搀起葛氏,急道:“女君糊涂了,郎婿这会儿如何在家,别管这些了,先出去人,不可失了礼数…不不,还是先去你君姑那儿,跟她一块儿去!”

 葛氏重重跺脚,怒道:“看看阿父给我寻的好亲事,郎婿成读那些什么经学的,季叔小他许多岁,如今都有好几百石的官秩了,只他读几年也不见读出个名目来!君姑则装傻充愣,只顾自己舒服…”

 说话声渐渐离去,俞采玲艰难得撑胳膊换了个睡姿,摸摸自己滚烫的脑门,身上酸软濡热,一阵阵发虚汗,她一时也没什么想头,唯有睡死过去方是良策,否则简直对不起这些日子吃的敌敌畏!

 这姓葛的死老娘们,没本事跟冤家对头正面杠,却来寻小孩子的晦气,活该老公窝囊没出息。看她尖嘴猴腮身无三两,脸色绿得好像花椰菜,肯定晚上不调白天肝火旺盛,有气没地撒,就不会自己找个姘头顺顺气吗;包上三个小白脸,一个喂葡萄,一个捏脚趾,还有一个跳哇哈哈彭擦擦,日子不知有多开心。寻妯娌和侄女的麻烦能让你内分泌顺畅容光焕发吗?!真是个十八代祖宗不积德的十三点!  M.iGExS.com
上章 星汉灿烂,幸甚至哉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