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淡墨冰心文集 下章
十堰之行
  清晨刚上班不久,办公室就通知我去十堰参加一个培训班。晕啊,那地方坐火车也要七、八个小时,这么热的天。好在,后来单位派了带空调的专车。临行前,同事跟我说:十堰可是个好地方,可以游武当山,还可以去神农架。我一脸叫苦状:哪有那么好的事啊,前几次培训班,都没有安排景点玩的,甚至晚上都还要上课。由于行程太长,中途迷糊糊的打了个盹,后来被一阵说话声吵醒。原来车停在了收费站,司机自言自语的在发感叹:非典期间咱是最可爱的人,非典过后不认得车也不认得人了。这句话经他的口中说出来很幽默,我不笑了起来,倦意全无。后来收费站的小伙查看了相关文件,说了声“对不起”,然后放行,车就拐弯上了襄——十(襄樊到十堰)高速公路。

 (一)最初印象

 也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的山便多了起来,绵绵不断。车就一直在山中穿行,仿佛在画卷中行走一般。这时,正好接近黄昏时分,落山的太阳躲在山的背面,只留下余晖晕染着天空中的云海,一层一层色彩相互融合,变幻着漫散开去。语句在这个时候显得是如此的贫乏,想起了学生时代画过的水彩画,好象只有画笔才能细细描绘出这般美妙的景致。云彩一向是水彩画中最常入画的主题,可惜时间不能静止下来,让我重拾心爱的画笔,安静地斜披着这落在画板上勾勒出这眼前的美景,然后用水彩特有的层次晕染把它定格下来。

 四周是如此之静,如此之幽,长长的高速公路上居然很少看到车辆。这条高速公路是新建的,栏杆都涂着天蓝色的漆,宛如一条彩虹绕在山上。当初因建路开山而出来的山的截面,全被卵石和细细打磨过的碎石装饰起来,或布置成一扇扇小窗的样子,种上草和小花,或绘着抽象画、动物图形或图腾之类的,几分‮趣情‬,几分别致。从车窗向下望去,三三两两的人家在山脚或山中依山而居,记起了原来对过的一则上联:七八人家依山住,今天算是真正切切地看到了。也常常可以看到一户人家独居的现象,很自然让人想起了江湖小说中归隐山林的生活。

 近处的山,青青,如墨;远处的山,若笼着轻烟。视线就这样跟着一座又一座的山转动,车内一片清凉,车外也是一片清凉,丝毫感觉不到现在已是火的盛夏。偶尔车还会穿过一座山内,灯光漫。转过一座山,落从某座山峰的背后跳出来,刺眼的光芒照进车内,在车窗上折成一抹转的弧线,尽显了晚霞中的万般景象。加上车内飘着的旋律,人仿佛从浊世中进入仙境。这大慨是在城市中呆久了的缘故,难得体会这般美妙的境界。后来,车一直进入十堰市区,依然还是在一片四面环山之中。整洁、幽雅、安静的山城,没有办法让人不喜欢。

 (二)参观二汽

 没有想到的是,培训班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结束了。主办单位跟我们说:非典期间大家都忙坏了,这次特意把培训班设在这里,就是为了让大家轻松轻松,下午去参观二汽,明天上武当山,下面一阵欢呼。

 坐上旅行社的旅行车,导游小姐开始讲解十堰市名称的由来及二汽相关的情况。据说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十堰街上行驶的汽车基本上都是二汽生产的。不时可以看到,街上成队的只装了车头,没有装车厢的车穿过,那是开到配件厂去装配余下的配件的。导游说,二汽的生产车间分好几处,有不少是建在山中的。这次我们要去参观的是重型车的装车线,一辆车最快的装车时间是3分半钟,真有些不可思议。为了参观的方便,车间内专门建了一条半空中的参观长廊,这样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两侧工人水作业的情况。所有的工人都在有条不紊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忙碌,车间内一片噪声。因为空间过大,无法装降温设备,有些热,想想这些工人成年累月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也真是辛苦。

 最初看了几处,还没有看出车的轮廓来,再往前走,就越来越明显了,车底座、车头、四轮,直到最后工人坐上骑驶位,把车开动起来,竟惹得我们一阵兴奋,原来这么大的庞然大物,在这里装配起来竟是这样的轻巧。

 在出厂处,我们参观了记载着二汽历史的橱窗,里面张贴着国家、省领导人多次来厂视察的相片、优秀的二汽工人在全国获得的各种荣誉、奖彰,以及二汽工人历年来创造出来的辉煌的成果。

 (三)武当山

 听说到武当山要走山路后,穿高跟鞋的女士们每人去买了一双平跟鞋,一幅兴致的样子。在车上,导游问:你们最早是从哪里了解到武当山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老师马上答到:从金庸的小说里,我最喜欢张三丰了,车内一阵大笑。

 后来上了武当山才知道,武当山的道教信奉的其实是“玄天真武大帝”相传明永乐皇帝朱棣通过“靖难之役”,虽然从侄儿手中夺取了帝位,但总感有“以臣杀君”、“同族相戳”的舆论威胁。于是想方设示制造出很多“真武护佑”的神话故事,以示其皇权是神受的,是天意。为了报答神之恩典,他决定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为玄武大帝修建宫观。因此,武当山的每处景点,几乎都与玄武大帝有关。

 汽车进入了第一道山门——玄武门。玄武门为武当山第一道神门,被称为仙界第一关。在武当山有“进了玄武门,性命交给神”的说法,意思是说,凡人进了这神门仙界后,是生是死,是福是祸,就由不得自己了。过了玄武门,我们都以为马上可以一睹武当山的风采了,殊不知车在山路上行了一个多小时。山路盘踞而行,勉强能容两辆车擦身而过。一眼望去,山谷深邃,山坡陡险,悬崖、深涧、幽、清泉星罗棋布,难怪有人说武当山山势奇特,既有泰山之雄,又有华山之险呢。

 驰名中外的金殿,坐落在天柱峰顶端,是我国最大的铜鎏金大殿,要坐索道上去。刚开始还好,随着索道缓缓上升,下面万丈深谷,看得人开始眩晕。在下索道时,斗胆回望一眼后面的深涧,好险啊!攀沿着陡峭的石阶而上,沿途都是可供能拜的宫殿、道观。走了一路,才发现,其实在武当山虽然偶尔也供奉张真人的神像,但并不见金庸笔下可供来习武的宽敞场所,整座武当山,都被包围在浓浓的道教氛围中。

 在到达金殿后,累得已得是气吁吁了。从山顶望去,四面的小山峰尽收眼底。站在这名山之巅,如若诗兴大发,作出的诗想必也是豪迈畅快的了。

 金殿内栋梁和藻井都有精细的花纹图案。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听说这金殿整个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想想这奇险的山峰,运上来也真不容易呢。为了沾上一些武当山的灵气,金殿上四周的柱子都被游客摸得很光滑了。我们也学着别人的样子,绕着摸了一圈,一柱子也没有拉下。后来,听见有人在说“金砖,金砖”,大家峰拥而上,争着看金砖在何处。原来仅仅只是金殿某个角上稍稍突出来的一小块而已,不有些失望:这么小的金砖啊。在导游的提醒下,又去了转运殿,据说在里面转一圈出来,就会转好运,出来后,如果有人问你:转运了没有?你一定要说转了。

 在下山的时候,我们一行人都选择了步行下山。没有想到,这段步行竟成了游武当山最难忘的记忆。

 一起参加培训的同行年龄差距都不大,加上近两年我们这个专业组织了多次培训班,彼此之间都很熟悉,前前后后跳跃行走在林荫路上,斑驳的树影沿途投下来,一切在眼里都是一种全新的感觉。环望四周的山上,各种不知名的树木簇拥在一起,看不到一条可以容双足穿行的小道。有时也能看到一片水域,静静地在不可及的地方,也许又陪伴着一段玄武帝的传说。清凉的山风吹过,丝毫不觉得热。几个调皮的男孩子,放开嗓子学狼叫,惹来笑声不断。偶尔行至一眼清泉处,听泉水叮咚,把足伸进去,好凉啊!年轻人在一起,总是难得安静下来的,不知谁大声的唱了一句:妹伢要过河,哪个来背我嘛?马上有人应答:我来背你嘛!又是一阵哄笑。

 耳际边,蝉鸣声不绝于耳。在以往,这声音听起来只会让人觉得烦躁,但现在在这清幽的山谷之中,就好比夏日的一曲响乐。当然,比蝉声更悦耳的,还是鸟的叫声了。清脆的鸟声平添了几分山野气息,却难得看到鸟的影子。据说在武当山,乌鸦是一种吉祥鸟,谁能见它,就会走好运,于是,我们一路上都在寻找乌鸦的影子。但是这种兴趣很快就被‮腿双‬的疲惫所代替。一段一段的石阶,上上下下,似乎没有尽头。后来无意中听路人说: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顿时报怨声迭起,后悔没有乘索道下山。可是这山路没有可以改乘车的岔路,只能硬着头皮走了。低着头,数着脚下的阶梯,再也没有了看景的兴致,走得慢的开始掉队,走得快的,除了气,也没人说话了。长长的山路,走了近两个小时,在到达集合点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后来,还去了南岩宫,看了龙头香、太子卧龙,也去了紫霄宫。导游介绍说:金顶上多为道人,紫霄宫多为道姑,但我们看到的道人道姑并不多。最后一处景点是太子坡,相传是净乐国王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玄武大帝十五岁入武当山修炼时最初居住的地方。但我们实在走不动了,只好打道回府。

 后记:回家后,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腿双‬酸痛得无法上下楼梯,好在刚好是休息。上班后的第一天,同行们之间打电话问候的第一句话都是:你的腿怎么样?呵呵,难忘的十堰之行啊!  m.IGeXs.Com
上章 淡墨冰心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