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流舂水文集 下章
爱心永恒
  我做过十几年教师,做过十几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最使我感动的,莫过于学生把我敬如父母般的表情和举动。

 教师在社会上被称作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有的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觉得这样的称呼都不为过,在这里我深有感触地说:教师的品质,决定了国家未来年轻人的品德;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祖国未来国民的素质。

 教师的工作,在古时候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在现代就不仅仅如此,因为我们的教师还有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重任。双重的职责,双重的任务,需要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无私的爱心。

 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单单是在学校中学到的某一学科的知识,教师还要学习人文的、社会的各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渊博,只有这样才能“储备一桶水,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的爱心,不是自己说出来的,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对学生潜移默化得来的。是自己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表出来的。

 我们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启蒙者,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我们的教师应该是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思想敏锐、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谦虚好学;待人和气、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的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教师做为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之中。我们所讲授的知识中,一般都包括科学因素和思想因素两个方面,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构成完美的统一。这里所说的思想因素,应当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还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正确的知识,还要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仅表现在做过几次家访,召开了几次家长座谈会,甚或是和学生进行了几次谈话。这要求我们教师首先与学生建立一种互信,由这种互信,再发展为一种深厚的互爱。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与学生产生这种互爱的感情呢?首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家庭情况,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谈话中从家庭琐事谈起,从学生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谈起,这样学生容易放松戒备心理,对老师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反过来学生就会对老师由敬畏到敬爱,最后形成一种情同父子的关系。

 现阶段,我们有好多老师认为(其实笔者也这样认为):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实在没法管理,有好多的学生不服管教。在这里我们不妨探讨一下,请老师们放下管理者的架子,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那样循循善地一点一滴的和学生积累爱心,我相信学生对老师的回报也是很热烈、很优厚的。

 这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的教师会说:按你的提法,怎么能体现对学生严格要求啊?我说,这不矛盾,我们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严格要求,这种严也是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知识的要求一定要严格,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施以最大限度地关心。在一个班级里,形成一个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以老师和同学之间永恒的爱心形成一个既和谐又互爱的良好氛围。  m.IGeXs.Com
上章 东流舂水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