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阳 下章
第一章 新婚大喜
公元340年冬,黄河北岸,西县东郊。

 黄庸讲堂内一瘸腿老先生正在释讲礼学,堂下有十余处座位,却只有一位少年在端坐听讲,其他座位皆是虚席。

 下午申时大雪飘落,天色渐暗,老先生一课授完,放下书卷冲少年摆了摆手,示意散学。

 堂下是一名十六七岁的清秀少年,收拾了文房用具之后走上前去冲老先生躬身开口,“学生听闻北方战事吃紧,西已成累卵之地,不可久留,先生有何打算?”

 “老夫行将朽木,不愿背井离乡。”老先生平静摇头。

 “先生,胡人凶残成,暴食人,您留在此处凶多吉少。”少年低声说道。

 “胡人要杀遂了他便是。胡人要食,也遂了他,只要他们不嫌老夫骨瘦酸。”老先生微笑开口。

 “学生成亲之后便要举家南迁,圣人云,‘君子不立危墙’,恭请先生同往,这亦是家父的意思。”少年深揖于地。

 “令尊厚义老夫感铭肺腑,你代老朽谢过令尊,不过老夫不愿离开故土,天色已晚,你早些去了吧。”老先生抬手送客。

 少年闻言无奈叹气,自怀中拿出一拳头大小的小包双手送至先生面前,“先生,授道十年,恩厚德重,这些银两请您收下,以备不时。”

 “传道解惑乃为师本分,月月供养你们也不曾匮缺,这银两老夫万不可受。”老先生连连摆手。

 “先生万自珍重。”少年将布包于老先生怀里,转身快步疾出。

 “莫问,这可使不得。”老先生愕然说道。

 少年闻声并不回头,银两必须留下,不然老先生日后无以糊口。

 “你读圣贤诸子,深俱君子仁风,然君子之道用以世恐受其害,后行事需明辨善恶,分而处之。”老先生腿瘸,追赶不便,只能高声叮嘱。

 少年闻言回身再拜,随即转身出门。屋外大雪纷飞,一麻衣仆人正在雪中等候,见少年出门,立刻将带来的袍子为少年披上并接过了少年手中的文房砚纸。

 少年名叫莫问,现年十七,父亲经营着县城最大的药铺,他是家中独子。旁边的麻衣仆人小他一岁,是家里世仆的孩子,本姓吴,因吴与无谐音,为商贾之家所不喜,故莫家众人皆称其小五。

 归家途中莫问在县城三岔口的食铺停下来买了一个包子,到得无人处递给了小五。

 “谢谢少爷。”小五道谢接过。

 莫问微微点头继续前行,由于连年的灾荒和战,粮食极为匮乏,一三餐是家道殷实的老爷公子才能享受到的,至于贩夫走卒只能是两餐,还是稀粥。

 “明天你就要成亲了,也不知道林家二小姐长的好不好看?”小五跟在莫问身后。

 “女子德为重,样貌不重要。”莫问说道,他的这门亲事是由父母定下的,女方是绸缎庄林祥的二女儿林若尘,林家也是商贾之家,女儿娇贵的紧,谨遵礼仪,足不出户,外人自然无从知道其相貌。

 “这话说的,林家二小姐要是长的跟包子似的,你还要不?”小五举着尚未下口的包子。

 “放肆。”莫问笑着起脚,小五笑着闪开。

 县城并不大,讲堂距离莫家药铺不足五里,片刻过后二人回返药铺,药铺里的众人正忙碌着将药柜里的药材捆扎装车,小五将文房书籍还莫问,跑过去帮忙,莫问独自一人穿过外堂进入内院。

 内院里的女眷正在张灯结彩,布置新房,虽然做的是喜庆的事情,众人的神情却带着焦虑和不安,原因很简单,北面的赵国就要打过来了,莫家要赶在南迁之前为莫问和林若尘完婚。

 赵国是胡人建立的国家,现任皇帝石虎为羯族人,凶残好杀,喜食人心,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汉人建立的晋国眼下退居黄河以南,西县是晋国在北岸仅存的几个州县之一,眼下赵国南征,边境战事吃紧,为策安全乡民都做好了逃难的准备,只待黄河封冻就要踏冰南下。

 见过父母之后,父亲留住了莫问,与之携带祭品前往莫家宗祠,男子娶亲之前要祭天告祖,这是规矩。

 莫氏宗祠位于药铺正北不远,父子二人进入祠堂先行祭拜了祖先,礼毕之后父亲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自食盒底部拿出了八块金饼埋藏于祠堂西北的地下,莫问出手帮忙却并没有多问,他明白父亲此举是为了给家人留下后路,南下避难只是无奈之举,战事结束之后还是要回返故土的。

 回返途中天色越发阴暗,傍晚起风,气温再降,虽然天寒地冻,麻衣瑟瑟的乡民却极为欢喜,因为天越冷河面结冰越厚,众人越能及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即便事出仓促,规矩还是要守的,晚饭过后本家一嫂子将七岁的孩子抱了过来为莫问安,男子成亲前夜需要有一父母健在的男童陪睡,寓意多子。

 次清晨,莫问换上新衣,辞过双亲,骑马携轿前往亲。

 “小五,你怎么满头是汗?”莫问抱着铜雁坐在马上。

 “老爷让我去河边看看情况。”牵马的小五转头回答。

 “河面冻实了没有?”莫问问道。

 “没有,走人凑合,走车不行,明天可能差不多了。少爷,看样子你昨晚没睡好呀。”小五见莫问无打采,关切的问道。

 “别提了,安的孩子下半夜了。”莫问皱眉摇头。

 “童子又名黄金水,不但祛降火还能扶正辟,大吉大利呀。”小五转头幸灾乐祸的偷笑。

 莫问横了小五一眼没有再接口,二人虽然名为主仆,实则是一起长大的朋友,彼此说话相对随意,不同的是莫问读诗书,重礼寡言。而小五常年在药铺做事,为人圆滑,话也较多。

 药铺距离绸缎庄不过数里,没过多久便到了林家,林家周围聚集了大量的乡人,见到亲的队伍立刻一哄而上堵住了道路。

 莫问懂得规矩,大户成亲的时候必须要撒喜钱,又名开道钱,故此不经冰人提醒便自马鞍上拿出一包囊递给了小五,小五掏出铜钱分撒左右,乡民左右抢拾,让开了道路。

 女婿亲的时候是上宾,岳父岳母必须亲,当看到岳父岳母时莫问开始紧张,在冰人的指导下翻身下马,走上前去将一直抱着的铜雁双手奉给岳父,岳父微笑接过递给夫人,然后前行带路。

 正屋摆放着大量的箱子,箱子的盖子全是敞开的,林家也是商贾大户,各类陪嫁丰厚,被褥,桌椅,甚至炊具都备下了,陪嫁正中的彩头是两只酒杯大小的的金童玉女,由黄金打造,金光耀眼,憨态可掬。除了这些器皿,林家还陪嫁了一个颇有美容的丫鬟,陪嫁的丫鬟又称陪,是与小姐极为亲近的人,过门之后负责继续照顾小姐,也在小姐不便之时侍奉姑爷。

 陪嫁有清单,岳父将清单递给莫问,莫问谨遵古制打开清单核对陪嫁,其实这只是走个过程,莫问的注意力此时在后院,林家的丫鬟此时全在后院忙碌,后院正屋里就是他未过门的子,林家二小姐林若尘。

 冰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撮合了数不清的姻缘,对于婚姻嫁娶之事之再,典礼、同喜、请门、哭别、叩谢等仪式过后新娘上轿,娶亲队伍回返。

 一直到现在莫问仍然不知道自己子的样子,只知道新人姿态婀娜,声音嘤咛,此等轻云柔柳之姿想必不会是丑陋骇俗之容。

 “少爷。”小五将撒剩的喜钱递给莫问。

 “赏你了。”莫问此时心情极好。

 “我们下人不能使钱。”小五将钱袋挂上了马鞍。

 “男子逢双不娶,你今年十六不能成婚,明年我也给你成个家,把少夫人的丫鬟许配给你。”莫问赞许的冲小五点了点头,他之所以跟小五感情深厚并不单纯因为小五跟他一起长大,主要是他欣赏小五与生俱来的忠诚,忠诚是美德,是父子骨血延承的,吴家骨子里有这种优秀的品格。

 “谢少爷。”小五激动之下微微颤抖,他们家与莫家祖上就签有卖身契约,主仆名分是世代定下了的,主人若不为仆人成家,仆人终生不得婚配。

 回返莫家的时候是上午巳时,按照礼仪,昏礼应该在黄昏时分举行,但此时战事紧急,已经有乡民踏冰南下,城中弥漫着惶惶惊慌,为策万全,一切从权,祠堂拜过列祖双亲,正堂谢过冰人媒妁之后便送入房,此时不过下午未时。

 初入房并非夫二人,冰人也在,负责教导最后的礼数,以一当年青瓠一分为二,青瓠极苦,倒酒之后味道更苦,互换青瓠之后夫对饮,名为合卺,寓意同甘共苦。各取头发一缕,剪绕相送,名为结发,寓意至死不渝。至此,成亲之礼才算完成,冰人出门,房中只剩下夫二人。

 此时莫问再度开始紧张,因为接下来就要掀开子的盖头了,不知为何,他脑海中始终萦绕着小五昨拿在手里的那个包子…  m.IGeXs.Com
上章 紫阳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