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大清帝国 下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的诛凶行动(三)
西奈半岛位于苏伊士运河东岸,夹在埃及本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连接亚洲和非洲大陆,北临地中海,南濒红海,总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半岛上高峰林立、丘陵起伏、沙丘广布,是一块干燥炎热、植被稀少的陆地。

 空降兵建立的空降场位于西奈半岛南部濒海地区,说是空降场,其实只是一块平整过了的开阔地而已,长度只够起降中型的“天鹰-乙”战机,开阔地四周是一片低矮岩石山地域,易守难攻。

 为了坚守住这个意义重大的空降场,先遣部队充分利用地势之利,使用成型装甲钢板掩体沿空降场周边山地修建了大量的机火力点和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发点以及长长的战壕,在进驻空降场的8架陆航“天鹰-乙”战机的空中火力支援下打退了联军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进攻。

 战斗烈时,整个空降场防御阵地上都是07式通用机和82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等这些远程武器的啸叫声,间或还能听到07式狙击步响亮的单发击声,单兵手中的12式自动步、02式冲锋和自动手根本就没有开火的机会。

 弹药消耗和炮磨损如此之大,以至于几乎所有的单兵都成了机手和炮手的弹药供应者、炮修理者。“大鹏”军用运输机不停的飞临空降场上空,将大量弹药和新的炮以及援兵空投下来,每当有降落伞落地,等待的官兵们就一拥而上,扛起弹药箱或是武器便跑,直接送上阵地投入战斗,根本没人去理会刚刚落地的援兵们。

 “长官,我们的战斗位置在哪里?”援兵们揪住一名军官焦急地发问。

 军官这样回答他们:“周围都是战场。小伙子们,去干吧!”

 阵地上炮声响成一片,听不到一丝间隔。敌我双方对炮火网织在一起,曳光弹划出的弧光、炮弹爆炸的闪光、炸起的土壤和石块以及浓重的硝烟笼罩了整个阵地。

 联军在重炮火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尽管陆航的8架“天鹰-乙”战机一架接着一架的起飞、攻击、返航、降落、再起飞、再攻击,摧毁了一门门的联军重炮,但联军也是迅速地补充,一直保持着对空降兵阵地的炮火压制。

 空降兵官兵冒着联军凶猛的炮火奋不顾身地抗击联军装甲兵、步兵如水一般的进攻,伤亡官兵在不断增加,阵地各处都是呼叫医护兵的嘶吼。

 82无后坐力炮炮手从“天兵”战车上卸下火炮,改用肩扛击方式以更方便灵活的打击敌军的坦克、装甲车或是集群的步兵,炮身由于连续发了过多的炮弹而变得滚烫,但炮手们宁可被烫得皮开绽也不放过打击敌人的时机。

 82迫击炮炮手也是同样不停的装弹击,炮筒都打红了,但炮手们舍不得喝掉那些珍贵的瓶装水,忍着干渴,将水都浇到炮筒上,用以降温甚至是直接对着炮筒撒

 机手都是连发速,打红了一管再换一管,常常是还未等之前换下的管彻底冷却,刚换上的这就又打红了。

 战壕中、掩体里尽是堆放在空弹壳堆上的阵亡官兵的遗体,但空弹壳还是不断的落下来,渐渐掩埋住了这些阵亡官兵们的遗体,还没有凝固的鲜血在弹壳堆的隙中汩汩淌…

 这里没有躺倒的伤员,只要不死,只要能动,官兵们就都在战斗!

 3架“天鹰-乙”战机在战斗中被联军的地面高火力击伤,虽然坚持着飞回了空降场,但已无法继续出击了。其中一架受伤最重的战机几乎是像一块石头般地从空中栽下来,重重的砸向跑道,摔成一堆奇形怪状的物事!幸好“天鹰-乙”战机的装甲座舱足够坚固,2名机组成员都活了下来。这些失去武器的机组成员们纷纷冲上阵地,也要加入地面战斗。

 “这里不需要你们!去运弹药、运武器、运钢板掩体、运急救包…越多越好!”官兵们冲着这几名飞行员吼叫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是血污和灰尘混杂,如同他们彩伪装衣上斑驳的块,血红的双眼和洁白的牙齿很是显眼。

 几天后,随着国防军陆航部队大批“天鹰-乙”战机陆续进驻空降场,对联军的空中打击火力大大增强。“天鹰-乙”战机挂载的90毫米空对地火箭弹、高爆炸弹等摧毁了大量联军火炮,致使其装甲部队和步兵失去了强大火力支援,空降兵手中的82无后坐力炮立刻显示出了对联军坦克和装甲车的巨大杀伤力,无论是在能见度良好的白天还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这种火炮都能准确击中敌方的装甲目标,中弹的敌方坦克和装甲车遍布阵地四周,像点燃的火柴盒一样烧得呼啦啦作响!

 此时,联军步兵的集群冲锋在面对空降兵部队由大量机和迫击炮组成的火网时,已是无异于自杀,并且国防军战机居高临下的机更是令联军步兵无处藏身,被密集的12。7毫米大口径子弹击中的联军官兵往往会被打得稀烂,成为血模糊的一堆。

 而在国防军航空兵运输机部队近乎疯狂的后勤支援下,空降兵和陆航部队尽管消耗巨大,但武器装备、作战物资等一直都没有短缺过!空降兵官兵总数也从最初的650人增加到了6千多人,实力不降反升。

 逐渐的,阵地周围的炮声稀落了下来,最后就静悄悄了…

 空降兵部队不愧是国防军的精锐,他们在经过与优势敌军6天的血战后,尽管几乎全部伤亡,但他们成功的守住了阵地,等来了己方的第一批登陆部队——国防军海军陆战1师一部,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

 此战,联军的损失更为惨重,光是在机场周边方圆1千米的区域内就丢弃着近万具尸体,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以至于空降兵部队只能调来国防军登陆部队工兵团的推土机来帮忙清理战场。

 国防军的第一批登陆部队由海军陆战1师的6个装甲机械化营组成,他们接管了空降兵空降场的防务,并在这个空降场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登陆场,接后续大部队的登陆,空降兵部队随即撤回马萨瓦基地休整。

 后续登陆部队包括海军陆战1师的其他部队和陆军新1军的2个装甲机械化师,共计有官兵4万余人和上千台装甲战车、火炮和各型机械化车辆以及大批物资等,海运量空前巨大。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远程海上输送任务,海军使尽了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登陆舰和运输船,包括“山”级船坞登陆舰的改进型“山-甲”级船坞登陆舰4艘、“巨嘴鱼-丙”级登陆舰21艘和6艘海军后勤部的大型远洋综合运输舰,还征用了北宁远洋运输公司的十几艘大型远洋商船。

 这其中,海军后勤部装备的6艘大型远洋综合运输舰凭借其巨大的重型机械化装备和物资运载能力、超过20节的高航速、出色的装卸效率等而令人印象极为深刻,3艘这样的运输舰就能装载下1个国防军重型装甲师的全部作战装备,而且凭借本舰舰载装卸设备就可自行完成装卸作业。能够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些综合运输舰,国防军的陆战王牌——重型装甲部队就没有大规模参战的可能。

 首先在西奈半岛完成集结的海军陆战1师2个装甲机械化团在航空兵的空中支援下迅速向北突袭,一直推进到地中海海岸才停下,立即开始修建多座简易野战机场,进驻“天鹰-乙”战机。

 紧随其后的陆军新1军粉碎了联军数次疯狂的突围行动后,构筑起了一条南起西奈半岛海岸,北至地中海海岸的防线,将西奈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分割开,两面作战,一面封堵西奈半岛上的联军,一面阻击从阿拉伯半岛赶来增援的联军,至始至终都没能使两面的联军会师。

 尽管联军在苏伊士运河周边地区集结的总兵力已经超过30万人,但由于被林奇特遣队摧毁了指挥部,一下子损失了大批高级指挥人员,而优秀的指挥人员又无法在短时间内补充到位和发挥作用,导致联军一度失去统一指挥,各个军种、各级部队之间形成不了协调有序的作战行动,混乱一直在持续。虽经不懈努力有了一定起,但作战组织已大不如前,而且极大的挫伤了联军士气,战斗力可想而知。

 8月15,陆续进驻埃及地中海沿岸各个野战机场的国防军陆航的“天鹰-乙”战机开始对游弋在埃及地中海近岸海域的联军舰队实施空中打击。其后的几天,随着大量“天鹰-乙”战机的进驻,联军舰队在遭受连续不断的损失后被迫后撤,国防军随即封锁了埃及地中海沿岸。

 这样一来,陆地上的联军不但失去了己方舰队优势的海上舰炮支援火力,而且灾难地失去了海上退路!

 8月25,全部装甲机械化装备的8万多名国防军精锐官兵在数十万埃及民族武装部队的配合下,同时对集结在得港和苏伊士运河东、西两岸以及西奈半岛等地的联军发起总攻。

 国防军陆航部队集中了3百多架“天鹰-乙”战机和60多架“飞行堡垒”轰炸机投入对敌空中打击,无数的炸弹、火箭弹和12。7毫米机子弹从天而降,就像一把由硝烟、火焰、咆哮、气和飞舞的金属器件组成的巨大的扫帚,来来回回的在联军阵地上扫来扫去,几乎要把一切都涤一空!

 之后,国防军将数百辆40管122毫米火箭炮集中使用,向联军凶猛开火,数万发122毫米火箭弹红色的尾焰和凄厉的啸叫占据了整个天空,威力巨大的火箭弹铺天盖地的落在联军的防线里,就像给联军扣上了一个巨大的、由死亡烟火制成的碗。

 突然间,天空中的国防军战机消失了,火箭炮的击也停止了,周围静了下来,恐怖的寂静!不一会儿,联军防线周边的大地震动起来,震动由轻变重、由小变大,使得沙丘上的浮沙也簌簌而落…

 “是战车!”不知谁惊恐的叫了一声。

 这个令联军官兵骨悚然的词一经出口,立即引起了包围圈内幸存联军官兵们的巨大恐慌。

 是的,漫山遍野开来的就是国防军的装甲战车,而且多得一眼望不到边,视野中根本看不见一个国防军的徒步官兵!而联军此时却已是坦克、装甲车、火炮等损失殆尽,仅凭官兵们手中的轻武器去抵挡这些钢铁怪兽的冲击,这仗还怎么打?!

 30,包围圈内的联军被迫投降。

 9月2,埃及民族武装部队攻陷得港,“诛凶”行动胜利结束。

 这样,在“诛凶”行动结束后,联军就被彻底赶出了北非,苏伊士运河也成了国防军的囊中之物,而埃及这个国家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成为中国又一个坚定的盟友。

 至此,国防军就彻底封堵住了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北方和南方海上通道,并且在非洲站稳了脚跟,迫被称为“欧洲人的澡盆”的地中海向国防军敞开了怀抱,联军的欧洲本土也就岌岌可危了!

 而接下来将会做什么,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就是,国防军肯定要开始清除环印度洋周边的欧洲势力——英属印度大陆注定在劫难逃。  m.IGeXs.Com
上章 重生之大清帝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