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下章
第二百二十六章 江东意动(二)
周瑜早有思量,当下便是回道:"荆州之战,我等宜以蔡氏兵马为前驱,抵挡刘备!至于我江东兵马,则先暗取江夏,桂二郡,此两郡下,再取长沙,此三郡依伴江东,若有万一,我方随时可进军而援!"

 "至于荆州其余郡县,皆依靠中原,益州,州等事非之地,先任那刘备夺取,曹要南征,必先击刘备,到时待曹,刘双方开战,我军可从后偷袭,分割荆州之地!"

 "刘备腹背受敌,纵有诸葛亮所辅,亦无力回天,岂有不败之理?!待曹剿灭刘备,锋头已钝,加之连年大战,兵士疲惫,粮草耗竭,以及吕布在北方牵制,未有四,五年间,绝不敢轻易与我江东开战!"

 "依此,我主得之荆州半壁之地,势力大增,趁曹休养之时,征战州,全取南方,再大力招兵买马,练兵士,养蓄锐,便可北伐中原,进取天下!"

 周瑜语出惊人,一席话落下,殿中惊呼不止,张昭双目亦是迸惊异之光,暗道周公瑾之谋略,不可料也。

 "原来大都督早有深思虑,如依大都督之计,我主之帝王霸业可成矣!"

 张昭恭敬拱手一拜,再无忧虑,退回席中,孙权碧眼喜意无穷,朗然大笑道。

 "哈哈哈。江东周公瑾不愧为天下第一智者,得你辅佐,岂忧我孙氏不可一统天下耶?!"

 周瑜计策落定,孙权依计行事,先耐心等候,同时在豫章聚集五万兵,周泰,程普,韩当,吕蒙,凌统丁奉等诸将皆调配往豫章,整兵待战,再令步骘,陆绩负责粮草,辎重,军备等物资筹备,运输。

 约有半月后,一切皆如周瑜所料,刘备大败蔡瑁,蔡瑁在半月之内,兵马损失惨重,不得不避走长沙,而孙权一直等待之人,亦终于来到了江东吴郡。

 却说邓义依蔡瑁之命,持书进往江东,孙权从荆州回来的细作口中,得知邓义前来,依照周瑜之言,先做一番安排。

 邓义引仆从刚入江东地界,忽见一队军马,约有五百余骑,看其兵甲服侍,正是江东之兵,为首一员大将,白袍白甲,勒马前问道:"来者莫非荆州蔡公麾下大将邓将军否?"

 邓义甚是惊异,他来江东之行,尚未有通报孙权,为何会有一支江东兵马早就等候,邓义脸色一凝,拱手答道:"然也!不知将军名号?"

 那将听言,急急下马,朗声道:""我乃孙氏部将凌统也,我家大都督早知会有贵人前来,特令小将在此等候!"

 邓义听得心神一阵,暗叹那周公瑾未料先知,如若神人,不敢造次,忙下马答礼道:"我闻江东大都督周公瑾乃天下第一智者,今大都督早有料定邓某至此,先做安排,果真神人也!"

 凌统微微颔首,遂道:"邓将军舟船劳顿,大都督特命凌统聊奉酒食!"

 言罢,军士跪奉酒食,凌统敬进之,邓义大喜,遂与丁奉饮了数杯,上马同行。

 来到吴郡境界,已是天黑,前到馆驿,见驿门外百余人侍立,击鼓相接,一将于马前施礼道:"奉大都督将令,邓将军远来劳顿,令丁某洒扫驿庭,以待歇息!"

 说话之将,正是孙权麾下部将丁奉。邓义忙下马,回礼毕,与凌统,丁奉同入馆舍。

 叙礼毕,须臾,排上酒宴,二人殷勤劝酒,饮至四更,方才罢席。

 邓义睡前,暗思孙权这般礼待,是为明主也,眼下蔡瑁一连挫败于刘备之手,兵败将亡,大势已去,不如暗投孙权麾下罢了!

 邓义思定,便入睡就寝,次早膳毕,上马行不到三五里,只见一簇人马于路侧侍立,乃是孙权引着周瑜,亲自来接。

 孙权等人遥见邓义前来,早先下马等候,邓义亦慌忙下马相见,双目暗暗打量孙权,周瑜,见孙权方颐大口,碧眼紫髯,隐隐有龙颜之姿,且碧眼深邃如潭,霸气内敛。

 再看周瑜,俊美至极,纵是倾国倾城之美人,与其相比,亦黯然失,且其皓目光闪现,似有无穷智慧,那抹淡笑,给人一种莫名的惊异,仿佛世间一切皆在其料定当中。

 邓义见孙权,周瑜这般了得,相投之心更为确定,这时孙权灿然一笑,当先开口道:"邓将军远途跋涉前来江东,孙某若有招待不周,还望邓将军多多见谅!"

 孙权笑容可掬,声音洪亮,邓义在其面前,不觉有几分自愧之,当下欠身作礼,尽说敬重之意。

 孙权大喜,遂邀邓义入城,邓义上马,与孙权,周瑜并辔入城,至府堂上分宾主依次而坐,设宴款待。

 畅饮间,孙权只说闲话,并不提起荆州之事,邓义心中有事,暗里着急,先出言暗示道。

 "今明公据守江东,地广势大,威震南方,时下正值世,朝廷昏庸,天子受贼把持,社稷崩落,国将不国,大丈夫实当趁势而起,立以不世功业!"

 "素闻明公乃世间豪杰,英明睿智,荆楚之地,乃兵家之要,非能者无以据之,将军何不进取荆州,获北伐中原之基!"

 孙权闻言,面容淡定,神情古井不波,邓义见得心中疑惑不已,此时在旁侧的周瑜却是笑道:"我主乃文能安邦,威震江东,赏罚有道,军将皆心诚而服,更者体恤下属,爱护百姓!"

 "依瑜所见,后必成大业,眼下我江东刚与曹贼大战,正宜休养生息,何况此乃我江东之事,就不必劳烦邓将军心!"

 邓义一听,脸色一凝,即言而道:"周公此言差矣!天下大,百姓皆望世早结束,而太平盛世!若明公有心安定天下,何不早筹划,以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周瑜将邓义表情变化看在眼里,心中暗喜,微微一笑又道:"呵呵。看来邓将军对于我主,多有敬重之心,只可惜邓将军身居他人麾下,未能与我主效命,若我主能得之邓将军这般,心系天下百姓之义士,何愁大事不成耶?!"

 邓义疠一咬,当下出席跪地,从袖中拿出蔡瑁书信,具告蔡瑁将荆州相献之意。

 孙权,周瑜却无任何惊异之,孙权接信而观,看后递予周瑜,周瑜观毕,笑言而道:"蔡瑁献荆州与我江东,只怕其表里不一,时下其大难将至,寻江东庇护,若荆州势一平,想必蔡瑁便要过河拆桥!"

 邓义听之,心中一连翻起滔天巨,蔡瑁确有此心,不过看来却瞒不过周瑜。

 邓义心中暗想,眼下蔡瑁势穷,孙权,周瑜皆赏识于他,投于其麾下,必能受其重用,更何况,孙权,周瑜君臣相辅相成,大有可能夺得天下!

 邓义想毕,即告言道:"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沃野千里,民殷国富,眼界通达之士,皆仰慕明公之威!"

 "若明公愿起江东之众,进取荆州,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等大好时机,明公何须多加顾虑,当应速行之!明公乃明主也,恨不能早遇而仕!即时若那蔡瑁当真有歹心,邓某定将大义灭亲!!"

 周瑜皓目刹然一凝,冷声喝道:"食其禄而背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邓将军这般卖主求荣,若我主纳之,必留祸!"

 周瑜喝毕,正呼令左右,驱赶邓义出门,邓义忿然大喝,厉声吼道:"邓某非是卖主求荣!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蔡瑁弑杀先主,擅改先主遗命,禀残暴不仁,不能任贤用能!"

 "加之刘备势起迅捷,又在荆州深得人心,当下蔡瑁麾下人心离散,迟早必亡,明公若能取得荆州,北上中原,必能名垂青史,建汉高祖那般伟业!"

 "明公果有取荆州之意,邓某愿效犬马之劳,即在军中以为内应,蔡瑁若生异心,我必取其首级,献于明公,未知明公意下若何?"

 邓义又做承诺,周瑜听毕寒冽神色即去,与孙权暗投眼色,孙权遂朗然大笑道:"哈哈哈好!好!好!!"

 即时孙权收纳邓义,让其先于蔡瑁麾下,监视其一举一动,同时,周瑜又对邓义付如此如此,邓义一心要投孙权麾下,当下心中谨记。

 次,孙权写落回书一封,予邓义,邓义持书告辞,急望长沙郡赶回。

 与此同时,在襄城内,刘琦为安抚刘备,将大多重要职位,都许予刘备麾下之人,时又感念刘备恩德,遂遵从刘表遗命,令刘备与他同理政事。

 刘琦对刘备可谓是言听计从,极其依赖,加之蒯氏兄弟等元老皆有心仕于刘备,遂有意维持这诡异的局势。

 刘琦亦无觉得其中不妥,待刘备如同父辈,尊爱有加,刘备亦待刘琦如同膝下之子,叔侄二人相处融洽,毫无嫌隙。

 襄,江夏局势渐定,一,诸葛亮忽然对刘备说道:"蔡瑁败退长沙,将其心腹兵士皆聚集一处,要稳荆州,蔡氏绝不能容,不可不急除之!"

 刘备闻言微微颔首,即与诸葛亮道:"军师所言甚是,时下着实已到出兵之时,不知军事有何良策可速定荆州?"

 "主公当下宜调配南郡,襄兵马,齐攻取长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剿灭蔡氏!同时再令一大将留守江夏,多加提备,严守城池!"  m.IGexS.Com
上章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