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下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 荆州之变(三)
少时,刘琮告辞而出,心中谨记蔡瑁吩咐,回见一众荆州官僚,告之其父并未大碍,病情稍稍转稳,叫众人不必过虑。

 众人闻言,脸上疑惑之稍解,随后又问之数前,荆州牧府震天喊杀声以及府中数次火起之事,刘琮则以蔡瑁吩咐之言,一一答之。

 众人心有疑虑,再是追问,但刘琮面目冷寒,不再多言半句,众人无奈只好纷纷退去。

 同时间,在江夏西陵城校场,诸葛亮与刘备正聚于大帐内,诸葛亮闭目养神,轻拂手中鹅扇,而刘备却是坐立不安,言又止。

 这半月内,怪事连连,先是他大败而归将刘表气得吐血,惹得荆州群情奋,然后便是曹忽然下令大封其为征南将军,随后不久荆州便多有谣言,造谣他要趁刘表病危,图谋荆州。

 刘备心里忐忑,数次要前往荆州觐见刘表,表明其心,但都被诸葛亮阻止。

 诸葛亮告诉他,时下荆州因刘表病情,表面虽风平静,但暗里实则动不安。

 刘表终卧病在,无法坐镇大局,若是刘备此时赶往荆州,非但不能辟谣,反而会遭到小人所害。

 刘备听言亦觉有理,便按住了这个念头,但若不辟谣,刘备恐遭人怀疑,有损名声,遂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当时淡然一笑,只说暂观局势。

 可眼下刘备实在忍不住了,当即开口道:"军师,这已有近十,我等当真在此坐等便可?"

 猝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诸葛亮微微睁开双眼,向刘备笑道:"呵呵。主公稍安勿躁,我等不久便可动矣!"

 刘备听言一惊,还未问话,便有兵士走入报道。

 "报!大公子刘琦于营外求见!"

 "刘琦?他不是去襄了吗?何时回来的?!"

 刘备又起惊,望向诸葛亮,诸葛亮依旧神色淡然,好似早有料到一般。

 刘备见状,想诸葛亮必早有思量,渐渐地安下心来,速令兵士带刘琦来见。

 少顷,刘琦急行而入,满脸尽是悲怆,焦虑之,刚进大堂,双膝一跪,泣声呼道:"叔父救我!!"

 刘备惊闻而起,连忙问道:"先前孔明不是已教计于你,难不成蔡氏尚还不罢休,要置你于死地不成!?"

 "非也!叔父有所不知,我父,他!他!"

 刘备双目刹地大瞪,仿佛已察觉到什么,厉声喝道:"景升兄到底若何!!"

 "我父病重,立我为主,命叔父辅佐于我,不料此事被贼蔡瑁和那歹毒妇人蔡氏得知,这两兄妹丧心病狂,不知还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举!"

 "还请叔父赶快起兵,赶往荆州,以稳荆州大局,否则我父未能等叔父大军赶至,便已丧命,那时,蔡氏必会拢权,擅改父亲遗命,立我弟刘琮为主,统领荆州!"

 刘琦疾言厉而道,刘备仿佛遭受到莫大的打击,踉跄数步,惨呼道。

 "兄长已命在旦夕!那蔡氏却仍野心膨,要趁火打劫!我兄何等苦哉!!"

 诸葛亮凝了凝神,在侧拱手作揖道:"人有生死,此乃定数,还请主公节哀!"

 诸葛亮一出言,刘琦如发现救命稻草般,连忙向诸葛亮跪伏拜道:"先生多谋,还请先生出手相助!"

 诸葛亮眉头一皱,甚是为难说道:"大公子,非是我等不肯,而是近,荆州多有谣言,言我主公趁刘荆州病危,强夺荆州!"

 "若是我家主公此时出兵,必遭人话柄,受天下人指责!更何况,此乃你等家事,我家主公毕竟是外人,岂能随意手!"

 "先生此言差矣!叔父乃我汉室血脉,与我父兄弟相称,岂是外人!小侄一直将叔父视为父辈而待,叔父亦视小侄为膝下骨!当下,我父一生基业将毁于一旦,叔父岂能袖手旁观!"

 刘琦见诸葛亮不愿,立马又向刘备跪拜道,刘琦此时已走投无路,堂堂一个荆州世子竟被得如此,可谓悲凉。

 刘备甚是不忍,急向诸葛亮说道:"孔明,贤侄所言是理,昔日我被曹贼大败,颠沛流离,天下人皆惧曹贼!"

 "天下之大,我却无一处栖身之地,若非景升兄接纳于我,想必我早亡于世,兄长如此大恩大德,万死难报其一,时下荆州有难,我岂能不出手相助!"

 诸葛亮听罢,脸色一变,那冷酷的表情稍稍松弛下来,凝声而道:"只是口说无凭,但凭大公子片面之词,荆州上下官僚岂会心服!"

 刘琦一听,这才想起蒯越所与文书,当下连忙从衣袖拿出,急言道:"此乃我父遗嘱,上面写有后荆州将予我手,叔父与我同理政事!此可做证明!"

 诸葛亮那如能料定一切的双眸,立即暴出两道光,心里暗想道:"有此文书,我便可助主公名正言顺地夺得荆州,以作基业!不过如今尚且还需二人,方可事成!"

 诸葛亮想毕,向刘备投以一个眼色,刘备心神领会,速接过刘琦手上文书,拆开观阅,果然如同刘琦所说。

 刘备遂复投一个眼色与诸葛亮,诸葛亮神色一凝,遂而又道。

 "既有此封文书,可证实大公子先前所言乃是事实,兹事体大,孔明不得不得罪,还望大公子莫要介怀!"

 "先生不必多言,此乃关乎荆州正统,先生如此谨慎,亦是情有所原!"

 诸葛亮施礼赔罪,刘琦连忙回礼,诸葛亮随即又道:"我主深受刘荆州大恩,两人又是血脉兄弟,岂能见荆州将,而坐视不管,孔明恳请主公出兵襄,相助大公子,位登荆州正统!"

 刘备听言,却是出几分不忍为难之,出言而道:"孔明误会我意,我非出兵荆州,而是望携贤侄亲自赶往荆州,先稳大局,向荆州众臣诉说景升兄之意,以免政纲落于蔡氏之手!"

 "万万不可!蔡氏手握重权,主公若不带一兵一卒,亲身赶往,必遭其害!"

 "可若我出兵而进,难免会有战事,即时荆州百姓必遭战祸,生灵涂炭,我实乃不忍!我宁死,亦不忍作祸害百姓之事!"

 刘备脸色一正,这话可谓说得义正言辞,诸葛亮脸色连连变化,心中连起涟漪,刘备这般仁义,诸葛亮更为确信他乃爱民仁主。

 其实诸葛亮投于刘备麾下,心想知人知面易,可知心却难!他唯恐刘备是那虚伪之徒,一直不敢倾力而助,而经过近半年的相处,诸葛亮渐渐确认刘备是他心中的明主之选。

 诸葛亮心中思虑暂且不说,此时诸葛亮闻得刘备所言,故装无奈,叹息道:"如此且再作商议!"

 刘琦见状,连连相劝,刘备却是心意坚定,不肯听劝,他态度明确,若往荆州,必不带兵马!

 但若刘备不带兵马,诸葛亮亦不肯让刘备冒险,刘琦无可奈何,只好暗里干着急。

 之后,关,张二人闻之此事,觉得这是夺取荆州的大好时机,两人乃刘备结义兄弟,当望刘备能取荆州为根基,两人速来寻刘备,却反而被刘备怒叱一番,羞愧离去。

 关,张二人见劝不得刘备,想诸葛亮多谋,刘备素来对其言听计从,故而来寻诸葛亮商议。

 诸葛亮却是不急,轻抚鹅扇,轻声说道:"两位将军不必急躁,且等二人,即时主公必愿取荆州!"

 诸葛亮淡言而道,关羽,张飞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却见诸葛亮那运筹帷幄,有成竹的样子,两人齐声问道。

 "军师所言,是哪二人?"

 "天机不可!"

 诸葛亮嘴角微微上翘,甚是神秘地轻笑,迈步离开,关,张两人相视一眼,他俩早已习惯诸葛亮这般神秘,不过诸葛亮既是这般笃定,也就说明如今时局都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

 关,张二人心中大定,想着诸葛亮有言,刘备不久必取荆州,亦是兴奋无比,两人各自回去,练兵马,等待战事。

 这边刘备踌躇不定,刘琦眼见时一天一天过去,正急得如火烧眉头之时,忽然,蒯越,蒯良带着一队从人来到了荆州。

 蒯越,蒯良兄弟二人,才学韬略皆乃上乘,一为荆州别驾,管辖政务,一乃荆州军师,负责出谋划策,行兵作战之军事,两兄弟可谓是荆州文士谋臣之首,深受刘表重用。

 时下关,张正与诸葛亮商议不久即将而来的战事,忽闻荆州有人来见,诸葛亮淡然一笑,向关,张说道。

 "这必是蒯良,蒯越兄弟二人来见,万事济也!二位将军,快随我去见主公,稍后你等莫要多言,可看我眼色行事,我眼色一起,你等便如此如此!"

 诸葛亮与关,张二人代一番,二人连连颔首,当下谨记,随后,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赶至校场大帐。

 刚是近帐,便是听得,蒯良,蒯越兄弟二人在宣告文书,那两封文书的内容竟是刘表有令,要调离刘备出征豫章仅剩的万余兵马,同时又暂免刘琦江夏郡守之职,要其立刻赶回襄,守候在旁。  m.IGeXs.Com
上章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