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财源滚滚 下章
第1701章 股本重置
1月19号,李东再次回到了远方。

 从进入元月份开始,李东就没怎么来过公司。

 不过偌大的远方,哪怕没有他,现在也运转顺畅,一切按部就班地,有序地发展着。

 …

 办公室中。

 袁成道一条条地汇报着最近的工作进展。

 东宇已经开始逐步融入远方零售,虽然还没正式开始,可齐云娜和孙涛已经在做,包括东宇的一些管理层,部分人已经进行了调动轮岗。

 而齐云娜的目标,准备在除夕之前,就将东宇彻底融入远方零售。

 这样一来,前期的融合工作就完成了。

 过完年,远方零售就可以正式为上市做准备。

 说到东宇融入集团,袁成道考虑了一下才道:“李总,东宇融入集团之后,控股集团持股比例就太高了,超过了80%以上。

 而其他人的持股比例,会再度被稀释。

 持股比例低了不好,可太高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李东看了他一眼,想了想才道:“那你的意思是,在上市前引入投资方?”

 袁成道摇头,这下轮到李东有些诧异了。

 袁成道笑道:“这时候,引入外资不合适,引入国内资本,对我们帮助也有限。

 而且我知道您的心思,不希望其他人过度手远方的事。

 既然如此,那适当的让员工持股一些,对集团的融合帮助很大。

 在上市前夕,我们不用和之前一样,以奖励形式让员工持股。

 而是以认购形式,让愿意的员工购入一部分股权,这样一来,对零售集团的融合帮助更大一些。

 集团的稳定,员工的向心力,最终其实还是取决于利益。

 加薪,不可能一直加下去。

 股权奖励方案,每次都花费颇大,也不合适。

 这时候,出资认购部分股权,既能让员工获利,也能让集团资金更加充裕,更会让大家心甘情愿的和集团利益绑定。

 这样一来,融合工作就好做多了。

 我们这些人还好,大部分都持有零售公司的股份。

 可一些新并入集团的企业高管,都错过了这个机会。

 这时候,开放权限,让他们也从外人变为参与者,我想大家的动力也会更大。”

 李东闻言想了想,最终笑道:“这个方案,几年前你就跟我说过,不过当时被我否决了。

 现在再提,时机倒是合适。

 那行,就按照你说的来办。

 我相信你已经有了准备才对,利益捆绑,的确是凝聚企业向心力的好办法。”

 李东认同了自己的方案,这让袁成道轻松了不少。

 袁成道见状又道:“李总,除了员工认购股本,您看…我们这些人,包括一些原有的股东,能否增持一部分?”

 李东看了他一眼,接着哈哈笑道:“看来你们手头上都积累了不少资本啊。”

 袁成道也不否认,作为年薪千万级以上的高管,钱还是有些的。

 何况,增持股份,也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也是为了让高管层和远方利益捆绑更大一些。

 之前这些高管层的持股,在上次商城融入后,总共持股比例才为1。2%。

 这次东宇再融入,那就更低了。

 一家大型集团,高管层持股比例低于1%,这不是好事。

 现在不以奖励的形式,而是以认购的形式购入,对集团和高管们都是好事。

 集团可以回一部分资金,高管和员工也可以获利,互惠互利的事。

 换成以前,袁成道不会提这事。

 可现在,袁成道觉得问题不大。

 而事实也是如此,李东笑了一阵,接着开口道:“你说的不错,奖励的形式终究还是有很大局限,而且波及面也不大。

 真要奖励太多了,我也舍不得,恐怕你们也不放心。

 毕竟奖励下去的股权,限制太多。

 就如吴胜男,离职之后,什么都没带走,这恐怕也是你们不安心的原因之一。

 内部认购虽然也还会有一些限制,可比起奖励的,那会让你们这些人更安心。

 行,方案原则上我同意了,回头你把具体方案拿给我看看,不过认购的事,要等东宇融合之后,再做安排。

 让集团外的资金,再次回到集团,变成员工持有的股份,对集团而言也是好事。”

 连续两个方案,都被李东认同,这让袁成道疲惫的精神一下子恢复了过来。

 而且这两个方案,惠及的也是所有员工和高管股东,这也有利于他接下来的工作开展。

 李东能在这时候支持他的方案,袁成道心里算是彻底踏实了。

 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就是下一任远方董事局主席了。

 要不然,方案没那么容易通过。

 在上市前夕让其他人认购,在远方被外界一致看好的情况下,这其实是损害李东的个人利益。

 现在看来,李东并不是太在意,也有用这种形式为他铺路的心思。

 当然,员工持股和高管增持,也的确有利于接下来的融合和稳定,要不然李东也不会答应。

 不过最后李东还是想了想道:“这样一来,集团股东过多,上市就有些麻烦了。”

 按照目前的法规,股东人数超过200人,上市会遭遇一些政策限制。

 袁成道却是没太在意,笑道:“这次选择a股上市,限制反而没那么大。

 因为很多人希望我们能上市!

 而且员工的股权,在上市之前,包括上市之后,都会由员工持股会统一表决分红。

 股东意见一致,这是根本。

 只要股东意见一致,分散的股权统一管理,加上我们架构清晰,远方控股属于绝对控股。

 稍微做一些工作,上市还是没问题的。

 真要遭遇太大的麻烦,也可以先交给远方控股运作,上市之后再做安排。

 当然,那时候比现在要麻烦一些。

 毕竟上市之后,大涨的话,我们从账面上来看,会亏损很多。

 不涨的话,那更麻烦,员工和股东恐怕也不愿意继续购入。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纠纷,最好还是在上市前解决这些麻烦。

 证监会和深所那边,我让人去咨询一下,看看能否避免这些麻烦。

 远方零售作为华夏最大的零售公司,甚至在世界上也是排名前列的零售公司,我想适当的政策宽松是可以的。”

 有实力说话就有底气。

 远方零售作为巨头企业中的巨头,又是选择在国内上市,这时候,哪怕远方真的有些不合规,也很容易获得通融。

 李东听他这么说,知道他大概已经谈过了,笑着点点头算是默认了。

 …

 袁成道的方案很快到了李东手上。

 东宇拆分大部分业务并入远方零售,地产的价值在那,没有太大的浮动空间。

 远方城项目虽然投资不小,可负债也不低。

 融入后,负债自然也进入远方零售。

 最终,东宇并入部分,以400亿的价值并入远方零售。

 这个价值,也得到了其他股东们的认同,这和商城不一样,商城价值浮动空间太大,大家争议很大。

 可物业方面,争议就没那么多了。

 远方城和员工小区,其中远方城还是有价值的,员工小区主要是对员工的福利,这方面远方做了一定的让步,这时候就不好再争议什么了。

 股东一旦被所有员工排斥,那可不是好事。

 加上远方股份最多,李东承担了大头,稍微给员工让利一些,其他股东没太多的意见。

 而东宇融入之后,远方零售股份再次出现了一些变化。

 按照预算,整合后的远方零售,远方控股持股比例达到了80。1%。

 其他人的持股,都稀释了一些,不过没有上次稀释的多。

 而远方零售的总价值,也一举达到了4120亿。

 按照袁成道的想法,以10元每股的价格,做一次总股本重置,零售集团总股本达到了412亿股。

 之后,再增加一部分,用于员工认购和高管、股东增持。

 远方控股保持原股本不变,这样一来,远方控股持有的比例会降低到80%以下,既不损害远方控股的控股权,也能让集团股权架构更稳定一些。

 至于增设多少新股本,李东看了一眼,没多久就再次和袁成道碰了一次头。

 办公室中。

 李东拿着文件,开口道:“你确定可行?

 增加28亿股,按照10元每股的价格,那就是280亿。

 这次主要还是对内,你确定远方这边能消化这么多?”

 袁成道笑道:“李总,您也太小看远方人了,也小看了其他股东。

 其实这还是在我做了限制之后,给出的方案。

 要不然,增加28亿股本可不够。

 那些合作的联盟企业,都希望我们能给他们开放更高的额度。

 他们就不说了,就说我们自己吧。

 之前您同意方案的时候,我稍微和其他人提了一下。

 结果这些平时装穷人的家伙,忽然全部变的有钱了!

 就连孙总,也扭扭捏捏地说要增持3000万股,加上他原本的持股,持股刚好达到了7亿股…”

 李东有些目瞪口呆道:“3000万股?那可是3个亿,他哪来的这么多钱?”

 袁成道笑道:“一开始我也吃惊,不过后来想想,孙总有钱太正常了。

 您忘了,之前您不是给了孙总1个亿的补偿金吗?

 加上这些年孙总自己的积蓄,以及个人投资也赚了不少,虽然不到3个亿,可孙总还持有一些微博和滕迅的股票,做一些抵押,凑够3个亿也差不多。

 这次机会难得,孙总掏空了家底,他持股本来就比我们高,上限也比我们高,自然不会放弃这机会。”

 李东哭笑不得道:“亏我还以为他现在没什么钱,这次要不是这方案,恐怕他还藏着掩着呢。

 早知道他这么有钱,平时就该多打打秋风才对。”

 “谁说不是呢,我们也吃惊,孙总可是食堂的常客,也就结婚后在食堂吃的少了,您说,这有钱人都这么抠吗?”

 公司食堂是免费的,当然,想要点菜,那就要额外支付了。

 不过那是针对普通员工,对孙涛他们而言,几乎没限制,反正不花钱就对了。

 不过食堂的菜再好,他们这些高管也不会天天去。

 倒是孙涛,一般在公司的情况下,都会去食堂吃饭。

 袁成道话音落下,李东瞥了他一眼道:“你呢?这次认购多少?”

 袁成道有些唏嘘道:“我可没孙总有钱,这次东拼西凑,认购500万股也就到极限了。”

 李东瞥了他一眼,这混蛋才来几年,也能凑出5000万?

 不会是贪的吧?

 当然,也就想想,这些家伙胆子再大,平时哪怕真的贪了点,也不敢这时候拿出来显摆。

 可见,这5000万应该是袁成道自己的积累。

 至于东拼西凑那倒不至于,这家伙千万年薪也拿了几年了。

 作为远方的高管,拿到了钱不会放银行,他们也有自己的投资渠道。

 站的位置越高,赚钱其实就越简单。

 他们见识的多,知道的消息多,有时候李东无意中还透一点,08年股市的时候,这些家伙不少人跟着打秋风,也赚了不少。

 一来二去的,袁成道现在凑出5000万也不算稀奇。

 其他几位董事会成员就算有差距,也不会太大,都算是有钱人。

 这次以10元每股进行认购,明摆着必赚的事,砸锅卖铁认购也正常。

 现在的远方零售,总价值才4000亿出头,没人会觉得远方零售上市后也是这个价格。

 真要翻倍地往上涨,现在买多少赚多少,这些人自然都往限额极限买。

 既然袁成道觉得增发28亿股没问题,李东也没再说,想了想道:“这么说来,零售那边很快又有280亿的资金入账了?”

 “对。”

 “有钱尽快花出去,物业、门店、远方城现在都是花钱的时候,尤其是远方城,之前因为资金的问题,一直无法加快工期。

 现在远方城并入零售,资金方面就宽裕了,我希望过完年不久,就能看到远方城正式营业。”

 袁成道点了点头,现在远方零售的资金还算充裕,之前的3000亿虽然花了不少,可留下来的也高达上千亿资金。

 再加上这次认购的资金,这些钱花出去,迅速转换为实力,也是好事。

 上次他就提过,加大对远方城的投资,这样一来,以后哪怕面临资金问题,远方城便可以作为应急措施,迅速回笼资金。

 之前东宇没并入,资金限制的缘故,也无法展开,现在等并入后倒是没限制了。

 两人谈了一会股权认购的事,最后袁成道想了想又道:“远方零售几次合并整合之后,现在规模庞大至极。

 我现在其实不担心别的,就怕上市后,a股能养活远方零售吗?”

 李东则是不以为然,淡笑道:“国内的潜力其实比香江股市要大的多,香江都能养活滕迅,别说a股了。

 别看现在大家一股脑地要去香江上市,我看不用几年,这些人都得想方设法地往内地跑。

 而且远方零售也只适合在内地上市,不管市场如何,我们也别无选择。”

 袁成道闻言没再说什么,其实李东说只能在内地上市,那也不尽然。

 去香江,或者两地同时上市,未必不行。

 不过李东的意思他听明白了,只选a股,也许会有一些限制和弊端,可保障也高。

 以前的李东求变,现在则是求稳为主了。  m.IGeXs.Com
上章 重生之财源滚滚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