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下章
第69章 绿皮
棉兰郊外是大片的农场,这些土地是这几年被新开垦出来的,吸引了大量中国农民定居。

 棉兰的烟叶种植很发达,美华垦殖公司在民礼地区有一片连陌绵延烟草园,举目都是翠绿的烟苗,看不到尽头,跑不到边。

 在那些翠林中,活跃着一张张汗浃背的黄的脸。他们都是美华公司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招聘劳工,漂洋过海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用汗水来博取一次生存发展的机遇。

 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美华公司花了80000美元买了下来。三年后,经过华工开垦种植,一个100万亩的种植园成型了,还雇佣着3000个华工。

 几乎每年每个工人就要开垦三百亩烟田,种植15000株烟苗。繁重的任务,使农场不得不增加了大量的机器。

 那发出怒吼,吐着浓烟的蒸气拖拉机开始让朴实的工人害怕,有人还传说,那怪兽能气,不然哪来那么大力气呢?

 不知道是谁传说这句话的。

 一个第n次谣言传播者正打算把那钢铁怪兽气的谣言进行第n1次升级的时候,被人逮住,结果他被迫在拖拉机副驾驶台上给那个被他“伤害”过的司机做助手。

 实践证明,拖拉机没有他的气,因为那二十吨重的蒸气拖拉机毫不费力就把坚实的土地犁开,那巨力并不是一个人的气可以提供的。

 他的气没有被走,反而本人被机器的伟力震撼了,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赖着跟驾驶员学习驾驶那“铁牛”

 让人羡慕的是,三个月后,他正式出师了,当农场来了新的铁牛时,他成了第二批驾驶员,每月工资10块大洋。

 每次当他坐在拖拉机上,看着旁边的那些工人正挥着锄头耕种烟苗的时候,心里总会得意无比,而一旁的同乡则是用几乎妒忌的眼神看着那个曾经的倒霉者,心里有些埋怨,怎么当初不是自己被抓到那铁牛上呢?

 下工咯!

 不远处的一个农场工头爬上拖拉机,用力地吹哨,召唤他手下的工人集合。

 田野上次第响起一阵阵响亮的哨声,无数工人从茂密的庄稼里钻出来,他们汗浃背,身上耐磨的牛仔布被汗水打,有说不出来的难受。

 每天出时听到类似的哨声要他们的命,傍晚时分的哨声就像音乐一样动听,让他们浑身解

 他们自觉地集合,排好队,等候那些让他们羡慕而敬畏的工头带他们回去。

 好吧,这就是下南洋!

 高温炎热,长时间的劳作,每一份每一秒都在挥霍人的生命,所有沉重的付出只为了争取生存的机会。

 滴滴——工头们用严厉的眼神,使劲地吹哨,希望能唤起那些疲惫工人的一点精神。

 当然,随意体罚工人是不允许的,除非那工头舍得丢弃职务,变成和那些目不识丁的工人一样辛苦劳作。

 更多的时候,他们以一首不知道传唱了多少年的山歌工人们心底的辛苦沧桑抒发出来——“阿哥出门往南洋漂洋过海去外乡。祝哥身体要保重,有了身体好返乡,人争口气佛争香???”

 沧桑的嗓音里,响彻乡间,道出了在外的游子心中的牵挂和出人头地的信念。

 “你们知道唐山有多少人想出洋么?勤奋工作,老板一分钱也不少你们。耕田是本事、识字也是本事、开拖拉机也是本事,要用心学本事,人家赚两三块,你就赚五块十块,用心干个三五年,田地、牛、老婆孩子就有了!”

 工头们一般在工人抒发了一通思乡之情后,适时地把“努力上进、学本事赚钱”的信念灌输给工人,用最实际的道理来发没受过什么教育的工人向美华公司靠拢。

 因为是美华公司发钱给他们的吗?不效忠美华公司效忠谁呢?

 美华农场的工头没有财权,工人的工资不经过他们的手,不过还是比普通工人要高不少。

 他们根据农场规定安排好劳动工作,有些类似车间主管。除了监督工人生产外,他们还要定时定期参加培训,学习如何管理现代农场。

 识字和教育成了农场竞争的最大资本,某些表现优秀的工头已经被派往新开辟的农场去上任了,成为新的农场管理者。

 或许用工头这个字眼不大合适,应该叫管理者好点。培养一批干熟练的工头是美华公司的一大任务,他们不仅要学会农场生产管理,还要被要求学会如何组织工人参加训练,严守纪律,听从指挥,成为合格的预备兵员。

 在靠近赤道的这片土地上,阳光从来都不会缺乏的,又是初夏时分,几乎每天八点多太阳才下山。

 每天下班后三三两两的工人聚在一起,夹杂着各地的口音,乐此不彼地分享那说过无数遍的暧昧笑话。

 在单调繁忙的劳作中,男人之间传的黄笑话成了这些**难的男人们生活最好的调剂品。

 农场的娱乐活动很健康,工人受到严格管理,华人工人一度盛行的赌博,大烟在这里是绝对不允许的。

 曾经有私会在农场附近向工人出售大烟,开赌场吸引这些手里有几个钱的单身寂寞工人。

 结果很惨,后果很严重。

 赌场老板和烟馆老板被当众吊死在农场门口,而那些助纣为的喽啰还有不听劝告的工人被一同送到矿场。

 美华公司用铁血的事实告诉所有人,他们就是这里的法律。左手是仁慈公正的待遇,右手是残暴冷酷的惩罚,用重典来矫正南洋华工中的传统的陋习,当然效果很好。???

 晚饭后不久,棉兰的天空一片灿烂,刚从食堂里顿出来的工人,难得放松下来。

 “今晚的不错啊,很多油。”

 “是啊!听说是那是鱼。从大海上捕捞回来的鲸鱼,一条几十吨呢!”

 一名正在剔牙的男子足地摸了摸嘴角的油,努努嘴,正想把那支用完了的牙签吐掉,看到不远处过来的巡逻队后,马上咽了回去,走到十米远的地方,把那小小的牙签放进垃圾桶里,样子有说不出来的规矩。

 “妈的,这些绿皮真讨人厌!”他朝那远去的巡逻队小声骂道。

 “呵呵。刘七,上次说了你也听,跟你说这里的规矩大,不要掉垃圾,结果好了,被人罚了扫一个月的地。啧啧,我们的这大院常常打扫,看起来也舒服些。”

 一名年长的工人取笑道。一边叼着烟,脸上写着足的神情,完烟后又小心翼翼地把烟灰和烟头带走。

 刘七这人干活没话说,就是平时有些不拘小节。不过经过哪些绿皮的整治后,变得服服帖帖了。嗯,绿皮就是哪些保安队员。

 无论的是南华军还是农场公司的保安队,他们穿的制服都是绿色的简易彩服,因此也被人叫做绿皮。

 “叼。那些绿皮tmd狠,上次一下子就扣了咱一块大洋,用来给你们这些王八蛋加菜!把老子的血汗钱来做人情,真是气死我了。”刘七紧地说道。

 “怎么?不服?要不你去找他们练练?”旁边一个工人教唆道。

 “去去去!老子才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呢?我师傅代过,学武之人,讲究以德服人,不让惹是生非的。”刘七道,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

 “别吹了!那些绿皮功夫可不好惹,就你那三脚猫功夫,三个加起来也不是对手。”有人戳穿了刘七的牛皮。

 这话惹起了工人们的笑意,他们的笑意里带着一丝警惕,暗暗告诫自己千万别撞到那些绿皮手里。

 在农场、公司、矿场,在工人眼中,绿皮就是阎王,他们的加罚钱让当初这些鄙的工人学会了排队和养成严谨的卫生习惯。

 几乎每个人的头上都被那些绿皮的皮鞭过,所以他们对绿皮的态度都是敬畏有加。一般而言,被扣掉的工钱被用来增加各项福利,比如菜金或者用于其他公共设施建设,而被罚过的人一般都不敢再犯了。

 “说起来,绿皮也公道,虽然罚得重,但所有数目都公开列出来,有理有据,从来没有贪墨过一分钱,让人心服。”

 老七忍不住又赞道,每每提起被罚一事,次数多了,反而觉得是一种荣誉。至少他出名了。

 “说得也是。比我以前在老家的地主好多了。日子苦是苦了点,但每个月好歹有三四个大洋,除了部分寄回家里,手里还能剩不少。”

 “是啊!外面的那些土人黑皮不会种田,白白糟蹋了那些好地。这里的地便宜,我寻思着再干两年就攒够买二三十亩地的钱。到时就不干了,把家里接过来。”有人美滋滋地想道。

 他的话说中了众人的心,早年来的一些工人不是农场的工头就是在外面买了地,把家里村里的人都接过来了。

 种子肥料工具都可以找公司租,收成后再卖给公司,每年手里都能赚不少钱,盖起了新房子,娶了老婆生了娃,生活乐无边。

 这些先进的事迹不时地被农场拿来教育新来的工人,众人已经听过无数遍了,但每次听完心里都燃起希望。

 过来一会儿,有人又问道:“你们说黑狗子怎么样了?最近没见他回来看我们啊!”

 “是啊!那狗的家伙,上了好运咯!”有些羡慕道。

 农场的严格管理,既然起了一些工人的不满,初来乍到时,有人还跟农场的保安动手。

 黑狗就是其中的一个,功夫不错,把五六个保安撂倒,不过对上一个保安头目时,被人教训得很惨!

 不是伤得很重,而是被人两招就放倒了,伤害了那武术天才的自尊心。黑狗不服,爬起来,后来的几次手都一样,被那绿皮头目当做猴子来耍。

 不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那倔强的黑狗还跑去挑战那绿皮,几乎每次回来都是鼻青脸肿的。不过他的不折不挠也赢得了众人的尊重。

 不久后,那黑狗也上了好运,被那绿皮头子招了工,过几天回来,身上披了件绿皮,有说不出来的神气。

 还洋洋得意说,最低的绿皮工资每个月都有5块大洋,还有各种福利,好像分钱分地什么的。

 黑狗那个新绿皮说得不是太清楚,不过比新来的工人两块、熟练工人三四块大洋的待遇好多了,让人羡慕。

 三个月前,那黑狗休假回来探望工友时,情况又是另外一种说法。

 他大吐苦水,说那些绿皮折腾起人来不得了,往死了训。

 大部分人训练后就想倒下睡觉,虽然很用心地准备了大鱼大,但谁也没有吃饭的心情了,或者那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不过消灭定量的食物也是一项任务,不得不吃。

 “整整几个月无论是脑子还是身子每天几乎都在麻木痛苦中过来。”这是黑狗的说法,不过关于训练的细节却不肯多说,只说一分钱一分活,绿皮的钱不好拿!

 呃,训练完后,他的工资已经涨到了15块大洋,被那些普通的绿皮高多了。

 此事成了工人们口中的传奇,当初招揽的那个绿皮只在农场短暂出现后就消失了,但众人一致认为黑狗走上了好运。

 晚饭后的时光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七点。

 “滴滴滴”

 工头又在吹哨了。

 工人们马上走进不远处的食堂,规规矩矩地端坐着,面前的桌子已经被人清理干净了。

 像往常一样,由工头兼职的训导主任点评了白天的工作后,又花半个小时给他们上课,内容很简单,就是教这些目不识丁的工人每天几个字。

 时间久了,一般的工人也能写几句话,比如寄了多少钱,农场工作辛苦,报酬丰厚,不用担心之类的话。

 一封家书是他们和唐山的亲人联络的唯一方式,这些歪歪曲曲的字送到老家,他们亲人为之骄傲不已。

 特别是年轻的小伙子,他们在农场实现了自己再次上学的愿望,没有大烟、赌博,返工后,识字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

 一些机灵的家伙已经通读农场工头们自编自印的报纸,讲述忠孝廉等道理。当然,无产阶级的那一套是绝对被和谐的。

 这里的工人想得最多的还是,用自己的劳动所得,买地做地主。在封闭的环境里,他们很纯洁,没有受到污染,当然也没有知道在市区,那里的天已经变了。

 “各位工友,今天有事宣布。从明天起,各个生产队的工作半天,训练训练半天。早上和下午轮来。”

 农场经理的一顿话引起了工人们的议论,他威严地把手空中虚按,又道:“同时,还有个好消息就是保安队招人了,只要通过考核,有多少招多少。我知道你们很多人羡慕这身绿皮很久了,现在你们的机会来了。”

 农场经理说完得意地拍了拍身上的绿色训练服。

 (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