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下章
第83章 八成?棉兰造
总的来说,一战后民国的经济还是向前发展的。在农村经济逐渐奔溃的同时,广州、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却在飞速发展。

 城乡不平衡,工、农、服务也发展也不平衡,一方面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掠夺入侵,一方面也造成了沿海大城市畸形的发展。

 美华公司主导的美华路商业地产项目就冲着广州蓬的地产业去的。地产业虽然不能直接创造劳动价值,但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比如建材业、钢铁业。

 可惜的是广东不适合发展重工业,缺少优质铁矿,司徒南虽然考虑过在广东投资钢铁厂,最后却放弃了。

 广东偏偏又是一个钢铁消费大省,美华公司也不舍得放弃这个市场。从美国进口钢铁运费又贵,所以司徒南还是希望能接近中国市场投资钢铁工业。

 他的第一选择是汉口的汉铁厂,可惜从调查得到的消息看,汉铁厂的情况不容乐观,那已经是日本人的菜了!

 早在辛亥前,日本人取得了汉铁厂的股份。一战期间更是成为日本在中国扩张的天赐良机,那个已经死去的袁大头和继承他的衣钵的北洋政府无力维持。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一战事情有过短暂的辉煌,曾经创下19万吨生铁,6000吨钢纪录的汉铁厂在昙花一现后还是落入日本人的阴谋里,被日本人吃得死死的。

 目前的汉铁厂已经完全成为日本钢铁工业打下手角色,除了生产生铁和提供铁矿砂外,根本没有余力搞技术升级,也就是说汉铁厂炼不出钢,自费武功了。

 曾经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钢铁脊梁不止从何时起已经成为人的脔了。

 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嗯,日本人取得了汉铁厂的大部分股份,而且还用合同限制汉铁厂的发展,每年汉铁厂生产的生铁、铁矿沙大部分运完日本,成为八幡制铁的原料,最后变成日本人生产的钢!

 日本人用钢制造的机器、武器,转手又销往中国,一进一出之间,利润十倍百倍。

 通过工业剪刀差源源不断地掠夺中国资源,抢占中国市场,靠踩着中国的尸体前进。随着一战后日本重工业快速发展,对中国的剥削掠夺将会逐步加深。

 霸占了东北市场后,日本正在华北和英国资本较量,然后一步步地向南,隔着长江跟英美资本瓜分中国市场。

 列强不是好东西,司徒南自认为本人也不是太好的人,但他知道唯独不能让日本人得逞。

 汉铁厂的事司徒南觉得不应该轻易便宜日本人,但一时半会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听说汉铁厂的还有一些中国股东还在抗争,司徒南准备派人暗中和中国股东接触,尝试从他们手中购回一些汉铁厂的股份。

 只是不知道这以夷制夷的方式奏效么?

 嗯,美华不以夷的面貌出现的话,估计也斗不过日本人。

 至于汉铁厂欠日本人的债务,倒不难办。只要能让美华做主的话,司徒南不介意付出一点代价让日本人滚蛋,顺便也清理一下日本人的走狗。

 “一民,我走后你留意这事!争取把那铁厂拿回来!”司徒南叮嘱林一民。

 “少爷,这没必要吧?我们也有自己的钢铁厂,马尼拉的钢铁足够用了,何必非劲去争一个烂壳呢?”

 林一民听到司徒南要打汉铁厂的主意后,有点不乐意。

 在他看来,汉铁厂技术设备落后,辛苦买下来也不值得,还不如投资新厂呢。

 “是不怎么值得。不过我就是看鬼子不顺眼!那废厂如果落入我们手里,至少还能搞点技术升级什么的,可能赚不到什么钱,不过能为将来这个国家留一点工业工业。

 如果再让日本继续折腾的话,不用几年,我看那厂子连废铁都没有了。你看看这个国家,没点像样的钢铁工业,也就这点骨血了,花点钱保住它也值得。”司徒南感慨道,一脸坚定地看着林一民。

 汉造虽说垃圾,比不过三八大盖,司徒南虽然不乐观地认为靠着几十万条汉造能打得过鬼子的飞机大炮,但至少,汉造数量还是要管够的。

 “好吧!我不会让日本人得逞的。”林一民道。

 心想:湖北是直系的地盘,而直系军阀跟英美资本关系密切,如果自己舍得赔钱去收汉铁厂的话,估计有直系军阀加上美国的势力也有几分把握从日本人手里夺回汉铁厂。

 事实上,日本人不就是想得到铁厂的原料吗?这点美华公司绝对不是缺的。

 无论从美洲还是澳洲,甚至铁矿资源比较稀疏的南洋,美华公司都可以得到大量优质的铁矿石,也发展了一定的钢铁工业。

 早在何文秀等武装力量进入南洋之前,司徒南就用美华公司的名字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投资了一家钢铁厂。

 这家钢铁厂叫马尼拉钢铁厂,属于美华公司独资,经过一战的催肥后,年产量达到10万吨,其中包括1万吨钢。

 量虽然少些,但技术源自伯利恒钢铁公司,通过这家钢铁厂,美华公司已经掌握了不少钢铁技术。

 一些优秀的人才从马尼拉钢铁厂里选拔出来,然后被派遣到美国、德国、法国等和美华公司有业务往里的钢铁企业进修,为将来储备人才。

 目前美华正在苏门答腊大型土木,兴建港口,开油田,造船厂、采锡、种橡胶、伐木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铁制品。

 废水不外人田,除了一些特殊的高质量的钢材要从美国进口,美华财团旗下的钢铁用品也都优先向马尼拉钢铁厂采购。

 有些麻烦的是,马尼拉钢铁厂的产量不能完全提供那么多铁制品,于是美华公司只好加大马尼拉钢铁厂的投资。

 趁着美国钢铁业在战后升级,美华公司从伯利恒公司淘来一套20万吨的钢铁生产线。

 同时还偷偷地从德国买来一套特殊钢生产线,尝试取德国的技术,生产一些机器装备的关键零件。

 比如说棉兰外港的潜艇基地,就需要马尼拉钢铁厂生成一些不常用个零件。

 司徒南虽然身在广州,但无论是美国的威廉财团还是南洋致公的事情,他都了如指掌。

 按照他的计划,马尼拉钢铁厂争取在3年内,把产能扩大到30万吨。

 为了保密需要,马尼拉钢铁厂也一直不公开钢铁产量,对外公布的一些数字最多也判断马尼拉钢铁厂的产量为四五万吨左右。

 这对于美国庞大的钢铁生产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在美国殖民地,美华公司和菲律宾总督府关系密切,所以也不担心会遭到外来干涉。

 由于产品自己消费,马尼拉钢铁厂几乎没赚钱,反而每年纳美华的大笔资金,所以林一民认为司徒南手汉铁厂得不偿失。

 同时为了把钢铁变成各种机器构件,美华公司又在棉兰投资一家美华金属公司,专门从事机械制造,尝试生产一些比较笨重的大型矿业机器和轮船部件。

 美华金属公司的技术设备无疑全部从美国引进的。为了加强军备,美华金属公司还秘密组建了一个兵工厂,生产步、子弹、迫击炮。

 “少爷,这是南洋差人送过来的!说是棉兰造已经成功了。”林一民兴冲冲地把一个小提琴盒子递给司徒南。

 这是棉兰美华金属公司的秘密兵工厂在德国技师的指导下生产的步,何文秀知道司徒南喜欢收藏这,便差人秘密送往广州来。

 “哦?让我试试!”司徒南快步结果盒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零件。

 司徒南数量地把那些零件组装起来,马上变成了一直崭新的步

 “瑟98!看起来不错的样子!”司徒南抚摸着烤蓝的管,心里有些喜欢,掰了一下扳机,做瞄准状。

 接着又把一个25倍的瞄准镜,装上去,试了一下,几乎能看到窗外一公里远的街口。

 “这蔡司镜头也做得还行,估计也是德国技师做出来的吧?没想到南洋那边真从德国佬那里掏了不少好东西。”司徒南赞道。

 棉兰造有些糙,自然比不上原装德国货,但总比被日本人折腾过的汉造好。

 “据说能已经达到德国货的一半了,那边说还可以提高到德国货的8成左右。”林一民道。

 “8成?”司徒南眉头轻轻皱了一下。

 “是啊!听说主要是钢铁问题,我们在马尼拉的钢铁厂生成的管质量不稳定,8成就不错了!”林一民解释道。

 一件产品能做到较真的德国货八成就很了不起了。

 美华在马尼拉的钢铁厂技术要比那汉厂要好多了,所以林一民才会有些看不起汉造。

 “好吧!八成就八成!这次汉斯那个家伙真出力不少,下次见到他要感谢他才行。”

 司徒南点点头。又和林一民继续讨论关于广州地产工程的话题。

 (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