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温陵外传 下章
第二十三节,各取所需(临海篇完)
 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李贽决心与北夷议和,起了部分百姓不满!

 先有百姓围营、跪地苦求严清赴死,后有江湖门派,趁截走严清未果!

 所幸更多人不想战火波及家园,这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倒也无关大碍,但却扰得李贽心烦不已!

 惆怅之间,李贽只想着若提前与北夷结盟,营外民众便再无计可施,遂独带酒菜行至后营,来见严清。

 看押将士对严清还算客气,并未打骂于他,还留了他一处不错的营帐营帐。

 李贽轻声步入帐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秀气的脸庞,严清正安静地在侧爬于桌上睡得正香,嘴角还留下几丝细,全然没有半点阶下囚的样子!

 “可惜了如此秀丽的脸儿,怎么就长在了男人身上?”李贽心底暗暗想到。

 “既带了酒菜,何不取来共酌,烦心之事,某自当为你解惑!”严清似乎早已查觉李贽前来,“唰”的一下坐起,突兀间还吓了李贽一跳!

 李贽苦笑一声道:“严大教主,可是留了难题于我,听闻此言,意指严教主早知我便会来?”

 “李大人可是聪明人,何必明知故问?我那几个随从若非他人暗示,又岂会透我底细?”严清眯眼笑道,一副欠的表情!

 李贽闻言一顿,果不其然,严清真是故意透漏自己教主身份,特引自己前来!思虑间李贽又取了酒菜摆于桌上道:“严教主好算计,李某甘拜下风!”

 “李大人严重了,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尔虽擒了我等,但以贵国目前局势,大人定会以我为筹码同我北夷谈判,严某所言可有道理?”严清将盘中菜食一一品尝,头也不抬的如是回到。

 等严清摆足了谱儿,李贽才轻咳一声道:“既然你我都是明白人,那便开门见山吧!”

 严清这才盯着李贽缓缓地伸出三手指道:“若许我三郡之地,便助你问鼎中原!”

 李贽闻言然大怒道:“严教主好大胃口,我军得死伤多少将士才能得三郡之地,岂能因你一句话便允你?知你严清如今受制于我,可别太过分!”

 严清尴尬道:“哎!李大人此言差矣,我援你马匹三千,卒八万如何?”

 李贽听后面色稍有缓,心中不解问:“据我所知,北夷地广人稀,教主从不缺土地,难道还不能足?”

 严清神色闪动,心有无奈道:“大人且论当下,成于不成全由由大人定夺!”

 李贽瞄一眼严清,若由所思道:“如此倒是可以商谈,只是教主所许人马,李某不见得可以驱动吧!”

 清曰:“如有严某亲率,大人可有异议?”

 贽曰:“那就如教主所言,若我问鼎中原,许你三郡何妨!”

 严喜上眉梢,高举酒杯道:“大人快人快语,严某敬上一杯!”

 两人心照不宣,结盟之事,便就此敲定!

 严清提起酒壶,自顾自地斟饮道:“贵军称我北夷各部为“蛮夷野人”,为何?因为我北夷气候寒冷,只宜放牛牧马,粮食资源短缺。故而,每逢秋末,各部便会南侵,夺取贵国物资以留越冬。”

 “百十年来,方正谋虽已病亡,但我北夷各部惧于其当年威势,故不得进犯。然掠夺非长久之计,我严清率各部走向文明,必须有可耕之地!所以大人许我三郡之地,对清而言,可谓置关重要!”

 许是结盟已定,或者说醉酒的严清真情,似乎又回到了此前那个陆仕远,相谈间同李贽道了许多心事!

 只有严清自己知道她自己清醒的很,李贽此人与旁人不同,他身上自带那种岁月的气息,沧桑而沉重,其独特的魅力,另人醉!

 次严清酒醒,李贽前来相邀,往营前宣告两方结盟之事!

 严、李二人于将台之上宣誓结盟,众将士听闻北夷助临海进军中原,齐齐高举兵器,大呼:“临海”二字!

 有人高兴,便有人悲伤,更多的人喜忧参半,为临海而喜,又为战死将士而悲!

 然而,在大是大非面前,便也一笔揭过,就如张彪之死,郡守大人又何尝不想为之报仇?

 众军士心中的郁闷总得有人来承受?于是临阵叛敌的夏怀真便成了众矢之的,将士们对其大骂特骂,求严清出夏怀真。

 严清似乎早料到如此结果,会心一笑对李贽道:“昨我已传书北夷,将夏怀真押往临海郡城,大人可同诸位将军返回郡城再做处置!”

 …

 临海与北夷结盟,远在西凌的庄通闻讯赶来,将北夷特产、奇珍贩于关内。

 李贽对此事并不看好,因为席卷了大半个苍国的涝灾才过去不久,民力乏调,根本无人购买!

 实则不然,这些物品一入中原,便受到达官显贵的喜爱,尤其京都那些王公贵族,更是不遗余力地收藏购买,钱粮也随之源源不断地入临海!

 而后,一大批商人涌入临海,通往北夷,进行贸易往来,极大地推动了临海商业的发展!

 李贽这才醒悟,无论涝灾多么严重,永远也不会波及到贵族头上,如今粮食价格暴涨,多少人无粮可食,这些贪官污吏以及腐陋的王公,竟然还会用粮食换取一时之乐!

 滑天下之大稽啊!可怜常丰愚忠,落得个血溅皇城,又是何苦呢?

 如此朝廷,留它何用?反了吧,临海!  M.igEXs.cOM
上章 温陵外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