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血裔 下章
第六百九十六章 书院召对
家怎么想的孔夫子不知道,但是他要做的就是平衡朝堂势力,不能允许有别的势力能够威胁到皇权。

 如今大明家大业大,万一程孝廉出了什么事情,肯定是太后监国,而现在大明没有皇后,若苓极有可能母凭子贵,一跃成为大明的太后,家若是趁势而起,便是下一个大汉吕氏。

 所以无论如何孔夫子都要遏制他们的发展,他们若是打下了云南,便立刻有了自己的根基,到时候朝中的势力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们,毕竟在王继勇和邵苓芝的努力下,陕西都在淡化王家的影响,到时候许多人可能会因为他们护卫的那个皇子向他们妥协,最后重演西汉的悲剧。

 当然这一切暂时都是孔夫子的猜测,但是只要有一点可能,他就不愿意让大明有这个风险,而秦越得到了他的消息之后也是左右为难,最后只能选择了草原这一点,去了草原能够打下来马场固然好,若是不能,家也不会说出别的。

 程孝廉现在还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只是觉得秦越说得有些道理,这个时候刚刚和吴三桂和谈,确实不适合转头拿下人家的云南,正如吴三桂所说的,不可能每个人都会为了大局咽下这口气,到时候大明和大周就变成了鹬蚌,而大清便成了渔翁。

 回到了成都府,程孝廉一道旨意召来有义,许多人的目光全都定在了他的身上,甚至许多人猜测他根本没办法活着走出成都府了。

 有义自然也是心怀忐忑,虽然他对若苓有恩,但是家这次做的确实有点过了,内宫与外廷好,在历朝历代都是大忌,他那个愚蠢的儿子凤岗竟然敢托人去皇上家里传话,还让皇上知道了,真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不过当得知了见面的地点之后,有义立刻缓了一口气:“皇上不会要了我的命了。”

 程孝廉选择见面的地方是大明的书院,无论如何,他绝对不会在这里杀人的。

 有义到达书院的时候,程孝廉正在凉亭中喝茶,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成都府又恢复了宜人的环境。

 有义只身来到了凉亭跟前,王铁牛要检查他的衣物,程孝廉挥了挥手,王铁牛便退到了一边,他也不怎么担心,这些日子一直在跟着杨有财学本事,如今他的人都在周围,只要有义有异动,他相信有义连一息的时间都活不过去。

 程孝廉一摆手:“将军请坐。”

 “臣不敢。”

 “让你坐便坐,要是从若苓那里论起来,你还是朕的叔叔。”

 有义立刻跪在了地上:“臣有罪,氏既已入宫,臣等便不该再与她有任何瓜葛。”

 “将军言重了,天子也不想做孤家寡人,就算是天上的玉皇也有几个亲戚的,朕既然把你到了这里来,便没有责怪你的打算,起来坐吧。要不然你就是不愿意认朕这个亲戚,那便出门离去吧。”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有义可不敢说别的了,站起来坐在了一边,只是正襟危坐的样子看得出来他还是浑身不自在。

 程孝廉咳嗽一声:“家要为我大明效力朕很欢喜,但是这件事不只是咱们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许多人都担心你们家会做大,外戚干政可是大明朝的大忌。”

 有义有跪在了地上:“臣等只为了义父的一个公道,绝不贪恋权势,功成之后必将出全部兵权,如违此誓,人神共弃。”

 “哎,朕还没有说两句话你怎么又跪下了,快起来,朕跟你说句心里话,朝中的大臣已经上了本,不赞同你们家攻略云南。”

 “为何?”

 “一来,咱们大明刚刚跟吴三桂定下了盟约,若是反手就把云南拿下来了,人家未免会说咱们背信弃义,二来,云南那种地方,对咱们大明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粮食算不上丰产,人口也不如中原之地多,就算是征兵也争不到多少人。”

 有义愣在了那里,心里却开始翻江倒海,难道是程孝廉为之前的话反悔了,决定要推翻之前的那些承诺?那家岂不是落得一个飞蛋打的结局了?

 但是这个时候若是强要争辩,怕是只能落一个更加凄惨的结局,想到这里有义仿佛老了十岁的样子:“老臣一切听从皇上安排。”

 程孝廉咳嗽一声:“朕可没有反悔的意思,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路便是把军伍交给朝廷,回到成都府做一个富贵侯爷,那样若苓也能有个亲戚可以走动,家也会有百年的富贵。第二条路,你们去宁夏,和张勇一起图谋草原,咱们大明需要一块很大的马场。只是那样的话,只怕以后你们就不能和若苓再见面了,哪怕是让人传话也是犯忌讳的。”

 有义丝毫没有犹豫:“老臣愿选择第二条?”

 程孝廉有些不解:“将军,可以说一说这是为何么?”

 “若不是为了氏,我家早在攻略成都府的时候便要建功立业了,那个时候我们惦念着给她许配一个好人家,她又一心扑在皇上身上,我们怕人家说我们家打算走外戚干政的路子,所以便免了这个想法,但是如今氏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们也该为家考虑一下了,家不能一直做外戚,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知道皇上百年之后会是谁荣登大宝,若是把自己绑在氏身上有些太过幼稚了,所以我们愿意与氏割裂,用自己的能力换取家的荣华。”

 程孝廉点点头:“既然你做了决定,朕便不拦着你了。若苓这些日子很惦念你们,虽然外面的风声不会吹到家中,但是许久不曾收到你们的消息,她也确实起了疑心。你去看看她吧,毕竟她也算是你看着长大的。”

 说到这里程孝廉自嘲地笑了一声:“朕不担心外戚政,但是此先例不可开,朕有能力控制朝局,可不代表朕的后代有能力控制朝局,希望将军能够理解。”

 “皇上的一片苦心老臣全都明白了,老臣绝不会辜负皇上的期望。”

 (本章完)  m.IgeXs.COM
上章 大明血裔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