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养小首辅 下章
168.第168章
本文订阅比≥50%的能正常阅读,否则需延迟三,补足可立看 招儿帮他铺好纸后,就去寻了合适的针线,打算等他写好后就给他装订上。

 薛庭儴有些失笑,但并没有说什么,提笔在纸上认真写了起来。

 他打算将自己背过的书全部抄一遍,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问题,自打做了那个梦以后,‘薛庭儴’对他的影响越来越深了,这其中就包括对他本身记忆的影响。

 尤其是他自打蒙学后学的所有书。之前他翻过那个梦的记忆,这些小学乃至大学一些书目他都有记忆,但记忆却极为模糊,其中很多更为详尽的东西都忘了。

 他思索了下缘由,觉得‘他’似乎对那段寒窗苦读的记忆十分厌恶,所以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再加上梦里的那个薛庭儴是活了七十多载,他自打考中进士以后,就沉于官场争斗,对于本身的学问却并不上心。

 一恍多年过去,他记忆中更多是官场的沉浮,争的各方势力,人心的揣测,而不是一个读书人最初本质。

 认真来说,‘薛庭儴’并不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他不过是个政客。

 可很显然他现在是不需要这些东西的,就好像是幼童拥有一把宝刃,他知道这些东西对他未来的意义。可如今幼童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件衣裳,或者仅仅温而已。

 可这些记忆已经开始影响了他本身的记忆,他即不想忘掉自己曾经学过的这东西,目前要做的就是巩固记忆,并联合‘薛庭儴’对很多东西超前的认知融会贯通,方是正途。

 而融会贯通最好的方式,不外乎是抄书。

 明明这黄竹纸十分劣质,下笔力度轻不得重不得,轻了着墨不均匀,重了就晕开了,可薛庭儴却宛若无物,如行云水般在上面写着。其上的字迹满圆润,又格外气势磅礴。

 招儿屏住呼吸,连声都不敢出,眼神落在奋笔疾书的薛庭儴身上,突然有一种小男人长大了的错觉。

 薛庭儴很快就写好了一张,他正拿开晾干,招儿忙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在炕上摊开。她的眼神被那些字吸引住了,怎么好看她说不上来,就觉得像画儿一般。

 而就在这期间,薛庭儴又写了一张。

 就这样,薛庭儴写,招儿晾,不多会儿炕上就铺满了纸。

 一本三字经不过千来字,薛庭儴很快就写完了。

 他放下毫笔,深一口气,活动了几下手腕,长时间没有这么高密度写过字了,对他的腕力是一项挑战。

 “其实我可以抄书补贴家用。”他突然道。

 这件事他早就在想了,在梦里他一味只读书,真是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一直以来辛苦养家的却是招儿。

 曾经的‘他’对这种情况无奈、感慨,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招儿确实能干,在经商之上有着旁人没有的天赋,且一应皆是事无巨细,从不让他为银钱发愁,遂他也不再去想这件事了。

 辗转回首,他才发现‘他’比想象中更为在意这件事,既然如今他能有余力赚得一二银钱养家糊口,为何不去试试。

 大丈夫岂能让女子所养,方该是他为她遮风避雨才是。梦里这个时候的他不懂,幸好他现在懂了。

 “抄书挣钱?”招儿连连摇头:“那怎么能行,又辛苦又伤眼睛。”

 “哪有你说得这么夸张,你瞧瞧我这不是一会儿就抄了一本。”他将所有书页整理成一摞,拿给招儿让她装订。

 “抄书既能挣钱,又能看书,何乐而不为。我记得镇上有书铺是会找些穷苦书生帮忙抄书售卖的,你明去镇一趟,将这书拿给书铺老板看,若是可行,就帮我接一本活儿回来先试试。”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罢,还是我与你同去,明我们一同去镇上。”

 “这样真能行?”但凡扯上小男人的事,招儿总是会患得患失的犹豫。

 “有什么不行的。”

 *

 事情既已说定,次两人起了个大早,连早饭都没在家中吃,便出门了。

 余庆村是位于湖镇下一个小村子,其实湖镇也就是湖乡,只是以镇为名。像这样的村庄,湖镇下有几十个,余庆村在其中算是比较大的村庄之一。

 从余庆村到镇上,若是步行,需得近一个时辰。若是坐牛车、骡车就比较快了,每天都有从下面村子到镇上的车。牛车慢,价格低廉,两文就能坐一次。骡车贵,一人得四文,但速度可不是牛车能比的。

 出了余庆村往前走,走到一条岔路上,又往西走了一会儿,招儿和薛庭儴停了下来,站在路边的大树下等车。

 两人的衣衫虽然简陋,但俱都整洁,尤其是招儿,竟然穿了一身男人衣裳。

 “原来你每次出门都要从后面菜地里走,就是为了换这身衣裳?”

 招儿点了点头,心里有些心虚。不过她既已做下决定,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幸好薛庭儴见到只是面一丝惊诧,倒也没表现出多嫌恶的样子。

 “这么穿出门方便一些,你看这样就认不出我是姑娘家了吧。”

 薛庭儴抿着嘴角,看了她一眼。

 眼前的少年长相清秀,从男人的角度来看,略显单薄了些,却是真看不出有女儿家的迹象。他认真观察了下,才发现招儿将眉毛描了,而前也不知道怎么弄了一下,竟变得一片平坦。

 似乎也发现小男人的眼神在自己前停留的时间过长,招儿解释道:“这个太不方便,所以我用布给上了。”

 她说得十分不以为然,就好像在说咱们中午吃什么,可薛庭儴却有一种暴殄天物的感觉。

 他回忆了下那个梦里,招儿前那对很是丰硕,他突然有一种怕她被扁的感觉,忍不住道:“不会被扁?”

 招儿听了有些诧异,她倒没想这么多,遂道:“扁了就扁了,反正也没什么用。”

 正说着,她见不远处驶来一辆骡子车,便往那边招了招手,自然没有发现薛庭儴的表情十分怪异。

 见是坐骡车而不是牛车,薛庭儴不免有些诧异,他也只知道这骡车比牛车可贵多了。招儿把车钱给了,拉他上车:“这车快一些,一会儿就到了。”其实招儿是怕他大病初愈受不了牛车的颠簸,有骡车就坐骡车。

 赶车的中年人笑眯眯地搭话:“小哥有见地,这车不光快,还稳当,可不是牛车能比的。对了,这是你弟弟?”

 被称作是弟弟的薛庭儴,脸黑了一下。

 也不怪人说他是招儿的弟弟,同样都是一身男人的装扮,他明显比招儿看起来瘦弱些,人也矮了半头。

 招儿愣了一下,笑着点头:“是啊,是我弟弟。”

 说话之间,中年人已经赶着骡车往前去了。

 这车确实比牛车快多了,跑起来也不颠簸。车隔一段路就会停下拉上一个或者两个人,这种特制的加长车厢能坐十二个人,车厢的顶是专门定制的,上面还能放些不太重的东西。

 对了,坐这骡车最大的好处就是有车厢可以挡挡尘土,不用到了镇上还得找地方收拾自己。

 “等我以后有钱了,我也买辆这车。”招儿忍不住对薛庭儴道,终于出了一丝小孩子气。

 “你会赶么?”

 她愣了一下,才道:“不会赶,我可以学。”

 问题是你什么都干了,连赶车都自己来,那要男人作甚?薛庭儴心中默默的想,旋即才想到在梦里,他这个当男人的好像还真没什么用。

 看来以后他要学着赶车。薛庭儴暗下决定。

 *

 骡车在坐满人后,终于不再半路停下捎人了。

 又过了差不多一刻多钟的时间,便遥遥可见湖镇的城墙。

 骡车在城门不远处停下,车上的人都下了车,招儿带着薛庭儴往镇里行去。

 这湖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招儿以前去的大多都是东市,东市卖杂货的最多,可这次主要是去书铺,就要往南市去了。

 前朝重文轻武,这种民风在经过前朝末期的战之后,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反倒因为大昌的太/祖皇帝当初之所以会上位,乃是前朝一众文官团体的拥趸,越是风行。

 连目不识丁的老百姓都能说上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见一斑。

 哪怕是湖镇这种小地方,但凡家中有些余钱的家里,都会送家中孩子去私塾学两年。能考个功名最好,不能考功名识的几个字出来,做工也便宜些。

 这种民风致使镇上颇有几家书铺、书肆,像南市便有一条街上全是卖笔墨纸砚,另还有其他配套的,一概都是做读书人的生意。

 招儿虽不是读书人,但她给薛庭儴买过几回竹纸,所以对地方也是轻车路。不过她并没有领薛庭儴当即就去,而是七拐八绕来到一处小吃摊特别多的地方,找了家面摊,打算吃过早饭再去。

 “早上这一顿最重要,咱们为了赶时间,连早饭都耽误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吃了咱们去。”

 招儿管面摊老板要了两碗揪片。

 这揪片是平府特有的吃食,用荞麦面和高粱面做出的面片儿,面色黑红,配着豆腐木耳香菇的浇头,香四溢,简直让人口涎都出来了。

 “这家的揪片特别好吃,你尝尝。”

 薛庭儴尝了尝,果然好吃。

 且不说手艺如何,至少分量多,料也放的足,不像薛家做的饭菜,油舍不得搁盐舍不得放,吃起来淡而无味。

 不过价钱也贵,薛庭儴将一大碗揪片吃完了,招儿会账的时候给了八文钱,也就说这一碗揪片四文,八文钱可是都快够买大半斤了。

 “好吃吗?”往南市走的时候,招儿还在问他。

 “就是有些贵了。”

 对薛庭儴来说确实有些贵,他打小就没什么零花,手里唯一能有点儿钱的机会,就是每年薛老爷子给的几文钱的岁钱。

 在他那梦里,这几文钱实在不当什么,可就是这两种诡异的心思掺杂在一起,薛庭儴才觉得心情很怪异。

 “贵啥,不贵。你不常来镇上,好不容易来一回,自然要带你吃顿好的。”

 还真是吃顿好的,别看招儿会账会得面不改,实则她以前一个人来镇上的时候,饿了顶多就买个馒头吃。

 她对自己从来舍不得,总想着多攒点儿,可对薛庭儴却十分舍得,算是穷其所能。所以每每想到梦里的那一切,薛庭儴都不敢置信,自己会是个杀灭子之人。

 “等我抄书赚了钱,天天带你来吃。”他忍不住道。

 太阳已经出来了,淡金色的阳光洒在少年还略显稚的脸上,白皙的脸宛如最上等的白玉,其上还有细细的绒。微微有些泛白的,此时局促的轻抿着,看得出少年有些不自在。眼睛也不敢直视着她,而是看着一旁。

 招儿的笑容越来越大,忍不住伸出手他的头:“傻狗儿,你抄书才能赚几个钱,哪能天天来吃那。”神情中带着宠溺。

 话音却在他黝黑的瞳子里消了音,招儿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她有些心虚,也是怪了,她以前从来不会怕小男人,可自打这回他病好后,她竟偶尔会有些怕他。

 肯定是她的错觉!

 她收回手,做左顾右盼状,突然眼睛一亮,道:“你看,到了。”说着,便率先迈进那书肆。

 招儿出了书肆所在的这条街,才想起她根本没地方可去。

 她今天本就是陪着小男人来书肆,绣坊那活儿已经做不了了,菜她也很多天没去收了,现在回村子等下午再来有些太折腾。

 她在心里算了算今天什么日子,决定去看二姐。

 招儿的二姐王招娣不在湖镇,而是在夏县的沈府做丫头。从湖镇到夏县,坐骡车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就是坐一趟有些贵,得十五文钱。

 等招儿到县城的时候,方是巳时三刻。这个时候去见人正好,太早或者太晚她二姐都不一定有时间见她,要等很长时间。

 招儿一路来到城南,还未进沈家所在的牌坊,就看见竖立在沈府门前的那两面五丈多高的大旗。

 此乃进士及第旗,唯有家中有人中了进士方可立此旗。

 这功名旗杆分为两个结构,旗杆夹石和旗杆。

 旗杆上的旗斗也是有讲究的,正经科举出身,在殿试中进士及第,可立两个旗斗的旗杆。若是状元,则是三斗的旗杆,倘若族中出了三品以上的大员,则可立四斗。

 沈家门前这两杆大旗,一个是三斗,一个是四斗。也就说沈家出过一个状元,并在朝中有一名重臣。

 招儿一个乡下丫头之所以会知道这些,也是以前她来看她二姐时,她二姐跟她说的。

 正门、侧门乃至角门,都不是招儿这种身份能去的,她绕了很大一圈,才来到沈府的后门处。

 后门的门半掩着,招儿也没敢闯,恭恭敬敬过去敲了门。

 门吱呀一声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体态圆润的婆子,问她:“你找谁?”

 这婆子不过是看门的婆子,却也是穿着缎子做的褙子,耳朵上手上都戴着首饰,足以可见沈家的富贵。

 沈家也确实富贵,在这夏县可谓是跺跺脚,县城就要抖三抖的存在。这里的沈府乃是沈家的祖宅,除了在外做官的沈家大爷和二爷,沈家其他人都在此住着。

 “婆婆好,我找素兰,我是她弟弟,特地来看她。”

 这婆子态度称不上热络,但也没有狗眼看人低,至少从这一点招儿就能看出沈家的规矩肯定很严。她让招儿等着,就关上门往里头去了。

 招儿足足等了一炷香的时间,后门才又打了开,从里面走出一个长相十分貌美的女子。只见她肤光胜雪,凤目朱,穿一身水红色的夹衫,月白色的挑线褶裙。一头乌黑浓密长发简单的挽了个髻,其上金簪子。

 明明衣裳普通,发饰也普通,偏偏这一切穿在她身上就是多了一种旁人没有的美感。她前鼓鼓囊囊,偏偏肢又极细,十足一副好身段。

 此人便是招儿的二姐王招娣,不过到沈府就换了名儿,叫素兰。

 招儿不皱起眉,距离上一次她见二姐,二姐又变了许多。不光是衣裳的料子,身上的首饰,气乃至身段都变了许多。

 她心里有些发慌,一把抓住素兰,就往旁边没人的墙角去了。

 “姐,你真做了?”

 素兰见妹妹脚地抓皱自己的袖子,有些不耐道:“什么做不做的?”

 “就是那个、那个…”招儿迟疑了半晌,才红着脸说出来:“你该不会真给六少爷做通房了吧。”

 素兰眼角上挑,嘴角也勾了勾:“你关心这些作甚?”

 “姐!”招儿忍不住跺了跺脚。

 素兰看着妹妹,想起当年自己被家里卖了,只有小妹招儿从牙婆那里打听到她的去处,自己走了一天一夜来看她。那会儿她满心惶惶,招儿的出现让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不会死在这府里也没人知道,当即软了心肠。  M.iGExS.com
上章 家养小首辅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