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六零年代 下章
第37章 暖壶风波
这个节,邻居除了关注谁家给孩子添了新衣裳,最惹人注意的还是田婆婆和贾工的新暖壶。

 楼里没几家用暖壶的,不过这东西大家都见过,单位办公室就有,开水灌进去放一天都还是烫的,大冷天想喝口热水随倒随有。

 节贾工和田婆婆在叶青家搭伙,暖壶拎来拎去大家就都留意到了

 之前见过的都是竹编外壳,一拿起来瓶胆在里面吱吱呀呀的晃,看着就悬心。哪像田婆子和贾工手里那样的?大红色铁壳外皮,银色壶嘴,摆在桌上看着就洋气!

 田婆婆那儿还好,没人想跟她走得太近。贾工可麻烦了,楼上楼下都找他借热水,连宋招娣都能从一楼跑上去好几趟。

 “这暖水瓶就是好,想喝口热水打开壶盖就有了,晚上封了火也不怕,真是方便。”宋招娣逢人便夸。

 她是方便了,贾工可是苦不堪言,一晚上烧了十来壶开水,最后自己愣是没得喝!

 谁都知道暖水瓶是叶青从上海捎回来的,也有人看见叶青拎着粉红色的暖瓶去田婆子火炉上倒开水,她自己用着两个。

 这天叶青在屋刚把茶叶泡上,外面就响起敲门声。

 开门一看,宋招娣满脸挤着笑站在外面。

 “找我有事?”叶青问。

 宋招娣自来,推门就要进屋。

 叶青伸手拦住:“有事就在这儿说吧。”眼睛下意识的扫了下宋招娣脏兮兮的黑棉鞋。

 “哎呦!就你瞎讲究,地板不就是让人踩得吗?多擦几回还能累着?”宋招娣厚着脸皮打趣。

 叶青笑笑,就是不让路。

 宋招娣撇撇嘴没办法,不过透过半敞的屋门,她早就看见大方桌子上摆着的暖壶,一摸一样的两个粉红色,看着就让人心里暖和。

 “我说大妹子,你不知道,现在天凉,你三臭侄子晚上喝米糊要用热水烫过,我家炉子在外面,又守着楼道口,大晚上开门那个冷飕飕的…”宋招娣没头没尾的开始诉苦。

 “所以呢?”叶青不耐烦打断。

 “你看你就一个人,也用不着两个暖水瓶呀?我们家五口人呢,你借我一个使使!”宋招娣涎着脸提要求。

 日常天天用的东西还有往外借的?以前别人家没暖壶时候她们一家子五口还不是照样过?

 “不借!”叶青直截了当拒绝。

 “你…你看,我都张嘴了,你就不能发扬下风格?”宋招娣觉得有点下不来台。

 “你怎么张的嘴就怎么闭上!我没风格。”叶青说完“哐当”把门关上。

 有些人你说话太委婉了她根本就听不见,还以为多磨磨嘴皮子就能办到,叶青可没这个耐心跟她墨迹。

 外面宋招娣气的火大:“啥人呐?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说话做事也别太绝了!”

 姓王的小媳妇在旁边看半天了,她早就想着跟叶青说说买她一把暖壶,羊绒大衣没给捎,暖壶再不给她有些说不过去了吧?

 见宋招娣灰头土脸的碰了一鼻子灰,忙乐不可支的跑回家拿了钱出来。

 叶青刚喝了半盏茶,又听到外面门敲得山响,以为还是宋招娣不死心,皱着眉头开了门。

 “叶同志,是我!”小王嫂笑眯眯地站在门口,手里捏着两块钱。

 “你有事?”叶青问。

 小王嫂抬下巴指了指楼下宋招娣家:“这人也真是好意思!暖壶也能借人家的白使唤?大冷天的谁家不需要啊?叶同志,你说是不是?”

 叶青点点头:“嗯,是。”

 小王嫂笑的更实了:“叶同志,你看,说实话你一个人也用不了两把,我们两口子下班回家连口热水都喝不上,大家都需要的,要不你匀我们一把?我可是给钱的!”

 叶青看了眼她手上高高举着的两块钱,轻笑出声:“小王嫂,你要是需要就自己去买,咱们市里没有,省城肯定有,也费不了什么事,花不了几块钱。”

 “那怎么行!省城六块四钱一把还是竹子壳的,要五张工业券呢!”小王嫂一着急把实底代了,顿时后悔的直咬舌头,忙又说:“你的都用好些天了,又不是新的,大家一块堆儿住着,远亲不如近邻,你就便宜点儿卖给嫂子呗?也不损失啥,吃亏是福!”

 叶青看着她直乐:“小王嫂你可真有意思,谢你了啊!我不缺钱也不缺福,你就别缺德了!好走不送!”

 “哐当”关上门,叶青总算是清净了。

 小洋楼就是个三层的大杂院,这么多邻居,哪能都好?有些人和自己不是一路子,迟早翻脸,晚翻不如早翻。

 一晃过了正月十五,叶青正准备找工作时候,报纸上宣传农业大丰收鼓励人扎农村的消息已经铺天盖地。

 叶青吃了一惊,还要继续简城镇人口?

 这几天叶青不止一次听到小洋楼的街坊谈论。

 “大丽妈,听说现在农村比城里日子过得好,起码能吃得饭,你给大丽找个农村女婿不?我大侄子今年二十五岁,一年能挣六百个工分呢!比厂子的工人也不差。”

 “听着是不差,不过鱼找鱼虾找虾,我看你们家小兰找农村的正合适,反正一家子亲戚都在。”大丽妈怪气的嘲讽。

 小兰娘讨个没趣,抬头见叶青笑眯眯的从楼梯下来,心思一活络,想这大姑娘不也单身一个人?

 刚想问问她有没有对象,小兰娘转念又一想,那可不行!这姑娘整天打扮的花枝招展,过年多领了二两油就又是煎又是炸的,忒不会过日子了!哪配得上她农村的大侄子啊?不行不行!

 叶青见邻居大娘眼神扫过自己,先是一喜后又摇头,搞得她莫名其妙。不过现在也顾不上理会闲事,她有重要的事要办。

 新年刚过,小孩子还沉浸在年味,对于青年人说,现在才是让他们兴奋的日子,比过年还要高兴,那就是年后的大招工。

 各家工厂门口纷纷贴出崭新的大红纸,上面写着招工人数和工种信息。

 连续两年的职工简并没有停止继续招工,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年轻人来说,现在就业还根本没压力,早晚都得给解决。

 对叶青来说,现在的大环境她也想不到其他门路赚钱,也不能整天闲着坐吃山空,只能老老实实上班。

 所有工厂的招工条件都很简单,第一,城镇户口,第二,年满十五周岁。叶青能选择的也就是工厂和工种了。

 木器厂车工钳工?看了眼挤在报名处的轻壮男青年,叶青摇了摇头走开。

 棉纱厂纺织女工?这边倒是一堆姑娘报名,不过这活儿是要手脚麻利的吧?叶青看了看自己修剪整齐的指甲,摇着头走开。

 印刷厂排版工?现在还是铅字活版人工排版吧?别再铅汞中毒…

 以前叶青做过的兼职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大部分都是文职,最辛苦的就算是攀岩陪练。要是选择工厂做工人,叶青不知道自己的体力能不能撑得住。

 最让人眼热的是百货商店招售货员,跟他们的商品一样,工位也是紧俏短缺,布告刚贴出来就招了一群人围观。

 “只招两个人啊?”

 “听说早就内定啦!”

 这时期的售货员食堂大师傅那都是特/权人物,掌握着吃穿大权,四邻八家都要巴结,想站柜台也要有门路。

 叶青转来转去,还是到了她熟悉的矿区。

 大红纸一米多长,林林总总的工作种类二十多个,其中有车间宣传员,工会职工等,招工人数四百人。

 就它了!叶青决定下来,去拿招工表。

 户口本掏出来给负责招工的人,查看后附送一张表格递过来。

 叶青拿出笔,就在门口的砖墙上填写。

 填好了姓名别年龄地址,文化程度这些基本信息,想要哪个工作自己不能选,怎么分配要矿上决定。

 写好表格递进去,叶青回家等信儿。

 工厂不会挨个通知,筛选过后只在厂门口贴布告。

 小洋楼年后准备上班的小年轻有好几个。二楼的小兰和大丽,三楼郑大的弟弟郑晓冬都报了名。

 一楼的宋招娣也想让大臭报名,结果年龄不够怎么说人家也不同意给表格。

 三楼郑大家,郑晓冬自己马上要上班挣工资,对家里还在上学吃闲饭的妹妹郑晓秋有些不满。这几天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说话呛人。

 小洋楼里矿上的职工不少,平时一身工作服进进出出的招人羡慕。

 大家也知道矿上福利好,又是票又是糖票的,比贾工那个什么机关强得多,所以都让子女去报矿上。

 这年头没有考公员一说,那是严格审查分配来的。

 每天小洋楼谈论的都是招工的各种最新消息,矿上上班的几个也成了抢手人物。

 “大,矿上贴出来通知了没?”

 “何二勇,你认识招工办的人不?给我们家大丽问问。”

 “王大壮,你约摸着我们家小兰能分到粮食高的工种不?”

 王大壮好笑:“小兰娘,粮食最高的是下矿井的工人,你问问郑大,看这活儿你家小兰能干不?”

 小兰娘嘀咕:“咋不能啊?现在不是说男女平等了吗?”

 大丽妈旁边提高嗓音跟别人说:“我家大丽可是娇生惯养,不指望她往家多挣粮食,能找个干干净净每天坐办公室的工作我就知足啦。”

 “可不是!大丽那闺女长得俊,还上过一年初中,咋也得找个体面工作。”

 “就是,上班挣了工资再好好捯饬,打扮打扮不比别的人差。”小王嫂朝叶青身后努了努嘴,本来她就记恨着叶青没给她捎羊绒大衣的事,不卖给她暖壶又添了一笔。

 小兰娘哼了一声,进屋关上了门。

 贾工知道叶青也在矿上报了名,过来跟她讨论。

 “叶啊,你的选择没错,现在国家勒紧带节约粮食,那些不是紧要关键的生产工厂好些都停了工。像棉纺厂木器厂这些听着光鲜,其实不怎么保险。”

 叶青一怔,不是紧要关键?除了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是生活必需品啊?

 贾工继续说:“矿区的铁矿煤矿都是国家重要资源,不止不会停工,还会继续扩大生产,所以,选矿上就对啦!”

 田婆婆一旁笑眯眯的听着,突然口问道:“小叶上过什么学?”

 叶青原本张嘴就要说大学,可是一想自己的毕业证见不得光,报名时填写的是高中,于是就跟田婆婆也说是高中。

 田婆婆略有些遗憾:“可惜了,女孩子原本该多读书,出国留洋多见见世面才好。”

 叶青不以为然,混到哪说哪,现在这种大环境,有份工混日子,吃穿暖就不错了。

 几天后,矿上上班的人带回来一个重大消息,通告贴出来啦!

 “有我家小兰没?啊?”

 “我家大丽呢?分到什么组啦?”

 郑大擦了把汗:“别急别急,等我慢慢说。”

 “你倒是说啊!”大家还是心急。

 了口气,郑大才说:“选上啦!小兰大丽跟我们家晓冬都选上啦。”

 小兰娘松了一口气。

 大丽妈追着问:“我家大丽分到什么岗位啦?”

 “小兰是临时工,大丽和晓东都是学徒工,具体工作要报到后再给分配。”郑大解释道。

 “呦!你家大丽上来就是学徒工啊?”

 “恭喜大丽妈。”

 “恭喜大丽妈了,还是你家闺女有福气!”

 小兰娘有些气不过:“都是一样岁数的闺女,咋她家大丽就是学徒工呐?那不是工资多了好几块,到年头就给转正?”

 有人给她解释:“小兰娘,人家大丽上到初中,你家小兰才上几天学啊,能一样吗?”

 郑大诺诺着张口:“他们都选上了,就是,就是…”

 “就是啥啊?你倒是一口气说出来啊!”

 “别大气,你倒是说啊!哎呦我的妈,你急死我了!”

 郑大红着脸费好半天劲才终于说出口:“就是,就是叶同志没选上。”

 “嗨,我当是啥事呢!”大丽妈春风得意的回屋了,这回她闺女可脸了,全楼招工几个姑娘就她家独占鳌头。

 小王嫂可高兴坏了:“她那种人能选上才怪!自私自利一点都不为别人着想,说话还刻薄,你们看,现世报了吧?”

 小兰娘心里也平衡了,临时工也是工,总比没选上的强。

 郑大上了二楼在叶青门口停下来,举手刚要敲门忽然就犹豫了。

 又不是啥喜讯,自己说出来再惹人不高兴。反正晚上王大壮何二勇他们回来也会说,叶妹子迟早会知道,自己还是别干不讨好的事,郑大转身离开。"";"/;"/"/"  M.iGexS.com
上章 回到六零年代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