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强续前缘 下章
92|5.31更新
小皇帝喊了几声,见时谨眼神淡淡的扫过来,心中不由一紧。

 对这个王叔,他感觉很复杂。

 太后怕他年纪小,对他将话说破了会令他在王叔面前了样子,但话里话外藏的意思无非就是暗指王叔狼子野心。

 但其实他年纪也不小了,在朝堂上听政,又有太傅教导,早明白了许多事理。

 王叔待他虽不大热情,但该放的地方一定会放给他,该教给他的一定也教给他。按规矩办事,并不敷衍。

 因着太后的话,他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借着孩童的天真样子,仔细的观察过王叔。他觉得王叔其实不喜政事,看折子的时候微垂着眼帘,他从低处看去,总觉着王叔眼里带着些不耐。能分派给下头官员的事,王叔也绝不揽着。

 王叔这个样子,无论如何也不像是觊觎王位的,否则早年先帝要传位于他,他正正当当接下便是,何苦到今再来周折,将官盐当了私盐卖?

 唯一的解释就是王叔当真是在暂时监国,待他到了年纪,便会还政于他。后会不会有变化不好说,至少此刻王叔的意思是很分明的。

 因此小皇帝对着这王叔便存了几分敬意,无奈王叔总是十分冷淡,积威甚重,实在教人亲近不起来,每每相对,心中便有些犯怵。

 只是前段时传出王叔与表姐的好事,许是爱屋及乌了,王叔对着他柔和了许多。小皇帝当着他的面,也能多说两句,但此刻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王叔今似乎…心境不佳?

 时谨手一松,小皇帝过了折子,翻开打量一番,奏的是淮安郡守纵容舅仗势强买强卖一事。这样参人的折子,每总少不了七、八道,没什么好稀奇的啊。难不成问题出在这淮安郡守身上?

 时谨走到一边坐了,端起茶来,面无表情的问:“皇上以为该如何处理?”

 小皇帝琢磨了一阵,不知道王叔恼的是有人参了淮安郡守,还是恼淮安郡守的为官不修?

 他想了一阵才道:“先令淮安郡守自查自辩才是。”算是比较温和的做法了。

 时谨冷冷的眼神扫过来,面容竟如玉石一般不似真人:“皇上为成国之君,当自有主张,端正、清明才是。行事岂可先来揣度我的心意?如此机巧小道,不是为君者所为。上行下校,后朝中为官的岂不都是媚上之辈?”

 小皇帝心中一凛,脸上有些发热,连忙恭敬的一揖:“谢王叔教朕。”

 时谨微微点头:“就这么写上去,回头我再来用印。”

 小皇帝:…所以方法并不算错,错的是态度?

 待小皇帝用完笔墨,时谨又冲着奏折堆一挑下巴:“下一份。”

 小皇帝翻开一份,见是户部侍郎所奏,因着开后新粮未出,旧粮不济一事,恐米价上扬,奏请朝廷平抑。

 小皇帝苦思一番才作答,先将户部侍郎肯定一番,然后因着自己近来由太傅领着多有了解民间诸事,对米价几何成竹在,便信心满满的定了个米价。

 时谨一勾角:“皇上虽需了解民间诸事,却只需做到心中有数,不被臣下唬弄便是,倒不必挽了袖子自己上阵,非得算清分厘。只消准奏,令户部侍郎拟个章程上来便是。”

 这一下又把小皇帝贬得小家子气起来。偏他说得有理,小皇帝生不起气来,只得垂头应是。

 如此看了五、六份奏折,小皇帝只觉不对,王叔平不这样啊!要么肯定,要么否定,否定了的便让他自去向太傅讨教,一个字也不多说,从不曾这样句句带刺的找茬…对,就是找茬!

 小皇帝回过神来:朕得罪他了?

 他一面嘴上做着应答,一边左思右想,实在没想出个端倪来,一抬眼,见王叔的目光从桌案上掠过。

 过了一阵,又见王叔目光从桌案上掠过。

 小皇帝心中一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

 他咳了一声,装作口渴的样子,低下头来喝茶,心中决定试一试,于是待放下茶杯便道:“王叔,一会咱们手谈一局?”

 时谨冷冷的看过来,不置可否。

 小皇帝一副认真的样子:“从前总是输给王叔,今向表姐‘借’了本棋谱,恐怕却多了两分胜算!”他加重了“借”字一音。

 时谨神情没什么变化,垂下了眼帘,把玩着手边一个镇纸,漫不经心的道:“说胜,皇上还早了些。”

 小皇帝竖着耳朵听,总算是听着这声音里少了分冷气儿。

 他不免神情古怪起来,有心想打趣两句,但见时谨抬眼看来,终究不敢多说,怕被看出端倪。

 **

 薛池匆匆的出了宫,安排姚东去办事。

 凭姚东的身家,平倒不够往倾月坊消遣,难为他机灵,竟也七拐八弯的与坊主潘娘子搭上了话。

 潘娘子见惯了人的,一见他便知他是替人办事,背后另有主人。见他口气很大得很,便愈发不敢得罪了。

 双方啰嗦了半月有余,潘娘子才终于松了口,答应收五千两银子,让凌云报个病,就在倾月坊附近置个宅子住下,若有推不得的应酬,她还得一传就到,过来应付。

 薛池等姚东帮凌云置了个小宅子安顿好,这才上门去见凌云。

 这段时以来,薛池低落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人虽淡淡的少了些笑意,但寻常也能装得没事人一样,除了四个丫头和老夫人,竟也无人发觉她的不对。

 凌云这宅子只有一进,小小的一个院子里三间屋子。没办法,要得急,也寻摸不到好宅子。

 但这小院子被凌云带着小晋打扫得干净,墙重新粉了一遍,窗上糊了新窗纱,看着倒也齐整。

 薛池进去的时候凌云正坐在炕沿绣鞋面,她穿件丁香的褙子,斜斜的梳个籍,只戴了个珍珠发箍。显得身上沾了些烟火气,又家常又朴素。

 薛池笑道:“这般专心,我来了都不知道!”她敲了门,小晋去开的,这动静不小了。

 凌云一惊,抬起脸来笑:“快坐。这左右吵得很,我直以为是邻里的声响,没想到是自己家——我家客人可少。”

 薛池笑着接过小晋奉上来的茶,欠了身去看凌云手中的鞋面,做得精细,只是看大小花竟是双男鞋。

 薛池叹道:“姐姐手真巧,给小晋做的?也忒用心了!”

 凌云不自然的一笑,将鞋面放在针线筐里,拿了块布头盖住推到一边。

 她站了起来正向薛池一福:“多谢融妹妹搭救之恩。”

 薛池抬手一扶她:“姐姐别客气。”完了莞尔一笑,说了句后世的名言:“用钱能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只是姐姐要彻底了藉,还得等着过两年皇上大婚。”

 凌云目光一闪:“哦…”薛池之前求了皇上的事,自是没告诉姚东,凌云这边也没得着消息。此时见她眉间抑郁,忙解释道:“此事我是直接求的皇上,先帝下的令,皇上也不能无故更改,等到大婚大赦天下时添你这一桩就是了。”

 凌云又道了回谢:“真是让融妹妹费心了,万没想到竟闹到陛下面前,如此大恩大德,真不知如何回报妹妹!”

 薛池连忙摆手:“别说谢了,姐姐不也曾救过我?这却是算不清的。姐姐好生养着,别去想从前烦心的事了。”

 凌云仍是再三道谢,两人说了会子话,她一直将薛池送到了院门口才回转。

 小晋立在一旁,抿着嘴笑:“当年姑娘把融姑娘请上马车时,可万没想到会回报在今。”

 凌云拴了院门往屋里走,声音低低的:“我不过顺手一为之,她却是花了大笔银两心思的,比不得。”

 小晋进屋收了杯盏,一面闲话:“也多亏融姑娘能通了天,求到了皇上面前。”

 凌云正斜坐了,拿了针线筐出来继续做鞋,闻言不免眉眼一动:“未必是求到皇上面前了。”

 小晋惊讶:“咦,难不成融姑娘说的竟是虚的?”顿时脸色就阴郁下来。

 凌云摇头,伸着指头点了点他:“傻。她如今是摄政王未过门的子,要办什么事何必舍近求远?”

 小晋恍然大悟,又疑惑道:“那她为何…”

 凌云笑而不语。

 小晋过了一阵悟道:“融姑娘也太小心了些,竟如此防着您。”也怪他家姑娘生得太美了些,再怎么对男人不假辞,也总被人当狐狸防着。何况姑娘从前和摄政王是认识且有过前缘的,融姑娘恐怕就防着姑娘借这个和摄政王搭上话呢。

 小晋摇摇头:“摄政王那样的人,见一面都不容易,融姑娘实在是多想了。”

 凌云默然不语,低着头捏起了针。

 **

 冬已过去,寒却仍在。

 时谨前些日子出了趟平城,此时一回来,身边跟随的侍卫便是连声啧啧。

 时谨骑在马上,随着他们的目光一看,原来是平城爱俏的姑娘媳妇们都不畏寒的穿上了装,走在街头就像捂了一个冬的花,一瞬间就开得姹紫嫣红了。

 他并没有理会管束,只是略微催了催马,加快速度回了王府。

 王府里的管事们至门口,将后头拖的几车事物都卸了下来。

 时谨将马鞭扔到侍卫手中,一扯披风系带,大步往前走。

 王府老管家边跟着走边道:“前两敬安伯融伯爷才上过门,说是有事求见。”

 时谨脚步顿住:“明你派人叫他来。”

 老管家应了一声,自去安排。

 时谨转头去了内院,换洗一番坐下喝茶。

 素心瞧着他神色平静,比出平城前好了不知多少,便捧了个布包来道:“殿下,婢子前些日子轮休,不料一出门就遇着个小丫头,说她家主人是融姑娘的朋友,多谢殿下前回相助,亲手做了双鞋…”

 素心是觉着有点怪异,但对方打着融姑娘的旗号,她又检查过只是双鞋,便也只好先收着了。

 谁料时谨却并不以为异,反倒嘴角微勾,示意素心打开布包。

 布包掀开来,出里头一双厚底男鞋,鞋面是深蓝色缂丝,上头细细的绣了双兽和祥云头卷云。

 时谨嗤笑了一声:“她是什么样的手艺,竟敢来唬弄人。”但仍然让素心将鞋放到地上,试了试脚:“也算清楚了尺寸。”

 说着也不了,对素心吩咐:“去前院寻老管家,让他将这次带回来的冰蚕丝缎都送到敬安伯府去。”

 素心忙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时谨垂了眼看鞋:心病还需心药医,晾了她月余,她心中一急,看着也就没那些毛病了。  m.IgeXs.COM
上章 强续前缘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