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斛珠 下章
第三十六章 (十)
 殷荣顺之看去,与永延宫并驾齐驱,只有泰宫。他心里震动不小,脸上还维持着一径的神情,转头阴沉地看了一眼子虞,良久叹道:“入宫两载,娘娘与以前大不相同。”

 子虞道:“相爷莫顾左右而言它。”

 殷荣含深意地一笑:“是有可用之人,可人才难得,娘娘此行可有把握?”

 “世上岂有万全之法?”子虞眸光一转,敛容道“人才难得,忠心之人更难得,我要的是即使失败也不会反扑的忠仆,省得谋事不成,反倒作茧自缚。”

 殷荣沉思了片刻,才道:“此等人最是难寻。娘娘总该告诉我作何用处。”

 “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子虞淡淡道“这个道理,相爷该懂。”

 还是第一次被她顶到这个地步,殷荣蹙眉思索了许久,才又道:“仅凭一句话,就要我献出精心布局的棋子,娘娘哪里来的自信?”

 子虞料到他会有此一问,声音不急不缓地说:“刺客一事相爷尚且不放弃做点文章,何况真正的良机到来?”

 守在亭外一边的歆儿忽然唤了一声“娘娘”子虞知道逗留的时间已经太长,站起身,顺手捋了一下裘衣,对殷荣道:“若是有空,不妨让义母来宫中走动。”告别一声,带着宫女离去。

 殷荣回到府中,晚膳后唤徐氏到书房,将子虞的话转述了一遍,末了感慨道:“要说后宫真是神奇,那样一个瞻前顾后的人,居然也变得如此决断。”

 徐氏见他神情凝重,含笑道:“将女人小觑的人总会吃上大亏。这么说,相爷已经决定襄助她?会不会太过险进?”

 “他们兄妹俩,一个像刀锋,一个像剑鞘,”他眉头皱出深痕,显得忧心忡忡“想不到是我看错,锋利的竟然是妹妹。一张口,要的就是我在泰宫多年的布置。”

 徐氏小心翼翼地说道:“现在还不知道她的算盘,就这样用上相爷多年精心布下的暗棋,实在太冒险了。”

 “我的一生都在冒险,”殷荣想了想,忽然笑道“连兄长被刺的大仇,她都能忍下,在永延宫里果断了结,这一点让我刮目相看。也让我好奇,她会做出什么样的报复。”

 “相爷布置了已经有十年,娘娘入宫也才两年…”

 殷荣摆了摆手,断然道:“一直不动的棋,只会变成死棋。”

 他这样的表情徐氏已经多年未见,分明是下定了决心,她也不再多言。

 殷荣站起身,打开窗户透了一口气,冰冷的气息瞬间就弥漫了书房。他看着那一方浓墨的天,叹息道:“倪相因病未起,延平郡王废了腿,宣王年轻时就只是个纨绔…这个时机,我已等得太久。”

 到了腊月,天气已是极寒,雪如飘絮,天色晦暗。

 这个月份一向是后宫繁忙的时候,宫人的升迁,赏赐都在这时见分晓。子虞接连几就忙于处理宫务。

 今年的境况大不同于去年。彼时她尚未在宫中站稳,战战兢兢,宫人难免担心前景。而如今,她宫中盛宠,泰宫悄无声息,一向张扬的明妃,也不再轻易来招惹。往来步寿宫,借机讨好的人络绎不绝,宫人们争相表现,能攀居高位。

 将身边得力可靠的人擢升,不可信的人排除,子虞拿着名册独自思考。

 宫女通道道:“殷夫人求见。”子虞点了点头。

 徐氏被宫女引入殿中,神态欣然,拜礼之后对子虞道:“眼看年关又至,相爷嘱我来看看娘娘,可有什么需要的。”

 子虞一听就明白殷荣已答应了,笑着和徐氏寒暄了几句后,将宫女全部遣走。等殿中只剩下两人,便不加掩饰地说道:“听说泰宫的女史秉仪都是皇后娘家举荐,得皇后宠信的女官不是出自宣王府,就是多年历经考验的,不知相爷能在何处使上力?”

 “再牢固的墙也会有隙,”徐氏款款笑道“若娘娘想在皇后那里传句什么话,递上什么东西,还是能出点力的。”

 子虞微愕,徐氏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传话、递物都属于不同司职——远超她的预计。

 “相爷真是深谋远虑。”子虞真心赞扬。

 徐氏道:“为这一天,相爷等了十年。”

 子虞微笑颔首,将名册放到一旁,转身去了寝殿。徐氏一直偷偷打量,没有听到任何声响,过了片刻,才有些微的衣裙婆娑声,子虞的身影从屏风后踅入。她手上拿着一支极细的竹管,颜色暗沉,很不起眼,递到徐氏的面前。

 徐氏用手摇了摇,见子虞毫无表示,拔开头,一脉细细的桂花幽香顷刻弥漫开,猝不及防。她有些讶然,当然不敢相信子虞避开宫女,亲自取来的,会是一支普通的花

 “真香。”她笑着试探“不知娘娘想用在何处。”

 子虞浅浅笑道:“说起来是四年前的事了,泰宫赏赐了欣妃娘娘一盒干花,那香气让我时不时想起。”

 徐氏错愕了一瞬,若无其事地将竹管收好,告辞离去。

 若说康定四年的开始谁最晦气,倪氏觉得非她莫属。

 她的父亲年末时突然病倒。腊八,年后,她几次回去探看,情况都没有好转。他一动不动地躺在病榻上,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两朝为相的重臣,如今只是一个行将就木的病人。

 娘家的事已经足够让人失望,而夫家的事,则让她感到绝望。

 赵琛从南国回来时是被重伤抬入府中,一条腿因为被马蹄践踏,几乎变了形状。养伤用了两个多月,伤好后却更让人伤心,他没有了行房的能力。他们成亲许多年,一直没有子嗣,赵琛明着暗着都想要纳妾,她一直都不曾松口——她的父亲是倪相,即使是他的皇后妹妹,也不得不顾忌。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纳妾问题了。

 娘家夫家同时受挫,她感地发现,最近来府中走动的人也变得少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连续下了几天的雪,这一终于放晴,倪氏到后花园中散心,看着阳光照在粉墙青瓦上,粼粼反光照耀。墙外突然有一阵争执声。她暗生怒火,将看守外院的小厮唤来:“外面这是吵什么?”小厮战战兢兢地答道:“有个妇人,已经连续来了好几天,说来替我们府中化劫。”倪氏一哼道:“什么人都敢上门来招摇撞骗,将她赶走。”小厮急忙去了。

 倪氏坐了一会儿,转念又想起家中烦事,连太医都请来看过,吃了多少药,半点成效也没有,或许该借助其他方法扭转乾坤。她又命人把小厮叫来:“你说那妇人来了好几天,都说了什么?”小厮道:“她说我们府中气象异常,有、有…”倪氏瞪着他,小厮咬牙说道:“有断嗣宫祸之象。”倪氏一拍石桌:“妖言惑众。”一旁的奴仆都不敢吭声。

 她想了想道:“明天她若再来,就将她领来,我倒想看看什么人这么大胆。”

 到了晚间,她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郡王府的事情,只有宫中有所风传,外面的百姓哪能得知,若断嗣宫祸真有其解,前两字基本已定,后面的又做何解。年幼时她也常听人说起能人异士,莫非这就是一个?

 等到了第二,那妇人果然又来,小厮立刻将她领到内院。

 倪氏见那妇人衣着普通,因在外面走的多了,脸颊,鼻子都被冻地有些发红,眼睛倒是炯炯有神。她问道:“听说你在门口胡言语,有什么目的?”

 妇人不卑不亢地说道:“妾是路过府前,看到府上气沉沉,分明有劫难,这才好意来提醒。”倪氏柳眉倒竖,哂道:“凡是招摇撞骗,都以化劫解祸为借口。”

 妇人微笑道:“若真是无劫无祸,夫人怎会请我进来,可见我估算的并无差错。”

 倪氏道:“那你说说有何劫难。”妇人看了周围一圈,道:“事关重大,不亦多传。”倪氏让奴仆散走。妇人才开口道:“可否将府中主人的八字给我看一下。”倪氏去房中取了八字给妇人看,妇人细细算了一下,眉头深皱:“夫人既无心,何必耍弄妾,这个八字命中无富贵,怎会是府中主人。”

 倪氏这才有些服气,将袖中藏的八字拿了出来。妇人反复看了良久,叹息道:“果然是劫数,天意难违。”倪氏听得心惊跳:“什么劫数?”妇人肃然道:“这个八字不但本人劫难甚大,手足亦有祸患。”

 延平郡王的手足只有身在中宫的皇后,倪氏半惊半疑:“此话当真?”

 “绝无虚言,”妇人道“支梁难撑,大厦将倾。”倪氏想到父亲病重,中宫失宠,心跳如急鼓:“可有化解之法?”妇人想了一想道:“世间化劫方法有千万,可惜这劫数太大,我只想到一种。”倪氏连连催促,她才走近,低了声音说:“夫人可听说过巫?”

 倪氏呆滞了片刻,忽然大怒,大声将家仆叫来:“将这个妖言惑众的疯子给我赶走。”

 妇人不急不忙,还施礼告退:“夫人不信我就罢了,劫数就在眼前,到时夫人莫后悔。”

 倪氏将人赶走,心里始终有些介怀,又嘱咐小厮:“跟在她的身后,记住住址。”  m.IgeXs.CoM
上章 一斛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