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肥燕瘦 下章
131 书法
有些人交往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也是泛泛之,有些人或许只见过一面,交谈几句,就可以引为平生知己。

 林海枫跟慕容便是如此,偶然机会在一次酒宴上见了一面,聊了几句却是越聊越投机,大感相见恨晚。

 虽然都将对方视为知,但俩人平时见面极少,一年也没几次。

 前天在八十八间堂私人会所,慕容接待一个老战友,会所里的接待经理见慕容这个贵客过来,自然是立马告诉了正好也在会所内的老板林海枫。

 两人自从节期间见了一次,已经半年没见面,聊得很是尽兴,说事业,评社会,谈家庭,自然也聊到了子女。

 林海枫想起了甄圈圈,便问了问慕容

 慕容很是给力,貌似对这个侄子的欣赏比对自己的女儿还要满意,是狠狠地夸奖了一番,完全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甄圈圈的“光荣”事迹是一股脑地告诉了这个挚友。

 这样一来,林海枫对甄圈圈是好感倍增,自然是认为甄圈圈这么长时间没来找自己,是在忙于功课,哪里会想到甄圈圈现在是忙功课为辅,泡妞为主,完全忘了他要向林海枫去请教书法。

 今天周六,没有睡懒觉习惯的林菲菲将喜欢赖的林燕儿轰了起来,说要去逛街买东西。

 正好林海枫也是没事,吃早餐的时候,便让林菲菲给甄圈圈打了那个电话。

 当甄圈圈右手臂包括手背贴满了创口贴,摁响了上海滩花园洋房一个五六百平米的独栋别墅门铃时,已是上午十点多钟。

 林海枫的书房很是宽敞明亮,足有四五十平米,面朝黄浦江一面是整块的落地玻璃窗,而靠玻璃窗是一个五六米长的条形玻璃台面书桌,如此宽大的书桌上清清,错落有致摆放了几件东西:正中间是一盆天竺葵,将书桌一分为二,右边是一台电脑和一本厚厚的《资治通鉴》;盆景左边显然是林海枫挥毫泼墨之地,桌前已铺了几张上等玉版宣,纸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条形镇纸石左上方,是一只翠管笔筒,里面着大大小小十几支上等金丝楠木为杆的湖州狼毫,支支笔皆具备‘尖、齐、圆、健’笔之四德;镇纸石右上角,一方四砚之首的端砚上斜放着一块徽墨精品,光泽润厚,幽香怡人,闻之竟有清心之效。

 甄圈圈一进来,看到如此排场,暗赞一声:我靠,不愧是大师啊,光看这副行头就不是一般人。

 眼睛一瞥,看到书桌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装裱精致的《满江红》作品,当然是林海枫所作。

 能被林海枫挂在自己书房,想来是颇为自赏。

 这特么还真不是盖得,林海枫不愧是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会长,但见这幅字深得王羲之“丧帖”之笔意,既写出了岳飞《满江红》这首词气壮山河、悲天悯人的气势,字里行间又庄严肃穆,拂郁悲愤,整个作品用笔纵逸,清刚峭拔,绝对是大师风范。

 甄圈圈看的是眼睛发直,叹服不已:滴,我也临摹过书圣的“丧帖”自以为深的笔意要领,跟林海枫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呵呵,圈圈,你对叔叔这幅字有什么见解?”站在甄圈圈身旁的林海枫笑嘻嘻问道,也是想看看甄圈圈是否有点墨。

 甄圈圈那还不赶紧拍马,脸上一副白痴样,一脸崇拜道:“林叔叔,我哪有什么见解,我只是知道,您的字显然已深得书圣‘丧帖’无垂不收、无往不复之笔法要义,绝对称得上是一幅传世佳作。”

 “呵呵,看来圈圈对王羲之的字也是颇有研究,能说出‘丧帖’之用笔要,已经很不错了。”这个马拍的,林海枫对甄圈圈又多了一份欣赏“这样吧,圈圈,叔叔就倚老卖老,你也写上几个字,叔叔给你点评点评。”

 甄圈圈今天过来,本就是要请教林海枫,闻听之下,也是不推辞,摸摸头憨憨地一笑:“嗯,希望叔叔别取笑我。”

 走到案桌前,趁林海枫去取水来研墨的时间,甄圈圈考虑了一下写点什么好。

 靠,还想个啊,当然是《经脉》中的书法啦,应该是自己最高水平的体现了。

 很快,林海枫舀了一杯水过来,正要亲自动手研墨,甄圈圈哪敢如此放肆“林叔叔,我来我来…”赶紧抢过徽墨,自己动手。

 不一会儿,准备工作做好,甄圈圈早已握笔在手,深一口气,笔沉思片刻,便将自己的“中点墨”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林海枫。

 这时室内宁静无声,但见甄圈圈握笔之手如鹤飞低舞,飘然仙,很是像那么回事。

 如果不懂行的人,肯定是被甄圈圈的字唬住了,但见他用笔纵横开阖,龙飞凤舞,宛如施展武功一般,每字忽大忽小,或如灵蛇盘腾,或如猛兽屹立,字里行间俊逸处如风飘雪舞,厚重处如虎蹲象步,怎么看都是一幅旷世之作!

 《经脉》一书虽有上千字,但甄圈圈废寝忘食地临摹它已经几个月,这时候写起来绝对是信手拈来,堪堪写了四五十字,纸已布满,甄圈圈便也停下了笔。

 林海枫是什么人?

 他要是不懂行之人,中国书法界就没人敢说懂行了。

 虽然对甄圈圈这满纸的字连连点头,不管是运笔还是布局,都足见功力,至少在研习书法上浸润了十多年。但甄圈圈写第一个字,林海枫便看出,甄圈圈这是临帖之作。虽然这临帖临的几乎可以以假真,但再怎么真,掩盖不了“临”的事实。

 “圈圈,这便是那本《经脉》一书中的字吧?”林海枫微笑道。

 甄圈圈闻听之下,对林海枫更是钦佩,摸摸后脑勺,点了点头,眼中出“请您指正”的神情。

 林海枫却是伸手拍了拍甄圈圈肩膀“走,我们去楼下客厅,边坐边聊。”

 当小保姆为林海枫和甄圈圈泡了茶端上来,林海枫坐在宽大的真皮沙发里,朝甄圈圈伸手作了个请喝茶的手势,偏头问甄圈圈道:“你喜不喜欢看武侠小说?”

 甄圈圈愣了一下,不明白林海枫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但还是点点头道:“呵呵,喜欢,从小看金庸古龙长大的。”

 “嗯,这书法世界其实也是一个武侠世界,各门各派,争奇斗,而两者却也各有互通,意境相融。”林海枫看了看满头雾水的甄圈圈,显然对自己没点评他的字而说武侠有些摸不着头脑,便呵呵笑道:“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文武兼资,武当派的很多武功便是他练字时心意相通、情致合一时所创。呵呵,扯远了…”

 林海枫端起茶喝了一口,看着甄圈圈道:“简单地说,这练字就如同练武,你投师各大门派学武,将各门各派武功招式习会,对敌攻防之时,也能看出对手出自何门何派,使用的是什么武功,从一定程度说,你也算是个武术高手。但你练的再怎么娴熟,你所施展的始终是别人的武功,而如果能将各门各派武功融会贯通,集众家之长自创武功,便是武侠小说里所说的一派宗师了。”

 说到这儿,林海枫看甄圈圈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笑了笑道:“你现在在书法上的造诣,便如同我刚才说的武术高手,你现在所缺的便是从字的一笔一划,从笔意、气势、布局中领悟其深意和髓,为我所用。当然,冰冻三尺非一之寒,而要成为一派宗师,更是需要绝高的悟性,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些人或许练了一辈子字,还是只能习字自赏,登不得大雅之堂。不过,圈圈,叔叔看好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水平,或许要不了多久,当可以有所突破,超越叔叔,说不定到时候叔叔要向你请教了,呵呵…”这一番点拨无疑是切中了甄圈圈研习书法的命门要害,不说让甄圈圈有醍醐灌顶之感,起码也是让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重新审视练字之要,而不是一味地临摹,以求真。

 甄圈圈摸摸头,有点不好意思道:“林叔叔,您过奖了。”

 “对了,你应该知道《瘗鹤铭》吧?”林海枫突然问道。

 “呃?”甄圈圈这段时间脑子里经常想到《瘗鹤铭》,此时听林海枫突然提起,很是惊了一下,有些呆呆地点点头。

 “你有没有发现,这《瘗鹤铭》跟《经脉》很似出自一人之手?”林海枫微微拧起眉头说道。

 “啊——您这一说,好像还真是…”甄圈圈像是发现新大陆般惊喜道,随即又了气“不过,《经脉》中的字好像没有《瘗鹤铭》作品来的雄浑洒淋漓尽致,应该是仿作吧?”

 林海枫暗自点头,笑道:“不错,你说的的确如此。但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忽视,你该知道《兰亭序》的来历,是王羲之醉酒而书,等他清醒过来,再想写出《兰亭序》这样的绝世之作却是不能。这《瘗鹤铭》是作者为埋葬自己所养之鹤而作,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写《瘗鹤铭》之时含失去爱鹤的悲痛之情,以遭失鹤而悲戚,以瘗爱鹤而拂郁,情之所至而写下了《瘗鹤铭》这样的逸世作品,可是等他兴致已尽呢?”

 甄圈圈睁大了眼,有所顿悟道:“您的意思是《瘗鹤铭》是作者的神来之作,跟王羲之一样,后来再想写便写不出这样的水平,而《经脉》便是他效仿《瘗鹤铭》笔意而作?”

 “呵呵,我只是猜想,不过,很有可能。”林海枫沈片刻,脸上出向往之道:“如果能知道《经脉》一书的作者是谁,或许便能揭开《瘗鹤铭》这千古之谜。”

 既然提到《瘗鹤铭》,自然让甄圈圈想起了心中疑问。

 “林叔叔,您说《瘗鹤铭》会不会还有真迹传于世?”

 “《瘗鹤铭》真迹?”林海枫明显吃惊不小,看着甄圈圈惊奇问道:“这怎么可能?难道你听别人说过?”

 看来他也不知道,问也白问,甄圈圈摇摇头,嘿嘿一笑道:“我就问问,如果有《瘗鹤铭》真迹的话,那个千古之谜不是也能揭开么。”

 林海枫“哦”了一声,心里想着这是绝无可能之事,一千多年了,也没出现过《瘗鹤铭》真迹,怎么会现在冒出来?

 突然想起什么,林海枫问甄圈圈道:“对了,圈圈,那《经脉》一书你研究过内容没有?”

 我正在研究呢,但可不能说四页纸的事。

 “嗯,我开始时候研究过,但内容太深奥,理解不了,只是大体知道是讲述人体脉络的。”

 “不错。现在这《经脉》一书可是成了研究中国针灸术的瑰宝,不过,据专家分析,这本书应该是图文结合,现在光有文没有图,是一重大缺憾,也让在研究这本书的针灸术方面陷入了途甚至是死胡同,或许,这《经脉》一书又是下一个千古之谜。”

 嘿嘿,作者或许是千古之谜,不过图在我手,针灸术却不可能成为千古之谜。

 甄圈圈这狗屎装着很遗憾的样子“嗯”了一声后,还“唉”地叹息了一声。  M.igEXs.cOM
上章 环肥燕瘦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