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伯府嫡女 下章
193章 气势压人
感谢淡雅如风同学的平安符和乐趣看书的书虫同学的粉红票!

 …

 赵长宁此刻就在都亭驿。

 馆伴使顾名思义就是在馆中陪伴客人,在情在理,也得先来一趟驿馆。熟悉一下馆中的官员和规矩,也省得沟通不畅,出了意外。

 鸿胪寺卿陪在一侧,正听着都亭驿中官吏的报告,不多时,便有人来报说西梁使团到了。

 李丰裕原本伤的就不重,路上将养了几也就好的差不多了。

 自从使团受袭的消息传来,皇帝第一时间便派了卫军和一位医术湛的太医赶去。

 因为有皇帝派去的太医和卫军在侧,李丰裕便是想要搞点鬼装重伤都装不成。不过接连几赶路,倒是让他的气看起来也不怎么好,看上去有些苍白。

 彭石跟在他身后下了马车,深深的呼了口气,接下来就要进入战斗状态了,这位正使大人实在是不怎么中用,他肩上的压力很是不小。

 想到出发之前太傅大人跟他的嘱咐,彭石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此次出使若能从大宋咬下一块肥来,不仅西梁这个冬天好过,而他自己必然也会有大前程。

 只是想到在使团受袭后第二便发生的大宋和西梁之间的战斗,他心里却有些没底,莫非大宋真的底气这么足,竟是不怕双线同时开战?

 这些思绪才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使团众人也已经走到了都亭驿门前,陡然看见站在门口接的年轻男子时。忍不住倒了一口气。

 “常宁?”他好歹也是战场上过来的,这张脸给他的印象十分之深刻。

 常宁是赵长宁在西疆时用过的化名,自然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常宁即是六皇子殿下,然而对于彭石来说。这么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却是陌生的。

 他有些疑惑,大宋难道没人了么,什么时候会用一名武将来做馆伴使了?

 大宋的官职制度他虽然并不能弄个很清楚。可也知道文武界限分明,武将功勋卓著便可以挣个爵位封荫子,便是年纪大了也只会进入五军都督府养老,而不是转作文职。

 当然,皇族子弟是里外,只可惜彭石没想到这一点。

 李丰裕是彻彻底底的文官,自然是没见过赵长宁的面孔的。然而当他听见彭石那一声惊诧的轻呼时,踌躇满志迈出的脚步立即顿了一下。

 什么?这个眉眼冷硬的男人竟然就是宋朝西军中那个煞星?不是传说他死了吗?!

 倘若赵长宁听见李丰裕的心声,知道有人把他的消失无踪当成去见了阎罗王,不晓得什么表情。

 自然,赵长宁没有读心术。也不知道李丰裕在听见他名字的刹那内心的惊骇,只是冷眼看着那西梁使团的正使大人脚下一个停顿,接着面色好似就更白了一点。

 “常将军?”李丰裕面色有些不自然的朝赵长宁拱手作揖。

 赵长宁有些意外的看了李丰裕一眼,接着又扫过站在李丰裕身后半步的彭石,线弯起一个轻微的弧度,随即便如李丰裕一般作揖道:“李正使。”

 然后又微微侧身,介绍了身边的鸿胪寺卿道:“这位是鸿胪寺卿苏闵。”

 “苏大人。”李丰裕又是一个长揖。

 赵长宁和苏闵不着痕迹的对视了一眼,有些闹不清楚这位正使为何态度这般恭谨。按理说,使团在大宋境内受袭。西梁不是该趁机抬高姿态才是?莫非有阴谋?

 他们两位绝对想不到,其实李丰裕只是因着过去听过赵长宁化名为常宁时在西疆的事迹,纯粹被这个煞星给骇住了而已。

 “李正使无需客气。”苏闵回了一礼后,便引领使团众人进了驿馆,吩咐早就恭候在一旁的驿馆官员按照一早的安排带领使团众人去休息,而自己则和赵长宁一起。亲自接待李丰裕和彭石。

 花厅里,四人按照身份落座后,又有小厮送上了热茶,赵长宁端着茶碗,捏着碗盖轻轻撇去漂浮在茶水中的碧绿茶叶,犹如在自己府中一般气定神闲,却是一声不吭。

 苏闵左右看了看,忍不住咳了一声,才看向李丰裕微笑道:“闵有些不解,何以方才李正使称呼殿下为常将军?”

 赵长宁曾经在军中历练的事儿满朝文武谁不知晓,便是苏闵不曾晓得他曾经的化名,但光凭将军这个称呼也可想到缘由,此言不过是用来做开场白罢了。

 李丰裕却是神情一滞,接着眼神闪了闪,拱手微笑看向赵长宁道:“常将军身手了得又足智多谋,我西梁诸人自然不会忘记。”

 略微捧了赵长宁一下。这也是场面话罢了,赵长宁在西军中,对外作战的对象除了寇便是西梁军队,这番夸赞怎么听都像是在咬牙切齿的讽刺。

 而一旁的彭石却是瞳孔微缩看向赵长宁,忍不住道:“苏大人口称常将军为殿下?!”

 “殿下乃是我大宋六皇子,皇上亲封英王。”苏闵侧身往北方作揖,因为提到了皇帝,此举意为遥敬,接着又是落下朝赵长宁一礼,而赵长宁则是颔首回礼。

 李丰裕和彭石俱都一愣,而站在他们身后的西梁护卫则是倒一口凉气,原来那位煞星竟然还是个皇子?如今又封了英王?

 仿佛没看到二人那不自然的神色一般,苏闵继续道:“听闻李正使途中受袭,皇上甚是关切,是以才安排了英王殿下接待诸位,毕竟有些还是老人…”

 老人…彭石脸上的又忍不住抖了两下,这样的老人他是真不想要!和这样一个煞星坐在一起,他觉得压力山大啊!

 赵长宁不动声的端着茶碗喝了一口,装作没有看到彭石的反应一般。借机掩盖了他忍不住弯起的角,这苏闵老不厚道了,这不是存心刺西梁这帮人么?

 苏闵察觉到赵长宁戏谑的目光,还转过头来呵呵笑了两声。身为进士出身的鸿胪寺卿苏闵。能在四十多岁上混到这个地步,显然在各方面都是很不错的,长的一副斯文相。这般呵呵一笑,风度气度都堪称完美。

 当然,要忽略掉这一声呵呵里头的深意。

 李丰裕忍不住伸舌头,苏闵他也是久闻大名了,上一次西梁使团回去后,当时的正使曾经跟他提到过此人,当时苏闵还不是鸿胪寺卿。却已经是很难

 如今一个难的苏闵,加上一个煞星般的英王,这趟差事不好办了。

 当然,再不好办,李丰裕也没有退路。他和彭石都是怀壮志来到大宋的,虽然开始被赵长宁给骇住,不过还是有几分定力,惊诧过后便平静了心情,微笑看向赵长宁道:“丰裕奉君命而来,不知何时可以递国书?”

 使团抵京后,将会在都亭驿中先休息三五,然后安排时间,上殿递国书。见于紫宸殿。宴于垂拱殿。因为正巧赶上过年,所以会出席初一在大庆殿举行的朝拜和宫宴。之后离开前还会有一次陛辞和宴席。

 “李正使何必如此心急?”赵长宁开了尊口,口气凉凉的,看他眉头微蹙,先是有些不悦,身为使团正使。他才不信李丰裕会不知道规矩。

 见赵长宁说变脸就变脸,浑身开始散发冷气,李丰裕也不敢闹僵,神色有些尴尬的低了低头,道:“是丰裕失言了。”

 既然西梁人先低了头,赵长宁也不便再给人脸色看,便放下茶碗,微笑道:“诸位原来辛苦,不若先行入席吃一碗水酒,如何?”

 宴后,赵长宁将朝廷依照惯例赐予外来使团的钱帛送上,便同苏闵告辞离去。

 而他一走,李丰裕和彭石才悄悄松了口气,立马召集了使团中几个重要人物凑到了一起。

 “真是晦气,怎么会是这么一尊大神做了馆伴使?”

 不怪李丰裕焦躁,实在是方才接收的信息略吓人,谁晓得堂堂皇子会屈尊来做馆伴使接待西梁使团?这也就罢了,反正是大宋的皇子又不是西梁的,也不怕得罪,可是这个皇子偏偏还是个煞星,没见这名号一报,所有人都倒了一口凉气?

 对着这么个人,不用说话,气势先矮了三分!

 且说赵长宁在西疆的时候,常宁这个化名确实是大名鼎鼎的,在西梁几乎能止小儿夜啼,那会儿他是从北军转到西军去的,已经在军中待了不短的时间,再加上同蛮人作战多次,浑身都多了几许戾气,而那时候他又正是肚子里憋气不的时候,正巧赶上和西梁作战,就跟出了闸的猛虎一般,几回下来,直接杀得西梁军中胆寒!

 不说别的,但是赵长宁就那么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就能吓得人不敢大气!就连李丰裕和彭石两个,那态度也都不自觉的恭敬了许多。

 李丰裕忍不住脑壳疼,这下子可怎么谈判?别倒是被人杀气腾腾的一瞪,连老底儿都漏出去!这不是没有前例,在过去,就有使宋的使节胆子太小,到最后被送人连吓唬带忽悠,最后不光没啃下大宋一块来,反而帮着讨价还价,敢情是连自家是哪边儿的都给忘了。

 彭石也好不到哪儿去,若说李丰裕是因为没见过,脑补的太厉害自己吓自己,而他却是亲自上过战场的,虽然没有和赵长宁面对面的较量过,可是他却亲眼见到一位同僚一刀两断在赵长宁手里的!

 方才还是鲜活的人,一转眼的功夫人头就飞上了天,鲜血飞溅在赵长宁脸上的那一幕,那黝黑瞳仁中闪烁着的诡异亮光,让他曾经连续好几食不下咽!

 一时之间,几位身负重任的使节都忍不住面面相觑,而正使李丰裕,却觉得不止脑壳,连才吃喝足了的胃都隐隐作痛了起来。  m.IgeXs.CoM
上章 伯府嫡女 下章